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1742U -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1742U
CN209521742U CN201920187275.9U CN201920187275U CN209521742U CN 209521742 U CN209521742 U CN 209521742U CN 201920187275 U CN201920187275 U CN 201920187275U CN 209521742 U CN209521742 U CN 209521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omponent
sliding block
operation handlebar
vertic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72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72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1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1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1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包括车架、两前轮组件和两后轮组件,前轮组件上部具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立轴组件,所述车架前部具有分别与两前轮组件的立轴组件锁紧配合的前轮锁紧机构,两前轮锁紧机构之间设有转向连动组件,所述转向连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前侧中部的控制座、转动连接于左侧前轮组件与控制座之间的左连动杆、转动连接于右侧前轮组件与控制座之间的右连动杆,所述车架的推把处与控制座之间设有可带动前轮组件左右转动的前轮转向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婴儿推车前轮转向不易及不同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童车对于每个有小孩的家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为了方便携带和运输,目前市场上大多为可折叠的童车。现有的童车前轮一般没有转向机构,在行驶过程中,方向不易调整,有时候需要将推车抬起来才能完成方向控制。虽然目前较为高档的儿童推车装有包括立轴或驱动电机在内的前轮转向机构,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不便于操作。并且现有四轮童车的两个前轮机构是相对独立的,两者之间之间不存在相应的连动机构,因此转向操作时,同步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以解决现有婴儿推车前轮转向不同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包括车架以及分别安装在车架下方前、后侧的两前轮组件和两后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上部具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立轴组件,所述车架前部具有分别与两前轮组件的立轴组件锁紧配合的前轮锁紧机构,两前轮锁紧机构之间设有转向连动组件,所述转向连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前侧中部的控制座、转动连接于左侧前轮组件与控制座之间的左连动杆、转动连接于右侧前轮组件与控制座之间的右连动杆,所述车架的推把处与控制座之间设有可带动前轮组件左右转动的前轮转向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推把处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可相对其旋转的操作把,所述安装座与前轮锁紧机构之间设有可解除前轮锁紧机构对立轴组件锁紧的前轮离合控制机构;上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与控制座之间;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具有前轮离合状态和前轮转向调节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当连动机构处于前轮离合状态时,连动机构通过前轮离合控制机构带动前轮锁紧机构对立轴组件解除锁紧,实现前轮万向转动;当连动机构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时,连动机构使操作把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相连动,通过转动操作把带动前轮组件左右转动;而该连动机构在前轮离合状态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之间的转换由上述操作把操作控制实现。
优选的,所述连动机构与操作把的具体结构及两者的装配关系为:所述连动机构包括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相接配合的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内且可相对连接件滑动的滑块、设置在滑块与连接件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操作把上且可供滑块卡入的卡槽,所述滑块具有凸设部,所述连接件上部具有与凸设部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卡槽具有与凸设部对应的限位部;所述操作把上具有可按压的按钮,所述按钮的内端伸入卡槽且与滑块相配合;
