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3142U - 一种快调管子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调管子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3142U
CN209533142U CN201822224810.1U CN201822224810U CN209533142U CN 209533142 U CN209533142 U CN 209533142U CN 201822224810 U CN201822224810 U CN 201822224810U CN 209533142 U CN209533142 U CN 209533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aliper
hole
fixed calipe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4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XING TOOL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XING TOOL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XING TOOL Co Ltd,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X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4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3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3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3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调管子钳,包括固定钳体、可相对固定钳体前后移动的活动钳体,在固定钳体上设有用以调节活动钳体位置的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与固定钳体活动连接,从而使调节元件具有一个与活动钳体接合的接合位置、一个与活动钳体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在固定钳体上设有可使调节元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的离合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地调节钳口的大小,从而方便夹持并旋转不同规格尺寸的管件。

Description

一种快调管子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调管子钳。
背景技术
管子钳是一种主要用于夹持并旋转钢管类管件的五金工具,现有的管子钳通常包括活动钳体、具有握持部的固定钳体,活动钳体包括滑动杆、滑动杆前端弯折形成活动钳齿,从而使活动钳体呈L形,固定钳体的前端设有安装部,在安装部的前端设置固定钳齿,在安装部上设有前后贯通的滑动通槽,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滑动通槽内,从而使活动钳齿和固定钳齿相对布置形成口大里小的钳口。此外,在连接部上设置可转动的调节蜗杆,在活动杆上设置与调节蜗杆啮合的蜗齿。当我们转动调节蜗杆时,即可驱动活动杆在滑动通槽内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活动钳齿和固定钳齿之间的钳口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管件
需要夹持并转动圆管时,先通过调节蜗杆调节活动钳体相对固定钳体的位置,使活动钳齿与固定钳齿之间的钳口与管件的直径相适配,然后将圆管挤入活动钳齿与固定钳齿的钳口内,此时的管件与活动钳齿、固定钳齿紧密贴靠。当我们手持固定钳体的握持部转动管子钳时,即可依靠固定钳齿、活动钳齿与管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管件转动。
由于调节蜗杆与滑动杆之间形成蜗轮蜗杆的啮合关系,因此,当我们转动调节蜗杆时,可有效地降低转动调节蜗杆所需要的驱动力和扭矩,但是,其同时造成滑动杆前后移动速度的缓慢。特别是,当我们需要频繁地来回切换夹持并旋转两个尺寸规格相差极大的管件时,现有的活动钳体的调节结构会造成极大地麻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管子钳所存在的调节活动钳齿和固定钳齿之间钳口大小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快调管子钳,可快速地调节钳口的大小,从而方便夹持并旋转不同规格尺寸的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调管子钳,包括固定钳体、可相对固定钳体前后移动的活动钳体,在固定钳体上设有用以调节活动钳体位置的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与固定钳体活动连接,从而使调节元件具有一个与活动钳体接合的接合位置、一个与活动钳体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在固定钳体上设有可使调节元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的离合机构。
