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0947U -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0947U
CN209510947U CN201920166581.4U CN201920166581U CN209510947U CN 209510947 U CN209510947 U CN 209510947U CN 201920166581 U CN201920166581 U CN 201920166581U CN 209510947 U CN209510947 U CN 209510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low
engagement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65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665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0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0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0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高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对称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低挡离合器和PTO离合器对称安装在输入轴上,常啮合主动齿轮和低挡主动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常啮合从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和高挡主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倒挡从动齿轮和过轮均安装在第一中间轴上;高/低挡从动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常啮合主动齿轮与常啮合从动齿轮啮合;低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高挡主动齿轮与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过轮与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其特点在于:动力传递路线和传统的传递路线相同,便于直接进行替换节约成本,同时能够缩短液压管路,使电液控制信号集中处理,又能提高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传统采用机械式换挡的拖拉机已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此时动力换挡拖拉机应运而生,其主要依靠动力换挡传动系统工作,而在动力换挡传动系统中,湿式离合器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总成。
在目前的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统中,高、低挡湿式离合器、倒挡湿式离合器、PTO湿式离合器等种类较多,其排布较为分散,这样就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液压管路较长,液压油容易污染,同时传动效率较低,2.不利于液压阀集中排布,电液控制故障频发。为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独立完整的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它的动力传递路线和传统的传递路线相同,便于直接进行替换节约成本,同时能够缩短液压管路,使电液控制信号集中处理,又能提高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包括低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PTO离合器;输入轴、动力输出轴、PTO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常啮合主动齿轮、常啮合从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低挡主动齿轮、高挡主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过轮和高/低挡从动齿轮;所述高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对称设置且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低挡离合器和PTO离合器对称设置且均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PTO 轴与输入轴末端相连,所述动力输出轴空套在PTO轴上,所述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和PTO轴的轴心为同一轴心线,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和低挡主动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常啮合从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和高挡主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和过轮均安装在第一中间轴上;所述高/低挡从动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与常啮合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低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高挡主动齿轮与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过轮与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啮合和低挡主动齿轮三者呈三角形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高挡主动齿轮、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和过轮三者呈三角形布置。
进一步地,包括湿式离合器箱体,所述低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和PTO离合器均位于湿式离合器箱体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中间轴和输入轴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或两个所述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或两个所述PTO轴和动力输出轴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相连均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高/低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PTO离合器均采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换挡传递路线和机械换挡的传递路线一致,这样当采用本离合器单元总成替换机械换挡装置时,不需对变速箱进行改造,进而更换方便且能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将低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和PTO离合器这四个离合器集中在湿式离合器箱体内,结构更加紧凑,不仅缩短了液压管路降低油路损耗和油品污染几率并延长了离合器使用寿命,而且有利于电液控制布局在一个阀块上,提高了液压元件的可靠性,同时便于参数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入轴或动力输出轴或PTO轴和第一中间轴以及第二中间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常啮合主动齿轮和常啮合从动齿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倒挡主动齿轮、低挡主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挡主动齿轮、过轮120和高/低挡从动齿轮130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A.低挡离合器 B.高挡离合器 C.倒挡离合器 D.PTO离合器 10.输入轴20.动力输出轴 30.PTO轴 40.第一中间轴 50.第二中间轴 60. 常啮合主动齿轮 70.常啮合从动齿轮 80.倒挡主动齿轮 90.低挡主动齿轮 100.高挡主动齿轮 110.倒挡从动齿轮120.过轮 130.高/低挡从动齿轮 140.湿式离合器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包括低挡离合器A、高挡离合器B、倒挡离合器C、PTO离合器D;输入轴10、动力输出轴20、PTO 轴30,第一中间轴40、第二中间轴50;常啮合主动齿轮60、常啮合从动齿轮 70、倒挡主动齿轮80、低挡主动齿轮90、高挡主动齿轮100、倒挡从动齿轮110、过轮120和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其中高挡离合器B和倒挡离合器C对称设置且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50上,其中低挡离合器A和PTO离合器D对称设置且均安装在输入轴10上,其中PTO轴30与输入轴10末端相连,其中动力输出轴 20空套在PTO轴30上,其中输入轴10、动力输出轴20和PTO轴30的轴心为同一轴心线;其中常啮合主动齿轮60和低挡主动齿轮90安装在输入轴10上,其中常啮合从动齿轮70、倒挡主动齿轮80和高挡主动齿轮100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50上;其中倒挡从动齿轮110和过轮120均安装在第一中间轴40上;其中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安装在动力输出轴20上,其中常啮合主动齿轮60与常啮合从动齿轮70啮合;其中低挡主动齿轮90与倒挡从动齿轮110啮合,其中高挡主动齿轮100与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啮合,其中过轮120与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啮合。
如图4所示:倒挡主动齿轮80、倒挡从动齿轮110啮合和低挡主动齿轮90 三者呈三角形布置.
