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0934Y -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0934Y
CN201020934Y CNU2007200521540U CN200720052154U CN201020934Y CN 201020934 Y CN201020934 Y CN 201020934Y CN U2007200521540 U CNU2007200521540 U CN U2007200521540U CN 200720052154 U CN200720052154 U CN 200720052154U CN 201020934 Y CN201020934 Y CN 20102093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printer
guide roller
printing
transl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521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521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093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093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093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打印机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连续打印,且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的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结构主要包括打印支架,多个导料辊,主动轮和驱动装置,多个导料辊和主动轮平行安装在打印支架上,驱动装置与主动轮配合驱动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料辊和主动轮来支撑被打印的物品或平板在打印喷头下来回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通过摩擦力配合来实现移动。由于被打印物品或平板与导料辊和主动轮之间是采用摩擦配合的结构,因此移动的长度不会受到限制,可以连续进行打印,适用于任何长度的打印物品或平板。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打印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连续、不间断工作的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
技术背景
平板打印机的出现,克服了普通打印机只能在纸介质上打印的缺点,可以在多种不同材料介质表面上进行喷墨打印。现有的打印机通过设于平板下面的齿条与被电机驱动的齿轮相配合,齿轮带动齿条前后运动,从而实现被打印介质的传送。但是由于齿条长度的限制,打印机的平板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移动,只能打印一定长度的物品。对于打印较长的物品,现有打印机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现有采用齿轮与齿条配合的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较为严重的磨损,从而导致打印定位精度的下降,直接影响打印质量。为保证打印质量就必须更换齿轮和齿条,这种维护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成本很高,导致了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更换需要拆装打印机,导致了打印机构件之间配合的精密度下降,大大缩短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连续打印,且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的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结构主要包括打印支架,多个导料辊,主动轮,驱动装置和平板,多个导料辊和主动轮平行安装在打印支架上,驱动装置与主动轮配合驱动主动轮,平板设于导料辊和主动轮上,打印支架两侧设有平板限位装置。这种打印机类型是平板由导料辊和主动轮支撑,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与平板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平板前后移动,由于平板与主动轮之间纵向无任何限位连接,因此可以无限制的将平板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如现有平板打印机一样来回移动平板。平板两侧的限位装置是为了保证平板朝一个固定的方向移动,防止平板滑出。平板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平板限位装置为至少一组与平板倾斜侧面相配合的倒锥轮,这样的结构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又不会给平板施加过多的摩擦阻力,影响精确定位。锥轮通过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结构安装在打印机支架上,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被打印卷材或平板使用。
为了被打印物体或平板的定位准确,传动稳定,本实用新型在打印支架上至少安装有一组主动轮,每个主动轮横向呈直线排列,安装在其中两个导料辊之间,驱动装置为安装于主动轮下方的动力变速箱。在打印支架较长或适用被打印物品重量较大的打印机中,可以增加多组主动轮来协助驱动。主动轮与导料辊相间排列使得传动结构十分稳定,定位准确。采用动力变速箱来驱动主动轮,使得工业控制更为灵活、准确。
为保护打印机的下部结构,并使得支撑结构更为稳定,外形美观,本设计在打印支架上安装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导料辊或主动轮对应的开口,导料辊和主动轮通过所述开口略高于盖板。