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元件是活动连接在固定钳体上的,并且在固定钳体上设置离合机构,从而可使调节元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快速地来回切换。当调节元件处于分离位置时,调节元件与活动钳体脱开,此时,活动钳体的前后移动不受调节元件的约束,因此,我们可直接快速地前后移动活动钳体至一个与管件的规格、尺寸大致匹配的位置,然后通过离合机构使调节元件快速地从分离位置切换至接合位置,此时调节元件与活动钳体接合,我们即可通过调节元件对活动钳体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而使活动钳体和固定钳体之间的钳口大小与管件准确匹配。同理,当我们需要夹持一个规格、尺寸完全不同的管件时,可先用离合机构使调节元件切换至分离位置,然后快速地前后移动活动钳体至一个与管件的规格、尺寸大致匹配的位置,接着用离合机构使调节元件切换至接合位置,并通过调节元件微调活动钳体的前后位置,进而使活动钳体和固定钳体之间的钳口大小与管件准确匹配。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离合机构使调节元件可切换至与活动钳体脱开的分离位置,进而使调节元件具有一个快速调节的“粗调”状态和一个精细调节的“微调”状态,既可实现钳口的大小的快速调节,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实现钳口大小的精细微调确保钳口大小与管件规格、尺寸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钳体上设有贯通前后两侧的安装通孔、沿纵向贯通前后两端的滑动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滑动通孔相连通,所述调节元件为纵向地位于安装通孔内、具有蜗杆轴的蜗杆,所述活动钳体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滑动通孔内的调节段,所述调节段靠近调节元件的下侧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齿。
通过蜗杆和蜗齿的配合,可使调节元件精细地微调活动钳体,并且实现活动钳体的前后方向上的自行定位,避免管子钳使用时钳口的自动张开。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方便地使蜗杆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切换,从而实现蜗杆和蜗齿之间的接合或者分离。特别是,前后贯通的滑动通方便使用者手指夹持并转动蜗杆。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钳体的后侧设有沉孔,沉孔内设有封盖,所述安装通孔贯通封盖,安装通孔位于固定钳体纵向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蜗杆轴的前、后端分别位于安装通孔对应一侧的滑动槽内。
由于调节元件在工作时主要承受纵向的作用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体采用拼接式结构,其中的沉孔覆盖安装通孔和滑动槽,从而使固定钳体上的安装通孔、滑动槽称为敞开结构,方便其通过锻造等工艺成型,既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减轻重量,又方便其加工装配,并且不会对固定钳体、调节元件等部件的强度、受力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具有铰接端和连接端的离合连杆,所述离合连杆的铰接端设有与固定钳体相铰接的铰接轴,所述蜗杆轴一端铰接在固定钳体上,蜗杆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连杆的连接端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离合连杆的铰接轴上设有转动手柄。
可以理解的是,蜗杆轴和离合连杆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由于蜗杆轴和离合连杆制件为滑动连接,因此,当使用者正向转动转动手柄时,即可通过铰接轴带动离合连杆转动。此时,与离合连杆滑动连接的蜗杆轴即可产生转动,从而使蜗杆与蜗齿相分离而进入分离位置。当然,此时离合连杆与蜗杆轴的连接点位置会相应地移动而改变。当使用者反向转动转动手柄时,即可带动蜗杆轴反向转动,并切换至接合位置。另外,由于蜗杆轴一端铰接在固定钳体上,因此,可避免蜗杆轴以及蜗杆在前后的纵向上移动。
作为优选,离合连杆的连接端设有可移动地套设在蜗杆轴上的滑动环套,当蜗杆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离合连杆与蜗杆轴的夹角在80度至100度之间。
蜗杆轴可在滑动环套内滑动,从而使蜗杆轴与离合连杆之间可形成滑动连接,同时可有效地避免蜗杆轴和离合连杆之间相互分离,并且方便蜗杆轴和离合连杆之间的装配。特别是,当蜗杆处于接合位置时,离合连杆与蜗杆轴的夹角在80度至100度之间,使得离合连杆与蜗杆轴之间可形成自锁,从而使离合连杆可对蜗杆轴形成可靠的支撑,避免蜗杆与活动钳体脱开。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轴伸出固定钳体的端部设有径向螺孔,所述转动手柄上设有套设在铰接轴上的套接孔,在转动手柄的侧面对应径向螺孔位置设有贯通套接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的内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径向螺孔内。
定位螺钉一方面可使转动手柄与铰接轴方便地连接成一体,另一方面可起到类似销钉的作用,以便转动手柄向铰接轴传递扭矩。
作为优选,所述蜗杆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钳体上,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固定钳体上的离合手柄、设置在固定钳体上使蜗杆弹性地定位在接合位置的弹性元件,离合手柄中部设有抵靠蜗杆靠近活动钳体一侧的驱动凸起。