如图5所示:高挡主动齿轮100、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啮合和过轮120三者呈三角形布置,这样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减小体积。
进一步地,包括湿式离合器箱体140,其中低挡离合器A、高挡离合器B、倒挡离合器C和PTO离合器D均位于湿式离合器箱体140内;这样结构更加紧凑,不仅缩短了液压管路降低油路损耗和油品污染几率并延长了离合器使用寿命,而且有利于电液控制布局在一个阀块上,提高了液压元件的可靠性,同时便于参数的调整。
如图2所示:第一中间轴40、第二中间轴50和输入轴10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或第一中间轴40、第二中间轴50和动力输出轴20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或第一中间轴40、第二中间轴50和PTO轴30的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相连均为三角形,这样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其中PTO轴30置于PTO离合器D的花键孔中。
进一步地,高/低挡离合器A、倒挡离合器C、PTO离合器D均采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结构。
具体动力传递路线如下:
动力低挡传递路线图:动力输入轴10→低挡离合器A接合→低挡主动齿轮 90→倒挡从动齿轮110→过轮120→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动力输出轴20,其中低挡离合器A接合,高挡离合器B、倒挡离合器C分离,PTO离合器D分离或接合可以任意切换。
动力高挡传递路线图:动力输入轴10→常啮合主动齿轮60→常啮合从动齿轮70→高挡离合器B接合→高挡主动齿轮100→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动力输出轴20;其中高挡离合器B接合,低挡离合器A、倒挡离合器C分离,PTO离合器D分离或接合可以任意切换。
动力倒挡传递路线图:动力输入轴10→常啮合主动齿轮60→常啮合从动齿轮70→倒挡离合器C接合→倒挡主动齿轮80→倒挡从动齿轮110→过轮120→高/低挡从动齿轮130→动力输出轴20,其中倒挡离合器C接合,低挡离合器A、高挡离合器B分离,PTO离合器D分离或接合可以任意切换。
PTO动力输出传递路线图:动力输入轴10→PTO离合器D接合→PTO轴 30;其中PTO离合器D的接合与分离,不受低挡离合器A、高挡离合器B、倒挡离合器C的接合与分离的影响,独立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包括低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PTO离合器;输入轴、动力输出轴、PTO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常啮合主动齿轮、常啮合从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低挡主动齿轮、高挡主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过轮和高/低挡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对称设置且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低挡离合器和PTO离合器对称设置且均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PTO轴与输入轴末端相连,所述动力输出轴空套在PTO轴上,所述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和PTO轴的轴心为同一轴心线,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和低挡主动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常啮合从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和高挡主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和过轮均安装在第一中间轴上;所述高/低挡从动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与常啮合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高挡主动齿轮与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过轮与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啮合和低挡主动齿轮三者呈三角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任选一项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挡主动齿轮、高/低挡从动齿轮啮合和过轮三者呈三角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式离合器箱体,所述低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和PTO离合器均位于湿式离合器箱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中间轴和输入轴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或两个所述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或两个所述PTO轴和动力输出轴横截面形成的3个圆心相连均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PTO离合器均采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结构。
CN201920166581.4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Active CN209510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581.4U CN209510947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581.4U CN209510947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0947U true CN209510947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6581.4U Active CN209510947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09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0566A (zh) * 2019-01-30 2019-04-16 陈奇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WO2023216373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陈正华 一种拖拉机智能控制离合器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0566A (zh) * 2019-01-30 2019-04-16 陈奇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CN109630566B (zh) * 2019-01-30 2024-04-05 浙江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WO2023216373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陈正华 一种拖拉机智能控制离合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4223U (zh) 一种带多功能液力变矩器的行星变速箱
CN101486313A (zh) 拖拉机带负载换挡及负载换向传动装置
CN209510947U (zh)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CN106195191B (zh) 具有无级变速最终驱动组件的双离合变速器
CN202971861U (zh) 气缸内置的后置取力器
CN109764117A (zh) 一种拖拉机动力换挡离合器总成
CN102182795B (zh) 三轴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9630566A (zh) 一种湿式离合器单元总成
CN201531579U (zh) 工程机械定轴式液力变速器
CN204114031U (zh) 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布置结构
CN204061763U (zh) 离合器带缓冲装置的行星式变速箱
CN201963811U (zh) 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及其轮胎起重机
CN201159269Y (zh) 一种动力换挡变速箱
CN204647175U (zh)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全同步器换档变速箱装置
CN105736652A (zh) 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207111873U (zh)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装置用机械变速箱
CN105387149A (zh) 一种矿用车变速器
CN202091467U (zh) 带双离合器的闭锁式液力变矩器
CN104864041A (zh)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全同步器换档变速箱装置
CN204647172U (zh) 一种七档单箱三中间轴变速器
CN209654541U (zh) 一种动力换向pto离合器总成
CN103256366B (zh) 一种多档位液力变速器的油路系统
CN106402288B (zh) 一种集合离合器与换挡功能于一体的汽车变速箱
CN2723773Y (zh) 汽车变速箱装置
CN206889595U (zh) 一种二挡定轴式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