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1582U - 气流床气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流床气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1582U
CN209481582U CN201821905970.6U CN201821905970U CN209481582U CN 209481582 U CN209481582 U CN 209481582U CN 201821905970 U CN201821905970 U CN 201821905970U CN 209481582 U CN209481582 U CN 209481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thesis gas
outlet
water
quench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59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胜
毕大鹏
袁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059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1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1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1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流床气化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气化炉,包括:气化室,具有第一烧嘴和高温合成气出口;辐射废锅,与所述气化室底部相连且与高温合成气出口连通,辐射废锅内设有水冷壁,水冷壁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辐射废锅的底部收缩形成粗合成气出口;激冷室,与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相连,粗合成气出口延伸至激冷室的液面以下,激冷室具有第一黑水出口、激冷后合成气出口和出渣口;第二气化炉,具有第二烧嘴、激冷后合成气入口、合成气出口和排渣口;旋风分离器,具有合成气入口、灰尘出口和除尘后合成气出口;对流废锅,内设有水冷管,水冷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蒸汽出口,对流废锅具有除尘后合成气入口和换热后合成气出口。

Description

气流床气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床气化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指的是以煤和水为原料,在气化炉内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最终获得合成气(主要是CO、H2)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高温高压、非均相、流动、传递等复杂的物化过程。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技术,是煤炭能源转化技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技术。世界上工业化的煤气化技术有三种,一是固定床,如Lurgi技术,二是流化床,如高温温克勒等,三是气流床,如GE、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
废锅流程和激冷流程相比,前者可以拿到一些高位能,后者只能拿到部分低位能,总的效果是前者略优于后者。但是对于一个装置来说,能效是指整个流程。提高全流程的能量转换效率,不能只看气化单元,更重要的是全流程单元的搭配,如何将产出的能量全部利用起来,热能设计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单元。
因此,现有废锅流程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升工艺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流床气化系统。该系统可合理利用能量,提高热效率,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流床气化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第一气化炉,所述第一气化炉包括:
气化室,所述气化室具有第一烧嘴;
辐射废锅,所述辐射废锅与所述气化室底部连通,所述辐射废锅内设有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收缩形成粗合成气出口;
激冷室,所述激冷室与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相连,所述粗合成气出口延伸至所述激冷室的液面以下,所述激冷室具有第一黑水出口、激冷后合成气出口和出渣口;
第二气化炉,所述第二气化炉具有第二烧嘴、激冷后合成气入口、合成气出口和排渣口,所述激冷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激冷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合成气入口、灰尘出口和除尘后合成气出口,所述合成气入口与所述合成气出口相连;
