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7354U -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7354U
CN209507354U CN201920107806.9U CN201920107806U CN209507354U CN 209507354 U CN209507354 U CN 209507354U CN 201920107806 U CN201920107806 U CN 201920107806U CN 209507354 U CN209507354 U CN 209507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riage
wall
doo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78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道莲
蒋艺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078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7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7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7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该新型安全电梯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轿厢设置在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齿条轨道安装在电梯井井壁上,齿轮转动安装在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齿条轨道啮合,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轿厢侧壁的外壁上;电梯井未设置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齿条轨道,齿轮与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轿厢上未设置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行走动力组,三个行走动力组与三根齿条轨道一一对应。采用该结构,本实用新型运行更加稳定,不会产生摆动,电梯不会冲顶和坠井,安全系数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高楼越修越多并且越来越高,电梯成为解决人们上下楼的一个必备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传统电梯从空间位置上可分成四个部分:依附建筑物的机房和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轿厢;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的层站。即机房、井道、轿厢、层站。从电梯各构件部分功能看可分成八个部分: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现有电梯通常通过钢丝绳拉拽以提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比如电梯运行时产生摆动等不稳定性、电梯冲顶以及钢丝绳断裂而坠井,这些问题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由此,一种更加安全的电梯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用以解决现有电梯采用钢丝绳拽引提供动力所造成的运行不稳定、易冲顶以及钢丝绳断裂而坠井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所述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所述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所述齿条轨道竖直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所述齿条轨道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
所述电梯井未设置所述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所述齿条轨道,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所述轿厢上未设置所述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三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与三根所述齿条轨道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钢丝绳系统,所述电梯井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钢丝绳系统;
所述钢丝绳系统包括两组提升钢丝绳组、两根下拉钢丝绳、两个同轴设置的换向滑轮、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一卷筒、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卷筒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同步转动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均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底,所述换向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顶,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一卷筒上且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二卷筒上且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经两个所述换向滑轮换向后再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
每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钢丝绳数量至少为两根;
