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4187U - 光学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4187U
CN209514187U CN201821919160.6U CN201821919160U CN209514187U CN 209514187 U CN209514187 U CN 209514187U CN 201821919160 U CN201821919160 U CN 201821919160U CN 209514187 U CN209514187 U CN 209514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object side
imag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91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住和
南基进
朴胄星
赵镛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4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4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3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with diffra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起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是1.7或更小。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适用于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 10-2017-015487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六个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小型相机模块可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中。例如,小型相机模块可安装在诸如移动电话等的纤薄的装置中。这样的小型相机模块包括具有小数量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使得它们也可以是纤薄的。例如,小型相机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四个或更少的透镜。
然而,这样的光学成像系统可能具有高的f数(F No.),使得光学成像系统可能难以在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中使用。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适用于作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并且没有做出任何断言。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以按照简化的形式对选择的构思进行介绍,下面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所述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既不意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作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为了解决光学成像系统可能难以在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中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适用于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
在一个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起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F No.)是1.7或更小。
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TTL/(IMG HT)可小于1.5,其中,TT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IMG HT是所述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起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凹入。所述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凹入,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F No.)是1.7或更小。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可凹入。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方表面可凹入。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方表面可凸出或凹入。
所述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可凹入,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或凹入。
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全视场角(FOV)可以是75°或更大。
R2/R1可大于20,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R2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R8/R10可大于0并且小于2.0,其中,R8是所述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0是所述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R11/R12可大于0并且小于1.2,其中,R11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2是所述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D45/D56可大于5.0并且小于10,其中,D45是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D56是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到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朝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小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F No.)是1.7或更小。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可均具有1.56或更小的折射率,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可均具有1.6或更大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可均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可均具有55或更大的阿贝数,所述第二透镜可具有22或更小的阿贝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系统可适用于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2示出表示图1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的示图。
图4示出表示图3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三示例的示图。
图6示出表示图5中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及方便起见,可夸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 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解释,略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说,以示例的方式示出附图中所示的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也就是说,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出的那些。
注意的是,这里针对示例或实施例使用的术语“可”(例如,关于示例或实施例可包括或实现什么)意味着存在包括或实现这样的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或实施例,而所有示例和实施例不限于此。
此外,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指的是最接近物(或被摄体)的透镜,而第六透镜指的是最接近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的透镜。此外,以毫米(mm) 来表示透镜的曲率半径和厚度、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 (TTL)、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 HT)以及透镜的焦距中的所有。此外,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间隔以及TTL是在透镜的光轴上测量的距离。此外,在对透镜的形状的描述中,透镜的一个表面凸出的含义是相应表面的光轴部分凸出,透镜的一个表面凹入的含义是相应表面的光轴部分凹入。因此,尽管描述透镜的一个表面凸出,但是透镜的所述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可凹入。同样地,尽管描述了透镜的一个表面凹入,但是透镜的所述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可凸出。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能够在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中使用的光学成像系统。
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从物方朝向成像面顺序设置的六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可以以其之间的预定间距设置。例如,可在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和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之间形成预定间距。
第一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一透镜的一个表面可凸出。例如,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第一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一透镜可利用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然而,第一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一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