为了提高主动轮与平板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在平板与导料辊和主动轮接触的侧面上设有摩擦层。由于平板与打印机之间为非固定的结构,因此在摩擦层磨损之后,只需将平板从打印机的一侧取出,更换之后再由打印机的一侧放入即可。更换摩擦层十分简单方便,普通使用者均可自行实现,而且无需拆装打印机,保证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无需平板的结构,即使用卷材的连续打印,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取出平板,替代以卷材。其结构是设有电机用于驱动导料辊,用于辅助主动轮连续传送打印卷材,并在每个导料辊和主动轮上方设有弹性压轮,这样可以防止柔软的卷材卷曲变形,保证打印质量。
另一种用于打印卷材的结构是设有电机用于驱动导料辊,并至少设置一个吸风面板,吸风面板下连接吸风装置。由吸风装置产生的空气负压通过吸风面板吸住卷材,防止其变形。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大大降低打印机的结构复杂度,保证使用的稳定性,防止卡纸的现象。
为了使卷材打印之后油墨能够尽快的干燥,使卷材能够被迅速卷起,本实用新型在打印支架上还设有加热装置。一般加热装置安装在打印出纸的方向上、喷头之后的位置上,位于卷材的下方,能够迅速烘干喷绘在卷材上的油墨,使其定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本设计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具有连续打印的功能,通过导料辊和主动轮来支撑被打印的物品或平板在打印喷头下来回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通过摩擦力配合来实现移动。由于被打印物品或平板与导料辊和主动轮之间是采用摩擦配合的结构,因此移动的长度不会收到限制,可以连续进行打印,适用于任何长度的打印物品或平板。而且维护简单方便,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打印精度高。本设计还能够应用于卷材打印上,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工作,并能够使得卷材在打印之后被迅速卷起,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3为图1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使用状态图;
图8为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结构上包括打印支架1,四个安装在支架上的导料辊2,主动轮3和用于驱动主动轮3的驱动装置4。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4为安装于主动轮3下方的动力变速箱,用过齿轮与电机的配合来驱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和导料辊2上支撑一块平板6,平板6可以沿水平方向滑动,两侧设有两组用于横向限位的倒锥轮5,平板6下侧为皮革摩擦层61,用于增大平板6与主动轮3之间的摩擦力。结合图3、图4可以看出,平板6横截面呈梯形,倒锥轮5侧面紧贴平板6侧面,可以限制平板6左右和上下移动,起到稳定平板6的作用。倒锥轮5可以绕轮轴51转动,因此不会对平板6的水平方向移动造成影响,有利于打印机的精确定位。
使用时如图5立体图所示,主动装置驱动主动轮3,通过摩擦力主动轮3能够带动平板6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如图中箭头所示。导料辊2的滚动支撑和倒锥轮5的滚动限位有利于减小平板6与打印支架1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了主动轮3的驱动动力,有利于节省能源,简化结构,提高打印机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是在实施例1的结构上加以改进,使其能够实现卷材的打印,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省去了平板结构,并增加吸风面板7和加热装置8。吸风面板7安装在靠近主动轮3的一侧,下侧安装有吸风装置71,如抽气扇等,用于产生一个负压,如图中空心箭头所示,吸住卷材,防止卷材在传送的过程中卷起,影响打印质量。本实施例同样是通过两组倒锥轮5进行卷材的左右和上下的限位,倒锥轮5的轮轴51穿过打印支架1两侧的安装孔,并具有上下活动的自由度,如图中双向箭头所示,可以用于限位不同厚度的卷材。与实施例1一样,卷材也是采用导料辊2转动支撑,主动轮3也是采用驱动装置4实现驱动。加热装置8安装再打印出纸的一侧上,用于加热卷材,使得油墨尽快干燥定形,便于卷绕。
使用的过程如图7所示,将卷材从卷辊101上拉出,放置于打印支架1上,穿过两组倒锥轮5的下方,并由吸风面板7吸住,在主动轮3的摩擦力驱动下沿水平方向传送。打印喷头9将油墨喷绘在卷材上,经过加热装置8烘干之后,能够尽快的被另一个卷辊102卷起,实现了连续打印作业。大大提高了打印效率,而且全部为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干预。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增加了盖板11用于对卷材的支撑,也起到防止卷材卷入下部结构的作用。盖板11开设有与四个导料辊2对应的开口,导料辊2和主动轮3略高于盖板,可以实现对卷材的支撑和驱动。拆去盖板11,如图9所示,可以看到打印支架1的内部结构十分简单,吸风面板7下侧安装有两个吸风装置71用于提供吸力,主动轮3下侧安装有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提供动力。由于卷材一般较为柔软,单靠主动轮3驱动显得动力不够,因此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一个小型电机22用于驱动部分导料辊2,用于辅助驱动。如图9所示,在打印支架1的内侧安装一个小型电机22,用于驱动靠近主动轮3的一根导料辊2,电机22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出)与导料辊2一端的皮带轮21配合驱动,电机22的转动带动导料辊2的转动,给卷材以更大的推力。
