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9696U -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9696U
CN205839696U CN201620781059.3U CN201620781059U CN205839696U CN 205839696 U CN205839696 U CN 205839696U CN 201620781059 U CN201620781059 U CN 201620781059U CN 205839696 U CN205839696 U CN 205839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
groove
bricks
ecology
laid bri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810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uoji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uoji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uoji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uoji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810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9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9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96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生态砌砖,包括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一体成型的盆体,每个盆体包括本体、通孔,相邻两个本体相连接的位置形成连接部,两个本体的后端部之间设置卡槽,多个生态砌砖交错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抵在一起,形成新的连接部。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后侧形成新的卡槽,卡槽卡在下一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上,通孔的前端位于连接部上方,通孔的后端位于卡槽的上方,通孔和下一层生态砌砖的连接部、卡槽、下二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一起组成花盆。生态砌砖的砌砖墙体,包括若干块叠放在一起的生态砌砖。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在砌砖的盆腔下方另外设置盆底,就可以当成花盆使用,生产工艺简单,并且极大的降低了不良率,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的是砌砖。
背景技术
砌砖在建筑、城市道路、园林、水利、土工、景观工程中都有大量使用,其种类繁多,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地面砖、草坪砖、墙面砖、墙体砖、挡土墙砖、护坡砖、装饰砖等。以上砌砖从施工角度来看,可分为铺放和堆放两种:铺放砌砖包括地面砖、草坪砖、墙面砖、铺放护坡砖等;堆放砌砖包括墙体砖、挡土墙砖、护坡砖、堆放护坡砖等。
现有的堆放砌砖可以定义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传统的护坡方式,在我国过去的护坡挡墙中,占有90%以上份额,方式主要有干砌石、浆砌石、现场混凝土浇筑、预制构件等。第一代主要特点是,固土护坡、稳定岸堤,行洪排涝。其主要弊端是,1、通透性差:第一代护坡是一块整体,渗水、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背体的迅速排水,会给护坡挡墙造成水压过大,抗灾能力弱;2、生态性差:传统护坡切断了水生物链,水中和岸上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受到毁灭性破坏,生态失去平衡,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大大降低;3、绿化性差:第一代护坡是一块不毛之地,大自然的绿和美均遭受破坏,给人以冰冷生硬的感觉,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第二代:挡墙采用砌砖堆砌,无需水泥砂浆,通过使用加筋带技术,保证了挡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000年以后,在我国水利、公路、市政等建设中开始逐步应用,目前第二代砌砖有实心砖、空心砖、箱体砖、变形实心砖。第二代主要特点是:在保持第一代挡墙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了挡墙透水、透气 性能,生态性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大大提高,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第二代挡墙是柔性结构挡墙,占地面积少,基础要求简单,排水效果明显。其主要弊端是,绿化景观功能差,对河水的净化、过滤功能弱。
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200820161608.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型绿化砌砖,所述的砖体由花盆体与锁嵌体二部分构成,所述的花盆体上有盆腔,盆腔上有渗水孔。
该结构的砖体开启了堆放砌砖的第三代:通过全新的理念设计,突破了传统挡墙的缺陷,很好地解决了砌砖的强度、绿化、稳固和通透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挡墙的稳定、生态、绿化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第三代主要特点是,1、在结合前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挡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绿化率可达到100%,景观性能大大提高;3、生态绿化性能的提高,有利于河水的净化和过滤,有利于水生物的生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从本申请人的该结构砖体上市以来,市场销量非常好,但是由于该生态型绿化砌砖的盆腔下部设置有渗水孔的盆底,造成砌砖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造成不良率很高,对制造工人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产量很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并且能扩大盆腔容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砌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生态砌砖,包括两个以上结构完全相同的一体成型的盆体,每个盆体均关于盆体自身的中轴线对称,每个盆体包括本体、通孔、凸台,所述通孔开设在本体的中央,上下通透,凸台设置在本体的后侧,相邻两个本体相连接的位置形成第一连接部, 两个本体的后端部之间设置一第一卡槽,多个生态砌砖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抵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连接部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部,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后侧形成与第一卡槽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卡在下一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上,所述通孔的前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连接部上方,所述通孔的后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通孔和下一层生态砌砖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卡槽、下二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一起组成一个花盆。
