CN209492289U -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2289U
CN209492289U CN201821595485.3U CN201821595485U CN209492289U CN 209492289 U CN209492289 U CN 209492289U CN 201821595485 U CN201821595485 U CN 201821595485U CN 209492289 U CN209492289 U CN 209492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ink
atmosphere
absorber
i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54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野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54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2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2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2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罐和喷墨打印机。墨罐包括包括注墨部、储墨室、大气连通部和缓冲室。注墨部用于供墨水注入;储墨室与注墨部连通,用于储存从注墨部注入的墨水;大气连通部与大气连通;储墨室和大气连通部经由缓冲室连通,缓冲室包括至少两个腔室,至少两个腔室中的相邻的两个腔室经由一个流路连通,至少两个腔室中的一个与储墨室连通,至少两个腔室中的另一个与大气连通部连通,其中,至少两个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具有用于吸收墨水的吸收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罐,通过在缓冲室的至少一个腔室中设置吸收体,吸收体能够吸收流入到该腔室中的墨水,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部(未示出)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一个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一侧(例如前侧)的四个墨罐20。打印机本体10包括框架部11,四个墨罐20设置在框架部11中。其中一个墨罐20设置在框架部11左侧前部,另外三个墨罐20并排地设置在框架部11右侧前部。
如图2和图3所示,墨罐20在图示的正立位置设置在框架部11中。墨罐20包括储墨室23、注墨部21、供墨部24、大气连通部38和缓冲室27。储墨室23用于容纳待供应至记录部的墨水。注墨部21位于储墨室23的顶部,用于供墨水注入。供墨部24位于储墨室23的上方,且用于将墨水供应至记录部。大气连通部38包括大气连通口39,大气连通口39与缓冲室27连通。缓冲室27位于储墨室23的下方,并与储墨室23连通,由此,缓冲室27和大气连通部38可使储墨室23与大气连通。
缓冲室27包括多个腔室(例如四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28、中间腔室29、中间腔室30和末端腔室31),并且各个腔室中的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经由流路34、流路35和流路36连通。具体地,第一腔室28和中间腔室29之间经由流路34连通,中间腔室29和中间腔室30之间经由流路35连通,中间腔室30和末端腔室31经由流路36连通。
在本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按照喷墨打印机1工作的过程中空气在墨罐20中的流动方向定义缓冲室27的上下游。具体地,随着储存在储墨室23中的墨水的减少,空气通过大气连通口39进入缓冲室27,从缓冲室27的第一腔室28依次流向中间腔室29、中间腔室30、末端腔室31和储墨室23。也就是说,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腔室28位于中间腔室29的上游,中间腔室29位于中间腔室30的上游,中间腔室30位于末端腔室31的上游。
当墨罐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20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储存在储墨室23中的墨水可能会经由缓冲室27流向大气连通部38,从而从大气连通部38的大气连通口39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罐和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墨罐,其包括注墨部、储墨室、大气连通部和缓冲室。所述注墨部用于供墨水注入;所述储墨室与所述注墨部连通,用于储存从所述注墨部注入的墨水;所述大气连通部与大气连通;以及所述储墨室和所述大气连通部经由所述缓冲室连通,所述缓冲室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相邻的两个腔室经由一个流路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一个与所述储墨室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具有用于吸收所述墨水的吸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罐,通过在缓冲室的至少一个腔室中设置吸收体,吸收体能够吸收流入到该腔室中的墨水,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末端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以及所述末端腔室与所述储墨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腔室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腔室,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末端腔室之间。
根据上述方案,缓冲室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实现。
可选地,所述吸收体位于除所述末端腔室之外的所述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
根据本方案,在将墨水注入到墨罐后,在正常情况下仅在末端腔室中储存有墨水,在喷墨打印机进行打印操作时,储存在末端腔室中的墨水朝向储墨室流动,因此将吸收体设置在除末端腔室之外的至少一个腔室中可以避免储存在末端腔室中的墨水被吸收体不必要地吸收,以避免用于记录图像的墨水被浪费并且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吸收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中。
根据本方案,吸收体设置在第一腔室中,避免了储存在末端腔室中的墨水被吸收体不必要地吸收,并且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缓冲室包括侧壁,所述流路形成在所述侧壁上,并且具有分别连通相邻两个所述腔室的端部开口,所述吸收体与所述侧壁间隔开。
根据本方案,吸收体设置在缓冲室的腔室中且能够与侧壁间隔开,从而使得吸收体能够与端部开口间隔开,从而能够防止吸收体堵塞端部开口,以能够保证缓冲室与大气连通。
可选地,构成所述腔室的至少一个壁具有肋板,所述肋板抵靠所述吸收体,以将所述吸收体与所述端部开口间隔开。
根据本方案,肋板能够对吸收体进行固定和限位,使得吸收体与端部开口间隔开,从而能够防止吸收体堵塞端部开口,以能够保证缓冲室与大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具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第一室和位于所述第一室下方的第二室,所述第一室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室中。
根据本方案,吸收体设置在第一室中,避免了储存在末端腔室中的墨水被吸收体不必要地吸收,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具有连通所述大气连通部的第一连通口,所述挡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的第二连通口,所述吸收体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均间隔开。