第一透镜可具有预定的折射率。例如,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6。第一透镜可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可以是50或更大。
第二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第二透镜的一个表面可凸出。例如,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第二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二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二透镜可利用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然而,第二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二透镜也可利用玻璃形成。
第二透镜可具有大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二透镜可具有预定的阿贝数。例如,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可小于24。
第三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三透镜的一个表面可凸出。例如,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凸出。第三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三透镜可利用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三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然而,第三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三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
第三透镜可具有大体上类似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6。第三透镜可具有类似于第一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例如,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可以是50或更大。
第四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第四透镜的一个表面可凹入。例如,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凹入。第四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四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四透镜可利用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四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然而,第四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第四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
第四透镜可具有大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四透镜可具有小于第一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例如,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可小于30。
第五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第五透镜的一个表面可凹入。例如,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五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五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第五透镜可具有拐点。例如,可在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和/或像方表面上形成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第五透镜可利用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五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然而,第五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五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
第五透镜可具有大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五透镜可具有小于第一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例如,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可以是30或更小。
第六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六透镜的一个表面可凹入。例如,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可凹入。第六透镜可具有拐点。例如,可在第六透镜的两个表面上形成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六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六透镜的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六透镜可利用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六透镜可利用塑料形成。然而,第六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第六透镜可利用玻璃形成。
第六透镜可具有大体上类似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例如,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可小于1.6。第六透镜可具有大于第五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例如,第六透镜的阿贝数可以是50或更大。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F No.)可以是1.7或更小。光学成像系统的全视场角(FOV)可以是75°或更大。
如上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可具有非球面形状。例如,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所有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的。这里,每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可通过下面的式1来表示:
在式1中,c是透镜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r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某点到光轴的距离,A至H是非球面系数,Z(或SAG)是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在距光轴距离r处的某点和与所述透镜的所述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相交的切平面之间的距离。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光阑。光阑可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滤光器。滤光器可阻截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入射的部分波长的入射光。例如,滤光器可阻截红外波长的入射光。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提供成像面,通过透镜折射的光可成像在成像面上。例如,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可形成成像面。图像传感器可被构造为实现高水平的分辨率。
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6:
TTL/(IMG HT)<1.5 (2)
20<R2/R1 (3)
0<R8/R10<2.0 (4)
0<R11/R12<1.2 (5)
5.0<D45/D56<10 (6)
在以上条件表达式2至条件表达式6中,TT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IMG HT是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R1是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2是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8是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0是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1是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2是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D45是从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的距离,D56是从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的距离。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若干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
将参照图1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
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第一示例可包括具有屈光力的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和第六透镜160。
第一透镜11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二透镜12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三透镜13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四透镜14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五透镜15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凹入。此外,可在第五透镜1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拐点。第六透镜16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此外,可在第六透镜160 的两个表面上形成拐点。例如,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在近轴区域中凸出并且可在围绕近轴区域的区域中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在近轴区域中凹入并且可在围绕近轴区域的区域中凸出。
