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3580U -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3580U
CN209493580U CN201821994417.4U CN201821994417U CN209493580U CN 209493580 U CN209493580 U CN 209493580U CN 201821994417 U CN201821994417 U CN 201821994417U CN 209493580 U CN209493580 U CN 209493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norkel
horizontal
zymolysis equipment
exhau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44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沐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944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3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3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35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发酵设备,该卧式发酵设备,包括筒体,以及分别与筒体两端转动密封连接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设于一筒体支架上,在前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在后端盖上设置有出料口,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筒体转动的筒体驱动装置,在筒体的内腔中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通气的通气管组和用于排气的排气管组,通气管组和排气管组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在筒体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片。该卧式发酵设备,不仅实现了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的连续化处理,而且实现了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与氧气的充分接触,有利于其有氧发酵过程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发酵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也越来越多,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有氧发酵是较好的处理方式,因为有氧发酵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有机废弃物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目前广泛采用是开放式发酵池发酵技术,在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过程中,容易因氧气混合不充分造成厌氧发酵,产生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
因此,封闭式有氧发酵成为了对环境污染程度较小的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处理方式,不仅因其污染程度小,而且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处理速度也较快。传统的发酵设备多为立式结构,每发酵处理完设备内的物料后,就需要导出,不能连续化生产,效率低。专利CN 102617204A公布了一种高效智能的好氧发酵反应系统,包括好氧发酵反应器、循环水系统、进排气系统、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好氧发酵反应器的卧置筒体外具有水套,卧置筒体两侧封盖上具有进、出料孔和进、排气孔;循环水系统连接连通卧置筒体上的水套,进排气系统连接连通卧置筒体封盖上的进、排气孔;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安装在好氧发酵反应器内和好氧发酵反应器进出水管上,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分别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水系统、进排气系统、好氧发酵反应器和外部进卸料输送设备。其占地面积更小,发酵效率更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可使有机废弃物快速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但是,却存在氧气不能与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充分混合的缺陷,容易造成有机废弃物有氧发酵进行的不彻底,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加重了废气后续处理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连续、并能使氧气与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混合更充分的卧式发酵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提高了物料发酵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包括一筒体,以及分别与筒体两端转动密封连接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设于一筒体支架上,在前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在后端盖上设置有出料口,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筒体转动的筒体驱动装置,在筒体的内腔中设有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通气的通气管组和用于排气的排气管组,通气管组和排气管组的两端均贯穿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
在筒体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片。
在筒体内腔中还设置有若干个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辅助打散物料的支撑板,所述排气管组和通气管组分别贯穿每个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在每个支撑板上开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
所述支撑板为格栅。
所述通气管组包括若干根通气管,所述排气管组包括若干根排气管,在每个通气管和每个排气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每个通气管的气孔开设于所述通气管的上部,在每个通气管的气孔上方设置有与通气管配合设置的气孔防堵装置。
所述气孔防堵装置包括扣设在通气管上方的若干根角钢,每根角钢分别设置于相邻两支撑板间,每个角钢的两直角侧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块与所述通气管固接。
每个通气管的气孔沿通气管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每个排气管的气孔沿排气管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
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安装位;
在后端盖顶部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在正对筒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观察口和用于检修的人孔,第一观察口、第二观察口、人孔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盖板。
所述筒体驱动装置包括一动力组和若干托轮组,所述动力组包括一套设固定于筒体外侧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与一电机相连;
每个托轮组包括一套设固定于筒体外侧的托轮盘和与所述托轮盘配合设置的两个托轮,两个托轮设置在同一托轮支架上。
