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5190U -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5190U
CN215505190U CN202120585954.9U CN202120585954U CN215505190U CN 215505190 U CN215505190 U CN 215505190U CN 202120585954 U CN202120585954 U CN 202120585954U CN 215505190 U CN215505190 U CN 215505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telescopic cylinder
cabinet body
cylinder body
slid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59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豪杰
赵冬梅
尹慧
黄鹤菲
黄鹤翔
杨冰佳
郭凌兰
孟钊光
程晓芬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anb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anb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anb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anb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59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5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5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5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包括:前侧设进口门且后侧设出口窗的柜体,柜体内设逃生平台车,逃生平台车顶部设上伸缩筒体且底部设下伸缩筒体;柜体后侧设有能在出口窗开启后从竖直状态放倒至水平、并用于承载逃生平台车水平移动至柜体后侧外的吊桥滑道;上伸缩筒体和下伸缩筒体通过开设在逃生平台车上的逃生跳入口相连通,且上伸缩筒体的固定节筒壁上开设有与进口门相对的人形孔,上伸缩筒体内设有封闭逃生跳入口的保险盖板,保险盖板下方折叠设有逃生布袋滑道。本实用新型能使高层室内人员发生危险时及时逃离,并改善了现有逃生平台设备支撑不足的缺点,还通过设置保险盖板避免了意外坠落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里面的人员多,当发生意外事件需尽快疏散人员时速度比较慢,容易产生混乱,而火灾产生的烟是有毒气体,容易将人熏倒,楼道是烟最多的地方,不能使用,电梯也会关闭,人们只能等待救援,非常被动,没有能自己快速安全逃离高层建筑的装置。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安装在室内,人员可以自行进行操作并且能安全的从高层建筑逃离的装置,或这个装置可以自动报警、自动打开自身的逃生系统,同时又可以很好的与建筑物进行结合,不影响建筑物本身结构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该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包括前侧设进口门且后侧设出口窗的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逃生平台车,所述逃生平台车顶部竖向设置上伸缩筒体且底部竖向设置下伸缩筒体;所述柜体后侧还设有能在所述出口窗开启后从竖直状态放倒至水平、并用于承载所述逃生平台车水平移动至所述柜体后侧外的吊桥滑道;
所述上伸缩筒体和所述下伸缩筒体通过开设在所述逃生平台车上的逃生跳入口相连通,且所述上伸缩筒体的固定节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门相对的人形孔,所述上伸缩筒体内下侧设有封闭所述逃生跳入口的保险盖板,所述保险盖板在所述下伸缩筒体与下方逃生设备的上伸缩筒体锁扣对接时自所述人形孔移至所述上伸缩桶体外,所述保险盖板下方折叠设有上口敞开固定的柔性高弹力的逃生布袋滑道。
优选的,所述进口门为电动平对开门,且所述进口门上设有火灾报警器和设备状态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出口窗为平对开电动窗,且所述出口窗的外部装饰与建筑物墙体的外部装饰一致。
优选的,所述吊桥滑道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放倒,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柜体后侧的内框上部铰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吊桥滑道的中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吊桥滑道与所述柜体之间还通过斜拉杆连接,所述斜拉杆在所述吊桥滑道放倒呈水平状态时倾斜且平行位于所述电动推杆上方;所述斜拉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柜体后侧的内框上部铰接,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吊桥滑道的自由端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柜体内设有用于供所述逃生平台车水平移动的固定滑道,所述吊桥滑道与所述固定滑道铰接,所述吊桥滑道和所述固定滑道均为槽型钢滑道,且所述吊桥滑道放倒呈水平状态时