对流废锅,所述对流废锅内设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蒸汽出口,所述对流废锅具有除尘后合成气入口和换热后合成气出口,所述除尘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除尘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通过将煤、氧气供给至第一气化炉的气化室气化,可得到高温合成气,高温合成气下行至辐射废锅与水冷壁换热,高温合成气的显热被回收,得到高品质的第一蒸汽,粗合成气从辐射废锅的底部出来后即被送至激冷室液面下,实现粗合成气的激冷,且在激冷室里,即可以实现粗合成气的降温,还能实现粗合成气的初步洗涤净化,将粗合成气中的杂质去除;在第二气化炉里,将第二气化炉气化所得的高温合成气与第一气化炉激冷室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激冷后合成气混合换热,降低所得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对后续设备的热损害,此时合成气温度低于1000摄氏度,无需再设立辐射废锅、激冷室等,减少了设备投资和水资源的消耗;经换热后合成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可将合成气中的灰尘颗粒除去,减少灰尘颗粒对后续对流废锅的磨损;同时在对流废锅内,除尘后合成气与对流废锅内水冷管里的水换热,实现对除尘后合成气显热的回收,即实现了对高温合成气显热的再次回收,同时可得到高品质的第二蒸汽。由此,该系统可合理利用能量,提高热效率,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任选的,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汽包,所述汽包具有蒸汽入口和饱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蒸汽出口和所述第二蒸汽出口相连。由此,有利于实现对第一蒸汽和第二蒸汽的回收利用,减少工艺对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消耗。
任选的,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合成气洗涤塔,所述合成气洗涤塔具有换热后合成气入口、洗涤水入口、净化后合成气出口和黑水出口,所述换热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换热后合成气出口相连。由此,有利于实现换热后合成气的净化。
任选的,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黑水处理装置,所述黑水处理装置具有黑水入口和灰水出口,所述黑水入口与所述黑水出口相连,所述灰水出口与所述洗涤水入口和所述激冷室中的至少之一相连。由此,有利于实现黑水的回收利用,进一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任选的,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灰渣排放装置,所述灰渣排放装置与所述出渣口相连。由此,有利于及时收集激冷室所得的灰渣,促进反应的顺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实施煤气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实施煤气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实施煤气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实施煤气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实施煤气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流床气化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系统包括:第一气化炉100、第二气化炉200、旋风分离器300和对流废锅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气化炉100包括气化室110、辐射废锅120和激冷室130,且适于将煤、氧气供给至气化室发生气化反应,得到高温合成气,高温合成气下行至辐射废锅中进行换热,得到粗合成气和第一蒸汽,粗合成气在激冷室进行激冷处理,得到第一黑水、激冷后合成气和灰渣,激冷后合成气温度为200-300摄氏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气化室110具有第一烧嘴101,且适于将煤、氧气经第一烧嘴供给至气化室中发生气化反应,得到高温合成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辐射废锅120与气化室110底部连通,辐射废锅120内设有水冷壁11,水冷壁11具有第一进水口103和第一蒸汽出口104,辐射废锅120的底部收缩形成粗合成气出口(未视出),且适于用水冷壁与高温合成气进行换热,以便得到第一蒸汽和粗合成气。由此,可实现对高温合成气热量的回收,而水冷壁里的水在吸收了高温合成气的热量后气化为饱和蒸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激冷室130与辐射废锅120的底部相连,粗合成气出口(未视出)延伸至激冷室130的液面以下,激冷室130具有第一黑水出口106、激冷后合成气出口107和出渣口108,且适于将粗合成气进行激冷处理,得到第一黑水、激冷后合成气和灰渣,激冷后合成气温度为200-300摄氏度。