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5006U -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5006U
CN220595006U CN202322392975.0U CN202322392975U CN220595006U CN 220595006 U CN220595006 U CN 220595006U CN 202322392975 U CN202322392975 U CN 202322392975U CN 220595006 U CN220595006 U CN 220595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ssembly
locking
locking pin
p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29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蔚
商学慧
樊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to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29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5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5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5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包含推杆组件、座位组件及底座组件,推杆组件与所述座位组件转动连接,座位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转动连接;座位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设有座位锁定机构,座位锁定机构包括与座位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底座组件上设有锁定孔,座位组件处于正向使用状态时,第一锁定销与锁定孔配合锁定,座位组件处于反向使用状态时,第二锁定销与锁定孔配合锁定;推杆组件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推杆组件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控制座位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改变乘坐者的朝向,且不会改变主车体和看护者的朝向,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婴儿的看护技术越来越重视,儿童推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看护婴儿的工具之一,常见儿童推车的结构主要有车架、推杆以及座兜等构成,为方便父母照看婴儿,有时需要将座兜在婴儿车上的安装位置前后掉换,部分婴儿车会将座兜和座兜底座设计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转向时需要将座兜拆下,转换方向后再重新安装,安装操作上比较复杂,而且容易让熟睡的婴儿惊醒,也有部分儿童推车会采用机械式操作,或将推杆旋转180°实现转向,在功能方面比较单一,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可实现座兜快速换向,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包含推杆组件、座位组件及底座组件,所述推杆组件设于座位组件上且可相对所述座位组件转动,所述座位组件设于底座组件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组件转动;所述座位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座位组件相对底座组件转动的座位锁定机构,所述座位锁定机构包括与座位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与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对应的锁定孔,所述座位组件处于正向使用状态时,第一锁定销与锁定孔配合锁定,所述座位组件处于反向使用状态时,第二锁定销与锁定孔配合锁定;所述推杆组件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推杆组件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控制座位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
优选的,所述座位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各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均存在高度差;所述底座组件的左右侧分别具有一个锁定孔,且两侧锁定孔存在高度差;所述底座组件右侧的锁定孔与所述座位组件右侧的第一锁定销、所述座位组件左侧的第二锁定销高度相同且对应,所述底座组件左侧的锁定孔与所述座位组件左侧的第一锁定销、所述座位组件右侧的第二锁定销高度相同且对应;
所述推杆组件处于竖直或前翻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处于解锁位置或无对应的锁定孔,此时座位组件与底座组件无法锁定,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的,所述底座组件是通过其上端的上座体与所述座位组件转动连接的,上述锁定孔形成于该上座体的左右两侧,且上座体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有座位组件旋转时供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滑入的导向面。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销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锁定销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座兜联动件和转兜调节件,所述转兜调节件与座位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座兜联动件与座位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座兜联动件上设有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其第一凸柱与推杆组件上的轨迹槽滑动配合,其第二凸柱与转兜调节件的插孔活动配合;所述转兜调节件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牵引索、第二牵引索与对应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相连;
翻转推杆组件时,推杆组件的轨迹槽通过与第一凸柱的滑动配合,驱动转兜联动件滑动,其第二凸柱带动转兜调节件相对座位组件转动,并通过第一牵引锁、第二牵引索调节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优选的,所述推杆组件与座位组件是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的,所述转兜调节件中部具有与该第一连接轴转动配合的轴孔,所述座兜联动件中部具有可于该第一连接轴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转兜调节件的插孔位于所述轴孔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座位组件包括座位架及靠背架,所述座位组件是通过座位架与所述底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是滑动地设置在该座位架上的。其中,所述推杆组件与座位架、靠背架同轴转动连接或单独与座位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组件为可折叠收拢的下架体,其前、后侧分别设有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座位组件可横向转动的设置在底座组件上,因此可根据需要转动座位组件并利用座位锁定机构将座位组件锁紧在正向使用状态或反向使用状态,能够灵活改变乘坐者的朝向,且不会改变主车体和看护者的朝向,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组件是转动设置在座位组件上的,且两者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推杆组件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控制座位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该设计使得解锁操作十分便捷且利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的座位锁定机构设计较为巧妙,在座位组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存在高度差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且所述底座组件右侧的锁定孔与所述座位组件右侧的第一锁定销、所述座位组件左侧的第二锁定销高度相同且对应,所述底座组件左侧的锁定孔与所述座位组件左侧的第一锁定销、所述座位组件右侧的第二锁定销高度相同且对应;因此,在座位组件处于不同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只有其中之一是处于与锁定孔对应的位置并锁定配合的,而另一者无对应的锁定孔;该设计可以防止座位组件在旋转过程中,发生误锁现象,确保换向操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正向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推杆前翻解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座位组件旋转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座位组件转至反向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推杆组件未复位)