前轮需要万向转动时,按压按钮,按钮下压滑块使其脱开操作把的卡槽,此时操作把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不相连动,同时下移的滑块通过前轮离合控制机构带动前轮锁紧机构松开立轴组件,此时所述前轮组件的立轴组件与前轮锁紧机构为万向转动连接,连动机构处于前轮离合状态;
前轮需要左右转向调节时,转动操作把至卡槽的限位部正对所述滑块的凸设部,此时滑块的凸设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同时卡设在卡槽的限位部及连接件的导向槽内,实现操作把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相连动,同时上移的滑块脱开前轮离合控制机构,两者不相连动,此时连动机构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再左右转动操作把时,操作把通过连接件、前轮转向调节机构、转向连动组件带动前轮锁紧机构及立轴组件左右转动,实现前轮左右转向调节。
优选的,所述操作把呈一字型,所述卡槽的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操作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块的凸设部有两个,且分别形成于所述滑块的前、后侧;
当操作把左右向平置时,所述滑块的凸设部与所述卡槽的限位部呈度错开布置,滑块的凸设部抵设于操作把的底面上,此时操作把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不相连;
当操作把相对平置状态转动度后,所述滑块的凸设部正对所述卡槽的限位部,滑块的凸设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同时卡设在卡槽的限位部及连接件的导向槽内,此时操作把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相连动。
优选的,所述立轴组件与所述前轮锁紧机构的具体结构及两者的装配关系为:所述立轴组件包括设置在前轮组件上方的立轴以及套设立轴底部且与前轮组件相对固定的固定圈,所述前轮锁紧机构包括套设在立轴上的轴套、套设在轴套外的罩体组件、以及设置在罩体组件一侧且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的锁定件,所述固定圈上具有与所述锁定件对应的卡口;所述轴套上具有供所述锁定件上下滑动的滑槽。当连动机构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定件同时卡设在卡口及滑槽内,此时轴套与所述立轴组件相对锁紧,两者不可转动;当连动机构处于前轮离合状态时,所述锁定件退出卡口,仅位于所述滑槽内,此时轴套与所述立轴组件相对解锁,两者可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座内且可上下运动的连动件、安装在安装座内且可横向运动的上滑座、设置在所述锁定件上且与所述锁定件滑动配合的下滑座、连接在上滑座与下滑座之间的第一牵引锁、设置在上滑座与安装座之间的第三弹簧以及设置在下滑座与罩体组件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连动件具有与所述滑块的凸设部相对应的抵设圈,所述连动件上具有向下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具有倾斜布置的第二导向面,所述上滑座上具有与第二导向面滑动配合的第二倾斜导向部,所述锁定件于所述下滑座的上方设有凸块。
上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为:按压按钮时,按钮下压滑块,滑块带动连动件下移,连动件通过第二导向面与第二倾斜导向部的滑动配合带动上滑座横向向内移动,上滑座拉动第一牵引锁,第一牵引锁带动下滑座上移,下滑座通过滑动配合带动凸块及锁定件上移,使锁定件脱出所述固定圈的卡口,此时立轴与所述轴套可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所述前轮组件的立轴组件与前轮锁紧机构之间万向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座内且可相对其旋转的转盘、以及分别连接在转盘左、右两侧与控制座左、右两侧之间的第二牵引锁和第三牵引锁,所述转盘与上述连接件卡接配合。
上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滑块的凸设部同时卡设在卡槽的限位部及连接件的导向槽内时,左右转动操作把,操作把通过连接件带动转盘左右转动,转盘通过第二牵引锁或第三牵引锁带动控制座转动,进而通过转向连动组件带动两前轮组件同时左右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婴儿推车前轮转向不易及不同步的问题,同时具备前轮左右转动调节功能及万轮转向的功能,且通过按压按钮、转动操作把即可实现两功能之间的转换,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把平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图1中安装座与操作把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轮组件与车架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放大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8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把带动前轮左右转动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1-1推把;1-2安装座;
2前轮组件;2-1立轴组件;2-1-1立轴;2-1-2固定圈;2-1-2-1卡口;
3后轮组件;
4操作把;4-1卡槽;4-1-1限位部;4-2按钮;
5前轮锁紧机构;5-1轴套;5-1-1滑槽;5-2罩体组件;5-3锁定件;
6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1连动件;6-1-1第二导向面;6-1-2抵设圈;6-2 上滑座;6-2-1第二倾斜导向部;6-3下滑座;6-4第一牵引锁;6-4-1子牵引锁;6-5第二弹簧;6-6第三弹簧;