在此方案中,蜗杆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钳体上,因此,蜗杆可相对活动钳体平移,而其中的弹性元件则可使蜗杆从分离位置自动复位至接合位置。当使用者正向转动离合手柄时,离合手柄中部的驱动凸起即可推动蜗杆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向着远离活动钳体一侧移动,此时的蜗杆由接合位置切换至分离位置。当使用者松开离合手柄时,弹性元件的弹力驱动蜗杆平移复位至接合位置,从而实现蜗杆的自动复位,方便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离合手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钳体前后两侧的离合片杆,所述离合片杆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固定钳体上,所述离合片杆的后端通过连接片连接成一体,所述驱动凸起为一体地设置在离合片杆下侧的半圆形片。
离合片杆和连接片连接成一个U形的离合手柄,从而使离合手柄稳固地铰接在固定钳体上。相应地,前后两侧的的离合片杆上的驱动凸起在前后两侧同时推动蜗杆,使蜗杆平稳地移动。特别是,驱动凸起呈半圆形,因此当离合手柄转动时,驱动凸起可始终与蜗杆保持点接触,有利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前后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分别抵压对应一端蜗杆轴的下侧。
前后两个复位弹簧可确保蜗杆轴前后两端的受力均衡,使蜗杆能平稳地上下移动,避免其移动时产生倾斜。
作为优选,在滑动通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容置凹槽,调节段后侧与滑动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片,连接片的上下两侧边缘向前弯折形成贴靠调节段的卡位片,上下两侧的卡位片分别位于对应一侧的容置凹槽内,在下侧的卡位片上设有矩形冲孔,矩形冲孔一侧宽度边缘一体地向外倾斜延伸形成抵压容置凹槽底壁的弹片,在上侧容置凹槽内设有抵压上侧的卡位片的压簧。
由于连接片的上下两侧分别弯折形成卡位片,从而形成一个U形槽,此时活动钳体的调节段位于U形槽内。一端与卡位片连接的弹片形成悬臂梁结构,当弹片的悬空端受压弯曲时,即可产生相应的弹力。因此,压簧对连接段形成一个前端向下摆动的作用力,而弹片对连接段形成一个前端向上摆动的作用力,压簧和弹片的弹力使调节段弹性地定位在滑动通孔内中间位置。也就是说,此时调节段和滑动通孔的上下两侧之间均有间隙。当我们将管子钳的钳口卡接到管件上时,活动钳体会向上摆动一个角度,此时的压簧使得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的钳口对管件形成一个预紧的夹持力,从而可有效地避免转动管子钳时钳口与管件之间产生打滑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和现有的压簧相比,弹片可最大限度地缩小容置凹槽的尺寸,进而减小安装部上下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并且弹片可与连接片、卡位片通过冲压成型工艺一体制成,从而简化制造程序,方便组装。而压簧则可使调节段形成一个较大的向上摆动角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快速地调节钳口的大小,从而方便夹持并旋转不同规格尺寸的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种离合机构时调节元件处于接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种离合机构时调节元件处于分离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种离合机构时离合连杆和蜗杆轴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离合机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种离合机构时调节元件处于接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钳体 11、握持部 12、安装部 121、固定钳齿 122、安装通孔 123、滑动通孔 124、沉孔 125、滑动槽 26、容置凹槽 2、活动钳体 21、调节段 211、活动钳齿 3、蜗杆 31、蜗杆轴 4、离合连杆 41、铰接轴 42、滑动环套 43、定位螺钉 44、扭簧 45、过渡连杆5、离合手柄 51、离合片杆 52、连接片 53、驱动凸起 6、弹性元件 7、连接片 71、卡位片72、弹片 73、压簧 8、转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快调管子钳,包括固定钳体1、活动钳体2、设置在固定钳体上的调节元件。其中的固定钳体包括长条状的握持部11、位于握持部前端的安装部12,在安装部的前侧设有固定钳齿121。活动钳体包括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固定钳体的安装部上的长条状的调节段21,在调节段前端设置与固定钳齿相对的活动钳齿211,从而在活动钳齿与固定钳齿之间形成用以夹持管件的钳口。调节元件与活动钳体的调节段相关联,从而可通过调节元件调节活动钳体相对固定钳体的前后位置,进而调节钳口的大小,并且使活动钳体相对固定钳体定位,使得钳口在调节到合适大小时能可靠地固定,以适应不同尺寸和规格的管件的夹持,避免管子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钳口自动张开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调节元件与活动钳体的调节段相关联,因此,活动钳体的移动会受到调节元件的约束,也就是说,活动钳体无法单独、直接地移动和调节。