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减速机和旋转轴,每根所述旋转轴上均配设有制动刹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稳定柱和稳定块,所述稳定柱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稳定块设置在所述轿厢外壁上,所述稳定块上设有与所述稳定柱适配的通槽,所述稳定柱榫接在所述通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动制动钳,所述电动制动钳安装在所述轿厢的外壁上,当轿厢静止时,所述电动制动钳钳住所述稳定柱。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内置电动伸缩机构和制动板,所述制动板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机构水平伸缩安装在所述制动机构内,所述轿厢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所述制动机构;
所述稳定柱上等距设有若干个插槽,相邻两个所述插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轿厢顶部的制动板与所述轿厢底部的制动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轿厢到达楼层门且静止时,轿厢顶部的制动板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槽中的上方一个,轿厢底部的制动板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槽中的下方一个。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井井底安装有监控电梯井井底设备运行情况的摄像头,所述电梯井井顶安装有监控所述电梯井井顶设备运行情况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外壁上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周边环境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监控轿厢内人员情况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内还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的摄像头,所述轿厢门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运行的摄像头,所述轿厢门内侧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所述楼层门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所述楼层门运行的摄像头,所述楼层门内侧安装有监控所述楼层门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光谱感应系统和红外线感应系统,所述光谱感应系统和所述红外线感应系统均设置在所述轿厢内并位于轿厢门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轿厢门和所述楼层门上均设有可手动开启的紧急逃生门,所述轿厢内部还放置有可折叠铝合金梯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井的井底和所述轿厢的厢顶均设有缓冲海绵垫,所述轿厢侧壁内填充有隔音防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安全电梯,通过转动安装在轿厢侧壁外壁上的齿轮与竖直安装在电梯井井壁上的齿条轨道啮合,并利用安装在轿厢侧壁外壁上的第一动力源驱动齿轮转动,以此方式给电梯提供升降的行走动力,并且在未设有楼层门的三个电梯井侧面均安装有一根上述齿条轨道,在未设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齿轮和第一动力源组成的行走动力组,这样,利用三个行走动力组分别与三根齿条轨道一一对应以在轿厢的三个侧面提供升降动力,保证动力充足,并且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可以避免轿厢冲顶以及轿厢坠井,而且保证轿厢不会产生摆动等不稳定缺陷,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新型安全电梯的动力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同一侧面上的电动制动钳与稳定块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新型安装电梯的两个钢丝绳系统提供动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的钢丝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电梯井内两个钢丝绳系统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新型安装电梯的两个钢丝绳系统提供动力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安全电梯动力分布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轿厢顶未设置缓冲海绵垫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电梯井底两个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14是轿厢内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15是轿厢门处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16是楼层门处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17是轿厢门上的紧急逃生门的位置示意图;
图18是楼层门上的紧急逃生门的位置示意图;
图19是轿厢厢顶设置缓冲海绵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电梯井井底设置缓冲海绵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制动机构上的制动板插在稳定柱上的插槽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轿厢;101-轿厢门;2-电梯井;211-楼层门;3-齿条轨道;4-齿轮;5-电动机;6-减速机;7-旋转轴;8-A支架;9-提升钢丝绳组;10-下拉钢丝绳;11- 换向滑轮;12-B支架;13-第一卷筒;14-第二卷筒;15-A旋转轴;16-B旋转轴; 17-C支架;18-D支架;19-制动刹车;20-稳定柱;201-插槽;21-稳定块;22- 电动制动钳;23-制动机构;231-制动板;24-摄像头;25-紧急逃生门;26-缓冲海绵垫;27-排烟排热器;28-照明灯;29-烟雾感应头;30-泡沫喷淋头;31-送风系统;32-传动齿轮;33-消防喇叭和对讲机;34-热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包括轿厢1、电梯井2、齿条轨道3、齿轮4和驱动该齿轮4转动的第一动力源,上述轿厢1和电梯井2适配,轿厢1 可以是方形轿厢,也可以是圆柱型轿厢,上述轿厢1可以在电梯井2内竖直升降并且于该轿厢1的一侧设有轿厢门101,在电梯井2于楼层每层与轿厢门101 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211,以供人员进出。