具体的,粗合成气从辐射废锅的底部出来后即被送至激冷室液面下,实现了粗合成气的激冷,且在激冷室里,即可以实现粗合成气的降温,还能实现粗合成气的初步洗涤净化,将粗合成气中的杂质去除。具体的,粗合成气经激冷后得到的激冷后合成气的温度约为200-300摄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气化炉200具有第二烧嘴201、激冷后合成气入口202、合成气出口203和排渣口204,激冷后合成气入口202与激冷后合成气出口107相连,且适于将煤、氧气混合进行气化反应,并将激冷后合成气与气化所得的气体(1200-1400摄氏度)混合,以便得到混合合成气。具体的,在第二汽化炉里,通过将第二汽化炉气化所得的高温气体与激冷室出来的温度约为200-300摄氏度的激冷后合成气混合换热后,可得到温度为1000摄氏度以下的合成气。由此,有利于降低气体的温度,降低对后续设备的热损害,而无需再设立辐射废锅、激冷室等,减少了设备投资和水资源的消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旋风分离器300具有合成气入口301、灰尘出口302和除尘后合成气出口303,合成气入口301与合成气出口203相连,且适于将合成气进行旋风除尘,以便得到除尘后合成气和灰尘。具体的,合成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可将合成气中的灰尘颗粒除去,减少灰尘颗粒对后续对流废锅的磨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流废锅400内设有水冷管41,水冷管41具有第二进水口401和第二蒸汽出口402,对流废锅400具有除尘后合成气入口403和换热后合成气出口404,除尘后合成气入口403与除尘后合成气出口303相连,且适于将除尘后合成气与水冷管进行换热,以便得到第二蒸汽和换热后合成气。具体的,在对流废锅内,除尘后合成气与对流废锅内水冷管里的水换热,实现对除尘后合成气显热的回收,即实现了对高温合成气显热的再次回收,同时可得到高品质的第二蒸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系统,通过将煤、氧气供给至第一气化炉的气化室气化,可得到高温合成气,高温合成气下行至辐射废锅与水冷壁换热,高温合成气的显热被回收,得到高品质的第一蒸汽,粗合成气从辐射废锅的底部出来后即被送至激冷室液面下,实现粗合成气的激冷,且在激冷室里,即可以实现粗合成气的降温,还能实现粗合成气的初步洗涤净化,将粗合成气中的杂质去除;在第二气化炉里,将第二气化炉气化所得的高温合成气与第一气化炉激冷室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激冷后合成气混合换热,降低气化所得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对后续设备的热损害,此时合成气温度低于1000摄氏度,无需再设立辐射废锅、激冷室等,减少了设备投资和水资源的消耗;经换热后合成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可将合成气中的灰尘颗粒除去,减少灰尘颗粒对后续对流废锅的磨损;同时在对流废锅内,除尘后合成气与对流废锅内水冷管里的水换热,实现对除尘后合成气显热的回收,即实现了对高温合成气显热的再次回收,同时可得到高品质的第二蒸汽。由此,该系统可合理利用能量,提高热效率,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2,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汽包5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汽包500具有蒸汽入口501和饱和蒸汽出口502,蒸汽入口501与第一蒸汽出口104和第二蒸汽出口402相连。发明人发现,通过将所得的饱和蒸汽可以作为煤化工或者用于发电,提高企业的经济消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3,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合成气洗涤塔6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合成气洗涤塔600具有换热后合成气入口601、洗涤水入口602、净化后合成气出口603和黑水出口604,换热后合成气入口601与换热后合成气出口404相连,且适于将换热后合成气与洗涤水逆流接触,以便得到净化后合成气和黑水。具体的,换热后合成气从合成气洗涤塔底部进入,在洗涤塔底部的洗涤水的作用下,实现初洗涤,洗掉换热后合成气中的细渣,得到基本不含固体颗粒的合成气,该合成气沿洗涤塔向上流动,与从洗涤塔中部或上部进入的洗涤水直接接触,以除掉上述合成气中的残留的固体颗粒,得到净化后合成气,同时,换热后合成气中的细渣、固体颗粒等杂质进入到洗涤水中,形成黑水。由此,实现了净化后合成气的洗涤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4,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黑水处理装置7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黑水处理装置700具有黑水入口701和灰水出口702,黑水入口701与黑水出口604相连,灰水出口702与洗涤水入口602和激冷室130中的至少之一相连,且适于将黑水进行处理,以便得到灰水,并将灰水供给至合成气洗涤塔作为洗涤水使用和/或供给至激冷室中。具体的,灰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过滤装置、高压闪蒸装置、低压闪蒸装置、真空闪蒸装置和沉降装置。发明人发现,通过将杂质浓度较高的黑水进行处理,可将黑水中的杂质去除,得到杂质浓度较低的灰水,而所得的灰水可循环使用,可用于合成气洗涤塔中作为洗涤水使用,也可以用于激冷室中作为激冷水使用。