第一透镜110、第三透镜130和第六透镜160可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例如,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第三透镜130的折射率和第六透镜160的折射率可以是1.56或更小。第二透镜120、第四透镜140和第五透镜150可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第四透镜140的折射率和第五透镜150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二透镜12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100中具有最高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可以是1.66或更大。第六透镜16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100中具有最低的折射率。例如,第六透镜160的折射率可以是1.54或更小。
第一透镜110和第三透镜13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100中具有最大的阿贝数。例如,第一透镜110和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可以是55或更大。第二透镜12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100中具有最小的阿贝数。例如,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可以是22或更小。
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包括光阑ST。例如,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120 与第三透镜130之间。如上所述设置的光阑ST可控制入射到成像面180的光量。
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包括滤光器170。例如,滤光器170可设置在第六透镜160与成像面180之间。如上所述设置的滤光器170可阻截入射到成像面180的红外光。
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提供成像面180,通过透镜折射的光成像在成像面180上。图像传感器可将成像在成像面180 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可具有低的f数(F No.)。例如,第一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的F No.可以是1.680。
第一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2中所示的像差特性。表1表示第一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特性,表2表示第一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非球面特性。
表1
表2
第一示例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曲率半径 1.503 31.216 6.214 2.379 6.814 21.082 -48.326 22.417 -40.411 20.146 1.427 1.287
k -0.418 0.996 0.964 -1.000 -0.995 1.000 0.453 -0.291 41.061 -49.945 -1.996 -0.830
A -0.003 0.004 -0.012 0.013 -0.010 -0.032 -0.050 0.044 0.387 0.070 -0.525 -0.408
B 0.045 -0.058 -0.017 -0.045 -0.087 0.398 -0.050 -0.485 -0.947 -0.070 0.487 0.282
C -0.090 0.095 0.033 0.062 -0.120 -3.023 0.022 0.834 1.100 -0.078 -0.347 -0.167
D 0.093 -0.065 0.050 0.062 0.293 10.280 -0.038 -0.761 -0.85 0.125 0.17 0.07
E -0.057 -0.042 -0.032 -0.031 -0.271 -21.285 -0.050 0.289 0.379 -0.083 -0.053 -0.019
F 0.008 0.094 -0.050 -0.062 0.051 26.147 -0.036 0.042 -0.073 0.031 0.010 0.003
G 0.009 -0.066 0.042 -0.062 0.033 -17.499 0.050 -0.060 -0.001 -0.006 -0.001 0.000
H -0.006 0.017 -0.005 0.145 0.105 4.957 0.001 0.012 0.001 0.001 0.000 0.000
将参照图3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
第二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具有屈光力的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和第六透镜260。
第一透镜21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二透镜22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三透镜23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凸出。第四透镜24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五透镜25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此外,可在第五透镜2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拐点。第六透镜26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此外,可在第六透镜260 的两个表面上形成拐点。例如,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在近轴区域中凸出并且可在围绕近轴区域的区域中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在近轴区域中凹入并且可在围绕近轴区域的区域中凸出。
第一透镜210、第三透镜230和第六透镜260可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例如,第一透镜210的折射率、第三透镜230的折射率和第六透镜260的折射率可以是1.56或更小。第二透镜220、第四透镜240和第五透镜250可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220的折射率、第四透镜240的折射率和第五透镜250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二透镜22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200中具有最高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220的折射率可以是1.66或更大。第六透镜26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200中具有最低的折射率。例如,第六透镜260的折射率可以是1.54或更小。
第一透镜210和第三透镜23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200中具有最大的阿贝数。例如,第一透镜210和第三透镜230的阿贝数可以是55或更大。第二透镜22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200中具有最小的阿贝数。例如,第二透镜220的阿贝数可以是22或更小。
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光阑ST。例如,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220 与第三透镜230之间。如上所述设置的光阑ST可控制入射到成像面280的光量。
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滤光器270。例如,滤光器270可设置在第六透镜260与成像面280之间。如上所述设置的滤光器270可阻截入射到成像面280的红外光。
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提供成像面280,通过透镜折射的光成像在成像面280上。图像传感器可将成像在成像面280 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成像系统200可具有低的F No.。例如,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F No.可以是1.689。
第二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4中所示的像差特性。表3表示第二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特性,表4表示第二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非球面特性。
表3
表4
第二示例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曲率半径 1.523 57.595 5.700 2.392 19.599 -15.215 -20.767 14.466 352.603 60.254 1.449 1.251
k -0.455 0.762 0.721 -0.994 -0.995 1.000 0.453 -0.291 42.178 -49.952 -2.056 -0.828
A -0.002 -0.012 -0.037 -0.005 -0.020 -0.025 -0.044 0.059 0.406 0.112 -0.464 -0.406
B 0.046 -0.013 0.041 -0.009 -0.155 0.339 0.005 -0.530 -0.977 -0.100 0.386 0.278
C -0.093 0.075 0.044 0.062 0.232 -2.561 -0.012 0.937 1.100 -0.063 -0.259 -0.168
D 0.085 -0.095 -0.031 0.050 -0.310 8.395 -0.050 -0.905 -0.80 0.118 0.13 0.07
E -0.040 -0.031 -0.050 -0.049 0.140 -16.736 -0.050 0.443 0.300 -0.078 -0.039 -0.019
F -0.003 0.088 0.029 -0.062 0.053 19.845 0.046 -0.069 -0.020 0.029 0.007 0.003
G 0.009 -0.036 0.050 -0.062 0.053 -12.853 -0.003 -0.017 -0.017 -0.006 -0.001 0.000
H -0.005 0.001 -0.033 0.212 0.025 3.541 -0.001 0.005 0.003 0.000 0.000 0.000
将参照图5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三示例。
根据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具有屈光力的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和第六透镜360。