当管子钳需要频繁地在不同规格尺寸的管件之间来回切换使用时,通过调节元件调节钳口大小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实现活动钳体的快速调节,我们可使调节元件与固定钳体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从而使调节元件具有一个与活动钳体接合的接合位置、一个与活动钳体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同时在固定钳体上设置可使调节元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的离合机构。当离合机构将调节元件切换至分离位置时,调节元件与活动钳体脱开,此时,活动钳体的前后移动不受调节元件的约束,因此,我们可直接、快速地前后移动活动钳体,从而使活动钳齿与固定钳齿之间的钳口大小与管件的规格、尺寸大致匹配,然后将钳口卡设在管件上,并通过离合机构将调节元件快速地从分离位置切换至接合位置,此时调节元件与活动钳体接合,我们即可通过调节元件对活动钳体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而使活动钳体和固定钳体之间的钳口大小与管件准确匹配。转动管子钳,即可带动管件转动。
当我们需要再次夹持一个规格、尺寸完全不同的管件时,可先用离合机构使调节元件切换至分离位置,然后快速地前后移动活动钳体,使钳口大小与管件的规格、尺寸大致匹配,接着将钳口卡设在管件上,并用离合机构使调节元件切换至接合位置,再通过调节元件微调活动钳体的前后位置,进而使钳口大小与管件准确匹配。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管子钳具有一个快速调节钳口大小的“粗调”状态和一个精细调节钳口大小的“微调”状态,既可实现钳口的大小的快速调节,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实现钳口大小的精细微调,确保钳口大小与管件规格、尺寸相匹配。
优选地,我们可在固定钳体安装部的中部设置贯通前后两侧的安装通孔122、安装部的上部设置沿纵向贯通前后两端的滑动通孔123,安装通孔的上侧与滑动通孔的下侧相连通,活动钳体的调节段可滑动地位于滑动通孔内。调节元件为设置在安装通孔内的蜗杆3,该蜗杆的蜗杆轴31纵向设置,活动钳体的调节段在下侧设置与蜗杆啮合的蜗齿。当我们用手指从安装通孔的前后两侧夹持并转动蜗杆时,通过蜗杆和蜗齿的配合,可驱动活动钳体在滑动通孔内前后移动,从而精细地微调钳口的大小,并且实现活动钳体的前后方向上的自行定位,避免管子钳使用时钳口的自动张开。当然,蜗杆应可转动地套设在蜗杆轴上,并且在蜗杆轴上设置轴肩、挡圈之类的轴向限位结构,避免蜗杆在蜗杆轴上移动,而滑动通孔应沿纵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固定钳体设有固定钳齿一端称为前端,手握一端称为后端,并将该前、后端之间的方向称为纵向,并将垂直于纵向的上下方向称为横向。此外,将安装部上设置滑动通孔一侧称为上侧,设置安装通孔一侧称为下侧,并将安装部的安装通孔的开口两侧分别称为前侧和后侧。
为方便加工和装配,我们可在固定钳体安装部的后侧设置沉孔124,沉孔内设置用螺钉固定的封盖13。此外,安装通孔从前至后贯通封盖,从而使固定钳体在安装通孔处成为拼接式结构。当然,该沉孔的大小应覆盖安装通孔。也就是说,蜗杆的前侧从固定钳体安装部上的安装通孔处向外伸出,蜗杆的后侧从封盖上的安装通孔处向外伸出,从而方便使用者手指夹持、转动蜗杆。另外,安装通孔在位于固定钳体纵向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沿横向延伸的滑动槽125,蜗杆轴的前、后端分别位于安装通孔对应一侧的滑动槽内,从而方便蜗杆的转动或移动。
作为第一种优选方案,离合机构包括一根离合连杆4,离合连杆位于安装通孔后侧的滑动槽内,离合连杆的下端为铰接端,上端为连接端。离合连杆的铰接端设有与离合连杆垂直的铰接轴41,铰接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后侧滑动槽的前后两侧壁上,从而使离合连杆可在后侧的滑动槽内转动。此外,蜗杆轴前端铰接在安装通孔前侧的滑动槽内,蜗杆轴的后端与离合连杆的连接端形成滑动连接,蜗杆轴和离合连杆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离合连杆的铰接轴伸出安装部前侧面的端部设置转动手柄8。
当使用者正向拨动转动手柄时,即可通过铰接轴带动离合连杆转动。此时,与离合连杆滑动连接的蜗杆轴即可产生转动,从而使蜗杆与蜗齿相分离而进入分离位置。当然,此时离合连杆与蜗杆轴的连接点位置会相应地移动而改变。当使用者反向拨动转动手柄时,即可带动蜗杆轴反向转动,并切换至接合位置。此时,一端铰接在固定钳体上的蜗杆轴可避免蜗杆在前后的纵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离合连杆的连接端设有可转动的滑动环套42,而蜗杆轴的后端则插设在滑动环套内。这样,当我们正向拨动转动手柄时,即可通过滑动环套拉动蜗杆轴向下摆动;当我们反向拨动转动手柄时,即可通过离合连杆的端部顶推蜗杆轴,使蜗杆轴向上摆动。
当然,如图3所示,蜗杆轴的后端与离合连杆的连接端之间也可通过一根过渡连杆45连接成连杆结构,并且在离合连杆和蜗杆轴上设置长圆形的连接孔,以便使过渡连杆的两端可相对离合连杆、蜗杆轴移动。当使用者拨动转动手柄时,即可通过铰接轴带动离合连杆转动,继而通过过渡连杆带动蜗杆轴摆动。
优选地,当蜗杆处于与活动钳体调节段的蜗齿啮合的接合位置时,离合连杆与蜗杆轴的夹角可控制在80度至100度之间,使离合连杆可对蜗杆轴形成可靠的支撑,并在离合连杆与蜗杆轴之间形成自锁,从而避免蜗杆与活动钳体脱开。
此外,铰接轴伸出固定钳体安装部的端部设置一个径向螺孔,转动手柄上设有套设在铰接轴上的套接孔,在转动手柄的侧面对应径向螺孔位置设置贯通套接孔的定位孔,在定位孔内设置定位螺钉43,定位螺钉的内端螺纹连接在径向螺孔内,从而起到类似销钉的作用,以便转动手柄向铰接轴传递扭矩。
当然,我们还可在铰接轴上设置一个扭簧44,扭簧的一端别住安装部,另一端别住离合连杆,扭簧可驱动离合连杆转动,使蜗杆自动定位在接合位置,方便管子钳的操作。