优化的,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与卡扣的凸台之间有缝隙。
作为一个实施方案,每个盆体的本体在摆放时邻近其他生态砌砖的一侧设置有一凸边,多个生态砌砖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凸边抵在一起。
或者,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其它几何形体的孔。
优化的,每个本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凹凸花纹图案。
优化的,相邻两个本体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矩形、或三角型、或倒梯形、或其它几何形缺口,缺口的作用是让下一层砌砖通孔露出来,这样便于通孔里的植物生长。
优化的,所述卡槽为矩形卡槽或者梯形卡槽或其它几何形卡槽。
优化的,两个盆体的后端通过一连接横梁连接起来,连接横梁的截面成直角梯形,朝向前端的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生态砌砖的砌砖墙体,包括若干块叠放在一起的生态砌砖,多个生态砌砖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抵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连接部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部,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后侧形成与第一卡槽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卡在下一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上,所述通孔的前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 二连接部上方,所述通孔的后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通孔和下一层生态砌砖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卡槽、下二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一起组成一个花盆。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巧妙的设计,使得不需要在砌砖的盆腔上另外设置渗水孔的盆底,就可以当成花盆使用,生产工艺简单,一般的工人都能操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并且在不增加生态砌砖的外型尺寸前提下,大大增加了植物土的容量,极大提升了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增强了墙体的稳定性,能够实现挡墙的稳定、生态、绿化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生态砌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生态砌砖堆叠成砌砖墙体的部分堆叠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生态砌砖堆叠成砌砖墙体的部分堆叠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生态砌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生态砌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生态砌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生态砌砖堆叠成砌砖墙体的部分堆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生态砌砖1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一体成型的盆体12。
每个盆体12均关于盆体12自身的中轴线对称,每个盆体12包括本体121、通孔122、凸边123、凸台124。
所述通孔122开设在本体121的中央,上下通透,该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2的前端是矩形,后端成漏斗型,漏斗型的扩端开口朝向前端。本体121在摆放时邻近其他生态砌砖1的一侧设置有一凸边123。凸台124设置在所述本体121的后侧。两个本体121相连接的位置形成连接部125,两个本体121的前端部之间设置一矩形缺口126,两个本体121的后端部之间设置一卡槽127。所述卡槽127的宽度和长度均稍大于凸台124的宽度和长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生态砌砖1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1的凸边123抵在一起,形成与连接部125结构和尺寸相同的连接部125′,相邻两个生态砌砖1的后侧形成与卡槽127结构和尺寸相同的新的卡槽127′,所述卡槽127或卡槽127′卡在下一层生态砌砖1的凸台124上,从而生态砌砖1不能够左右随意移动,起到定位的作用。又因为所述卡槽127或卡槽127′的宽度和长度均稍大于凸台124的宽度和长度,因此,卡槽127或卡槽127′和凸台124之间只有很少的缝隙。所述通孔122的前端位于下一层生态砌砖1的连接部125或125′上方,所述通孔122的后端位于下一层生态砌砖1的卡槽127或卡槽127′的上方,也即位于下二层的凸台124的上方,从而,所述通孔122和所述连接部125或125′、所述凸台124及周边部分、卡槽127或卡槽127′一起组成一个花盆,盆栽土放在所述连接部125或125′以及凸台124上,当灌溉水 或者雨水太多时,多余的水会从所述卡槽127或卡槽127′和凸台124之间的缝隙流出去。
该种生态砌砖1的结构,使得生态砌砖1生产时,无须作出花盆的底,省去加工的工序,减少次品,并且降低了成本。并且由于通孔122和下一层生态砌砖1的连接部125或125′、下二层生态砌砖1的凸台124一起组成一个花盆,有效地防止了上层花盆中土壤的流失,在不增加生态砌砖1的外型尺寸前提下,大大增加了植物土的容量,极大提升了绿化植物的存活率。
为了进一步保持生态砌砖1的稳固性,两个盆体12的后端通过一连接横梁128连接起来。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连接横梁128的截面成直角梯形,朝向前端的为斜面1282,斜面1282的设计,使得混凝土制砖机在布料时方便凸台124压制成型。凸台高度一般在2cm以上。
当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知,所述盆体12也可以包括2个以上相连在一起的盆体。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个本体12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凹凸花纹图案1212,该图案的设计一是增加了生态砌砖1的外部摩擦性,减缓水流的冲刷力,起到消浪作用,也增加了生态砌砖1的美感。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通孔122的前端呈梯形,后端成漏斗型,漏斗型孔和梯形孔交界的位置直径最大,另外,两个 本体121的前端部之间设置一小的三角型缺口126′。本体121整体宽度加大,从而在摆放时,邻近的生态砌砖1的本体121之间紧挨,形成流线型,便于流量湍急的河道快速泄洪。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通孔122呈圆形,且两个本体121的前端部之间形成倒梯形缺口126″,两个本体121的后端部之间形成梯形卡槽127″。
实施例五