第一透镜31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二透镜32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三透镜33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四透镜34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凹入。第五透镜35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凹入。此外,可在第五透镜3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拐点。第六透镜360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方表面可凸出,其像方表面可凹入。此外,可在第六透镜360 的两个表面上形成拐点。例如,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可在近轴区域中凸出并且可在围绕近轴区域的区域中凹入,其像方表面可在近轴区域中凹入并且可在围绕近轴区域的区域中凸出。
第一透镜310、第三透镜330和第六透镜360可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例如,第一透镜310的折射率、第三透镜330的折射率和第六透镜360的折射率可以是1.56或更小。第二透镜320、第四透镜340和第五透镜350可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320的折射率、第四透镜340的折射率和第五透镜350的折射率可以是1.6或更大。第二透镜32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300中具有最高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320的折射率可以是1.66或更大。第六透镜36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300中具有最低的折射率。例如,第六透镜360的折射率可以是1.54或更小。
第一透镜310和第三透镜33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300中具有最大的阿贝数。例如,第一透镜310和第三透镜330的阿贝数可以是55或更大。第二透镜320可在光学成像系统300中具有最小的阿贝数。例如,第二透镜320的阿贝数可以是22或更小。
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光阑ST。例如,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320 与第三透镜330之间。如上所述设置的光阑ST可控制入射到成像面380的光量。
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滤光器370。例如,滤光器370可设置在第六透镜360与成像面380之间。如上所述设置的滤光器370可阻截入射到成像面380的红外光。
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提供成像面380,通过透镜折射的光成像在成像面380上。图像传感器可将成像在成像面380 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成像系统300可具有低的F No.。例如,根据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F No.可以是1.683。
根据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6中所示的像差特性。表5表示第三示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特性,表6表示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非球面特性。
表5
表6
第三示例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曲率半径 1.513 32.180 5.763 2.318 9.080 231.495 -45.570 20.349 -427.313 16.111 1.416 1.283
k -0.410 0.996 0.202 -0.694 -0.995 1.000 0.453 -0.291 41.061 -49.945 -2.001 -0.832
A -0.002 0.001 -0.023 0.000 -0.013 -0.002 -0.021 0.052 0.393 0.088 -0.496 -0.397
B 0.047 -0.044 0.000 -0.014 -0.171 0.145 -0.006 -0.421 -0.954 -0.069 0.450 0.271
C -0.093 0.057 0.050 0.062 0.204 -1.638 0.000 0.666 1.100 -0.092 -0.308 -0.162
D 0.093 0.013 0.022 0.062 -0.208 5.718 -0.050 -0.531 -0.88 0.132 0.15 0.07
E -0.056 -0.089 -0.050 -0.036 0.052 -11.903 0.016 0.159 0.413 -0.081 -0.044 -0.019
F 0.008 0.016 -0.026 -0.062 0.053 14.581 -0.048 0.042 -0.085 0.029 0.008 0.003
G 0.009 0.045 0.050 -0.062 0.053 -9.667 0.046 -0.037 0.000 -0.006 -0.001 0.000
H -0.007 -0.021 -0.013 0.185 0.031 2.707 -0.011 0.006 0.002 0.000 0.000 0.000
表7表示根据第一示例至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条件表达式的值。如表7中所见,根据第一示例至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上面阐述的条件表达式2至条件表达式6的全部数值范围。
表7
如上面所阐述的,在这里公开的示例中,可实现适用于具有高性能的小型相机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在这些示例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视为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 或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21)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物方起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并且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是1.7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TTL/(IMG HT)<1.5,其中,TT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IMG HT是所述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7.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物方起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凹入,
其中,所述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凹入,并且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是1.7或更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凸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凹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凸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方表面凹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凸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方表面凸出或凹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凹入,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凸出或凹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全视场角是75°或更大。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20<R2/R1,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2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0<R8/R10<2.0,其中,R8是所述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0是所述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0<R11/R12<1.2,其中,R11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12是所述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5.0<D45/D56<10,其中,D45是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D56是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到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18.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物方朝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顺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小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的折射率,并且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是1.7或更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1.56或更小的折射率,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具有1.6或更大的折射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均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阿贝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均具有55或更大的阿贝数,所述第二透镜具有22或更小的阿贝数。
CN201821919160.6U 2017-11-20 2018-11-20 光学成像系统 Active CN2095141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54877 2017-11-20
KR1020170154877A KR102000009B1 (ko) 2017-11-20 2017-11-20 촬상 광학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4187U true CN209514187U (zh) 2019-10-18