作为第二种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蜗杆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部安装通孔前后两侧的滑动槽内,离合机构包括沿纵向布置在安装部上侧的离合手柄5、设置在固定钳体上使蜗杆弹性地定位在接合位置的弹性元件6,离合手柄的前端铰接在安装部上,离合手柄中部部分地向下延伸形成抵靠蜗杆上侧的驱动凸起53。
当使用者需要快速调节钳口大小时,可向下拨动离合手柄,离合手柄中部的驱动凸起即可推动蜗杆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向下移动,此时的蜗杆与调节段的蜗齿脱开,蜗杆由接合位置切换至分离位置。使用者即可快速移动调节段,以调节钳口的大小。当使用者松开离合手柄时,弹性元件的弹力驱动蜗杆向上平移复位至接合位置,从而实现蜗杆的自动复位,方便操作。
优选地,离合手柄包括分别贴靠在固定钳体安装部前后两侧的离合片杆51,离合片杆的前端铰接在安装部上,两根离合片杆的后端上侧通过连接片52连接成一体,驱动凸起为一体地设置在离合片杆下侧的半圆形片,从而使离合手柄可通过钣金冲压工艺高效制成。当我们向下转动离合手柄时,半圆形的驱动凸起可始终与蜗杆保持点接触,有利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当然,我们应使离合手柄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确保离合片杆后端的连接片位于调节段的后面,避免离合手柄向下转动时与活动钳体发生干涉。
还有,弹性元件包括前后两个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分别位于安装通孔前后两侧的滑动槽内,复位弹簧的下端抵压滑动槽侧壁,复位弹簧上端蜗杆轴的下侧,从而确保蜗杆轴前后两端的受力均衡,使蜗杆能平稳地上下移动,避免其移动时产生倾斜。
最后,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我们还可在滑动通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容置凹槽126,在调节段的后侧与滑动通孔之间设置连接片7,连接片的上下两侧边缘向前弯折形成贴靠调节段的卡位片71,上下两侧的卡位片分别位于对应一侧的容置凹槽内,在下侧的卡位片上设置矩形冲孔,矩形冲孔一侧宽度边缘一体地向外倾斜延伸形成抵压容置凹槽底壁的弹片72,在上侧容置凹槽内设置抵压上侧的卡位片的压簧73。与卡位片连接的弹片形成悬臂梁结构,当弹片的悬空端受压弯曲时,即可产生相应的弹力。可以理解的是,和现有的压簧相比,弹片可最大限度地缩小容置凹槽的尺寸,进而减小安装部上下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并且弹片可与连接片、卡位片通过冲压成型工艺一体制成,从而简化制造程序,方便组装。压簧对连接段形成一个前端向下摆动的作用力,而弹片对连接段形成一个前端向上摆动的作用力,压簧和弹片的弹力使调节段弹性地定位在滑动通孔内中间位置,从而在调节段和滑动通孔的上下两侧之间形成间隙。当我们将管子钳的钳口卡接到管件上时,活动钳体会向上摆动一个角度,此时的压簧使得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的钳口对管件形成一个预紧的夹持力,从而可有效地避免转动管子钳时钳口与管件之间产生打滑现象。

Claims (10)

1.一种快调管子钳,包括固定钳体、可相对固定钳体前后移动的活动钳体,在固定钳体上设有用以调节活动钳体位置的调节元件,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元件与固定钳体活动连接,从而使调节元件具有一个与活动钳体接合的接合位置、一个与活动钳体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在固定钳体上设有可使调节元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的离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钳体上设有贯通前后两侧的安装通孔、沿纵向贯通前后两端的滑动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滑动通孔相连通,所述调节元件为纵向地位于安装通孔内、具有蜗杆轴的蜗杆,所述活动钳体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滑动通孔内的调节段,所述调节段靠近调节元件的下侧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钳体的后侧设有沉孔,沉孔内设有封盖,所述安装通孔贯通封盖,安装通孔位于固定钳体纵向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蜗杆轴的前、后端分别位于安装通孔对应一侧的滑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具有铰接端和连接端的离合连杆,所述离合连杆的铰接端设有与固定钳体相铰接的铰接轴,所述蜗杆轴一端铰接在固定钳体上,蜗杆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连杆的连接端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离合连杆的铰接轴上设有转动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离合连杆的连接端设有可移动地套设在蜗杆轴上的滑动环套,当蜗杆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离合连杆与蜗杆轴的夹角在80度至10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铰接轴伸出固定钳体的端部设有径向螺孔,所述转动手柄上设有套设在铰接轴上的套接孔,在转动手柄的侧面对应径向螺孔位置设有贯通套接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的内