一种使用上述实施例一至四所述的生态砌砖1的砌砖墙体,包括若干块叠放在一起的生态砌砖1,相邻两个生态砌砖1抵在一起,形成新的连接部125′,相邻两个生态砌砖1的后侧形成新的卡槽127′,所述本体121内通孔122的前端位于连接部上方,所述通孔122的后端位于卡槽127或127″的上方,从而,所述通孔122和下一层生态砌砖1的连接部125或125′、卡槽127或127′,下二层生态砌砖1的凸台124一起组成一个花盆,盆栽土放在所述连接部125或125′以及凸台124上,当灌溉水或者雨水太多时,多余的水会从会从所述卡槽127或卡槽127′和凸台124之间的缝隙流出去。卡槽127或127′的下方卡在本体121的后侧的凸台124上,从而生态砌砖1不能够左右随意移动,起到定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结构完全相同的一体成型的盆体,每个盆体均关于盆体自身的中轴线对称,每个盆体包括本体、通孔、凸台,所述通孔开设在本体的中央,上下通透,凸台设置在本体的后侧,相邻两个本体相连接的位置形成第一连接部,两个本体的后端部之间设置一第一卡槽,多个生态砌砖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抵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连接部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部,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后侧形成与第一卡槽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卡在下一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上,所述通孔的前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连接部上方,所述通孔的后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通孔和下一层生态砌砖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卡槽、下二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一起组成一个花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与卡扣的凸台之间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每个盆体的本体在摆放时邻近其他生态砌砖的一侧设置有一凸边,多个生态砌砖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凸边抵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每个本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凹凸花纹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相邻本体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矩形、或三角型、或梯形、或半圆形几何形状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矩形卡槽或者梯形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盆体的后端通过一连接横梁连接起来,连接横梁的截面成直角梯形,朝向前端的为斜面。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砌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叠放在一起的生态砌砖,多个生态砌砖叠放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生态砌砖抵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连接部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连接部,相邻两个生态砌砖的后侧形成与第一卡槽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卡在下一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上,所述通孔的前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连接部上方,所述通孔的后端位于下一层第一或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通孔和下一层生态砌砖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下二层生态砌砖的凸台一起组成一个花盆。
CN201620781059.3U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9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1059.3U CN205839696U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1059.3U CN205839696U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9696U true CN205839696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810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39696U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96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362A (zh) * 2016-07-22 2016-10-26 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362A (zh) * 2016-07-22 2016-10-26 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73907A1 (zh) 一种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203977365U (zh) 内嵌式格栅预制块
CN108589654A (zh) 一种生态砖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WO2017173906A1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3821108B (zh) 用于水岸生态防护的植被型水泥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
CN110670604A (zh) 一种硬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55593A (zh) 一种用于边坡防护的植生混凝土预制构件及施工方法
CN203866858U (zh) 一种河道驳岸植生挡土墙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05839696U (zh)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CN208441049U (zh) 一种生态砖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CN207092011U (zh) 一种水利生态系统
CN208486138U (zh) 一种新型海绵型生态透水砖
CN106049362B (zh) 一种生态砌砖及砌砖墙体
CN105862690A (zh) 一种带生态池的灌溉渠道
CN214061497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
CN206070485U (zh) 装配式生态护岸
CN206143713U (zh) 一种不加筋的现浇生态混凝土挡墙/护坡结构
CN21220027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
CN205276215U (zh) 一种卡锁式堆叠的生态砌块
CN20830042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生态墙结构
CN21015166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防渗结构
CN20709200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CN203452041U (zh) 新型砌块系列及其所形成的多功能墙体
CN113430994A (zh) 用于城区河道岸坡整治的生态混凝土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