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6724U -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 Google Patents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6724U
CN209506724U CN201822082539.2U CN201822082539U CN209506724U CN 209506724 U CN209506724 U CN 209506724U CN 201822082539 U CN201822082539 U CN 201822082539U CN 209506724 U CN209506724 U CN 209506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garbage truck
rod piece
cabine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25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龙
曹永光
赵宗宗
殷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25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6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6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6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其中,顶盖装置包括: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且在闭合状态下共同覆盖箱体(1)顶部的投料口(11);第一级连杆机构和第二级连杆机构,设在箱体(1)上,分别用于带动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转动开合;以及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第一级连杆机构运动使第一顶盖(12)开合,同时带动第二级连杆机构发生联动,以使第二顶盖(13)同步开合。此种顶盖装置对配合安装精度要求较低,可避免在顶盖发生变形或顶盖处有垃圾时发生运动卡滞的问题,并减小顶盖运动时的噪声,可适应于在较恶劣的垃圾收运环境下工作。

Description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背景技术
吊装式垃圾车通常从车辆顶部投料,这就需要在顶部设置投料口,便于垃圾从投料口进入压缩腔体。投料口需要使用盖板进行封闭以避免转运过程中垃圾及气味逸散,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现有的吊装式垃圾车投料口盖板一般采用平行滑动式盖板,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案。
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垃圾车滑动盖板装置包括油缸、垃圾箱、导轨、盖板、滚轮,导轨设在垃圾箱左右两侧,一组两个相互平行,盖板通过一组滚轮支撑在导轨上,滚轮沿导轨运动,油缸安装在垃圾箱上,活塞杆连接在盖板上,通过油缸伸缩控制盖门的开启与关闭。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投料口开启大小受到限制,吊装式垃圾车一次投料较多,如开口较小的情况下垃圾容易洒落在投料口以外,造成环境二次污染;2、滚轮在导轨内运动,导轨或盖板有轻微变形的情况下将会产生卡滞及异响,影响设备使用。
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垃圾车卷闸门顶盖装置,将多个可以活动的帘片串联在一起组成卷帘,卷帘和卷轴连在一起,卷轴带动卷帘,卷帘可以在固定的滑道内移动,当卷帘移动到设定的限位时,卷轴停止转动,卷帘到达相应位置,实现车厢顶部打开或者闭合。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该顶盖为软顶盖,可以避免垃圾飞溅和洒落,但无法隔绝污水及气味逸散;2、该种方案需要增加前后卷轴,切需要较为平直的导向,不适用与较恶劣的垃圾收运环境。
可见,上述两种方案中在盖体在长时间工作后,在开合时均容易产生卡滞,因此难以适应在恶劣的垃圾收运环境中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能够适应在恶劣的垃圾收运环境中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包括:
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且在闭合状态下共同覆盖垃圾车箱体顶部的投料口;
第一级连杆机构和第二级连杆机构,设在箱体上,分别用于带动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转动开合;以及
驱动机构,与第一级连杆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级连杆机构运动使第一顶盖开合,同时带动第二级连杆机构发生联动,以使第二顶盖同步开合。
进一步地,在闭合状态下,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沿箱体的纵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级连杆机构与第一顶盖连接,以在第一顶盖开合时驱动第二级连杆机构运动,从而使第二顶盖同步开合。
进一步地,投料口沿箱体顶部的部分长度设置,且靠近箱体沿纵向的一侧设置,在打开状态下,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均位于投料口靠近箱体封闭区域的一端,第一级连杆机构设在箱体顶部的封闭区域,第二级连杆机构位于投料口所在区域。
进一步地,第一顶盖靠近箱体封闭区域的一端直接可转动地设在箱体的顶部,第一级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箱体顶部铰接,第二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的第二端和第一顶盖的外侧面铰接。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伸缩部件,伸缩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箱体上位于第一杆件的外侧的位置,第二端铰接于第一杆件上,用于通过伸缩驱动第一杆件摆动以通过第二杆件带动第一顶盖开合。
进一步地,第二杆件的长度可伸缩。
进一步地,在所述闭合状态下,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共线。。
进一步地,第二级连杆机构包括旋转臂,旋转臂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内与投料口对应的区域,旋转臂的第二端与第二顶盖固定连接,用于通过旋转臂的转动使第二顶盖摆动以实现开合。
