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2319U - 植草护坡砖 - Google Patents

植草护坡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2319U
CN209482319U CN201821719771.6U CN201821719771U CN209482319U CN 209482319 U CN209482319 U CN 209482319U CN 201821719771 U CN201821719771 U CN 201821719771U CN 209482319 U CN209482319 U CN 209482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ss planting
revetment brick
planting revetment
bri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97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Wu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Five 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Five 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Five 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2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2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草护坡砖,所述植草护坡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植草护坡砖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其中,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坡砖的第一凹槽形成第一种植孔,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缺口形成第二种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整体安装后,块与块之间形成梭子型空腔,可种植各种植物;既解决了边坡防护问题,同时也不会影响生态环境,使用方便,易于推广;护坡砌块之间联接牢固,护坡整体稳定,坡面花式美观。

Description

植草护坡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草护坡砖。
背景技术
砖是一种建筑材料,是构成墙体主要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明了各种材质的砖应用于不同领域。为保证边坡稳定和防止水土流失,必须对边坡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护和治理。为落实生态优先、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设计理念,尽可能优先考虑生态防护。现有生态防护技术主要采用植物护坡和综合护坡的方式。
植物护坡一般是通过覆土后撒播草籽进行边坡绿化,该护坡方式施工简单、价格低廉,但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差;综合护坡即为采用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护坡方式,具有边坡防护和恢复植被的双重作用,如框格内植草护坡是先在边坡上用混凝土砌筑框格,后在框格内置土植草进行绿化。该方法护坡效果较好,但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工期较长且造价较高;目前公路、铁路两侧的护坡多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或石块铺设,重量大,造价高,并且因为相互之间没有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容易造成移动、脱落和塌陷,影响公路和铁路的安全,同时由于采用平面整体铺设,也不能种植绿色植被。在生态护坡、堤岸防护、地坪铺设等场所常用砌块砖提高场所整体的稳定性。目前最常用的护坡砌块分为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空心砌块具有更好的通透性能和生态绿化功能,为了提高护坡砌块的整体稳定性,砌块之间采用了联锁结构,如单向联锁结构和双向联锁砌块砖。
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0839479.2公开了一种十字护坡植草砖,砖本体呈十字形,且内部有相同形状的金属丝,金属丝延伸出砖本体并构成套环及挂钩,套环及挂钩依次相邻设置,植草砖以顶端相连,形成矩形栽植腔。该护坡设计砖体结构综合面积小,植草空间大,护坡效果不理想。
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120378282.0公开了一种护坡砖,包括方形砖体,砖体两侧中部设有对称的缺口6,缺口6内边与砖体侧边平行,且缺口6面积与其内边向砖体两底边和侧边所截砖体面积相同,每块护坡砖都能够和另外四块护坡砖通过缺口6与缺口6内边向砖体两底边和侧边所截砖体相卡接。该结构采用的具有单向联锁结构的实心砌块,单向联锁结构的砖,护坡砌块之间联接不是很牢固,护坡整体稳定性一般,而且坡面花式单一,美观性一般。
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738194.5公开了一种双向联锁砌块砖,矩形主体的上下两相对侧分别开设有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凹槽,凹槽的底部两侧形成2个第一凹锁4,凹槽的开口处的两侧形成2个第一凸锁5,矩形主体的左右两相对侧分别设有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凸块,在凸块的与矩形主体连接处两侧形成2个第二凹锁4,凸块的顶部两侧形成2个第二凸锁5,第一凹锁4的轮廓尺寸与第二凸锁5的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第一凸锁5的形状尺寸与第二凹锁4的轮廓尺寸完全相同,且凸块的顶边宽度等于凹槽的底部的宽度,凸块与矩形主体连接处的宽度等于凹槽的开口宽度。该结构采用具有双向联锁结构的空心砌块,护坡砌块之间联接不是很牢固,护坡整体稳定性一般,联接后的整体结构不够完整方正,如果为了扩大绿化面积,势必要扩大空心孔的面积,这样会导致护坡砖的强度结构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相互之间可连接、铺设后整个护坡形成一个整体、坡面花式美观、增加护坡稳固性的植草护坡砖。所述植草护坡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第一凹槽1,所述植草护坡砖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6。其中,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坡砖的第一凹槽1形成第一种植孔2,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缺口6形成第二种植孔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将每个侧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四个侧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交替设有凹锁4和凸锁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加厚层3,所述加厚层3在所述植草护坡砖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梯度。其中,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梯度形成对标槽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草护坡砖正中间设有第三种植孔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种植孔10周围,所述植草护坡砖第四种植孔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凹槽12。