Family

ID=6653230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7121.8A Pending CN114355573A (zh) 2017-11-20 2018-11-20 光学成像系统
CN201821919160.6U Active CN209514187U (zh) 2017-11-20 2018-11-20 光学成像系统
CN201811381829.5A Active CN109814230B (zh) 2017-11-20 2018-11-20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7121.8A Pending CN114355573A (zh) 2017-11-20 2018-11-20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1829.5A Active CN109814230B (zh) 2017-11-20 2018-11-20 光学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347028B2 (zh)
KR (1) KR102000009B1 (zh)
CN (3) CN1143555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573A (zh) * 2017-11-20 2022-04-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9978B (zh) * 2018-12-13 2022-03-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KR102416100B1 (ko) 2019-10-15 2022-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11175942B (zh) * 2020-02-24 2021-09-24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014A (ja) 1999-05-25 2000-11-30 Cosina Co Ltd 大口径レンズ
TWI460465B (zh) 2012-04-20 2014-11-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
TWI472826B (zh) 2012-06-06 2015-02-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透鏡系統組
TWI477803B (zh) 2013-03-05 2015-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像系統透鏡組
JP6233408B2 (ja) 2013-04-01 2017-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65762B (zh) 2013-08-09 2014-1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系統透鏡組及取像裝置
CN104122652B (zh) 2014-03-06 2017-09-2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4238082B (zh) 2014-05-29 2016-12-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EP3171211B1 (en) 2014-07-15 2019-08-14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Camera lens
TWI547713B (zh) 2014-07-30 2016-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CN105334595B (zh) 2014-08-06 2017-12-0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TWI519808B (zh) 2014-12-05 2016-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KR101719880B1 (ko) * 2014-12-19 2017-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TWI518364B (zh) 2014-12-29 2016-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影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74037B (zh) 2015-01-30 2017-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US10302918B2 (en) 2015-02-06 2019-05-28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unit
TWI548895B (zh) * 2015-07-03 2016-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98623B (zh) 2015-08-17 2017-09-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565967B (zh) 2015-09-30 2017-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5455B (zh) * 2015-10-20 2017-06-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1811570B1 (ko) 2015-11-20 2017-12-22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TWI588526B (zh) 2016-01-22 2017-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6676B (zh) * 2016-08-22 2018-03-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20180040262A (ko) * 2016-10-12 2018-04-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601995B (zh) * 2017-01-18 2017-10-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00940B (zh) 2017-03-01 2017-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7121756B (zh) 2017-06-28 2022-09-0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13238349B (zh) 2017-08-17 2022-06-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WO2019037466A1 (zh) * 2017-08-23 2019-02-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WO2019080610A1 (zh) * 2017-10-25 2019-05-0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KR102000009B1 (ko) * 2017-11-20 2019-07-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067455B1 (ko) * 2017-12-04 2020-01-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08254890A (zh) * 2017-12-29 2018-07-0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644142B (zh) * 2018-01-25 2018-1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573A (zh) * 2017-11-20 2022-04-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54967A1 (en) 2019-05-23
US20220252830A1 (en) 2022-08-11
CN114355573A (zh) 2022-04-15
KR20190057664A (ko) 2019-05-29
US11347028B2 (en) 2022-05-31
CN109814230A (zh) 2019-05-28
KR102000009B1 (ko) 2019-07-15
CN109814230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2354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055736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7015343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694607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570744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多构件光学成像系统
CN209044162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1596439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5278074B (zh) 光学系统
CN209514187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794247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41199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182566U (zh) 光学成像系统
US20170017064A1 (en) Optical system
CN211653283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356742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6848556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27158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167642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电子装置
CN111983777B (zh) 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
CN209356740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765675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多模块光学成像系统
CN110908097A (zh) 光学镜头、摄像光学装置及车载监控摄像头
CN109212716B (zh) 四片式红外单波长镜片组
CN209044160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3659079U (zh) 光学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