上述齿条轨道3竖直安装在上述电梯井2井壁上,而上述齿轮4则通过A 支架8转动安装在上述轿厢1侧壁外壁上且与上述齿条轨道3啮合,第一动力源也是安装在轿厢1侧壁的外壁上。这样齿轮4在齿条轨道3上滚动的时候,便能够驱动轿厢1升降,动力充足,而且可以避免轿厢1冲顶以及坠井。
更优地,该电梯井2为方形长条空腔,在未设置楼层门211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上述齿条轨道3,而在轿厢1侧壁中未设置轿厢门101的三个侧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上述齿轮4与第一动力源组成的行走动力组,并且三个行走动力组和三根齿条轨道3一一对应。以此方式,给轿厢1提供更大的动力,并且可以避免轿厢1出现摆动等不稳定情况,安全系数更高。
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在未设置轿厢门101的三个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均分别安装有一个上述行走动力组,这样,本实施例中的行走动力组实际数量为六个,安装在轿厢1同一侧壁上的两个行走动力组的齿轮4 均与同一根齿条轨道3啮合。通过该结构,可以给轿厢1提供更大的动力,保证轿厢1在电梯井2内升降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齿条轨道3和行走动力组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大型电梯,可以设置更多的齿条轨道3和对应的行走动力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包括钢丝绳系统,在上述电梯井2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一个该钢丝绳系统,该钢丝绳系统包括两组提升钢丝绳组9、两根下拉钢丝绳组10、两个同轴设置的换向滑轮11、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一卷筒13、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卷筒14以及驱动该第一卷筒 13和第二卷筒14同步转动的第二动力源。上述第二动力源、第二卷筒14、第一卷筒13均安装在电梯井2井底,上述换向滑轮11通过B支架12转动安装在电梯井井顶。
两根下拉钢丝绳10分别卷裹在两个第一卷筒13上且两个下拉钢丝绳10 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轿厢1底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9分别卷裹在两个第二卷筒14上且两组提升钢丝绳组9的自由端分别经两个换向滑轮 11换向后再连接在轿厢1顶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具体地,电梯井2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下拉钢丝绳10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轿厢1底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电梯井2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下拉钢丝绳10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轿厢 1底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电梯井2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9 的自由端分别连接轿厢1顶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电梯井2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9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轿厢1顶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
采用该种钢丝绳系统,轿厢1顶壁和底壁的四个边角处均有钢丝绳牵引,进一步补偿轿厢1在电梯井2内行走的动力,安全系数更高,并且提升钢丝绳组9和下拉钢丝绳10的设置以及左右侧对称设置钢丝绳,可以进一步稳定轿厢 1。第一卷筒13和第二卷筒14的同步转动,可以进一步保证轿厢1平稳升降。
更优地,每组提升钢丝绳组9的钢丝绳数量至少为两根,可以是三根或者四根或者更多根,具体根据施工现场所需来定,这样,即便是某一根断裂的情况下,其余钢丝绳也会起到拉拽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2的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5、减速机6和旋转轴7。具体地,第一动力源的电动机5和减速机6固装在轿厢1侧壁外壁上,第一动力源的旋转轴7连接在第一动力源的减速机6的动力输出端并且通过A支架8转动安装在轿厢1侧壁外壁上,齿轮4则安装在旋转轴7上并能与之同步转动;第二动力源的电动机5和减速机6固装在电梯井2井底,第二动力源的旋转轴7包括与减速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的A旋转轴15以及通过传动动力齿轮32与A旋转轴15啮合以同步转动的B旋转轴16,上述A旋转轴15和B旋转轴16分别通过C支架 17以及D支架18转动安装在电梯井2井底,而上述第一卷筒13同轴设置B 旋转轴16上,上述第二卷筒14同轴设置在A旋转轴15上。
上述第一动力源的旋转轴7和上述A旋转轴15上均分别设有制动刹车19,该种制动刹车19为电动刹车,其通过电驱动刹车,该种刹车是一种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尽的赘述,当第一动力源的电动机5停止运行时,第一动力源的旋转轴7上的制动刹车19对该旋转轴7进行制动,齿轮4不会再在齿条轨道3上滚动,并且与此同时,第二动力源的电动机5也停止运行,A旋转轴15上的制动刹车19对A旋转轴15进行制动,钢丝绳停止上下拉动。所有制动刹车19均是同步运行,也即同步进行刹车以及同步松开,以保证整个电梯平稳运行。
实施例4:
为了进一步提高轿厢1在电梯井2内行走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稳定柱20和稳定块21,上述稳定柱20为直长条形柱体并竖直设置在上述电梯井2井壁上,而上述稳定块 21上设置有与稳定柱20适配的通槽并且该稳定块21设置在轿厢1外壁上,上述稳定柱20榫接在上述通槽内,利用通槽壁与稳定柱20之间的限位作用,可以保证轿厢1只能在电梯井2内上下行走而不会产生左右晃动,进一步降低电梯运行时的不稳定性,提高轿厢1舒适性。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稳定柱20的数量为三根,并且三根该稳定柱20 分别竖直设置在电梯井2未设置楼层门211的三个井壁上;本实施例中的稳定块21的数量为六个,两两一组,在轿厢1侧壁中未设置轿厢门101的三个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个该稳定块21,同一侧壁上的稳定块21与同一稳定柱20榫接,以此方式,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轿厢1外壁上还安装有电动制动钳22,该电动制动钳22实际也是一种刹车,比如汽车上的刹车,其可以通过电驱动运行,该电动制动钳22安装在轿厢1的外壁上,且当轿厢1 静止的时候,电动制动钳22钳住稳定柱20,从而进一步对轿厢1进行制动,提高轿厢1使用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的电动制动钳2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与三根稳定柱20一一对应,并且单侧的电动制动钳22设置在该侧的两个稳定块21 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轿厢1底部和顶部还均分别安装有制动机构23,该制动机构23包括电动伸缩机构和制动板231,制动板 231通过电动伸缩机构伸缩安装在制动机构23内且能水平伸出和缩入制动机构 23,电动伸缩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十分常见,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尽的赘述,制动板231实际为平板。上述稳定柱20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插槽201,若干个插槽201将稳定柱20分割为若干块,相邻两个插槽201之间的距离等于轿厢顶部的制动板231和轿厢底部的制动板231之间的垂直距离,当轿厢1到达楼层门211且静止的时候,轿厢1顶部的制动板231插入两个相邻的插槽201 中的上方一个,轿厢1底部的制动板231插入两个相邻的插槽201中的下方一个,这样,轿厢1底部的制动板231与插槽201槽壁之间的限位作用,可以从下方托起轿厢1,轿厢1顶部的制动板231与插槽201槽壁之间的限位作用,可以从上方拉住轿厢1,使得轿厢1停得更加稳固。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制动机构23的数量为六个,两两一组均分安装在与三根稳定柱20对应的位置,从而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通过制动刹车19制动旋转轴7以及A旋转轴15、电动制动钳22 钳住稳定柱20以及制动机构23的制动板231插入稳定柱20上的插槽201,三种方式对轿厢1进行制动以及保持静止时的稳定,从而使得轿厢1在不需要升降的时候,能够停得更稳。其具体运行方式为:制动时,首先制动刹车19制动旋转轴7以及A旋转轴15,其次电动制动钳22钳住稳定柱20,最后制动板231 插入插槽201;行走时,首先制动板231回缩进入制动机构23,其次电动制动钳22松开稳定柱20,最后制动刹车16松开旋转轴7以及A旋转轴1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安全电梯还包括完善的监控系统。具体地,在电梯井2井底安装有监控电梯井2井底设备(第二动力源、第一卷筒13以及第二卷筒14)运行情况的摄像头24,该处的摄像头24数量为两个;在电梯井2井底安装有监控电梯井2井底设备(换向滑轮11)运行情况的摄像头24,该处的摄像头24的数量也是两个;在轿厢 1侧壁(未设置轿厢门101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安装有监控轿厢1周边环境的摄像头24,每个侧壁上均安装两个;轿厢1内安装监控轿厢1内人员情况的摄像头24,该处的摄像头24的数量为一个;轿厢1内还安装有监控轿厢门101 处情况的摄像头24,该处的摄像头24的数量也是一个;在轿厢门101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轿厢门101运行的摄像头,该处的摄像头24的数量为一个;在轿厢门101内侧安装有监控轿厢门101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24,即轿厢门101左右两侧的内侧各安装两个摄像头24;楼层门211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楼层门211运行的摄像头24,该处的摄像头24也是一个;楼层门211内侧安装监控楼层门211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24,即楼层门211左右两边的内侧各安装两个摄像头24。
另外,在轿厢顶部通过支架还安装有一个摄像头24,该摄像头24正对轿厢门101和楼层门211,在每层楼层门211上靠近电梯井2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楼层对应的序号,该摄像头24用于监控轿厢1所在楼层以及所处位置,在电梯厅的电梯操作面板旁边设置有一个监控屏幕,该监控屏幕可以显示轿厢1顶部支架上的摄像头24监控的画面,以避免在楼层门211误开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查看轿厢1所处位置和楼层序号,进一步避免人掉入电梯井2内。
当然,还设置有电梯中控,电梯中控设置有显示各个摄像头24监控画面的屏幕,物业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看守,一旦发现出现问题,立刻停止电梯运行并进行汇报,并联系电梯运维人员。保证轿厢门101和楼层门211不会夹人、拖人。电梯中控可以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电梯的所有运行过程,包括轿厢门的开启关闭、楼层门的开启和关闭、电梯的启停、上升和下降乃至整个电梯系统的启动和停止等等,节约人力,使得电梯的控制更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摄像24头均是采用微型内嵌式摄像头。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轿厢1内还设置有光谱感应系统(图中未画出)和红外线感应系统(图中未画出),两个感应系统均位于轿厢门101处,用于感应轿厢门101处以及楼层门211处是否有人和物,整个安全电梯的运行通过控制器控制,该光谱感应系统和红外线感应系统均与控制器连接,当感应到轿厢门101处以及楼层门处是否有人和物的时候,通过控制器驱动轿厢门101和楼层门211不关闭,保证楼层门211不会夹人、以及乱开门。由于光谱感应系统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用于感应的功能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普遍得到使用,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具体的赘述。