进一步地,旋转臂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顶盖沿纵向靠近箱体封闭区域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二级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三杆件,第三杆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顶盖铰接,第二端与旋转臂铰接,用于在第一顶盖转动时通过第三杆件驱动旋转臂转动,以使第二顶盖与第一顶盖同步开合。
进一步地,第三杆件的长度可伸缩。
进一步地,旋转臂为L形结构,L形结构弯折处的夹角为钝角,第三杆件的第二端铰接在L形结构的弯折处。
进一步地,在闭合状态下,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中的一个在彼此相邻的一端设有延长部,用于在闭合状态下搭接于另一个的外表面,以实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之间的密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车箱体,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垃圾车顶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垃圾车箱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垃圾车顶盖装置,通过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共同覆盖箱体顶部的投料口,并设有两级连杆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级连杆机构运动使第一顶盖开合,同时带动第二级连杆机构发生联动,以使第二顶盖同步开合。此种顶盖装置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投料口的开合,对配合安装精度要求较低,可避免在顶盖发生变形或顶盖处有垃圾时发生运动卡滞的问题,并减小顶盖运动时的噪声,可适应于在较恶劣的垃圾收运环境下工作;另外,通过两级连杆机构分别带动两片顶盖转动,可减小单片顶盖的体积,使顶盖的开合更灵活,并增加平稳性,且两片顶盖同步开合可提高顶盖的开合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垃圾车顶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垃圾车顶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顶盖与箱体铰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驱动机构;3、第一杆件;4、第二杆件;5、第一铰接座;6、第二铰接座;7、第三铰接座;8、第四铰接座;9、第三杆件;10、旋转臂;11、投料口;12、第一顶盖;13、第二顶盖;131、延长部;14、第五铰接座;1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描述方便,将垃圾车的前后方向定义为“纵向”,左右方向定义为“横向”,上下方向定义为“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箱体 1的左右方向为纵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设在垃圾车的箱体1上,箱体1上设有投料口11,顶盖装置用于通过开合实现投料口11的打开或封闭。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顶盖装置包括: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且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在闭合状态下共同覆盖垃圾车箱体1顶部的投料口11,此处提到的打开装置指完全打开的状态;第一级连杆机构和第二级连杆机构,设在箱体 1上,分别用于带动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转动开合;以及驱动机构2,与第一级连杆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级连杆机构运动使第一顶盖12开合,同时带动第二级连杆机构发生联动,以使第二顶盖 13同步开合。驱动机构2是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开启和关闭的动力来源。
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顶盖装置至少具备如下优点之一:
(1)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投料口的开合,对顶盖与箱体的配合安装精度要求较低,可避免在顶盖发生变形或顶盖处有垃圾时发生运动卡滞的问题,并减小顶盖运动时的噪声或异响,可适应于在较恶劣的垃圾收运环境下工作。
(2)通过两级连杆机构分别带动两片顶盖转动,可减小单片顶盖的体积,使顶盖的开合更灵活,并增加平稳性,且两片顶盖同步开合可提高顶盖的开合效率。
(3)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投料口的开合,不会限制投料口开启大小,可使垃圾车一次投料较多,防止垃圾洒落在投料口以外,避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闭合状态下,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沿箱体1的纵向设置。例如,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 都可以是矩形板状结构。此种分片式顶盖可显著降低顶盖打开后整车高度,以减小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限制的问题,提高环境适应性。在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沿箱体1纵向的尺寸一致时,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顶盖打开后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级连杆机构与第一顶盖12 连接,以在第一顶盖12开合时驱动第二级连杆机构运动,从而使第二顶盖13同步开合。在第一级连杆机构整体位于第一顶盖12一侧的情况下,将第二级连杆机构与第一顶盖12连接可简化结构,无需额外设置特殊形状的结构将第二级连杆机构与第一级连杆机构中的部分杆件连接;而且,第一顶盖12上便于设置铰接座,也能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能够使第二级连杆机构的运动更加稳定可靠。可替代地,第二级连杆机构也可与第一级连杆机构中的部分杆件连接。
如图1所示,投料口11沿箱体1顶部的部分长度设置,且靠近箱体1沿纵向的一侧设置,例如在图1中靠近右侧设置。在打开状态下,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均位于投料口11靠近箱体1封闭区域的一端,第一级连杆机构设在箱体1顶部的封闭区域,可整体位于第一顶盖12远离第二顶盖13的一侧;第二级连杆机构位于投料口11所在区域,主体部分位于第二顶盖13远离第一顶盖12的一侧。在闭合状态下,第二级连杆机构位于箱体1内。