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最新设计标准,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现场安装快捷,安全稳定;
2、结构设计科学,整体安装后,块与块之间形成梭子型空腔,可种植各种植;
3、既解决了边坡防护问题,同时也不会影响生态环境,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4、护坡砌块之间联接牢固,护坡整体稳定,坡面花式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仰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主、后视图;
图5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左、右视图;
图6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仰视图;
图9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主、后视图;
图10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左、右视图;
图11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拼接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拼接俯视图;
图13为实施例3植草护坡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俯视图;
图15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仰视图;
图16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主、后视图;
图17为实施例1植草护坡砖的左、右视图;
图18为实施例3植草护坡砖的拼接立体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2植草护坡砖的拼接俯视图。
附图说明:1、第一凹槽;2、第一种植孔3、加厚层;4、凹锁;5、凸锁;6、缺口;7、第二种植孔;8、对标槽;9、第二凹槽;10、第三种植孔;11、第四种植孔;12、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地或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19所示,一种植草护坡砖。植草护坡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第一凹槽(1),植草护坡砖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6)。第一凹槽(1)将每个侧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四个侧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交替设有凹锁(4)和凸锁(5)。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加厚层(3),加厚层(3)在植草护坡砖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梯度。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梯度形成对标槽(8)。
在一些实施例中,植草护坡砖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正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植草护坡砖正中间可以设有第三种植孔(10)。在第三种植孔(10)周围,植草护坡砖可以设有第四种植孔(11)。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可以设有第三凹槽(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的横截面可以为五边形、半圆形、矩形或其他任意形状。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坡砖的第一凹槽(1)形成第一种植孔(2)。相应地,第一种植孔(2)的横截面可以为六边形、圆形和矩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锁(4)和凸锁(5)的横截面可以为半圆形、矩形、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形状。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坡砖的凹锁(4)和凸锁(5)可以相互锁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6)的横截面可以为半圆形、矩形或其他任意形状。拼接时,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缺口(6)形成第二种植孔(7)。相应地,第二种植孔(7)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和矩形。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植草护坡砖,外部轮廓为正方形(例如,尺寸为300×300mm)。植草护坡砖整体为对称结构,采用字母X的结构形式,垂直交叉,交叉角度为90度。植草护坡砖本身不带任何封闭的空腔,整体安装时,单体和单体之间形成可种植植物的空腔。
植草护坡砖四边均设有第一凹槽1,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两个第一凹槽1在拼接时形成第一种植孔2。第一凹槽1为五边形,相应地,第一种植孔2为六边形。
植草护坡砖上表面设有加厚层3,加厚层3与植草护坡砖上表面在边缘处均设有梯度。加厚层3与上表面在边缘处的梯度设计,有利于植物生长,种植孔内的植物可以凭助倾斜坡面借势扩散在矩形主体上,扩大受光面积,提高植物的生长环境。
植草护坡砖四边均设有凹锁4和凸锁5,凹锁4和凸锁5位于第一凹槽1两侧,四周的凹锁4和凸锁5交替分布。拼接时,相邻两植草护坡砖通过凹锁4和凸锁5固定锁紧。凹锁4为半圆形,凸锁5为半圆形,凹锁4和凸锁5的半径相同。
植草护坡砖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6,缺口6为三角形,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四个缺口6在拼接时形成第二种植孔7,第二种植孔7的形状为四边形,例如正方形。
实施例2
如图6-12所示,一种植草护坡砖,外部轮廓为正方形(例如,尺寸为600×600mm),可由四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植草护坡砖构成。植草护坡砖整体为对称结构,采用字母X的结构形式,垂直交叉,交叉角度为90度,植草护坡砖本身不带任何封闭的空腔,整体安装时,单体和单体之间形成梭子型的可种植植物的空腔。
植草护坡砖四边均设有第一凹槽1,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两个第一凹槽1在拼接时形成第一种植孔2,植草护坡砖上表面设有加厚层3,加厚层3与植草护坡砖上表面在边缘处均设有梯度,加厚层3与上表面在边缘处的梯度设计,有利于植物生长,种植孔内的植物可以凭助倾斜坡面借势扩散在矩形主体上,扩大受光面积,提高植物的生长环境。
加厚层3上设置有八个对标槽8,对标槽均设置在植草护坡砖的中心线上。
植草护坡砖四边均设有凹锁4和凸锁5,凹锁4和凸锁5位于第一凹槽1两侧,四周的凹锁4和凸锁5交替分布。拼接时,相邻两植草护坡砖通过凹锁4和凸锁5固定锁紧。凹锁4为半圆形,凸锁5为半圆形,凹锁4和凸锁5的半径相同。
植草护坡砖中心设有一个第二种植孔7,第二种植孔7为正方形;第二种植孔7的四边方向上各对称设置一个第一种植孔2。单体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6,缺口6为四边形,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四个缺口6在拼接时形成第二种植孔7。第二种植孔7的形状为四边形,例如正方形。
植草护坡砖的四边位于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形状为四边形,如正方形。
