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8131U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8131U
CN209508131U CN201920101805.3U CN201920101805U CN209508131U CN 209508131 U CN209508131 U CN 209508131U CN 201920101805 U CN201920101805 U CN 201920101805U CN 209508131 U CN209508131 U CN 209508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zzle
film
rain
view mirror
indigo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18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ade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AIRUID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AIRUID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AIRUID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018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8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8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8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该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由外至内的疏水防雨涂层、第一基材层、复合胶层、第二基材层、安装胶层、离型膜层。进一步还包括防眩光致密膜层;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形成于第一基材层靠近复合胶层的一侧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兼有疏水防雨和防眩光的双重功效,既具有疏水防雨、耐磨、荷叶效果的优点,又具有智能过滤后视镜强反光、视野清晰度高、视线柔和舒适无眩晕感、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可更充分地全方位保证驾驶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贴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作为汽车驾驶员的一种安全辅助设施,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对保证视野清晰尤为重要。雨天和夜间开车出行时的视线问题已经成为危害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一方面,如果雨天开车出行,外后视镜上挂满雨珠后会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如果在夜间驾驶时遇到后面车辆的大灯照射,外后视镜上会产生强烈的反光,这种瞬间刺眼的强光会造成司机的眩晕感,研究表明甚至会延迟司机面临紧急情况处理的正常反应时间,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疏水防雨这一现象,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加雨眉、遮雨板来除去水珠,但是此法通常只能保护局部,雨水还是会飞溅到外后视镜上,实用性差还影响美观,难解燃眉之急;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表面制备一种超疏水表面保护层,如武汉保丽量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CN 108239296A中公开了一种车后视镜疏水防雨膜,此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且疏水性能好的防雨膜,然而该方法在制备超疏水涂层过程中需使用UV光固化,设备投资高,涂层厚度过厚,导致附着力会衰减,耐候性也会打折扣,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防眩光这一现象,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形成防眩光致密膜层,具有优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膜层不易脱落,其在400~480nm波段区间的透光率低于30%,可更好地过滤黄光并抵抗眩光刺激。专利CN 103740294A、CN 204020137U等披露了防眩光涂层是通过添加纳米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粉末材料以涂布的方式来实现吸收黄光的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防眩光效应,但粉末材料的引入会让防眩光膜的雾度与透光率二者同时受损,从而某种程度上会降低视野清晰度和舒适度。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已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疏水防雨性能差、防眩光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包括由外至内的疏水防雨涂层、第一基材层、复合胶层、第二基材层、安装胶层、离型膜层。其中的“由外至内”指该膜贴至汽车外后视镜之后由外至内,最内层即为贴在镜片上的安装胶层,离型膜层在安装时去掉,即可通过安装胶层将膜贴至镜片上。
进一步的,该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还包括防眩光致密膜层;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形成于第一基材层靠近复合胶层的一侧表面。
在该优选方案中,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由外至内包括:疏水防雨涂层、第一基材层、防眩光致密膜层、复合胶层、第二基材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疏水防雨涂层涂覆于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形成并设置于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再通过复合胶层与第二基材层上表面无缝贴合,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安装胶层与离型膜层相连接。其兼有疏水防雨和防眩光的双重功效,既具有疏水防雨、耐磨、荷叶效果的优点,又具有智能过滤后视镜强反光、视野清晰度高、视线柔和舒适无眩晕感、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可更充分地全方位保证驾驶行车安全。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铌或氧化铟锡。其中,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铌或氧化铟锡均为市售常规物质,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用于智能过滤黄光和降低强反光。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的厚度为450~650nm。该防眩光致密膜层通过优化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并采用大型先进卷绕镀膜设备加工而成,所用的磁控溅射靶材为陶瓷靶材,初始真空度不低于1×10-5Pa。
优选地,所述疏水防雨涂层的厚度为2~10μm。优选为3~6μm。该材料为市售常规物质,所述疏水防雨涂层有荷叶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或聚碳酸酯(PC)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23~100μm。优选为23~75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PET)。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16~75μm。优选为16~50μm。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所用第一基材层及第二基材层均为光学级,其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9%。
优选地,所述复合胶层的材料为聚氨酯类或丙烯酸类胶水;所述安装胶层的材料为丙烯酸类胶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中,本申请对复合胶层、安装胶层厚度以及离型膜层所选用材质与厚度均不作具体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场作业需要合理设置复合胶层、安装胶层厚度以及选择满足产品要求的离型膜种类,只要保证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兼有疏水防雨和防眩光的双重功效,既具有疏水防雨、耐磨、荷叶效果的优点,又具有智能过滤后视镜强反光、视野清晰度高、视线柔和舒适无眩晕感、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可更充分地全方位保证驾驶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疏水防雨涂层;2-第一基材层;3-防眩光致密膜层;4-复合胶层;5-第二基材层;6-安装胶层;7-离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由外至内(即为图1中的由左至右)包括疏水防雨涂层1、第一基材层2、防眩光致密膜层3、复合胶层4、第二基材层5、安装胶层6、离型膜层7。
所述疏水防雨涂层1涂覆于第一基材层2的上表面,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3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形成于第一基材层2的下表面,再通过复合胶层4与第二基材层5上表面无缝贴合,第二基材层5的下表面通过安装胶层6与离型膜层7相连接。