所述筒体支架、所述托轮支架、所述电机固设于同一固定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所具有的优点是:该卧式发酵设备,筒体驱动装置驱动内侧设置螺旋片的筒体转动,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持续发酵,直至从卧式发酵设备的进料口一端至出料口另一端排出,实现了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的连续发酵处理,提高了物料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的处理效率;通过在筒体内设置进气管组和通气管组,有助于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发酵时通入的氧气与输送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更充分的接触,以便更彻底实现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的有氧发酵进程,缩短了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处理时间,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用于辅助碎料的支撑板,将大块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打散成小块,以便使通气管通入的氧气与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更充分的接触,促进有氧发酵过程;在通气管上方设置与其气孔配合的气孔防堵装置,有效避免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落到通气管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气孔阻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托轮及托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向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沿C-C向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卧式发酵设备,包括一筒体1,以及分别与筒体1两端转动密封连接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固设于一筒体支架4上,在前端盖2上设置有进料口5,进料口5可设置于前端盖2的上部,在后端盖3上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可设置于后端盖3的底部,有利于出料。在筒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筒体1转动的筒体驱动装置,在筒体1的内腔中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通气的通气管组8和用于排气的排气管组9,通气管组8和排气管组9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于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设置。文中“前”、“后”是相对而言的,“后”指的是沿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输送方向,“前”指的是与“后”相反的方向。
在进行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处理发酵时,通过筒体驱动装置驱动筒体使筒体1以其轴心为转轴转动,在进料口5投放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同时通过通气管组8向卧式发酵设备中通入氧气,使从进料口5投放的物料在氧气的作用下进行有氧发酵,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有氧发酵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组9排出卧式发酵设备,排出的气体可以进入下一处理工序进行废弃的有效利用或者处理后无污染排放。进入卧式发酵设备中的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在从进料口5方向向出料口6方向输送物料的过程中,通气管组8通入的氧气可以充分与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接触,保证了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的有氧发酵过程。该卧式发酵设备可以连续处理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加快了其处理时间。
进一步的,在筒体1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片7。筒体1水平设置时,随着筒体1的转动,螺旋片7用于输送物料,若筒体1倾斜设置时,筒体1内侧可不设置螺旋片7。
进一步的,在筒体1内腔中还设置有若干个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辅助打散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的支撑板10,所述排气管组9和通气管组8分别贯穿每个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在每个支撑板10上开设有供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通过的通道11。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板为一个方形框,方形框其中一对角线上连接有一条板。如此设置,在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从进料口5输送至出料口6的过程中,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遇到支撑板10时,支撑板10的条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块物料打散成小块物料,被打散的部分小块物料可以从通道11中经过,有利于其与氧气更充分的混合,从而有利于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有氧发酵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氧气不充分造成厌氧发酵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在靠近进料口5处的第一个支撑板与其他支撑板稍有不同,在其顶部设置缺口,如图6所示,用以搭接进料头或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0可以选择格栅,格栅板用来打散物料,格栅通孔可用于经过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组8包括若干个通气管801,所述排气管组9包括若干个排气管901,每个通气管801和每个排气管901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前端盖2和后端盖3设置,通气管801和排气管901端部穿出后通过胶圈挡板与前端盖2和后端盖3固定。支撑板也通过胶圈挡板与分别通气管801和排气管901固接。便于从卧式发酵设备外通入氧气或排出发酵气体,在每个通气管801和每个排气管90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气孔802。气孔80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等形状。
进一步的,每个通气管801的气孔802开设于所述通气管801的上部,在每个通气管801的气孔802上方设置有与通气管801配合设置的气孔防堵装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自上方物料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气孔802阻塞现象的产生。
所述气孔防堵装置包括扣设在通气管801上方的若干根角钢12,每根角钢12分别设置于相邻两支撑板10间,每个角钢12的两直角侧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块13与所述通气管801固接。
每个通气管801的气孔沿通气管801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每个排气管901的气孔沿排气管901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如此设置,有利于使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与通入氧气混合的更均匀,使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的有氧发酵进行的更彻底。使通气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气孔802阻塞。对于污水较多的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污水容易淹没通气管,注意通气管的通气气压要大于污水液压。