另外,轿厢1内用于观测轿厢门101的摄像头24、楼层门211处的摄像头24和轿厢门101处的摄像头24 也整合到与两个感应系统一起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轿厢门101和楼层门211 的开启和关闭,保证绝对安全,不会夹人、拖人和乱开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在上述轿厢门101和楼层门211上均设有可手动开启的紧急逃生门25,轿厢门101上的紧急逃生门25和楼层门211上的紧急逃生门25均可日常开启和关闭,但是需要在轿厢1内设置警示标语,警示人们在非紧急状况下,不要开启紧急逃生门25,并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教育。而且,在轿厢1内部还设置有可折叠铝合金梯子 (图中未画出),可以折叠,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人们可以打开紧急逃生门25并利用可折叠铝合金梯子进行逃生。更优地,在轿厢1内部还放置有电筒、安全绳以及时时对讲的消防喇叭和对讲机33。
本实施例中的轿厢1内正对轿厢门101的位置放置有一个长方形沙发,沙发下部设有抽屉,上述可折叠铝合金梯子、电筒均放在该抽屉内,并且在该抽屉内还放置有救生绳和灭火器,以备不时之需。老人、小孩以及身体状况欠佳的人可以坐在沙发上,以使得轿厢1更加舒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电梯井2的井底和上述轿厢1的厢顶均设有缓冲海绵垫26,具体地,电梯井2的井底设置两米厚的缓冲海绵垫26,轿厢1厢顶设置有一米厚的缓冲海绵垫26,防止楼层门211误开后有人跌落于电梯井2内地面和轿厢1顶部摔伤。该缓冲海绵垫26和隔音防火材料均是环保型的。
更进一步,轿厢1侧壁内填充隔音防火材料,该种材料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普遍得到使用,在众多已授权专利中也很常见,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尽的赘述,采用该种设计,整个轿厢1的隔音效果更好,舒适度更高,并且可以防火,安全系数更大。
更优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电梯的轿厢1内部还设有手机信号补偿器(图中未画),以解决现有电梯轿厢内手机信号弱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的轿厢1顶部还设有排烟排热器27以及照明灯28,用于轿厢1内排气和照明,在轿厢1顶部还设有热传感器34、烟雾感应器29和与之关联的泡沫喷淋头30,当烟雾感应器29感应到轿厢1内有很大烟雾的时候并且热传感器34感应到轿厢1里面温度过高时,驱动泡沫喷淋头30喷出泡沫,在轿厢1侧壁上还设有送风系统 31,用于给轿厢1内部送风。由于上述排烟排热器27、照明灯28、送风系统 31、泡沫喷淋头30以及烟雾感应器29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普遍得到运用,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尽的赘述。此种情况下,整个电梯形成一个安全通道,在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逃生。
当然,排烟排热器27以及泡沫喷淋头39也可以通过中控室控制开启和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所述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所述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所述齿条轨道竖直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所述齿条轨道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
所述电梯井未设置所述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所述齿条轨道,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所述轿厢上未设置所述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三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与三根所述齿条轨道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系统,所述电梯井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钢丝绳系统;
所述钢丝绳系统包括两组提升钢丝绳组、两根下拉钢丝绳、两个同轴设置的换向滑轮、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一卷筒、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卷筒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同步转动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均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底,所述换向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顶,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一卷筒上且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二卷筒上且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经两个所述换向滑轮换向后再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
每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钢丝绳数量至少为两根;
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减速机和旋转轴,每根所述旋转轴上均配设有制动刹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柱和稳定块,所述稳定柱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稳定块设置在所述轿厢外壁上,所述稳定块上设有与所述稳定柱适配的通槽,所述稳定柱榫接在所述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制动钳,所述电动制动钳安装在所述轿厢的外壁上,当轿厢静止时,所述电动制动钳钳住所述稳定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内置电动伸缩机构和制动板,所述制动板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机构水平伸缩安装在所述制动机构内,所述轿厢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所述制动机构;