7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1转盘;7-3第二牵引锁;7-4第三牵引锁;
8连动机构;8-1连接件;8-1-1导向槽;8-2滑块;8-2-1凸设部;8-3 第一弹簧;
9转向连动组件;9-1控制座;9-2左连动杆;9-3右连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具体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包括车架1 以及分别安装在车架1下方前、后侧的两前轮组件2和两后轮组件3,所述前轮组件2上部具有用于与车架1装配的立轴组件2-1,所述车架1前部具有分别与两前轮组件2的立轴组件2-1锁紧配合的前轮锁紧机构5,两前轮锁紧机构之间设有转向连动组件9,所述转向连动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前侧中部的控制座9-1、转动连接于左侧前轮组件2与控制座9-1之间的左连动杆 9-2、转动连接于右侧前轮组件2与控制座9-1之间的右连动杆9-3,所述车架1的推把1-1处与控制座9-1之间设有可带动前轮组件2左右转动的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所述转向连动组件9的设计可使四轮童车的两前轮组件进行同步转向调节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的推把1-1处设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 上设有可相对其旋转的操作把4,所述安装座1-2与前轮锁紧机构5之间设有可解除前轮锁紧机构5对立轴组件2-1锁紧的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上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与控制座之间;所述安装座1-2内设有连动机构8,该连动机构8具有前轮离合状态和前轮转向调节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离合状态时,连动机构8通过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 带动前轮锁紧机构5对立轴组件2-1解除锁紧,实现前轮万向转动;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时,连动机构8使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 相连动,通过转动操作把4带动前轮组件2左右转动;而该连动机构8在前轮离合状态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之间的转换由上述操作把4操作控制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8与操作把4的具体结构及两者的装配关系为:所述连动机构8包括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接配合的连接件8-1、设置在连接件8-1内且可相对连接件8-1滑动的滑块8-2、设置在滑块8-2与连接件8-1 之间的第一弹簧8-3、以及设置在操作把4上且可供滑块8-2卡入的卡槽4-1,所述滑块8-2具有凸设部8-2-1,所述连接件8-1上部具有与凸设部8-2-1滑动配合的导向槽8-1-1,所述卡槽4-1具有与凸设部8-2-1对应的限位部 4-1-1;所述操作把4上具有可按压的按钮4-2,所述按钮4-2的内端伸入卡槽4-1且与滑块8-2相配合;
前轮需要万向转动时,按压按钮4-2,按钮4-2下压滑块8-2使其脱开操作把4的卡槽4-1,此时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不相连动,同时下移的滑块8-2通过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带动前轮锁紧机构5松开立轴组件2-1,此时所述前轮组件1的立轴组件2-1与前轮锁紧机构5为万向转动连接,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离合状态;
前轮需要左右转向调节时,转动操作把4至卡槽4-1的限位部4-1-1正对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此时滑块8-2的凸设部8-2-1在第一弹簧8-3 的作用下同时卡设在卡槽4-1的限位部4-1-1及连接件8-1的导向槽8-1-1 内,实现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连动,同时上移的滑块8-2脱开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两者不相连动,此时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再左右转动操作把4时,操作把4通过连接件8-1、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转向连动组件9带动前轮锁紧机构5及立轴组件2-1左右转动,实现前轮左右转向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把4呈一字型,所述卡槽4-1的限位部4-1-1的延伸方向与操作把4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有两个,且分别形成于所述滑块8-2的前、后侧;
当操作把4左右向平置时,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与所述卡槽4-1 的限位部4-1-1呈90度错开布置,滑块8-2的凸设部8-2-1抵设于操作把4 的底面上,此时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不相连;
