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7559U - 电池包和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和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87559U CN209487559U CN201920115410.9U CN201920115410U CN209487559U CN 209487559 U CN209487559 U CN 209487559U CN 201920115410 U CN201920115410 U CN 201920115410U CN 209487559 U CN209487559 U CN 2094875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core
- mould group
- core mould
- type
- plug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是具有第一电容量的第一类型电芯模组,或者是具有不同的第二电容量的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均具有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第一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具有A型插口且负极插接件具有B型插口,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负极插接件具有A型插口且正极插接件具有B型插口。A型插口和B型插口形状和/或尺寸不同。本实用新型以最简单且最经济的方式确保电池包中仅包括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而避免混装问题;没有改变电池包的已有部件的机械结构且没有引入新的零部件,从而无需重新进行整车测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的电池部件,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同一类型电芯模块的电池包以及包括所述电池包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如本领域所已知的,电芯模组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中的最小可更换单元。新一款电池包投放到市场上之后,在更换最小可替换单元(即,电芯模组)时,由于至少两种现有的电芯模组外观相同而存在换错的风险。若不同类型的电芯模组混用,可能引发下述问题:
1.影响整体电池性能,现有阶段性能低的电池若换到新款电池中,会影响新款电池的整体性能。
2.由于管理方案的参数匹配不同,一旦两种电芯模组互相混用,经常会误报功能,告知电池有问题而不能使用,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不同种类的电芯模组热性能完全不同,导致关键安全指标的参数不同,一旦混用,在不同条件下触发与安全相对应的功能保护,给用户带来安全影响。
所以,有必要将两种不同电芯模组区分开。
申请人在研发汽车电池包PROJECT A的过程中,随着化学技术的发展,又开发出电容量更大的PROJECT B电池包。由于对于汽车整车而言,任何一个机械部件的结构和/或材质变化,都需要重新进行整车测试,历时长达8-9个月。为此,需要在不改变各已有部件的机械结构且无需引入新的零部件的情况下,使得PROJECT B电池包能应用于之前配备电池包PROJECT A的汽车中。为此,在设计时,期望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的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有相同的高压接插口和低压通讯接插口。
然而,这样在电池包的组装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将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混合在一起组装的风险,并且该混合组装的状态不会被组装人员或者电池包系统控制软件立即识别。但是这种混合组装的电池包在功能和性能上都会对终端客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性能低的PROJECT A电芯模组用到性能高PROJECT B电芯模组中,会降低PROJECT B电池包的电容量性能进而影响整车的电驾驶里程;而且由于参数匹配不同会出现功能误报状况;更严重的情况是由于二者热性能不同,安全指标的参数不同,安全性能得不到正常保护。
所以,如何以最简单且最经济的方式将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同的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区分开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旨在以最简单且最经济的方式区分开两种电芯模组以使得二者不会混用,从而确保同一类型的电池包中包括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而无需改变这两种电芯模组的机械结构。
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所述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是具有第一电容量的第一类型电芯模组,或者是具有不同的第二电容量的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均具有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第一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具有A型插口且负极插接件具有B型插口,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负极插接件具有A型插口且正极插接件具有B型插口。所述A型插口和所述B型插口形状和/或尺寸不同。
由此,以最简单且最经济的方式确保电池包中包括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而不会出现混装问题。而且,没有改变各电池包的已有部件的机械结构且没有引入新的零部件,无需重新进行整车测试。
优选地,所述多个电芯模组通过高压线束连接器串联连接,所述高压线束连接器的一个端部设有与A型插口适配的A型插头,并且所述高压线束连接器的另一端部设有与B型插口适配的B型插头。
借助于高压线束连接器两端的A型插头和B型插头与电芯模组的相应插口的串联插接操作也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电芯模组是否属于同一类型。
优选地,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均包括多个电芯,设置在电芯上的传感器通过引线连接至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同一外部侧,用于连接至各自电芯模组的控制器。
连接装置的布置位置有助于很容易确定组装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组装方位,简化组装。
优选地,第一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在第一类型电芯模组中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在第二类型电芯模组中的设置位置相同。
相同的设置位置确保不改变这两种类型的电芯模组的整体布局,从而无需进行整车测试。
优选地,正极插接件、负极插接件、电芯、传感器在第一类型电芯模组中的布局与在第二类型电芯模组中的布局相同。
相同的布局有利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共用同一组装生产线。
优选地,11个同一类型电芯模组在电池包中以三排四列的形式布局。
具有这种布局的电池包结构简单而紧凑。