图8为图7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处于反向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推杆组件拆开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某一角度时的局部组装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另一角度时的局部组装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处的局部组装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座位锁定机构处在某一角度时的局部组装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座位锁定机构处在另一角度时的局部组装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在推杆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在推杆处于竖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在推杆处于前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19所示,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包含推杆组件1、座位组件2及底座组件3,所述推杆组件1设于座位组件2上且可相对所述座位组件2前后向转动,所述座位组件2设于底座组件3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组件3绕竖轴线转动;所述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座位组件2相对底座组件3转动的座位锁定机构4,所述座位锁定机构4可分别在座位组件2处于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时对其实现锁定;所述推杆组件1与座位组件2之间设有联动机构5,所述推杆组件1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5控制座位锁定机构4的锁定与否。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位锁定机构4包括与座位组件2滑动配合的第一锁定销401、第二锁定销402,所述第一锁定销401与座位组件2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403,所述第二锁定销402与座位组件2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404。所述底座组件3上设有与第一锁定销401、第二锁定销402对应的锁定孔405。
较佳的,所述座位组件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组第一锁定销401和第二锁定销402,各组第一锁定销401和第二锁定销402均存在高度差,本实施例图中,右侧的第一锁定销401a和第二锁定销402a为一高一低错落布置,左侧的第一锁定销401b和第二锁定销402b为一低一高错落布置;所述底座组件3的左右侧分别具有一个锁定孔405b、405a,且两侧锁定孔405b、405a存在高度差;本实施例图中,所述底座组件3右侧的锁定孔405a位置高于所述底座组件3左侧的锁定孔405b位置。其中,所述底座组件3右侧的锁定孔405a与所述座位组件2右侧的第一锁定销401a、所述座位组件2左侧的第二锁定销402b高度相同且对应,所述底座组件3左侧的锁定孔405b与所述座位组件2左侧的第一锁定销401b、所述座位组件2右侧的第二锁定销402a高度相同且对应。
所述座位组件2处于正向使用状态时,第一锁定销401a与锁定孔405a配合锁定,第一锁定销401b与锁定孔405b配合锁定;
所述座位组件2处于反向使用状态时,第二锁定销402a与锁定孔405b配合锁定,第二锁定销402b与锁定孔405a配合锁定;
所述推杆组件1处于竖直或前翻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销401、第二锁定销402处于解锁位置或无对应的锁定孔405,此时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无法锁定,处于解锁状态。
上述座位锁定机构4设计较为巧妙,在座位组件2处于不同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销401和第二锁定销402只有其中之一是处于与锁定孔405对应的位置并锁定配合的,而另一者无对应的锁定孔405;该设计可以防止座位组件2在旋转过程中,发生误锁现象,确保换向操作的可靠性。
较佳的,所述底座组件3是通过其上端的上座体301与所述座位组件2转动连接的,上述锁定孔405形成于该上座体301的左右两侧,且上座体301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有座位组件2旋转时供第一锁定销401、第二锁定销402滑入的导向面403。所述导向面406的设置便于座位组件2旋转时,第一锁定销401和第二锁定销402顺利滑入上座体301的侧面,确保了转动时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5包括座兜联动件501和转兜调节件502,所述转兜调节件502与座位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座兜联动件501与座位组件2滑动连接,所述座兜联动件501上设有第一凸柱5011和第二凸柱5012,其第一凸柱5011与推杆组件1上的轨迹槽101滑动配合,其第二凸柱5012与转兜调节件502的插孔5021活动配合,该活动配合优选为转动及滑动配合,即第二凸柱5012相对插孔5021转动的同时带一点滑动;所述转兜调节件502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牵引索503、第二牵引索504与对应的第一锁定销401和第二锁定销402相连。
翻转推杆组件1时,推杆组件1的轨迹槽101通过与第一凸柱5011的滑动配合,驱动转兜联动件501滑动,其第二凸柱5012带动转兜调节件502相对座位组件2转动,并通过第一牵引锁503、第二牵引索504调节第一锁定销401、第二锁定销402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其中,所述推杆组件1与座位组件2是通过第一连接轴102转动连接的,所述转兜调节件502中部具有与该第一连接轴102转动配合的轴孔5022,所述座兜联动件501中部具有可于该第一连接轴102滑动配合的导向槽5013;所述转兜调节件502的插孔5021位于所述轴孔5022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推杆组件1,利用联动机构5控制座位锁定机构4的锁定与否,使得解锁操作十分便捷且利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位组件2优选为可折叠收拢的座位结构,其至少包括座位架201及靠背架202,通常靠背架202都是可相对座位架201调节使用角度的,由于该座位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故在此不做限定及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位组件2是通过座位架201与所述底座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销401、第二锁定销402是滑动地设置在该座位架201上的。所述推杆组件1可与座位架201、靠背架202同轴连接,也可单独与座位架20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3优选为可折叠收拢的下架体,其前、后侧分别设有前轮组件302和后轮组件303。由于下架体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且结构种类多样,故在此不做限定及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座位组件2处于正向使用状态(朝前状态)时,第一锁定销401与锁定孔405配合锁定,实现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之间的锁定;但此时第二锁定销402无对应的锁定孔405,因此,第二锁定销402不处于锁定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需要换向(正向调整为反向)时,向前转动推杆组件1,当所述推杆组件1处于竖直或前翻状态时,推杆组件1的轨迹槽101通过与第一凸柱5011的滑动配合,驱动转兜联动件501滑动,其第二凸柱5012带动转兜调节件502相对座位组件2转动,并通过第一牵引锁503带动第一锁定销401进入解锁位置;但此时第二锁定销402还是处于无对应的锁定孔405的状态,仍然不处于锁定位置。因此,此时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座位组件2可相对底座组件3实现转动。