当操作把4相对平置状态转动90度后,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正对所述卡槽4-1的限位部4-1-1,滑块8-2的凸设部8-2-1在第一弹簧8-3的作用下同时卡设在卡槽4-1的限位部4-1-1及连接件8-1的导向槽8-1-1内,此时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连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轴组件2-1与所述前轮锁紧机构5的具体结构及两者的装配关系为:所述立轴组件2-1包括设置在前轮组件2上方的立轴2-1-1 以及套设立轴2-1-1底部且与前轮组件2相对固定的固定圈2-1-2,所述前轮锁紧机构5包括套设在立轴2-1-1上的轴套5-1、套设在轴套5-1外的罩体组件5-2、以及设置在罩体组件5-2一侧且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的锁定件5-3,所述固定圈2-1-2上具有与所述锁定件5-3对应的卡口2-1-2-1;所述轴套5-1 上具有供所述锁定件5-3上下滑动的滑槽5-1-1。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定件5-3同时卡设在卡口2-1-2-1及滑槽5-1-1内,此时轴套5-1与所述立轴组件2-1相对锁紧,两者不可转动;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离合状态时,所述锁定件5-3退出卡口2-1-2-1,仅位于所述滑槽5-1-1内,此时轴套5-1与所述立轴组件2-1相对解锁,两者可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包括安装在安装座1-2内且可上下运动的连动件6-1、安装在安装座1-2 内且可横向运动的上滑座6-2、设置在所述锁定件5-3上且与所述锁定件5-3 滑动配合的下滑座6-3、连接在上滑座6-2与下滑座6-3之间的第一牵引锁 6-4、设置在上滑座6-2与安装座1-2之间的第三弹簧6-6以及设置在下滑座 6-3与罩体组件5-2之间的第二弹簧6-5;所述连动件6-1具有与所述滑块8-2 的凸设部8-2-1相对应的抵设圈6-1-2,所述连动件6-1上具有向下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具有倾斜布置的第二导向面6-1-1,所述上滑座6-2上具有与第二导向面6-1-1滑动配合的第二倾斜导向部6-2-1,所述锁定件5-3于所述下滑座6-3的上方设有凸块。其中,与所述上滑座6-2相连的所述第一牵引锁6-4为一根,其下部分设形成两子牵引锁6-4-1,两子牵引锁6-4-1分别与两侧前轮组件(处的下滑座6-3对应连接。
上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的工作原理为:按压按钮4-2时,按钮4-2下压滑块8-2,滑块8-2带动连动件6-1下移,连动件6-1通过第二导向面6-1-1 与第二倾斜导向部6-2-1的滑动配合带动上滑座6-2横向向内移动,上滑座 6-2拉动第一牵引锁6-4,第一牵引锁6-4带动下滑座6-3上移,下滑座6-3 通过滑动配合带动凸块及锁定件5-3上移,使锁定件5-3脱出所述固定圈 2-1-2的卡口2-1-2-1,此时立轴2-1-1与所述轴套5-1可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所述前轮组件2的立轴组件2-1与前轮锁紧机构5之间万向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包括安装在安装座1-2内且可相对其旋转的转盘7-1、以及分别连接在转盘7-1左、右两侧与控制座9-1左、右两侧之间的第二牵引锁7-3和第三牵引锁7-4,所述转盘7-1与上述连接件8-1卡接配合。
上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的工作原理为:当滑块8-2的凸设部8-2-1同时卡设在卡槽4-1的限位部4-1-1及连接件8-1的导向槽8-1-1内时,左右转动操作把4,操作把4通过连接件8-1带动转盘7-1左右转动,转盘7-1通过第二牵引锁7-3或第三牵引锁7-4带动控制座9-1转动,进而通过转向连动组件 9带动两前轮组件2同时左右转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婴儿推车前轮转向不易及不同步的问题,同时具备前轮左右转动调节功能及万轮转向的功能,且通过按压按钮、转动操作把即可实现两功能之间的转换,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包括车架(1)以及分别安装在车架(1)下方前、后侧的两前轮组件(2)和两后轮组件(3),所述前轮组件(2)上部具有用于与车架(1)装配的立轴组件(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前部具有分别与两前轮组件(2)的立轴组件(2-1)锁紧配合的前轮锁紧机构(5),两前轮锁紧机构之间设有转向连动组件(9),所述转向连动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前侧中部的控制座(9-1)、转动连接于左侧前轮组件(2)与控制座(9-1)之间的左连动杆(9-2)、转动连接于右侧前轮组件(2)与控制座(9-1)之间的右连动杆(9-3),所述车架(1)的推把(1-1)处与控制座(9-1)之间设有可带动前轮组件(2)左右转动的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推把(1-1)处设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可相对其旋转的操作把(4),所述安装座(1-2)与前轮锁紧机构(5)之间设有可解除前轮锁紧机构(5)对立轴组件(2-1)锁紧的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上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与控制座之间;所述安装座(1-2)内设有连动机构(8),该连动机构(8)具有前轮离合状态和前轮转向调节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离合状态时,连动机构(8)通过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带动前轮锁紧机构(5)对立轴组件(2-1)解除锁紧,实现前轮万向转动;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时,连动机构(8)使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