优选地,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包括相同的设有正极标识和负极标识的封盖。优选地,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包括相同的设有正极标志和负极标志的安装板。
标识或标识的设置有利于加速组装进程且避免装错。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都使用相同的封盖和安装板,简化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成本,也有利于共用同一组装生产线。
优选地,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壳体相同。
可进一步简化其制造工艺和成本,更利于量产。
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
所获得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仅需调整两种类型的电芯模组的正极接插件和负极接插件的对应关系,就能确保二者不会混插,而且使得这两种类型的电芯模组的整体机械结构相同,将其串联连接的连接器仍通用,无需改变各零部件的已有生产工艺以及无需重新进行整车测试。另外,由于确保两种电芯模组不会混合组装,保证所制成的电池包性能安全。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内部的电芯模组布局的示意图;
图2是PROJECT A电芯模组的示意图,其中,封盖被移除;
图3是PROJECT B电芯模组的示意图,其中,封盖被移除;
图4是A型插口和A型插头的示意图;
图5是B型插口和B型插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的上盖拆除以显示出内部的电芯模组布局。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同一种类的11个电芯模组由高压线束连接器7串联连接,然后分别引出正极引出线8和负极引出线9,由此形成一个电池包。这11个电芯模组以三排四列的形式布局,结构简单紧凑。由11个PROJECT A电芯模组1(参见图2)串联连接而成电池包PROJECT A,或者,由11个PROJECT B电芯模组2(参见图3)串联连接而成电池包PROJECTB。
图2是PROJECT A电芯模组的示意图,其中,封盖被移除。图3是PROJECT B电芯模组的示意图,其中,封盖被移除。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这两种电芯模组在外观形状和尺寸上相同,而且内部各部件的布局相同。尤其是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安装位置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构思在于:PROJECT A电芯模组的具有A型插口的正极插接件与PROJECT B电芯模组的具有A型插口的负极插接件相同,且PROJECT A电芯模组的具有B型插口的负极插接件与PROJECT B电芯模组的具有B型插口的正极插接件相同,A型插口和B型插口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
在组装电芯模组时,可简单地将PROJECT A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分别用作PROJECT B电芯模组的负极插接件和正极插接件而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位置。由于这两种类型的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简单互换使用,保证PROJECT A电芯模组与PROJECT B电芯模组的整体机械结构相同。而且,由于PROJECT A的电芯模组的正极接插件与PROJECT B电芯模组的负极接插件相同(都为A型插口),二者不可能通过高压线束连接器7进行串联连接,从而达到不能错误地插接的目的。这样就可以简单而有效地识别并区分开这两种类型的电芯模组,从而避免在同一电池包中混装入另一类型的电芯模组。
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的外观尺寸和各部件布局相同,正极插接件10与负极插接件22相同,而且负极插接件12与正极插接件20相同,所形成的电池包PROJECT A和PROJECT B电池包的外观形状和尺寸也相同,从而确保不改变电池包的整体机械结构。这样,在没有改变各已有部件的机械结构且没有引入新的零部件的情况下,使得PROJECT B电池包能应用于之前配备电池包PROJECT A的汽车中而无需重新进行整车测试。
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可具有相同的外壳而仅内部的插口的结构和/或尺寸不同,由此,可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和成本,更利于量产。
参见图2,PROJECT A电芯模组设有多个电芯3(在本实施例中为7个电芯)。传感器4设置在电芯上,通过引线5而从PROJECT A电芯模组中引出,继而经连接装置6连接到PROJECT A电芯模组的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插接件10和负极插接件12分别设置在PROJECT A电芯模组左下部和右上部,连接装置6通过引线5在PROJECT A电芯模组右下部引出,位于其下侧。
参见图3,PROJECT B电芯模组设有多个电芯3(在本实施例中为7个电芯)。传感器4设置在电芯上,通过引线5而从PROJECT B电芯模组中引出,继而经连接装置6连接到PROJECT B电芯模组的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插接件20和负极插接件22分别设置在PROJECT B电芯模组左下部和右上部,连接装置6通过引线5在PROJECT B电芯模组右下部引出,位于其下侧。
也就是说,连接装置6在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中位于同一外部侧。连接装置6的布置位置有助于很容易确定组装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组装方位,简化组装。
参见图2和图3,正极插接件10、负极插接件12、电芯3、传感器4和连接装置6在PROJECT A电芯模组中的布局与正极插接件20、负极插接件22、电芯3、传感器4和连接装置6在PROJECT B电芯模组中的布局相同,由此简化组装工艺。
参见图2和图3,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还包括相同的设有正极标志和负极标志的安装板。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还包括相同的封盖(参见图1,在图2-3中已移除),在封盖的与安装板的正极标志和负极标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正极标识和负极标识。标志或标识的设置有利于加速组装进程且避免装错。
高压线束连接器6的第一端部设有与A型插口适配的A型插头,在相对的第二端部设有与B型插口适配的B型插头。图4示意性示出了A型插口(左图)和A型插头(右图),而图5示意性示出了B型插口(左图)和B型插头(右图)。例如,A型插口的形状可以选自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正方形等形状中的任一种,或者简单地在上述基本形状的基础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凹口和/或突出部。B型插口和A型插口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只要二者能区分开即可。相对应地,A型插头和B型插头具有相适配的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
借助于高压线束连接器6的插头与电芯模组的插口的串联插接操作也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电芯模组是否是同一类型。即,若各电芯模组都能正确串联插接,则表明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反之,若某一电芯模组不能正确串联插接,则表明其属于另一类型的电芯模组。
