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4482U -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4482U
CN209534482U CN201822155701.9U CN201822155701U CN209534482U CN 209534482 U CN209534482 U CN 209534482U CN 201822155701 U CN201822155701 U CN 201822155701U CN 209534482 U CN209534482 U CN 209534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media
driving part
component
conveying device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57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灯龙
陈卫华
李海平
黄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u 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u 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u 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u 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557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4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4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4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该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包括:用于供给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放料机构、用于支撑打印介质打印的支撑机构、用于收取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部件、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放料部件供给打印介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放料部件转动;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转矩在预设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Description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设备因其有着良好的打印效果,可省去制版的成本,广泛应用在为玻璃、瓷砖、广告、数码外壳、皮革彩印、建材、工艺品等多个行业。在打印纸张、塑料薄膜等柔性打印介质时,打印介质未按预定方式运动,将影响打印着色准确性,打印介质承受张力过大时甚至可能损坏打印介质,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稳定的输送打印介质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在打印柔性的打印介质的喷墨打印机采用收料机构和放料机构实现打印介质的持续输送,但是放料机构的放料驱动电机拉力是恒定的,有的打印介质因材质原因需要较大拉力,但是放料驱动电机拉力不够,会导致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包括:用于供给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放料机构、用于支撑打印介质打印的支撑机构、用于收取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部件、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放料部件供给打印介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放料部件转动;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转矩在预设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稳定部件包括:离合部件、过渡部件,所述离合部件与所述过渡部件连接,所述过渡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打印平台、抽风部件,所述打印平台开设有吸风孔;所述抽风部件通过所述打印平台的吸风孔抽风以使打印介质贴附在所述打印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网带,所述网带与所述打印平台套设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主动辊、从动辊;所述网带与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套设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主动辊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与所述网带连接,用于纠正所述网带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部件、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带动收料部件转动,所述收料部件转动收集打印后的打印介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对所述打印平台进行加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打印介质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及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及加热部件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的放料机构包括:放料部件、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放料部件供给打印介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放料部件转动;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转矩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防止第一驱动部件被所述打印介质拉起来,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的放料机构包括:放料部件、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放料部件供给打印介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放料部件转动;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转矩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防止第一驱动部件被所述打印介质拉起来,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输送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输送装置的稳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稳定部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包括:用于供给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放料机构20、用于支撑打印介质打印的支撑机构30、用于收取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收料机构40。所述放料机构20包括放料部件21、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23,所述放料部件21供给打印介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驱动所述放料部件21转动。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转矩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防止第一驱动部件23被所述打印介质拉起来,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定部件包括:离合部件221、过渡部件222,所述离合部件221与所述过渡部件222连接,所述过渡部件222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连接。采用过渡部件222有利于离合部件221和第一驱动部件23组装。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放料机构20还包括第一固定部件201、第二个固定部件202,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01及第二个固定部件202安装在所述打印机的主机架上,所述放料部件21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01及第二个固定部件202上。放料部件21包括放料辊211,所述放料辊211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01及第二个固定部件202上。待打印的打印介质包裹在放料辊211上,放料辊211转动输送打印介质供给打印机打印。
