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0365U -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0365U
CN209510365U CN201821797618.5U CN201821797618U CN209510365U CN 209510365 U CN209510365 U CN 209510365U CN 201821797618 U CN201821797618 U CN 201821797618U CN 209510365 U CN209510365 U CN 209510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tunnel
ventilation shaft
pipel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76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7976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0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0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0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包括弧形通风管道,所述弧形通风管道的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多根弧形通风管道的端口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密封连通并连接成大圆弧管道,多个环形排气嘴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弧形通风管道的螺纹孔内,三通管的一端与弧形通风管道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引风机与高压抽气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单根管道实现了通风与排烟双重功能,大大节省成本和维护费用,通过在每段隧道内布置的弧形通风管道,能够将新风均匀的送至隧道内的不同方向,大大提高了隧道的通风效果,事故发生时,将隧道内的烟雾抽出,杜绝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内的空气状态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隧道通风系统是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风来增加空气流动,从而控制有害气体浓度,达到稀释的作用。隧道内的通风系统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就是不用风机设备、而依靠行车的活塞作用及其剩余能量与自然风的共同作用,把烟气排出隧道。机械通风就是当自然通风不满足排烟需求时,使用风机等机械设备来达到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281674.8)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结构,包括排水沟渠及出风通道,所述排水沟渠开设在隧道内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通道有若干个,间隔设置在隧道内壁上;各出风通道主要由若干个倾斜设置的半圆弧形片组成,各半圆弧形片两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方的隧道内壁上与地面下方的排水沟渠内,各所述半圆弧形片的倾斜方向与通风方向一致,该通风结构提高了地下空间利用率;又通过对出风通道中出风孔布置及结构的优化,提高了自然通风效果,使风机功率消耗降低,实现了能源节约与成本降低,然而该结构只是单一的实现了通风功能,不能将新风通入到隧道内的各个方向,通风效果一般,且在发生事故时不具有排烟功能,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两个方案来实现通风与排烟的双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包括隧道内壁,所述隧道内壁下方的车道两侧通过销钉连接支撑梁的一端,边支撑梁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通风管道的端部,弧形通风管道的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多根弧形通风管道的端口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密封连通并连接成大圆弧管道,且法兰盘之间接触的密封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垫,同时大圆弧管道满足隧道内壁上部的弧形,位于大圆弧管道两侧的弧形通风管道朝下的端口上密封连接有端盖,位于大圆弧管道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通过中支撑梁连接在车道中央,多根加固梁焊接在弧形通风管道与中支撑梁之间,且每段隧道之间的位于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通过支撑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通风管道朝向隧道内壁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环形排气嘴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弧形通风管道的螺纹孔内,位于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朝下一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三通管的一端与弧形通风管道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端法兰连接排气管道与抽气管道的一端,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引风机的气体输出端,且排气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单向阀一只用于将中央管道内的空气单向的输送到弧形通风管道内,引风机的气体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中央管道连通,且中央管道的外壁焊接在中支撑梁上,多根中央管道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连接且延伸出隧道口,抽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抽气泵的气体输入端,且抽气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二,单向阀二只用于将弧形通风管道内的气体单向的输送到中央管道内,高压抽气泵的气体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中央管道连通,引风机将中央管道内的新风通过环形气嘴输送到隧道内的各个方向,提高了通风效果,而高压抽气泵能将隧道内的烟雾通过环形气嘴抽进中央管道内,中央管道再通过隧道外部的抽烟装置抽出,从而实现隧道与排烟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风机与高压抽气泵均