PROJECT A电芯模组和PROJECT B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壳体可以结构相同,仅需插口不同即可,这样可简化零部件制造工艺和节约制造成本。
电动车可包括PROJECT A电池包或者可包括PROJECT B电池包。
如本领域内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仅仅通过阐释和举例作出前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在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内可以有许多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内,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结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所述同一类型的电芯模组是具有第一电容量的第一类型电芯模组,或者是具有不同的第二电容量的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外观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均具有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
其特征在于,
第一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具有A型插口且负极插接件具有B型插口,
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负极插接件具有A型插口且正极插接件具有B型插口,
其中,所述A型插口和所述B型插口形状和/或尺寸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芯模组通过高压线束连接器串联连接,所述高压线束连接器的一个端部设有与A型插口适配的A型插头,并且所述高压线束连接器的另一端部设有与B型插口适配的B型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均包括多个电芯,设置在电芯上的传感器通过引线连接至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同一外部侧,用于连接至各自电芯模组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在第一类型电芯模组中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在第二类型电芯模组中的设置位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正极插接件、负极插接件、电芯、传感器在第一类型电芯模组中的布局与在第二类型电芯模组中的布局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11个同一类型电芯模组在电池包中以三排四列的形式布局。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包括相同的设有正极标识和负极标识的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包括相同的设有正极标志和负极标志的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电芯模组和第二类型电芯模组的正极插接件和负极插接件的壳体相同。
10.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5410.9U CN209487559U (zh) | 2019-01-24 | 2019-01-24 | 电池包和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5410.9U CN209487559U (zh) | 2019-01-24 | 2019-01-24 | 电池包和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87559U true CN209487559U (zh) | 2019-10-11 |
Family
ID=6813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15410.9U Active CN209487559U (zh) | 2019-01-24 | 2019-01-24 | 电池包和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8755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94635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电池包及装置 |
CN113594615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包括其的装置 |
-
2019
- 2019-01-24 CN CN201920115410.9U patent/CN2094875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94635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电池包及装置 |
CN113594615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包括其的装置 |
US12062812B2 (en) | 2020-04-30 | 2024-08-13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battery pack, and apparatu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87559U (zh) | 电池包和电动车 | |
CN103943983A (zh) | 电气连接箱 | |
CN103094505A (zh) | 蓄电池单元 | |
KR20180044714A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
KR102662704B1 (ko) | 배터리 시스템용 수동 서비스 분리 장치 | |
CN108780872A (zh) | 电池和用于制造电池的方法 | |
CN106471647A (zh) | 可电压保护地制造的机动车电池 | |
EP2612389B1 (en) | High-voltage battery with integrated cell connector | |
CN106785744A (zh) | 一种模块化印制板式矩形混装插头连接器 | |
CN203761683U (zh) | 可插拔继电器电路模块 | |
CN206422345U (zh) | 一种模块化印制板式矩形混装插头连接器 | |
CN110676648A (zh) | 充电插座结构以及充电插座 | |
CN101841113A (zh) | 一种高压导线连接器 | |
CN211062678U (zh) | 一种pcb熔断器盒及汽车 | |
CN219717155U (zh) | 一种预充回路线束安装盒和电池包高压配电盒 | |
CN216251404U (zh) | 一种台架测试线束 | |
CN105047838B (zh) | 电池舱组 | |
CN211376785U (zh) | 一种电池包接口装置 | |
CN109962368A (zh) | 一种转接结构和包括转接结构的连接器 | |
CN218975728U (zh) | 电池模组的采集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7145685U (zh) | 一种智能充电箱 | |
CN209641877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08797227U (zh) | 一种接插式母插座 | |
CN211654955U (zh) | 一种分离式燃料电池电压巡检装置 | |
CN21870274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转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