连动,通过转动操作把(4)带动前轮组件(2)左右转动;而该连动机构(8)在前轮离合状态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之间的转换由上述操作把(4)操作控制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8)包括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接配合的连接件(8-1)、设置在连接件(8-1)内且可相对连接件(8-1)滑动的滑块(8-2)、设置在滑块(8-2)与连接件(8-1)之间的第一弹簧(8-3)、以及设置在操作把(4)上且可供滑块(8-2)卡入的卡槽(4-1),所述滑块(8-2)具有凸设部(8-2-1),所述连接件(8-1)上部具有与凸设部(8-2-1)滑动配合的导向槽(8-1-1),所述卡槽(4-1)具有与凸设部(8-2-1)对应的限位部(4-1-1);所述操作把(4)上具有可按压的按钮(4-2),所述按钮(4-2)的内端伸入卡槽(4-1)且与滑块(8-2)相配合;
前轮需要万向转动时,按压按钮(4-2),按钮(4-2)下压滑块(8-2)使其脱开操作把(4)的卡槽(4-1),此时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不相连动,同时下移的滑块(8-2)通过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带动前轮锁紧机构(5)松开立轴组件(2-1),此时所述前轮组件(2)的立轴组件(2-1)与前轮锁紧机构(5)为万向转动连接,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离合状态;
前轮需要左右转向调节时,转动操作把(4)至卡槽(4-1)的限位部(4-1-1)正对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此时滑块(8-2)的凸设部(8-2-1)在第一弹簧(8-3)的作用下同时卡设在卡槽(4-1)的限位部(4-1-1)及连接件(8-1)的导向槽(8-1-1)内,实现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连动,同时上移的滑块(8-2)脱开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两者不相连动,此时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再左右转动操作把(4)时,操作把(4)通过连接件(8-1)、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转向连动组件(9)带动前轮锁紧机构(5)及立轴组件(2-1)左右转动,实现前轮左右转向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4)呈一字型,所述卡槽(4-1)的限位部(4-1-1)的延伸方向与操作把(4)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有两个,且分别形成于所述滑块(8-2)的前、后侧;
当操作把(4)左右向平置时,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与所述卡槽(4-1)的限位部(4-1-1)呈90度错开布置,滑块(8-2)的凸设部(8-2-1)抵设于操作把(4)的底面上,此时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不相连;
当操作把(4)相对平置状态转动90度后,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正对所述卡槽(4-1)的限位部(4-1-1),滑块(8-2)的凸设部(8-2-1)在第一弹簧(8-3)的作用下同时卡设在卡槽(4-1)的限位部(4-1-1)及连接件(8-1)的导向槽(8-1-1)内,此时操作把(4)与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相连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轴组件(2-1)包括设置在前轮组件(2)上方的立轴(2-1-1)以及套设立轴(2-1-1)底部且与前轮组件(2)相对固定的固定圈(2-1-2),所述前轮锁紧机构(5)包括套设在立轴(2-1-1)上的轴套(5-1)、套设在轴套(5-1)外的罩体组件(5-2)、以及设置在罩体组件(5-2)一侧且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的锁定件(5-3),所述固定圈(2-1-2)上具有与所述锁定件(5-3)对应的卡口(2-1-2-1);所述轴套(5-1)上具有供所述锁定件(5-3)上下滑动的滑槽(5-1-1);
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转向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定件(5-3)同时卡设在卡口(2-1-2-1)及滑槽(5-1-1)内,此时轴套(5-1)与所述立轴组件(2-1)相对锁紧,两者不可转动;
当连动机构(8)处于前轮离合状态时,所述锁定件(5-3)退出卡口(2-1-2-1),仅位于所述滑槽(5-1-1)内,此时轴套(5-1)与所述立轴组件(2-1)相对解锁,两者可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离合控制机构(6)包括安装在安装座(1-2)内且可上下运动的连动件(6-1)、安装在安装座(1-2)内且可横向运动的上滑座(6-2)、设置在所述锁定件(5-3)上且与所述锁定件(5-3)滑动配合的下滑座(6-3)、连接在上滑座(6-2)与下滑座(6-3)之间的第一牵引锁(6-4)、设置在上滑座(6-2)与安装座(1-2)之间的第三弹簧(6-6)以及设置在下滑座(6-3)与罩体组件(5-2)之间的第二弹簧(6-5);所述连动件(6-1)具有与所述滑块(8-2)的凸设部(8-2-1)相对应的抵设圈(6-1-2),所述连动件(6-1)上具有向下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具有倾斜布置的第二导向面(6-1-1),所述上滑座(6-2)上具有与第二导向面(6-1-1)滑动配合的第二倾斜导向部(6-2-1),所述锁定件(5-3)于所述下滑座(6-3)的上方设有凸块;