实施例3
如图13-19所示,一种植草护坡砖。植草护坡砖整体为对称结构。所述植草护坡砖四边均设有第一凹槽(1),所述第一凹槽(1)可以为半圆形。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两个第一凹槽(1)在拼接时形成第一种植孔(2),此时,第一种植孔(2)为圆形。
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加厚层(3),所述加厚层(3)与所述植草护坡砖上表面在边缘处均设有梯度。
所述植草护坡砖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6),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四个缺口(6)在拼接时形成第二种植孔(7)。
所述植草护坡砖设有第三种植孔(10)和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三种植孔(10)周围的第四种植孔(11)。所述四个第四种植孔(11)将所述在所述植草护坡砖分成四个子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种植孔(10)为圆形,所述第三种植孔(11)为十二边形。
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凹槽(12),所述第三凹槽(12)沿上述每个子部分的对角线和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中间线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草护坡砖四边均设有凹锁(4)和凸锁(5),均未在图上示出。四边的凹锁(4)和凸锁(5)交替分布,每边上凹锁(4)和所述凸锁(5)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两侧,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拼接时通过凹锁(4)和凸锁(5)固定锁紧。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部分实施例,凡常规的替代或者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参数变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植草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护坡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第一凹槽(1),所述植草护坡砖在四角处均设有缺口(6);其中,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第一凹槽(1)形成第一种植孔(2),相邻四个植草护坡砖的缺口(6)形成第二种植孔(7);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加厚层(3),所述加厚层(3)在所述植草护坡砖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梯度;其中,拼接时,相邻两个植草护坡砖的梯度形成对标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护坡砖正中间设有第三种植孔(10);在所述第三种植孔(10)周围,所述植草护坡砖设有第四种植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护坡砖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凹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植草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将每个侧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四个侧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交替设有凹锁(4)和凸锁(5)。
CN201821719771.6U 2018-07-20 2018-10-23 植草护坡砖 Active CN2094823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40632 2018-07-20
CN201821154063 2018-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2319U true CN209482319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9771.6U Active CN209482319U (zh) 2018-07-20 2018-10-23 植草护坡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2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9960A (zh) * 2019-12-27 2021-06-29 吴金栋 Bsc生物基质生态模块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9960A (zh) * 2019-12-27 2021-06-29 吴金栋 Bsc生物基质生态模块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73907A1 (zh) 一种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5839592B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US5535568A (en) Self indexing landscape module
CN209482319U (zh) 植草护坡砖
CN206428710U (zh) 一种公路生态护坡砖及公路生态护坡
CN205276215U (zh) 一种卡锁式堆叠的生态砌块
JP2011084986A (ja) 土木構築物用ブロック、土木構築物用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土木構築物
KR200185613Y1 (ko) 호안용 블록
CN201801875U (zh) 复合护坡网格
CN215289949U (zh) 一种四边互锁式生态护坡砌块
CN204456144U (zh) 一种全方位咬合型植被护坡砖
CN201236344Y (zh) 生态型绿化砌砖
CN211006527U (zh) 一种蜂巢型生态袋生态护岸结构
CN205839696U (zh)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KR200414970Y1 (ko) 환경식생블록
CN110184998A (zh) 一种用于抗海浪可植草绿化的新型生态护坡结构
CN207812467U (zh) 一种装配式护坡砖结构单元及生态护坡
KR102238975B1 (ko) 자연사면 복원 및 보강을 위한 테라스형 식생블록
CN205604183U (zh) 一种蜂巢砌块、蜂巢护坡及蜂巢挡土墙
KR100406812B1 (ko) 격자형 망태블럭
KR100478156B1 (ko) 환경친화적 호안블록
KR102333349B1 (ko) 블럭이 일체화된 친환경 대형 식생호안블럭
CN106049362B (zh)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KR200284981Y1 (ko) 식생식물활착안정과 구조유지를 가능하게하는 호안블록
KR102541252B1 (ko) 온실가스 저감형 화단조성 모듈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구축된 화단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ai Bu Zhen Wu Feng Cun,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xing Wu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ai Bu Zhen Wu Feng Cun,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WU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