与所述固定滑道连接呈一水平滑道,所述逃生平台车为电动台车,所述逃生平台车的车轮在形成的水平滑道上槽型钢凹槽内移动,所述吊桥滑道放倒呈水平状态时远离所述柜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对所述逃生平台车的车轮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柜体内位于所述固定滑道的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进口门、所述出口窗、所述电动推杆及所述逃生平台车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伸缩筒体和所述下伸缩筒体均为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电动伸缩筒,所述上伸缩筒体向上伸展与上方逃生设备向下伸展的下伸缩筒体锁扣对接,所述下伸缩筒体向下伸展与下方逃生设备向上伸展的上伸缩筒体锁扣对接。
所述上伸缩筒体和所述下伸缩筒体均为现有电动伸缩筒,具体可通过围绕设置在伸缩筒体外侧的伸缩支杆带动实现伸缩,伸缩支杆可以是多节电动伸缩杆,该结构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由伸缩支杆带动伸缩筒体上下伸缩,伸缩支杆有助于提高伸缩筒体的抗风能力及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保险盖板包括两个半圆形板,每个半圆形板通过对接锁件进行控制;所述对接锁件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上伸缩筒体向上伸展的最上端一节筒壁上的球形顶针轴,设置在所述下伸缩筒体向下伸展的最下端一节筒壁上的伞形锁锥,竖向设置在所述伞形锁锥内且芯轴向上延伸出所述伞形锁锥外的顶针轴承,以及与所述顶针轴承的芯轴顶端相连并用于传递动力以使对应控制的半圆形板自所述人形孔移至所述上伸缩桶体外的传动连杆;所述球形顶针轴在所述上伸缩筒体与上方逃生设备的下伸缩筒体对接时自所述伞形锁锥下方的伞形锁口插入所述伞形锁锥内并推动所述顶针轴承的芯轴向上运动,所述伞形锁锥下方的伞形锁口内设置有用于卡固所述球形顶针轴顶端的球状结构的弹性折弯卡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个安装于室内的紧靠外墙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安装时与建筑物的室内结构结合布置,同时出口窗外侧与建筑物设计相吻合,可以很好保证建筑外观整体性及城市美观,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建立室内与外部的迅速撤离的逃生通道,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恐怖袭击等危险事件时,通过该逃生设备可以使室内人员及时逃离,提高了生存概率,减少了伤亡,另外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以往伸缩式的逃生平台支持力不足的缺点,并通过在伸缩筒体内设置保险盖板,避免上下层逃生设备的伸缩筒体未对接贯通情况下就跳入而造成意外坠落事故发生,提高了该逃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减少逃生人员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安装在建筑物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安装在建筑物墙体上柜体内逃生平台车移出柜体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安装在建筑物墙体上使用时上伸缩筒体和下伸缩筒体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安装在建筑物墙体上使用时筒体对接后外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柜体内的逃生平台车移出柜体外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伸缩筒体和下伸缩筒体对接时保险盖板开启状态下伞形锁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该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包括前侧设进口门2且后侧设出口窗3的柜体1,柜体1嵌装在建筑物墙体14内。
请结合图6,进口门2为电动平对开门,并且进口门2上设有火灾报警器12和设备状态显示屏13,进口门2开启时与建筑物室内连通;出口窗3为平对开电动窗,并且出口窗3的外部装饰与建筑物墙体14的外部装饰一致,形成假窗,不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外观。
继续参考图6,柜体1内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逃生平台车4,逃生平台车4顶部竖向设置上伸缩筒体5且底部竖向设置下伸缩筒体6。柜体1后侧还设有能在出口窗3开启后从竖直状态放倒至水平、并用于承载逃生平台车4水平移动至柜体1后侧外的吊桥滑道7。
请结合图7,吊桥滑道7通过电动推杆15推动放倒,电动推杆15一端与柜体1后侧的内框上部铰接,电动推杆15另一端与吊桥滑道7的中部铰接。
除此之外,吊桥滑道7与柜体1之间还通过斜拉杆16连接,斜拉杆16在吊桥滑道7放倒呈水平状态时倾斜且平行位于电动推杆15上方。斜拉杆16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远离第二杆的一端与柜体1后侧的内框上部铰接,第二杆远离第一杆的一端与吊桥滑道7的自由端部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内设有用于供逃生平台车4水平移动的固定滑道,吊桥滑道7与固定滑道铰接,如图5所示,吊桥滑道7和固定滑道均为槽型钢滑道,并且吊桥滑道7放倒呈水平状态时与固定滑道连接呈一水平滑道,逃生平台车4为电动台车,逃生平台车4的车轮在形成的水平滑道上槽型钢凹槽内移动。