根据本方案,吸收体与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间隔开,从而能够防止吸收体堵塞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以能够保证缓冲室与大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在墨罐的缓冲室的至少一个腔室中设置吸收体,吸收体能够吸收流入到该腔室中的墨水,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已知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另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罐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墨罐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6为沿图4中的线A-A的所截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罐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8为沿图7中的线B-B的所截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打印机
10:打印机本体
11:框架部
20/120/220:墨罐
21/121/221:注墨部
23/123/223:储墨室
24/124:供墨部
27/127/227:缓冲室
28/128/228:第一腔室
29/129/229/30/130/230:中间腔室
31/131/231:末端腔室
34/134/35/135/36/136:第一流路
38/138/238:大气连通部
39/139:大气连通口
142/143:薄膜
148:挡板
86/186/286/87/187/287/88/188/89/189/90/190/91/191:端部开口
92/192/292:侧壁
193:第一连通口
194:第二连通口
195/295:肋板
196/296:吸收体
197:第一室
198:第二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具有与根据背景技术的喷墨打印机1大致相同的构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功能等各种功能。关于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和墨罐20。
打印机本体10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打印机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提供记录介质的供纸盒和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出纸盒。打印机本体10中还设置有例如包括多个喷嘴的记录部,记录部可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在打印机本体10的前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可枢转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上配置有用于显示各种信息和设定内容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执行各种操作或输入设定内容的操作按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显示面板,而仅设置部分操作按键,这些操作按键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合适的位置,例如上表面上。
喷墨打印机1优选包括4个墨罐20,其中一个墨罐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左侧前部,其通常用于容纳黑色墨水,另外三个墨罐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右侧前部,其从左到右分别用于容纳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种彩色墨水,从而喷墨打印机1可以使用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当然,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墨罐20,并且墨罐20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其他位置处。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墨罐20可以固定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0,也可以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0。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8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220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4和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如图4和5所示,墨罐120主要包括注墨部121、储墨室123、大气连通部138和缓冲室127。注墨部121用于供墨水注入。储墨室123与注墨部121连通,用于储存从注墨部121注入的墨水。大气连通部138与大气连通。储墨室123和大气连通部138经由缓冲室127连通。具体地,缓冲室127位于储墨室123的下方,缓冲室127上连接有大气连通部138,大气连通部138包括大气连通口139,大气连通口139使缓冲室127与大气连通,进而使得储墨室123与大气连通。
缓冲室127包括至少两个腔室,至少两个腔室中的相邻的两个腔室经由一个流路连通。至少两个腔室中的一个与储墨室123连通,至少两个腔室中的另一个与大气连通部138连通,至少一个腔室中具有用于吸收墨水的吸收体196。吸收体196可以为海绵体,以用于吸收流入到该腔室中的墨水,使得当墨罐1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当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138的大气连通口139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缓冲室127包括第一腔室128、末端腔室131和至少一个中间腔室,第一腔室128与大气连通部138连通,末端腔室131与储墨室123连通,中间腔室位于第一腔室128和末端腔室131之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室127包括四个腔室,即分别为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128、中间腔室129、中间腔室130和末端腔室131。第一腔室128和中间腔室129之间经由流路134连通,中间腔室129和中间腔室130之间经由流路135连通,中间腔室130和末端腔室131之间经由流路136连通。
如图5所示,缓冲室127具有侧壁192,侧壁192位于墨罐120的一侧。流路134、流路135、流路136构造为形成在侧壁192上且具有侧部开口的凹槽。流路134具有连通中间腔室129的端部开口186和连通第一腔室128的端部开口191;流路135具有连通中间腔室130的端部开口188和连通中间腔室129的端部开口187;流路136具有连通末端腔室131的端部开口190和连通中间腔室130的端部开口189。
为了便于制作,墨罐120可以由主体框架和薄膜两部分构成。具体地,可以使用树脂材料通过注塑的工艺形成墨罐120的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形成诸如储墨室123、缓冲室127等的内部空间的凹腔。上述凹腔具有侧向开口,薄膜通过诸如粘接等的连接方式连接至主体框架以覆盖侧向开口。
进一步地,墨罐120包括薄膜142和薄膜143(均以虚线示出)。薄膜143与侧壁192设置在墨罐120的同一侧,薄膜142相对于薄膜143设置在墨罐120的另一侧。如图4所示,薄膜142覆盖在缓冲室127的侧向开口,以封闭该侧向开口。如图5所示,薄膜143覆盖在侧壁192的外表面以及储墨室123的侧向开口,以封闭储墨室123的侧向开口以及流路134、流路135、流路136的侧部开口。由此,通过主体框架、薄膜142和薄膜143共同构成墨罐120的整体结构。
优选地,吸收体196位于除末端腔室131之外的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196位于第一腔室128中。第一腔室128具有挡板148。挡板148将第一腔室128分隔为第一室197和位于第一室197下方的第二室198,第一室197与大气连通部138连通,吸收体196设置在第一室197中。
第一室197具有连通大气连通部138的第一连通口193,挡板148具有连通第一室197和第二室198的第二连通口194,吸收体196与第一连通口193和第二连通口194均间隔开。具体地,第一连通口193位于大气连通部138的底部。第二连通口194位于挡板148的靠近薄膜142的一侧并且位于靠近中间腔室129的一端。吸收体196相对于第一连通口193和第二连通口194更远离中间腔室129。图4和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吸收体196位于第一连通口193和第二连通口194的后侧。
如图4和图6所示,构成第一室197的一个壁具有肋板195,肋板195抵靠吸收体196,以用于固定和限位吸收体196,从而将吸收体196与第一连通口193和第二连通口194均间隔开。由此,能够防止吸收体196堵塞第一连通口193和第二连通口194,以能够保证缓冲室127与大气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吸收体196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吸收体196可以设置在第一室197的其他任何合适位置处,此外,吸收体196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室198中。