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中支撑梁上,使得引风机与高压抽气泵固定在隧道顶部,便于通风与排烟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通风管道内设有内弧形抽烟管道,内弧形抽烟管道的周壁下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抽气嘴的外壁下缘焊接有挡环,且抽气嘴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内弧形抽烟管道上的螺纹孔上,抽气嘴将内弧形抽烟管道吊在弧形通风管道内,内弧形抽烟管道通过管道与高压抽气泵的气体输入端连通,高压抽气泵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有排烟管道,弧形通风管道通过管道与引风机的气体输出端连通,引风机的气体输入端连通有进风管道,通过向隧道通入新风,提高了隧道内的氧气含量,并且同时将浓烟抽出,避免对人员的健康或行车视野造成影响,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杜绝安全隐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嘴与弧形通风管道和弧形抽烟管道之间的接触面均设密封圈,提高通风与排烟过程中管道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方案一通过单根管道实现了通风与排烟双重功能,大大节省成本和维护费用,通过在每段隧道内布置的弧形通风管道,能够将新风均匀的送至隧道内的不同方向,大大提高了隧道的通风效果,事故发生时,将隧道内的烟雾抽出,杜绝了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方案二通过通过向隧道通入新风,提高了隧道内的氧气含量,且同步的将浓烟抽出,避免对人员的健康或行车视野造成影响,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中抽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隧道内壁1、中支撑梁2、边支撑梁3、弧形通风管道4、加固梁5、环形气嘴6、支撑杆7、三通管8、单向阀一9、引风机10、单向阀二11、高压抽气泵12和中央管道 13、内弧形抽烟管道14、抽气嘴15、挡环16、密封圈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包括隧道内壁1,所述隧道内壁1下方的车道两侧通过销钉连接支撑梁3的一端,边支撑梁3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通风管道4的端部,弧形通风管道4的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多根弧形通风管道4的端口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密封连通并连接成大圆弧管道,且法兰盘之间接触的密封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垫,同时大圆弧管道满足隧道内壁1上部的弧形,位于大圆弧管道两侧的弧形通风管道4朝下的端口上密封连接有端盖,位于大圆弧管道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4通过中支撑梁2连接在车道中央,多根加固梁5焊接在弧形通风管道4与中支撑梁2之间,且每段隧道之间的位于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4通过支撑梁连接,从而实现弧形通风管道4连接成的大圆弧管道均布架设在每段隧道中;
请参阅图1,图2,所述弧形通风管道4朝向隧道内壁1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环形排气嘴6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弧形通风管道4的螺纹孔内,位于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4朝下一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三通管8的一端与弧形通风管道4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三通管8的另外两端法兰连接排气管道与抽气管道的一端,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引风机10的气体输出端,且排气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9,单向阀一9只用于将中央管道13内的空气单向的输送到弧形通风管道4内,引风机10的气体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中央管道13连通,且中央管道13的外壁焊接在中支撑梁2上,多根中央管道13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连接且延伸出隧道口,抽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入端,且抽气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二11,单向阀二11只用于将弧形通风管道4内的气体单向的输送到中央管道13内,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中央管道13连通,且引风机10与高压抽气泵12均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中支撑梁2上,正常情况下进行隧道通风工作时,引风机10将中央管道13内的新风通过环形气嘴6输送到隧道内的各个方向,提高了通风效果,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关闭引风机10同时开启高压抽气泵12,将隧道内的烟雾通过环形气嘴6抽进中央管道13内,中央管道13再通过隧道外部的抽烟装置抽出,从而实现隧道与排烟的功能。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图4,图5,所述弧形通风管道4内设有内弧形抽烟管道14,内弧形抽烟管道14的周壁下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抽气嘴15的外壁下缘焊接有挡环16,且抽气嘴15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内弧形抽烟管道14上的螺纹孔上,抽气嘴15将内弧形抽烟管道14吊在弧形通风管道4内,且抽气嘴15与弧形通风管道4和弧形抽烟管道14之间的接触面均设密封圈17,提升气密性,内弧形抽烟管道14通过管道与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入端连通,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有排烟管道,弧形通风管道4 通过管道与引风机10的气体输出端连通,引风机10的气体输入端连通有进风管道,严重的车祸往往产生大量的浓烟充斥在隧道内,通过向隧道通入新风,提高了隧道内的氧气含量,且同步的将浓烟抽出,避免对人员的健康或行车视野造成影响,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杜绝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 /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包括隧道内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壁(1)下方的车道两侧通过销钉连接支撑梁(3)的一端,边支撑梁(3)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通风管道(4)的端部,弧形通风管道(4)的两端均焊接有法兰盘,多根弧形通风管道(4)的端口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密封连通并连接成大圆弧管道,且法兰盘之间接触的密封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垫,同时大圆弧管道满足隧道内壁(1)上部的弧形,位于大圆弧管道两侧的弧形通风管道(4)朝下的端口上密封连接有端盖,位于大圆弧管道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4)通过中支撑梁(2)连接在车道中央,多根加固梁(5)焊接在弧形通风管道(4)与中支撑梁(2)之间,且每段隧道之间的位于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4)通过支撑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风管道(4)朝向隧道内壁(1)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环形排气嘴(6)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弧形通风管道(4)的螺纹孔内,位于最上部的弧形通风管道(4)朝下一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三通管(8)的一端与弧形通风管道(4)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三通管(8)的另外两端法兰连接排气管道与抽气管道的一端,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引风机(10)的气体输出端,且排气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一(9),单向阀一(9)只用于将中央管道(13)内的空气单向的输送到弧形通风管道(4)内,引风机(10)的气体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中央管道(13)连通,且中央管道(13)的外壁焊接在中支撑梁(2)上,多根中央管道(13)之间通过法兰盘相互连接且延伸出隧道口,抽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入端,且抽气管道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二(11),单向阀二(11)只用于将弧形通风管道(4)内的气体单向的输送到中央管道(13)内,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中央管道(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10)与高压抽气泵(12)均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中支撑梁(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风管道(4)内设有内弧形抽烟管道(14),内弧形抽烟管道(14)的周壁下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抽气嘴(15)的外壁下缘焊接有挡环(16),且抽气嘴(15)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内弧形抽烟管道(14)上的螺纹孔上,抽气嘴(15)将内弧形抽烟管道(14)吊在弧形通风管道(4)内,内弧形抽烟管道(14)通过管道与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入端连通,高压抽气泵(12)的气体输出端连通有排烟管道,弧形通风管道(4)通过管道与引风机(10)的气体输出端连通,引风机(10)的气体输入端连通有进风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嘴(15)与弧形通风管道(4)和弧形抽烟管道(14)之间的接触面均设密封圈(17)。
CN201821797618.5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10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7618.5U CN209510365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7618.5U CN209510365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0365U true CN209510365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761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10365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0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307A (zh) * 2021-12-20 2022-04-15 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307A (zh) * 2021-12-20 2022-04-15 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10365U (zh)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CN105135589A (zh) 一种气幕隔离装置
CN205509393U (zh) 一种具有自灭火功能的线缆桥架
CN204826089U (zh) 一种排水立管负压平衡装置
CN106016322A (zh) 烟气脱硫设备
CN105276243B (zh) 一种单向阀及全自动自吸水泵
CN103939927A (zh) 烟风道及其三合一汇流管
CN208631653U (zh) 双烟气输送管道互联互通高效控制结构及其应用设备
CN206246142U (zh) 一种新型隧道通风净化装置
CN209144872U (zh) 一种给排水消防检查井筒
CN209351994U (zh)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垃圾投放箱
CN205746939U (zh) 烟气脱硫设备
CN209340668U (zh) 一种消防水管防折弯装置
CN206159618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复合式排气阀
CN207081188U (zh) 一种超低音空调管中泵
CN207064816U (zh) 一种天然气阀门排污放空消声器
CN207253820U (zh) 一种气液分离系统
CN207360593U (zh) 旋翼机油箱的双油泵机构
CN206280653U (zh) 一种供水管路系统自动排气装置
CN217734111U (zh) 一种大口径长输管线空气阀井的呼吸室
CN206485322U (zh) 一种真空吸液器
CN203653603U (zh) 一种冶炼转炉氧枪口气封装置
CN208081928U (zh) 地下室下液水封气水分离罐
CN210142022U (zh) 采空区采气排水装置
CN208221676U (zh) 一种航天密封罐用法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