逃生平台车4为现有电动台车,具体可采用驱动电机加电磁离合器及位置传感器来驱动其移动和刹停,使其能够从柜体1内的固定滑道上移动至吊桥滑道7上,逃生平台车4在移动到吊桥滑道7的端部时,能够实现刹停。为了更好的控制逃生平台车4移动到吊桥滑道7上刹停的位置,在吊桥滑道7放倒呈水平状态时远离柜体1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对逃生平台车4的车轮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内位于固定滑道的下方还设有蓄电池17,蓄电池17分别与进口门2、出口窗3、电动推杆15及逃生平台车4电连接,逃生时,为了防止发生断电后导致本逃生设备不能启动,我们通过蓄电池17为进口门2、出口窗3、电动推杆15及逃生平台车4进行供电,以确保本逃生设备在断电情况下能正常运行。
进口门2上设置的火灾报警器12和设备状态显示屏13具体也可以与蓄电池17电连接,在断电情况下,火灾报警器12能持续发出警报,而设备状态显示屏13还与显示进口门2、出口窗3、电动推杆15、逃生平台车4电连接,这样可以用来显示进口门2、出口窗3、电动推杆15、逃生平台车4的使用状态,为逃生提供很大方便。
继续参考图5-7并结合图8、图9,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通过开设在逃生平台车4上的逃生跳入口8相连通,并且上伸缩筒体5的固定节筒壁上开设有与进口门2相对的人形孔9,上伸缩筒体5内下侧设有封闭逃生跳入口8的保险盖板10,保险盖板10位于逃生跳入口8上方,保险盖板10在下伸缩筒体5与下方逃生设备的上伸缩筒体6锁扣对接时自人形孔9移至上伸缩桶体5外,保险盖板10下方折叠设有上口敞开固定的柔性高弹力的逃生布袋滑道11。
在本实施例中,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均为与蓄电池17电连接的电动伸缩筒,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还分别与设备状态显示屏13电连接,以此能通过设备状态显示屏13来显示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的使用状态。
请结合图3、图4,上伸缩筒体5向上伸展与上方逃生设备向下伸展的下伸缩筒体6锁扣对接,下伸缩筒体6向下伸展与下方逃生设备向上伸展的上伸缩筒体5锁扣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伸缩筒体5的首节筒体(即筒体第一节)固定在逃生平台车4的车架顶部,其他伸缩节在其内部呈套筒式分布且能实现伸缩运动;下伸缩筒体6的首节筒体固定在逃生平台车4的车架底部,其他伸缩节在其外部呈套筒式分布且能实现伸缩运动;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上下对应,通过在逃生平台车4的车架上开设逃生跳入口8相连通。
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均为现有电动伸缩筒,具体可通过围绕设置在伸缩筒体外侧的伸缩支杆带动实现伸缩,伸缩支杆可以是多节电动伸缩杆,该结构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由伸缩支杆带动伸缩筒体上下伸缩,伸缩支杆有助于提高伸缩筒体的抗风能力及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安全性。
继续参考图5、图8并结合图10,保险盖板10包括两个半圆形板,每个半圆形板通过对接锁件进行控制,所述对接锁件控制对应的半圆形板开启被封闭的逃生跳入口8,同时还实现上伸缩筒体5与上方逃生设备的下伸缩筒体6对接锁定以及下伸缩筒体6与下方逃生设备的上伸缩筒体5对接锁定。
如图10所示,所述对接锁件包括竖向固定设置在上伸缩筒体5向上伸展的最上端一节筒壁上的球形顶针轴18,固定设置在下伸缩筒体6向下伸展的最下端一节筒壁上的伞形锁锥19,竖向固定设置在伞形锁锥19内且芯轴向上延伸出伞形锁锥19外的顶针轴承20,以及与顶针轴承20的芯轴顶端相连并用于传递动力以使对应控制的半圆形板自人形孔9移至上伸缩桶体5外的传动连杆21。
球形顶针轴18在上伸缩筒体5与上方逃生设备的下伸缩筒体6对接时自伞形锁锥19下方的伞形锁口插入伞形锁锥19内,并推动顶针轴承20的芯轴底端,使顶针轴承20的芯轴向上运动,顶针轴承20的芯轴向上运动的同时带动传动连杆21旋转,通过该旋转加杠杆动作,使两个半圆形板分别通过人形孔9移至上伸缩桶体5外,实现逃生跳入口8的开启。
上伸缩筒体5的首节筒体内壁上具体可设置一圈旋转卡槽,两个半圆形板卡在旋转卡槽内,顶针轴承20的芯轴向上运动时带动传动连杆21及半圆形板旋转,实现将半圆形板转动至上伸缩筒体5外的效果。
继续参考图10,伞形锁锥19下方的伞形锁口内还设置有用于卡固球形顶针轴18顶端的球状结构的弹性折弯卡钩22,球形顶针轴18在上伸缩筒体5与上方逃生设备的下伸缩筒体6对接时自伞形锁锥19下方的伞形锁口插入伞形锁锥19内之后,球形顶针轴18顶端的球状结构进入成对设置的弹性折弯卡钩22内,被弹性折弯卡钩22卡固,这样一来,在上伸缩筒体5与上方逃生设备的下伸缩筒体6对接时实现对接锁定,确保伸缩筒体对接后稳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逃生设备安装在室内靠窗处或其他合适的建筑物外墙位置处,进口门2及出口窗3只能从室内开启,出口窗3不能在窗外部用外力打开,以此来保证日常安全性,也可实现上下层伸缩筒体未对接情况下,保险盖板10封闭状态时,上部伸缩筒体下来的逃生人员可通过本层设备再次进入室内进行疏散;本实用新型中进口门2、出口窗3、电动推杆15、逃生平台车4及上伸缩筒体5、下伸缩筒体6均以电力驱动提供动力为基础接入信号感应自动报警工作,电力可以连接至建筑屋内的室内电力,另外本申请还自行配置了蓄电池17,室内电力在紧急情况下停电时,可以通过蓄电池17作为备用电力进行工作,不会影响本逃生设备的使用;当遇到火灾、