请参阅图4,所述离合部件221包括磁粉离合器223、第一齿轮224,磁粉离合器223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件201第一侧面,第一齿轮224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件201的第二侧面,磁粉离合器223的轴与第一齿轮224连接;过渡部件222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轮活动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件201的第二侧面,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224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包括第一电机231、第三齿轮232、第四齿轮233,第一电机231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件201第一侧面,第三齿轮232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件201的第二侧面,第一电机231的轴与第三齿轮232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232啮合,第四齿轮233套设在放料辊211上,第四齿轮233位于第一固定部件201的第二侧面,第三齿轮232与第四齿轮233啮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机231与现有技术的放料驱动电机效果相同。
放料时,第一电机231驱动第三齿轮232转动,第三齿轮232驱动第四齿轮233转动,第四齿轮233转动带动放料辊211转动。由于第一电机231是恒定输出转矩的,当打印介质对第一电机231的张力大于第一电机231拉力时,会对第一电机231拉力产生更高的转矩,严重是会把第一电机231拉动起来,使整个打印介质输送装置运行不稳定。打印介质的拉力是通过第四齿轮233传递给第三齿轮232,第三齿轮23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24转动,第一齿轮224转动带动磁粉耦合器转动,因通过磁粉耦合器对尖峰转矩的缓冲效果,避免了第三齿轮232出现尖峰转矩,从而避免了第三齿轮232的尖峰转矩带动第一电机231超出预定转矩,避免被拉动起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离合部件221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连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3与放料辊211直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0包括打印平台、抽风部件,所述打印平台开设有吸风孔;所述抽风部件通过所述打印平台的吸风孔抽风以使打印介质贴附在所述打印平台上。采用抽风平台,可以使打印介质始终贴附在打印平台上,确保打印介质始终处于一个连贯的平面,从而确保了打印着色的准确性,提高了打印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平台与打印介质的接触面是平面,整个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可以适用于打印柔性打印介质,还可以打印瓷砖、亚克力、玻璃、铁皮等刚性打印介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打印平台与打印介质的接触面是弧形面。打印介质沿运动方向呈弧形弯曲,使打印介质更好的贴附在打印平台上,从而确保了打印着色的准确性,提高了打印质量。
抽风部件从现有技术中选择,详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0还包括网带31,所述网带31与所述打印平台套设连接。在打印平台上套设网带31,避免打印介质直接贴附在打印平台上因吸风口的吸力过大导致打印介质局部凹陷的问题,进一步确保打印介质始终处于一个连贯的平面,从而确保了打印着色的准确性,提高了打印质量。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用皮质、纸质等柔性传送带代替网带31。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0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主动辊(图中未示出)、从动辊(图中未示出);所述网带31与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套设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转动通过与网带31的摩擦力带动网带31移动,网带31移动通过与从动辊的摩擦力带动从动辊转动。网带31移动通过网带31与打印介质的摩擦力带动打印介质移动,从而确保打印介质在整个打印过程中确保打印介质始终处于一个连贯的平面,从而确保了打印着色的准确性,提高了打印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0还包括纠偏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纠偏组件与所述网带31连接,用于纠正所述网带31的位置。网带31运行久了,位置可能出现偏移,通过纠偏组件及时对偏移了运行位置的网带31进行位置调整,使网带31始终按预定方式运动,避免网带31上的打印介质偏移预定运行方向,从而确保了打印着色的准确性,提高了打印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纠偏组件包括纠偏辊、第三电机、丝杆、滑块、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打印机的主机架,纠偏辊与网带31套设连接;纠偏辊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纠偏辊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滑块连接;第三电机与丝杆的螺母连接,丝杆把第三电机的转动转成直线运动;滑块与丝杆连接;丝杆、第三电机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丝杆直线运动带动导轨上的滑块直线运动,滑块直线运动带动纠偏辊以纠偏辊的第一端为中心沿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或沿打印介质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通过纠偏辊往主动辊运动张紧时,使纠偏辊上的网带31往从动辊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对网带31纠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打印介质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纠偏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网带31的位置;控制器与光电传感器及第三电机电连接,用于根据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第三电机工作。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或PC等。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可以单独使用一个PLC与光电传感器及第三电机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例中,纠偏组件的光电传感器数量为两个,两个光电传感器间隔2mm,当网带31在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时不进行纠偏。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收料机构40包括:收料部件41、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驱动收料部件41转动,所述收料部件41转动收集打印后的打印介质。
收料部件41包括收料辊,第三驱动部件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与收料辊连接,用于带动收料辊转动。
放料辊211、收料辊从现有技术中选择,详细的结构和原理在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第一电机231、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从现有技术中选择,详细的结构和原理在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中,收料辊收料的速度为a,网带31运行的速度为b,放料辊211放料的速度为c,a≤b≤c。a>b时,未按要求打印完成时,收料辊拉动收取打印介质打印图像被拉伸,影响了打印品质,可能使脆弱的打印介质断裂;b>c时,放料辊211拉动打印介质,使打印图形被压缩,影响了打印品质,可能使脆弱的打印介质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0还包括加热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加热部件对所述打印平台进行加热。通过提高打印平台的温度,从而提高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的温度到预设温度并保持预设温度,对墨水起到烘干左右;在温度较低的工作环境中还可以起到对打印介质起到预热作用,从而提高墨水的附着力。