该实施例能够合理利用箱体1顶部的空间,尽量增大投料口11 的设计尺寸,并防止两级运动机构对顶盖的运动产生干扰,可简化顶盖装置的结构,并提高运动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相互平行且达到最小间距,以尽量不占用投料口11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还可朝向箱体1顶部的封闭区域倾斜,以尽量露出投料口11,防止顶盖对投料口11产生遮挡,可使垃圾车一次投料较多,防止垃圾洒落在投料口以外,避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顶盖12靠近箱体1封闭区域的一端直接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的顶部,第一级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3和第二杆件4,第一杆件3的第一端与箱体1顶部铰接,例如铰接在箱体1顶部封闭区域沿纵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杆件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3的第二端和第一顶盖12的外侧面铰接。
由此,箱体1顶部、第一杆件3、第二杆件4和第一顶盖12共同组成四连杆机构,可稳定地驱动第一顶盖12转动以实现开闭。而且四连杆机构在第一顶盖12闭合的过程中整体高度会降低,可减小垃圾车在非工作停放状态或行驶状态下的整体高度,减小垃圾车停放或者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限制。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2为伸缩部件,例如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等。伸缩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箱体1上位于第一杆件3的外侧的位置,第二端铰接于第一杆件3上,用于通过伸缩驱动第一杆件3摆动以通过第二杆件4带动第一顶盖12开合。可替代地,驱动机构2也可输出旋转运动,以驱动第一杆件3转动。该实施例通过设置驱动机构 2,可实现第一顶盖12的自动开合,采用伸缩部件可获得较大的驱动力,以使顶盖装置可靠开闭。
优选地,伸缩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箱体1沿纵向远离投料口11 的端部位置,可获得较大的推动力。
优选地,第二杆件4可铰接于第一顶盖12沿纵向的中间区域,便于获得较佳的驱动位置,能够可靠地推动第一顶盖12开闭。
优选地,在第一杆件3上与伸缩部件铰接的位置设置凸出部,以设置铰接点,此种结构在顶盖从闭合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更容易向第一杆件3施力以将第一顶盖12打开,防止出现运动死点。
优选地,第二杆件4的长度可伸缩。通过将第二杆件4设计为长度可调的结构,可通过将第二杆件4调整至合适得长度以使第一顶盖 12可靠闭合到位,提高箱体1的密封性,防止垃圾中的尘土或气味逸出。
参考图2,通过将第二杆件4调整至合适得长度,在闭合状态下,第一杆件3和第二杆件4共线,此时,伸缩部件位于第一杆件3上方,伸缩部件、第一杆件3和第二杆件4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此种结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箱体1在非工作停放状态或行驶状态下的整体高度,减小垃圾车停放或者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限制。
为了进一步降低高度,可使箱体1顶部的封闭区域低于第一顶盖 12和第二顶盖13处于闭合状态的上表面,以便在闭合状态下,使第一级连杆机构部分处于箱体1顶部的封闭区域与顶盖之间的高度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级连杆机构包括旋转臂10,旋转臂10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1内与投料口11对应的区域,旋转臂10的第二端与第二顶盖13固定连接,用于通过旋转臂10的转动使第二顶盖13摆动以实现开合。
该实施例未将第二顶盖13直接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上,而是通过旋转臂10可转动地设置,可使第二顶盖13在转动开合的同时还能沿纵向移动位置,既能使第二顶盖13在闭合状态下封闭投料口11的目标位置,该目标位置远离第一顶盖12与箱体1可转动连接的位置,又能在打开状态下移动至靠近第一顶盖12的位置,减小占用空间。
仍参考图1,旋转臂10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顶盖13沿纵向靠近箱体1封闭区域的一端。在打开状态下,旋转臂10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顶盖13靠近底端的位置,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减小旋转臂10的设置长度,并使旋转臂10在箱体1的固定位置靠近打开后的第二顶盖13,以尽量减小旋转臂10对投料口11的影响,以实现顺利投料。
进一步地,第二级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三杆件9,第三杆件9的第一端与第一顶盖12铰接,第二端与旋转臂10铰接,用于在第一顶盖 12转动时通过第三杆件9驱动旋转臂10转动,以使第二顶盖13与第一顶盖12同步开合。第三杆件9、第一顶盖12、箱体1、第二顶盖13组成另外一组四连杆机构,与第一顶盖12联动,实现第二顶盖13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这两组四连杆结构的联动实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的同步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投料口11的关闭与打开。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杆件9用于将第一级连杆机构受到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二级连杆机构,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两级连杆机构的联动,以实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的同步开合。而且,由于第一顶盖 12运动稳定,将第三杆件9铰接与第一顶盖12上,也能提高第二顶盖13运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三杆件9的长度可伸缩。通过将第三杆件9设计为长度可调的结构,可通过将第三杆件9调整至合适得长度以使第二顶盖 13可靠闭合到位,提高箱体1的密封性,防止垃圾中的尘土或气味逸出。
仍参考图1,旋转臂10为L形结构,L形结构弯折处的夹角为钝角,第三杆件9的第二端铰接在L形结构的弯折处。在打开状态下, L形结构开口朝向箱体1内部与顶部封闭区域下方对应的方向,且第三杆件9与L形结构的长臂重合,在闭合状态下,L形结构开口朝上,第三杆件9位于L形结构两臂之间。