本实用新型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形成一个综合功能的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结合图5、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上增加吸风面板7、加热装置8和电机22,并不会影响原来的结构运作。这样便形成一个同时具有可以采用平板6支撑打印,和连续打印卷材功能的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在连续打印卷材的时候,只需从平移结构的一侧取下平板6即可。具有高度的功能集成性,拓展了打印机的功能,实现打印机的多用途化。

Claims (9)

1.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支架,多个导料辊,主动轮,驱动装置和平板,多个导料辊和主动轮平行安装在打印支架上,驱动装置与主动轮配合驱动主动轮,平板设于导料辊和主动轮上,打印支架两侧设有平板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一组主动轮,主动轮安装在其中两个导料辊之间,驱动装置为安装于主动轮下方的动力变速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打印支架上安装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导料辊或主动轮对应的开口,导料辊和主动轮通过所述开口略高于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平板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平板限位装置为至少一组与平板倾斜侧面相配合的倒锥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倒锥轮通过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结构安装在打印机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在平板与导料辊和主动轮接触的侧面上设有摩擦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设有电机用于驱动导料辊,并在每个导料辊和主动轮上方设有弹性压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设有电机用于驱动导料辊,并至少设置一个吸风面板,吸风面板下连接吸风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平移结构,其特征是还设有加热装置。
CNU2007200521540U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093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21540U CN201020934Y (zh)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21540U CN201020934Y (zh)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0934Y true CN201020934Y (zh) 2008-02-13

Family

ID=3908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5215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0934Y (zh)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093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7500A (zh) * 2012-09-27 2012-12-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平板打印机
CN111976309A (zh) * 2020-08-28 2020-11-24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密布式喷绘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7500A (zh) * 2012-09-27 2012-12-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平板打印机
CN111976309A (zh) * 2020-08-28 2020-11-24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密布式喷绘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5484U (zh) 一种瓦楞纸板水性印刷机及其除尘装置
CN103722877B (zh) 一种瓦楞纸板水性印刷机的除尘装置
JP3190327U (ja) 広幅カラープリンター
CN102490466B (zh) 一种多通道机头固定式平板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04441949A (zh) 一种带上墨装置的制袋印刷机
CN103708255B (zh) 瓦楞纸板水性印刷机的微压除尘送纸装置
CN101164791A (zh) 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
CN101269584B (zh) 热转印打印设备
KR100882136B1 (ko) 강판용 연속 인쇄기
WO2015058461A1 (zh) 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CN111016456A (zh) 双面旗帜打印机
CN201020934Y (zh) 一种打印机平移结构
CN110156308B (zh) 一种反弯钢化玻璃压片装置
CN205395401U (zh) 一种间歇式上走纸式柔版印刷机
CN101054029A (zh) 一种平板打印机平移结构
CN101941334B (zh) 一种倍速同步单双面数码喷绘机
CN2871199Y (zh) 数码打印机
CN201012560Y (zh) 一种滚筒数码印刷机
CN201211737Y (zh) 热转印打印设备
CN101590747B (zh) 一种平台式打印机的物料传送结构
CN212219687U (zh) 卷材打印机喷头升降装置
CN205238813U (zh) 一种可快速印刷车牌的设备
CN211730720U (zh) 一种可快速切换大宽幅卷材双面打印机
CN101389485A (zh) 用于成像机的供给系统
CN210390498U (zh) 一种平卷两用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