第二实施方式
图7和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220。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22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
如图7和图8所示,墨罐220主要包括同样包括注墨部221、供墨部224、储墨室223、大气连通部238和缓冲室227。缓冲室227同样地包括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与大气连通的第一腔室228、中间腔室229、中间腔室230和与储墨室223连通的末端腔室231。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墨部221、供墨部224、储墨室223、大气连通部238和缓冲室227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墨部121、供墨部124、储墨室123、大气连通部138和缓冲室127大致相同的结构,为了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296设置在中间腔室229中。具体地,构成中间腔室229的至少一个壁具有肋板295。如图7和图8所示,在侧壁292上设置有两个肋板295。其中一侧肋板295抵靠吸收体296的一侧(图7中的前侧),其中另一个肋板抵靠吸收体296的另一侧(图8中的左侧),以将吸收体296与侧壁292间隔开,从而将吸收体296与端部开口287和端部开口286间隔开。由此,能够防止吸收体296堵塞端部开口287和端部开口286,以能够保证缓冲室227与大气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吸收体296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吸收体296可以设置在中间腔室230中,或者在中间腔室229和中间腔室230中可以分别设置有吸收体296。当然,根据需要,吸收体296还可以设置在末端腔室231中。此外,肋板295的设置位置以及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肋板295还可以设置在构成中间腔室229的其他壁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罐,通过在缓冲室的至少一个腔室中设置吸收体,吸收体能够吸收流入到该腔室中的墨水,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罐包括:
注墨部,所述注墨部用于供墨水注入;
储墨室,所述储墨室与所述注墨部连通,用于储存从所述注墨部注入的墨水;
大气连通部,所述大气连通部与大气连通;以及
缓冲室,所述储墨室和所述大气连通部经由所述缓冲室连通,所述缓冲室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相邻的两个腔室经由一个流路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一个与所述储墨室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具有用于吸收所述墨水的吸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包括:
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以及
末端腔室,所述末端腔室与所述储墨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中间腔室,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末端腔室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位于除所述末端腔室之外的所述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包括侧壁,所述流路形成在所述侧壁上,并且具有分别连通相邻两个所述腔室的端部开口,所述吸收体与所述侧壁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腔室的至少一个壁具有肋板,所述肋板抵靠所述吸收体,以将所述吸收体与所述端部开口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具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第一室和位于所述第一室下方的第二室,所述第一室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室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具有连通所述大气连通部的第一连通口,所述挡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的第二连通口,所述吸收体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均间隔开。
10.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罐。
CN201821595485.3U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09492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5485.3U CN209492289U (zh)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5485.3U CN209492289U (zh)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2289U true CN209492289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0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5485.3U Active CN209492289U (zh)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2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6765B (zh) 打印装置及液体存储部件
JP545439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552931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333277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液体収納容器
JP73054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WO2016143247A1 (ja)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US20100171802A1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circulation system
JP2006199037A (ja) 交換式インク供給源
CN209492289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US10668732B2 (en) Ink tank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9534488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16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93U (zh) 墨罐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94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JP6852317B2 (ja) 液体回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液体消費装置
CN209492285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7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4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92U (zh) 墨罐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6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11808467U (zh) 注墨筒、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11808461U (zh) 注墨筒、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12353274U (zh) 喷墨打印机
CN212353287U (zh) 喷墨打印机
JP743938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