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建筑物内危险情况无法从楼梯、电梯等正常渠道撤离时,首先启动出口窗3,然后启动电动推杆15将吊桥滑道7放至水平,使逃生平台车4能够移动到柜体1外的吊桥滑道7上,平时折叠收纳的斜拉杆16随之伸展开,确保吊桥滑道7放至水平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随后控制逃生平台车4移动到吊桥滑道7的自由端部,随后控制逃生平台车4上的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上下伸展以实现和上下方逃生设备的伸缩筒体的对接工作,最终呈图4所示的状态,上下的伸缩筒体对接完成后,还通过对接锁件进行锁定,确保伸缩筒体对接后稳固,与此同时,设于逃生跳入口8上方的保险盖板10受控开启;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进口门2,逃生人员从室内自进口门2、出口窗3穿过柜体1,柜体1内于固定滑道和蓄电池17之间固定设有逃生平台,逃生平台供逃生人员踩踏穿过柜体1,然后自上伸缩筒体5的人形孔9进入到上伸缩桶体5,逃生人员进入上伸缩桶体5时,由于保险盖板10自人形孔9移出,并且位于吊桥滑道7上方,逃生人员踩踏保险盖板10(需要说明的是,保险盖板10至少部分卡在旋转卡槽内,不会出现悬空),在对开的出口窗3和两侧斜拉杆16的防护下,能够顺利进入到上伸缩桶体5,逃生跳入口8为圆形口且上方的保险盖板10开启,逃生布袋滑道11的上端开口固定在逃生跳入口8的内壁上,其下端开口通过绑绳与其上端开口绑定实现折叠,逃生人员进入上伸缩桶体5后,解开绑绳或直接跳入挣断绑绳,自逃生平台车4上开设的逃生跳入口8跳下,在逃生人员重力作用下,折叠在保险盖板10下方的逃生布袋滑道11就会在封闭的伸缩筒体内打开,逃生布袋滑道11底端落入连通的下层的逃生跳入口8内,至少重叠20公分,逃生人员在逃生布袋滑道11内滑落至地面实现逃生;上伸缩筒体5和下伸缩筒体6的材料选用可以隔离热源、抗风抗坠落打击的材料,逃生布袋滑道11的材料选用阻燃隔热、高弹力、导滑的三层柔性布材料(成熟技术不再獒述),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避免进入伸缩筒体内的人员受到损伤,逃生布袋滑道11打开时下端落入对接好的下方逃生设备的上伸缩筒体5内,从而使逃生人员能连续通过每一层的逃生布袋滑道11滑落到地面逃生;通过设置保险盖板10,避免上下层逃生设备的伸缩筒体未对接贯通情况下就跳入而造成意外坠落事故发生,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减少逃生人员发生意外。
从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能在紧急情况下建立室内与外部迅速撤离的逃生通道,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恐怖袭击等危险事件时,通过该逃生设备可以使室内人员及时逃离,提高了生存概率,减少了伤亡,另外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以往伸缩式的逃生平台支持力不足的缺点,并通过在伸缩筒体内设置保险盖板,避免上下层逃生设备的伸缩筒体未对接贯通情况下就跳入而造成意外坠落事故发生,提高了该逃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减少逃生人员发生意外。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9)

1.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设进口门且后侧设出口窗的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逃生平台车,所述逃生平台车顶部竖向设置上伸缩筒体且底部竖向设置下伸缩筒体;所述柜体后侧还设有能在所述出口窗开启后从竖直状态放倒至水平、并用于承载所述逃生平台车水平移动至所述柜体后侧外的吊桥滑道;
所述上伸缩筒体和所述下伸缩筒体通过开设在所述逃生平台车上的逃生跳入口相连通,且所述上伸缩筒体的固定节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口门相对的人形孔,所述上伸缩筒体内下侧设有封闭所述逃生跳入口的保险盖板,所述保险盖板在所述下伸缩筒体与下方逃生设备的上伸缩筒体锁扣对接时自所述人形孔移至所述上伸缩桶体外,所述保险盖板下方折叠设有上口敞开固定的柔性高弹力的逃生布袋滑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门为电动平对开门,且所述进口门上设有火灾报警器和设备状态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窗为平对开电动窗,且所述出口窗的外部装饰与建筑物墙体的外部装饰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桥滑道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放倒,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柜体后侧的内框上部铰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吊桥滑道的中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桥滑道与所述柜体之间还通过斜拉杆连接,所述斜拉杆在所述吊桥滑道放倒呈水平状态时倾斜且平行位于所述电动推杆上方;所述斜拉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柜体后侧的内框上部铰接,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吊桥滑道的自由端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有用于供所述逃生平台车水平移动的