其生产工艺如下:
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结合精密涂布技术,优化生产工艺。
第一步,第一基材层2下表面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形成防眩光致密涂层,即为防眩光致密膜层3。
第二步,防眩光致密膜层3通过复合胶层4与第二基材层5上表面无缝贴合。
第三步,通过涂覆丙烯酸类胶水将第二基材层5下表面与离型膜层7无缝贴合,丙烯酸类胶水形成安装胶层6。
第四步,第一基材层2上表面涂覆疏水防雨涂层1,即完成所有生产工序。
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从放卷开始,经磁控溅射镀膜-微凹涂布-热固化-贴合/复合-收卷-分切-包装结束。
在使用前,该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需要先撕开离型膜层,将所述安装胶层内贴于外后视镜表面上即可。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选用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38μm;在第一基材层下表面采用卷绕式磁控溅射镀膜机进行镀膜,其初始真空度为5×10-6Pa,工作气体为氩气,第一基材层要按照最初设计好的膜系结构的先后顺序依次经过不同腔室和不同位置的陶瓷靶材进行镀膜,严格控制膜层厚度,保证膜层的均匀性、稳定性和一致性,防眩光致密膜层总厚度为550nm。完成第一步生产工序。
烘箱预热,调整好涂布线各项生产工艺参数,开启第一放卷,让第一基材层的防眩光致密膜面朝上,通过微凹涂布方式将聚氨酯类/丙烯酸类胶水涂覆在防眩光致密膜层上,以30m/min的速度依次通过梯度设计为80~130℃的多节烘箱进行热固化,再收卷,通过复合胶层将实现第一基材层下表面与第二基材层上表面的无缝贴合。完成第二步生产工序。
所述安装胶层的厚度为10μm。烘箱预热,调整好涂布各项生产工艺参数,开启第一放卷,通过微凹涂布方式将丙烯酸类胶水涂覆在厚度为23μm第二基材层下表面,以30m/min的速度依次通过梯度设计为80~140℃的多节烘箱进行热固化,再收卷,将实现第二基材层下表面与PET离型膜无缝贴合。完成第三步生产工序。
先加入溶剂丁酮和乙酸丁酯,后加入疏水防雨材料,400rpm搅拌30min混合均匀,补加少量溶剂调节粘度待用。静置脱泡过滤后,通过微凹涂布方式将疏水防雨类胶水涂覆在第一基材层上表面,严格控制涂层干胶厚度,以30m/min的速度依次通过梯度设计为80~130℃的多节烘箱进行热固化,让疏水防雨涂层充分固化,控制疏水防雨涂层厚度为5μm。最后收卷制得成品膜。成品膜再经分切和包装,即完成所有生产工序。
表1产品的性能测试数据汇总
以上表1是本实施例对应产品的性能测试数据汇总。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膜疏水防雨、防眩光、耐磨、耐老化,性能优异且稳定可靠。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由外至内的疏水防雨涂层、第一基材层、复合胶层、第二基材层、安装胶层、离型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还包括防眩光致密膜层;
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形成于第一基材层靠近复合胶层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铌或氧化铟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致密膜层的厚度为450~6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防雨涂层的厚度为2~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23~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16~7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层的材料为聚氨酯类或丙烯酸类胶水;所述安装胶层的材料为丙烯酸类胶水。
CN201920101805.3U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Active CN209508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1805.3U CN209508131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1805.3U CN209508131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8131U true CN209508131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1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1805.3U Active CN209508131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8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7195A (zh) * 2022-11-18 2023-02-03 佛山市晶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导电外后视镜制备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7195A (zh) * 2022-11-18 2023-02-03 佛山市晶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导电外后视镜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83391U (zh) 一种调光隔热膜
AU741691B2 (en) Plastic optical component having a reflection prevention film and mechanism for making reflection prevention film thickness uniform
AU757400B2 (en) Composition for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for forming antireflection film using it, and optical element with antireflection film
CN105084778B (zh) 一种绿色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SG184175A1 (en) Solar control coatings with discontinuous metal layer
CN102603204B (zh) 光致变色玻璃
CN109648956B (zh) 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209508131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防雨防眩光蓝膜
CN111542430A (zh) 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和活性物质浓度梯度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CN113278379A (zh) 一种炫彩多层tpu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084781B (zh) 一种金色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003390A (ja) 反射防止膜及び光学フィルター
CN106739412B (zh)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
CN206374275U (zh) 手机保护膜
CN108680976B (zh) 一种双色反光热贴膜的制作方法
CN104760377B (zh) 一种防爆膜及其制作方法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JPS59182250A (ja) パノラマル−フ用窓ガラス
JP2002154177A (ja) 半透過積層板
AU774079B2 (en) Plastic optical devices having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mechanism for equalizing thickness of antireflection film
CN210048693U (zh) 一种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
KR20230063409A (ko) 100% 자외선 차단 효과를 갖는 차량용 및 건축용 윈도우 필름
KR101498184B1 (ko) 능동형 광량 조절 스마트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328946A (zh) 一种有防刮功能的超透水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201A (zh) 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及其制备工艺、太阳能电池
JP2005353656A (ja) 透明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前面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6450 Section 2, Yinxing Road, Huayuankou Economic Zone,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66

Patentee after: Airade Technology (Dal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6, Section 2, Yinxing Road, Huayuankou Economic Zone, Dalian, Liaoning, 116450

Patentee before: DALIAN AIRUIDE NANO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