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径向螺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蜗杆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钳体上,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固定钳体上的离合手柄、设置在固定钳体上使蜗杆弹性地定位在接合位置的弹性元件,离合手柄中部设有抵靠蜗杆靠近活动钳体一侧的驱动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手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钳体前后两侧的离合片杆,所述离合片杆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固定钳体上,所述离合片杆的后端通过连接片连接成一体,所述驱动凸起为一体地设置在离合片杆下侧的半圆形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前后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分别抵压对应一端蜗杆轴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调管子钳,其特征是,在滑动通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容置凹槽,调节段后侧与滑动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片,连接片的上下两侧边缘向前弯折形成贴靠调节段的卡位片,上下两侧的卡位片分别位于对应一侧的容置凹槽内,在下侧的卡位片上设有矩形冲孔,矩形冲孔一侧宽度边缘一体地向外倾斜延伸形成抵压容置凹槽底壁的弹片,在上侧容置凹槽内设有抵压上侧的卡位片的压簧。
CN201822224810.1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快调管子钳 Active CN209533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4810.1U CN209533142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快调管子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4810.1U CN209533142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快调管子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3142U true CN20953314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4810.1U Active CN209533142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快调管子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31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1308A (zh) * 2018-12-27 2019-04-05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调管子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1308A (zh) * 2018-12-27 2019-04-05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调管子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6925B2 (en) Pruning hook having an energy-saving function
CN201771368U (zh) 内平开下悬门窗
US8069573B2 (en) Pruning hook with two operation modes
CN209533142U (zh) 一种快调管子钳
US11524801B2 (en) Strapping tool
CN109571308A (zh) 一种快调管子钳
CN203696862U (zh) 一种扳手
CN108193966B (zh) 一种门体铰链机构及具有该门体铰链机构的冰箱
CN110074570B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的调节结构
CN109511399B (zh) 一种机头可调节机构及手持电动工具和机头调节方法
CN101337344A (zh) 扭力起子结构
CN110816110A (zh) 一种纸张装订自动融合设备
CN110116169B (zh) 一种抽芯片铆合装置
CN106002791A (zh) 一种水泵钳快速开合机构
CN109038941B (zh) 一种小推力小安装尺寸推杆驱动器
CN210732295U (zh) 一种快速调节开口尺寸的活扳手
CN209175577U (zh) 一种钳工具
CN208412000U (zh) 一种结构强度好的滑板车用折叠装置
CN108606819B (zh) 一种倒打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8396522U (zh) 一种大角度缓冲铰链
CN210450806U (zh) 一种新型压铆机钳口结构
CN110383997A (zh) 一种剪刀镊装置
CN218176918U (zh) 一种快速换向门把手组件及门锁
CN201190740Y (zh) 管状电机手动、电动离合控制器
CN218747157U (zh) 一种多功能夹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