固定滑道,所述吊桥滑道与所述固定滑道铰接,所述吊桥滑道和所述固定滑道均为槽型钢滑道,且所述吊桥滑道放倒呈水平状态时与所述固定滑道连接呈一水平滑道,所述逃生平台车为电动台车,所述逃生平台车的车轮在形成的水平滑道上槽型钢凹槽内移动,所述吊桥滑道放倒呈水平状态时远离所述柜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对所述逃生平台车的车轮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位于所述固定滑道的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进口门、所述出口窗、所述电动推杆及所述逃生平台车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缩筒体和所述下伸缩筒体均为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电动伸缩筒,所述上伸缩筒体向上伸展与上方逃生设备向下伸展的下伸缩筒体锁扣对接,所述下伸缩筒体向下伸展与下方逃生设备向上伸展的上伸缩筒体锁扣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盖板包括两个半圆形板,每个半圆形板通过对接锁件进行控制;所述对接锁件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上伸缩筒体向上伸展的最上端一节筒壁上的球形顶针轴,设置在所述下伸缩筒体向下伸展的最下端一节筒壁上的伞形锁锥,竖向设置在所述伞形锁锥内且芯轴向上延伸出所述伞形锁锥外的顶针轴承,以及与所述顶针轴承的芯轴顶端相连并用于传递动力以使对应控制的半圆形板自所述人形孔移至所述上伸缩桶体外的传动连杆;所述球形顶针轴在所述上伸缩筒体与上方逃生设备的下伸缩筒体对接时自所述伞形锁锥下方的伞形锁口插入所述伞形锁锥内并推动所述顶针轴承的芯轴向上运动,所述伞形锁锥下方的伞形锁口内设置有用于卡固所述球形顶针轴顶端的球状结构的弹性折弯卡钩。
CN202120585954.9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Active CN215505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5954.9U CN215505190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5954.9U CN215505190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5190U true CN215505190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0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5954.9U Active CN215505190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5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6390B (zh)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CN106246085B (zh) 一种多功能防护窗
CN113457032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室外逃生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21975B (zh) 可伸缩箱式高层建筑逃生救援装置
CN201701658U (zh)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KR100701790B1 (ko) 고층건물의 화재진압 및 인명구조용 엘리베이터장치
CN107469243A (zh) 高层建筑外部救援用抛挂系统
KR100476536B1 (ko) 인명 피난 장비
US6318503B1 (en) Exterior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on a multi-storied building
CN204050697U (zh) 高空逃生网救援车
CN202086968U (zh)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CN108144200A (zh) 一种提高火灾逃生效率的高层建筑物
CN106422091A (zh) 高楼顶救人灭火装置
CN215505190U (zh)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CN203935526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放绳设备
CN102847243B (zh) 高楼火灾救生机
CN112870568A (zh) 一种高层建筑连体对接式逃生设备
CN20393552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放绳设备
CN104906702A (zh) 一种具有灭火救援功能的放绳设备
CN211885095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消防的智能消防箱结构
CN105749462A (zh) 双轨云梯
CN202876137U (zh) 高楼火灾救生机
CN207392424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阳台
CN215741461U (zh) 一种紧急逃生用轿厢机构
CN207745429U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防护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