如图1所示,在闭合状态下,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中的一个在彼此相邻的一端设有延长部131,用于在闭合状态下搭接于另一个的外表面,以实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之间的密封。较优地,可将延长部131设在第一顶盖12的自由端,并沿着第一顶盖12的横向设置,用于在闭合状态下搭接于第二顶盖13的外表面。该实施例能够防止垃圾中的尘土及气味逸散,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更具体地,在箱体1封闭区域纵向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一铰接座5,用于铰接伸缩部件;在箱体1封闭区域沿纵向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铰接座6,用于铰接第一杆件3;在第一顶盖12外侧沿纵向的中间区域设有第三铰接座7,用于铰接第二杆件4;在投料口11靠近箱体1顶部封闭区域的位置设有第四铰接座8,用于将第一顶盖12铰接在箱体 1上,如图3所示,连接部15为第四铰接座8连接在第一顶盖12上的一部分;在箱体1内投料口11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五铰接座14,用于铰接旋转臂10。
本实用新型的顶盖装置通过两组四连杆机构的组合实现两片顶盖的同步动作,封闭垃圾车的投料口,可防止垃圾洒落及气味逸散,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此种顶盖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设计较大的投料口11,易于垃圾倾倒进箱体1。另外,还可有效降低顶盖开启高度,避免整车作业受到环境限制。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垃圾车顶盖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2为顶盖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如要打开顶盖,伸缩部件缩回,带动第一杆件3绕第二铰接座6转动,第一杆件3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杆件4绕第三铰接座7做平面运动,第二杆件4带动第一顶盖12绕第四铰接座8转动,打开第一顶盖12。
在第一顶盖12开启动作进行的同时,带动铰接于第一顶盖12上的第三杆件9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臂10绕第五铰接座14转动,打开第二顶盖13。在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打开到位后两者相互靠近。
如图1为顶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如要关闭顶盖,伸缩部件伸出,带动第一杆件3绕第二铰接座6转动,第一杆件3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杆件4绕第三铰接座7做平面运动,第二杆件4带动第一顶盖12绕第四铰接座8转动,关闭第一顶盖12。
在第一顶盖12关闭动作进行的同时,带动铰接于第一顶盖12上的第三杆件9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臂10绕第五铰接座14转动,关闭第二顶盖13。在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关闭到位后,沿纵向共同覆盖投料口11。
其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车箱体,包括:箱体1和上述实施例的垃圾车顶盖装置,箱体1顶部设有投料口11,箱体1是垃圾存储和压缩的重要部件,垃圾通过投料口11进入垃圾箱体1.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垃圾车箱体。垃圾车可以是吊装式垃圾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且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共同覆盖垃圾车箱体(1)顶部的投料口(11);
第一级连杆机构和第二级连杆机构,设在所述箱体(1)上,分别用于带动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转动开合;以及
驱动机构(2),与所述第一级连杆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级连杆机构运动使所述第一顶盖(12)开合,同时带动所述第二级连杆机构发生联动,以使所述第二顶盖(13)同步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沿所述箱体(1)的纵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顶盖(12)连接,以在所述第一顶盖(12)开合时驱动所述第二级连杆机构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顶盖(13)同步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口(11)沿所述箱体(1)顶部的部分长度设置,且靠近所述箱体(1)沿纵向的一侧设置,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均位于所述投料口(11)靠近箱体(1)封闭区域的一端,所述第一级连杆机构设在所述箱体(1)顶部的封闭区域,所述第二级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投料口(11)所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12)靠近所述箱体(1)封闭区域的一端直接可转动地设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级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3)和第二杆件(4),所述第一杆件(3)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1)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杆件(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件(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顶盖(12)的外侧面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为伸缩部件,所述伸缩部件的第一端铰接于箱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杆件(3)的外侧的位置,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杆件(3)上,用于通过伸缩驱动第一杆件(3)摆动以通过第二杆件(4)带动第一顶盖(12)开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4)的长度可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杆件(3)和第二杆件(4)共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连杆机构包括旋转臂(10),所述旋转臂(10)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