进一步的,在筒体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安装位14;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卧式发酵设备,可以随时根据发酵温度调整筒体1的转速,以保证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有氧发酵的彻底进行。
在后端盖3顶部设置有第一观察口15,第一观察口15对应后端盖3底部的出料口6设置,用于观察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的出料情况。在正对筒体1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观察口16和用于检修的人孔17,第二观察口16用于观察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的发酵情况。人孔17用于停车时进入卧式发酵设备内部进行检修工作。第一观察口15、第二观察口16、人孔17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盖板。
所述筒体驱动装置包括一动力组18和若干托轮组19,所述动力组18包括一套设固定于筒体1外侧的齿轮盘1801,所述齿轮盘1801与一传动齿轮1802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802与一减速器18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1803与一电机1804相连;
每个托轮组19包括一套设固定于筒体1外侧的托轮盘1901和与所述托轮盘1901配合设置的两个托轮1902,两个托轮1902设置在同一托轮支架2003上。
在使用时,电机1804带动传动齿轮1802工作,使与传动齿轮1802啮合的齿轮盘1801工作,从而带动筒体1转动,托轮1902和托轮盘1901配合设置,用于筒体1的转动支撑,托轮组19的个数随筒体1长度而定,两者配合共同完成有机废弃物及有机类污泥物料的发酵和输送工作,在每个托轮1902的两侧设置有托轮挡板,用于防止托轮盘1901偏移。
所述筒体支架4、所述托轮支架1903、所述电机1804设置在同一固定底座20上。有利于更牢固保持其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发酵的工作的顺利进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以及分别与筒体两端转动密封连接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设于一筒体支架上,在前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在后端盖上设置有出料口,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筒体转动的筒体驱动装置,在筒体的内腔中设有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通气的通气管组和用于排气的排气管组,通气管组和排气管组的两端均贯穿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腔中还设置有若干个沿筒体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辅助打散物料的支撑板,所述排气管组和通气管组分别贯穿每个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在每个支撑板上开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组包括若干根通气管,所述排气管组包括若干根排气管,在每个通气管和每个排气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通气管的气孔开设于所述通气管的上部,在每个通气管的气孔上方设置有与通气管配合设置的气孔防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防堵装置包括扣设在通气管上方的若干根角钢,每根角钢分别设置于相邻两支撑板间,每个角钢的两直角侧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块与所述通气管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通气管的气孔沿通气管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每个排气管的气孔沿排气管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安装位;在后端盖顶部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在正对筒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观察口和用于检修的人孔,第一观察口、第二观察口、人孔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驱动装置包括一动力组和若干托轮组,所述动力组包括一套设固定于筒体外侧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与一电机相连;
每个托轮组包括一套设固定于筒体外侧的托轮盘和与所述托轮盘配合设置的两个托轮,两个托轮设置在同一托轮支架上。
CN201821994417.4U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93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4417.4U CN209493580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4417.4U CN209493580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3580U true CN209493580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441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93580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35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2738A (zh) * 2020-05-20 2020-07-03 重庆大学 一种高效返混的滚筒式好氧堆肥反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2738A (zh) * 2020-05-20 2020-07-03 重庆大学 一种高效返混的滚筒式好氧堆肥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7270B (zh) 一种带热量交换的卧置圆筒滚动式好氧发酵装备
TW201702155A (zh) 餐廚垃圾處理設備
CN201553729U (zh) 一种固体发酵装置
CN210765052U (zh) 一种有机肥高温好氧发酵罐
CN211367429U (zh) 一种厨余垃圾堆肥装置
CN111620733A (zh) 一种有机肥塔式发酵设备
CN105505771A (zh) 一种多功能固相酶解发酵设备
CN209493580U (zh) 一种卧式发酵设备
CN107651989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海藻肥发酵罐
CN108929846A (zh) 一种可移动式好氧堆肥兼厌氧发酵系统
CN212425907U (zh) 一种有机肥塔式发酵设备
CN210523377U (zh) 一种设有臭气处理机构的厨余处理装置
CN212041989U (zh) 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设备
CN205974303U (zh) 滚筒式堆肥仓
CN107698287A (zh) 一种茶叶种植农业肥料发酵装置
CN211471182U (zh) 好氧发酵设备
CN112094728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用具有密封性良好的发酵装置
CN211111283U (zh) 一种瓦楞纸废水沼气收集设备
CN208594292U (zh) 一种工业用生物蛋白酶发酵罐
CN207727069U (zh) 一种便于快速发酵的沼气罐
CN206156997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搅拌装置
CN206184304U (zh) 一种搅拌推进双作用发酵舱
CN215103211U (zh) 一种水产用发酵软颗粒的菌液配制加工装置
CN220537714U (zh) 一种餐厨垃圾堆肥系统
CN215712094U (zh) 一种具有微生物培养仓的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