所述稳定柱上等距设有若干个插槽,相邻两个所述插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轿厢顶部的制动板与所述轿厢底部的制动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轿厢到达楼层门且静止时,轿厢顶部的制动板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槽中的上方一个,轿厢底部的制动板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槽中的下方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井底安装有监控电梯井井底设备运行情况的摄像头,所述电梯井井顶安装有监控所述电梯井井顶设备运行情况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外壁上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周边环境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监控轿厢内人员情况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内还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的摄像头,所述轿厢门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运行的摄像头,所述轿厢门内侧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所述楼层门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所述楼层门运行的摄像头,所述楼层门内侧安装有监控所述楼层门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谱感应系统和红外线感应系统,所述光谱感应系统和所述红外线感应系统均设置在所述轿厢内并位于轿厢门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和所述楼层门上均设有可手动开启的紧急逃生门,所述轿厢内部还放置有可折叠铝合金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的井底和所述轿厢的厢顶均设有缓冲海绵垫,所述轿厢侧壁内填充有隔音防火材料。
CN201920107806.9U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Active CN209507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7806.9U CN209507354U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7806.9U CN209507354U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7354U true CN209507354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7806.9U Active CN209507354U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73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333A (zh) * 2019-01-22 2019-03-26 蒋道莲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333A (zh) * 2019-01-22 2019-03-26 蒋道莲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6333A (zh)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US4469198A (en) Outside rescue elevator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US4350224A (en) Rescue system on high rise buildings for evacuating persons in the case of fire
CN210103213U (zh)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CN101746655A (zh) 微电脑控制及蓄电池驱动的高层建筑火灾高速逃生电梯
CN113457032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室外逃生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209507354U (zh)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US6318503B1 (en) Exterior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on a multi-storied building
CN109132774A (zh) 一种电梯紧急制动装置
CN210260787U (zh) 一种带磁性缓冲的电梯安全装置
CN108328456A (zh) 一种升降机用导轨
CN107148393A (zh) 用于电梯系统的疏散概念
JP4986193B2 (ja)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0152213B (zh) 高层楼宇火灾连缀自降式逃生装置
CN213016114U (zh) 车间吊装口用钢丝绳传动式防火卷帘门
CN209481015U (zh) 一种微型电梯
CN211078084U (zh) 物联网电梯
CN20779241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人货电梯
CN207243205U (zh) 一种带环形运动轿厢电梯
CN217028696U (zh) 一种新型双轨同降特级防火卷帘门
CN215505190U (zh)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CN220412553U (zh) 一种户外电梯
CN216336002U (zh) 一种安全高层建筑电梯
CN107311014A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梯
TW200843811A (en) Transport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