箱体(1)内与投料口(11)对应的区域,所述旋转臂(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顶盖(13)固定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旋转臂(10)的转动使所述第二顶盖(13)摆动以实现开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10)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顶盖(13)沿纵向靠近箱体(1)封闭区域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三杆件(9),所述第三杆件(9)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顶盖(12)铰接,第二端与所述旋转臂(10)铰接,用于在第一顶盖(12)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三杆件(9)驱动所述旋转臂(10)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顶盖(13)与所述第一顶盖(12)同步开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件(9)的长度可伸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10)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弯折处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杆件(9)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L形结构的弯折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中的一个在彼此相邻的一端设有延长部(131),用于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搭接于另一个的外表面,以实现所述第一顶盖(12)和第二顶盖(13)之间的密封。
15.一种垃圾车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顶部设有投料口(11);以及
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垃圾车顶盖装置。
16.一种垃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垃圾车箱体。
CN201822082539.2U 2018-12-12 2018-12-12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Active CN209506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2539.2U CN209506724U (zh) 2018-12-12 2018-12-12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2539.2U CN209506724U (zh) 2018-12-12 2018-12-12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6724U true CN209506724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2539.2U Active CN209506724U (zh) 2018-12-12 2018-12-12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67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102A (zh) * 2018-12-12 2019-02-22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CN110900297A (zh) * 2019-12-25 2020-03-24 惠安信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管道切割装置的碎屑收集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102A (zh) * 2018-12-12 2019-02-22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CN109368102B (zh) * 2018-12-12 2023-09-26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CN110900297A (zh) * 2019-12-25 2020-03-24 惠安信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管道切割装置的碎屑收集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6724U (zh)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CN101883907B (zh) 用于使家具的能向上运动的翻盖运动的调整机构及含有该机构的家具
CN211767991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压缩箱的上盖结构
CN109368102A (zh) 垃圾车顶盖装置、垃圾车箱体及垃圾车
US7775579B2 (en) Top drive for a flexible vehicle roof
CN107554245B (zh) 遮阳帘的饰盖连动机构
CN103134164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板运动支撑机构
CN209635141U (zh) 一种车厢顶盖密封装置
CN204801901U (zh) 一种充电口门四连杆开启装置及充电型汽车
CN208307604U (zh) 垃圾压缩箱的开门机构
CN209635138U (zh) 一种压缩式垃圾车的整体式密封盖装置
CN203835125U (zh) 一种顶舱门开启装置
CN212772144U (zh) 一种落叶收集车
CN208843036U (zh) 垃圾箱箱盖的开合机构
CN210363836U (zh)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摆臂卷簧式顶盖开闭装置
CN2818228Y (zh) 汽车车厢密封盖开、闭装置
US20080093879A1 (en) Hard Top
CN101464469B (zh) 仓门开合机构
CN209758111U (zh) 集污斗四杆开门机构
CN107829641B (zh) 一种带惰轮的传动防潮密闭门自动启闭装置
CN201172385Y (zh) 篷架结构全密闭环保苫盖装置
CN220496829U (zh) 真空灌胶机箱体开关门机构
CN217419420U (zh) 一种平衡移动的门式闸机
CN201745279U (zh) 一种带滑板的文件夹
CN10897387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隐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