加热部件从现有技术中选择,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本实用新型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及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及加热部件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控制器可以采用PC。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工作,可以实现a≤b≤c,使打印介质输送装置运行稳定,确保了打印着色准确性,提高了打印质量,避免打印介质因张力太大断裂,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的打印机。打印介质输送装置的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连接,用于防止第一驱动部件23被所述打印介质拉起来,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所述打印机还包括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安装在打印平台上方,用于对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进行喷墨打印。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可以是卷板一体机,还可以是卷材机,通过打印介质输送装置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的放料机构20包括:放料部件21、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23,所述放料部件21供给打印介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驱动所述放料部件21转动;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3转矩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防止第一驱动部件23被所述打印介质拉起来,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实现了不同材质打印介质按预定方式运动,提高打印的着色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料驱动电机被打印介质往打印介质运动方向拉起来的问题。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给待打印的打印介质的放料机构、用于支撑打印介质打印的支撑机构、用于收取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的收料机构;
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部件、稳定部件、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放料部件供给打印介质;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放料部件转动;
所述稳定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转矩在预设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部件包括:离合部件、过渡部件,所述离合部件与所述过渡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打印平台、抽风部件,所述打印平台开设有吸风孔;所述抽风部件通过所述打印平台的吸风孔抽风以使打印介质贴附在所述打印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网带,所述网带与所述打印平台套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主动辊、从动辊;所述网带与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套设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主动辊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与所述网带连接,用于纠正所述网带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部件、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带动收料部件转动,所述收料部件转动收集打印后的打印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对打印平台进行加热。
9.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打印介质输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及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及加热部件工作。
CN201822155701.9U 2018-12-21 2018-12-21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Active CN209534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5701.9U CN209534482U (zh) 2018-12-21 2018-12-21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5701.9U CN209534482U (zh) 2018-12-21 2018-12-21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4482U true CN20953448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5701.9U Active CN209534482U (zh) 2018-12-21 2018-12-21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44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368A (zh) * 2020-04-02 2020-07-14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待打印物体安装机构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368A (zh) * 2020-04-02 2020-07-14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待打印物体安装机构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82175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エンドレスフレキシブルベルト
CN209534482U (zh) 打印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机
CN108455345A (zh) 印刷装置
CN201432454Y (zh) 卷筒数码喷墨自动印刷平台
CN107921794A (zh) 打印设备
CN107599626A (zh) 一种在墙纸印刷中用到的自动送料及收卷设备
JP2010202274A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CN110271298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壁挂式热敏打印机
CN208789237U (zh) 一种改进数字印刷设备
CN208615495U (zh) 一种印刷设备用匀墨装置
CN109720089A (zh) 打印平台及打印装置
CN109940973A (zh) 全自动卷对卷丝印机及其送料机构
CN209395436U (zh) 打印平台及打印装置
CN113815303A (zh) 薄膜印刷方法与系统
CN210257661U (zh) 色带打码机
JP7359004B2 (ja)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210973245U (zh) 用于保温板背胶转印装置的纠偏辊
CN210393122U (zh) 一种印刷机的收料装置
CN113800072A (zh) 一种实时打印贴单机
CN201020934Y (zh)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CN206561698U (zh) 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彩色打印机
CN207549709U (zh) 一种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
CN219031234U (zh) 一种张力可调的双面验布机
CN110450547A (zh) 一种打印系统及方法
CN211707293U (zh) 一种新型铁皮涂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