如图5至图10所示,利用推杆组件1带动座位组件2一起旋转180°后,当所述座位组件2处于反向使用状态(朝后状态)时,向后转动推杆组件3使其复位,此时第二锁定销402与锁定孔405配合锁定,实现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之间的锁定;但此时第一锁定销401无对应的锁定孔405,因此,第一锁定销401不处于锁定位置。
需要再次换向(反向调整为正向)时,同样向前转动推杆组件1,当所述推杆组件1处于竖直或前翻状态时,通过转兜联动件501滑动带动转兜调节件502转动,并通过第二牵引锁504带动第二锁定销402进入解锁位置;但此时第一锁定销401还是处于无对应的锁定孔405的状态,仍然不处于锁定位置。因此,此时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座位组件2可相对底座组件3实现转动。
待所述座位组件2旋转至正向使用状态(朝前状态)时,向后转动推杆组件1使其复位,第一锁定销401再次与锁定孔405配合锁定,实现座位组件2与底座组件3之间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转动座位组件2并利用座位锁定机构4将座位组件2锁紧在正向使用状态或反向使用状态,能够灵活改变乘坐者的朝向,且不会改变主车体和看护者的朝向,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较佳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案,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包含推杆组件、座位组件及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设于座位组件上且可相对所述座位组件转动,所述座位组件设于底座组件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组件转动;所述座位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座位组件相对底座组件转动的座位锁定机构,所述座位锁定机构包括与座位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与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对应的锁定孔,所述座位组件处于正向使用状态时,第一锁定销与锁定孔配合锁定,所述座位组件处于反向使用状态时,第二锁定销与锁定孔配合锁定;所述推杆组件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推杆组件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控制座位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各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均存在高度差;所述底座组件的左右侧分别具有一个锁定孔,且两侧锁定孔存在高度差;所述底座组件右侧的锁定孔与所述座位组件右侧的第一锁定销、所述座位组件左侧的第二锁定销高度相同且对应,所述底座组件左侧的锁定孔与所述座位组件左侧的第一锁定销、所述座位组件右侧的第二锁定销高度相同且对应;
所述推杆组件处于竖直或前翻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处于解锁位置或无对应的锁定孔,此时座位组件与底座组件无法锁定,处于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是通过其上端的上座体与所述座位组件转动连接的,上述锁定孔形成于该上座体的左右两侧,且上座体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有座位组件旋转时供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滑入的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销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锁定销与座位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座兜联动件和转兜调节件,所述转兜调节件与座位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座兜联动件与座位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座兜联动件上设有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其第一凸柱与推杆组件上的轨迹槽滑动配合,其第二凸柱与转兜调节件的插孔活动配合;所述转兜调节件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牵引索、第二牵引索与对应的第一锁定销和第二锁定销相连;
翻转推杆组件时,推杆组件的轨迹槽通过与第一凸柱的滑动配合,驱动转兜联动件滑动,其第二凸柱带动转兜调节件相对座位组件转动,并通过第一牵引锁、第二牵引索调节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与座位组件是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的,所述转兜调节件中部具有与该第一连接轴转动配合的轴孔,所述座兜联动件中部具有可于该第一连接轴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转兜调节件的插孔位于所述轴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组件包括座位架及靠背架,所述座位组件是通过座位架与所述底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销、第二锁定销是滑动地设置在该座位架上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与座位架、靠背架同轴转动连接或单独与座位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为可折叠收拢的下架体,其前、后侧分别设有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
CN202322392975.0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Active CN220595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2975.0U CN220595006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2975.0U CN220595006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5006U true CN220595006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2975.0U Active CN220595006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5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614B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
CN220595006U (zh)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CN117163139A (zh) 一种童车的座兜转向机构
CN113335155B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12125268U (zh) 可折叠座兜结构
CN213566087U (zh)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CN211685286U (zh) 一种新型童车车架
CN209617233U (zh)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21642453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20924252U (zh) 一种换向机构及儿童推车
CN217320483U (zh) 一种儿童车
CN111874079A (zh)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CN216070163U (zh) 一种能够多角度调节的童车座位组件、童车座椅及童车
CN213083283U (zh) 用于儿童手推车的便捷型折叠座椅
CN215245074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位组件
CN220974292U (zh) 一种可收折车架及儿童运输车
CN220447953U (zh) 可升降传动控制的推车
CN21764950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7074485U (zh) 儿童用品
CN218899006U (zh) 儿童用品转动关节及儿童床
CN217892577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19134280U (zh) 婴儿车
CN114932940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7496219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20180898U (zh) 一种收折便捷的儿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