按压按钮(4-2)时,按钮(4-2)下压滑块(8-2),滑块(8-2)带动连动件(6-1)下移,连动件(6-1)通过第二导向面(6-1-1)与第二倾斜导向部(6-2-1)的滑动配合带动上滑座(6-2)横向向内移动,上滑座(6-2)拉动第一牵引锁(6-4),第一牵引锁(6-4)带动下滑座(6-3)上移,下滑座(6-3)通过滑动配合带动凸块及锁定件(5-3)上移,使锁定件(5-3) 脱出所述固定圈(2-1-2)的卡口(2-1-2-1),此时立轴(2-1-1)与所述轴套(5-1)可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所述前轮组件(2)的立轴组件(2-1)与前轮锁紧机构(5)之间万向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滑座(6-2)相连的所述第一牵引锁(6-4)为一根,其下部分设形成两子牵引锁(6-4-1),两子牵引锁(6-4-1)分别与两侧前轮组件(2)处的下滑座(6-3)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调节机构(7)包括安装在安装座(1-2)内且可相对其旋转的转盘(7-1)、以及分别连接在转盘(7-1)左、右两侧与控制座(9-1)左、右两侧之间的第二牵引锁(7-3)和第三牵引锁(7-4),所述转盘(7-1)与上述连接件(8-1)卡接配合;
当滑块(8-2)的凸设部(8-2-1)同时卡设在卡槽(4-1)的限位部(4-1-1)及连接件(8-1)的导向槽(8-1-1)内时,左右转动操作把(4),操作把(4)通过连接件(8-1)带动转盘(7-1)左右转动,转盘(7-1)通过第二牵引锁(7-3)或第三牵引锁(7-4)带动控制座(9-1)转动,进而通过转向连动组件(9)带动两前轮组件(2)同时左右转动。
CN201920187275.9U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Active CN209521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7275.9U CN209521742U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7275.9U CN209521742U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1742U true CN209521742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3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7275.9U Active CN209521742U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17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791A (zh) * 2019-02-02 2019-04-05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791A (zh) * 2019-02-02 2019-04-05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109572791B (zh) * 2019-02-02 2024-01-26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2790B (zh)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209521742U (zh) 一种四轮童车的前轮同步转向调节结构
CN209521743U (zh)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JP2023029544A (ja) ベビーカーのブレーキ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ベビーカー
CN209617233U (zh)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TW202323099A (zh) 兒童載具
CN208198547U (zh) 一种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CN109572791B (zh)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214216032U (zh) 一种儿童三轮车
CN113044097A (zh) 一种童车
CN217730533U (zh) 一种可换向的童车车架
CN212243508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642453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4932940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7347567U (zh) 儿童汽车座椅
CN220595006U (zh)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CN217146259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车
CN218112749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4889684B (zh) 儿童推车
WO2023246755A1 (zh) 一种儿童提篮、儿童推车及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213974151U (zh) 一种手把换向式婴儿推车
CN220332763U (zh) 童车收折结构
CN220594998U (zh) 一种童车的双关节联动折叠结构
CN115140227B (zh) 一种童车车轮转向控制机构
CN211685286U (zh) 一种新型童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