由此,通过对黑水的处理,实现了黑水的可回收利用,进一步减少了工艺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5,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灰渣排放装置8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灰渣排放装置800与出渣口108相连,且适于将第一气化炉所得的灰渣进行处理。由此,有利于及时收集激冷室所得的灰渣,促进反应的顺行。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采用上述气流床气化系统进行煤气化的方法进行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6,该方法包括:
S100:将煤、氧气供给至第一气化炉发生气化反应
该步骤中,将煤、氧气经第一烧嘴供给至气化炉,使得在气化室发生气化反应,得到高温合成气,高温合成气下行至辐射废锅中与水冷壁进行换热,得到粗合成气和第一蒸汽,粗合成气在激冷室进行激冷处理,得到第一黑水、激冷后合成气和灰渣,激冷后合成气温度为200-300摄氏度。由此,可实现对高温合成气热量的第一次回收,而水冷壁里的水在吸收了高温合成气的热量后气化为饱和蒸汽。粗合成气从辐射废锅的底部出来后即被送至激冷室液面下,实现了粗合成气的激冷,且在激冷室里,即可以实现粗合成气的降温,还能实现粗合成气的初步洗涤净化,将粗合成气中的杂质去除。具体的,粗合成气经激冷后得到的激冷后合成气的温度约为200-300摄氏度。
S200:将煤、氧气经第二烧嘴供给至第二气化炉中进行气化反应,并将激冷后合成气与气化所得的气体混合
该步骤中,将煤、氧气经第二烧嘴供给至第二汽化炉中进行气化反应,并将激冷后合成气与气化所得的气体(1200-1400摄氏度)混合,以便得到混合合成气。具体的,在第二气化炉里,通过将第二汽化炉气化所得的高温气体与激冷室出来的温度约为200-300摄氏度的激冷后合成气混合换热后,可得到温度为1000摄氏度以下的合成气。由此,有利于降低气体的温度,降低对后续设备的热损害,而无需再设立辐射废锅、激冷室等,减少了设备投资和水资源的消耗。
S300:将合成气供给至旋风分离器中进行旋风除尘
该步骤中,将合成气供给至旋风分离器中进行旋风除尘,以便得到除尘后合成气和灰尘。具体的,合成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可将合成气中的灰尘颗粒除去,减少灰尘颗粒对后续对流废锅的磨损。
S400:将除尘后合成气供给至对流废锅中与水冷管进行换热
该步骤中,将除尘后合成气供给至对流废锅中与水冷管进行换热,以便得到第二蒸汽和换热后合成气。具体的,在对流废锅内,除尘后合成气与对流废锅内水冷管里的水换热,实现对除尘后合成气显热的回收,即实现了对高温合成气显热的再次回收,同时可得到高品质的第二蒸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流床气化方法,通过将煤、氧气供给至第一气化炉的气化室气化,可得到高温合成气,高温合成气下行至辐射废锅与水冷壁换热,高温合成气的显热被回收,得到高品质的第一蒸汽,粗合成气从辐射废锅的底部出来后即被送至激冷室液面下,实现粗合成气的激冷,且在激冷室里,即可以实现粗合成气的降温,还能实现粗合成气的初步洗涤净化,将粗合成气中的杂质去除;在第二气化炉里,将第二气化炉气化所得的高温合成气与第一气化炉激冷室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激冷后合成气混合换热,降低气化所得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对后续设备的热损害,此时合成气温度低于1000摄氏度,无需再设立辐射废锅、激冷室等,减少了设备投资和水资源的消耗;经换热后合成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可将合成气中的灰尘颗粒除去,减少灰尘颗粒对后续对流废锅的磨损;同时在对流废锅内,除尘后合成气与对流废锅内水冷管里的水换热,实现对除尘后合成气显热的回收,即实现了对高温合成气显热的再次回收,同时可得到高品质的第二蒸汽。由此,该系统可合理利用能量,提高热效率,同时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7,上述煤气化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500:将第一蒸汽和第二蒸汽供给至汽包中
该步骤中,将第一蒸汽和第二蒸汽供给至汽包。
发明人发现,通过将所得的饱和蒸汽可以作为煤化工或者用于发电,提高企业的经济消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8,上述煤气化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600:将换热后合成气供给至合成气洗涤塔中与洗涤水逆流接触
该步骤中,将换热后合成气供给至合成气洗涤塔中与洗涤水逆流接触,以便得到净化后合成气和黑水。具体的,换热后合成气从合成气洗涤塔底部进入,在洗涤塔底部的洗涤水的作用下,实现初洗涤,洗掉换热后合成气中的细渣,得到基本不含固体颗粒的合成气,该合成气沿洗涤塔向上流动,与从洗涤塔中部或上部进入的洗涤水直接接触,以除掉上述合成气中的残留的固体颗粒,得到净化后合成气,同时,换热后合成气中的细渣、固体颗粒等杂质进入到洗涤水中,形成黑水。由此,实现了净化后合成气的洗涤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9,上述煤气化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700:将黑水供给至黑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
该步骤中,将黑水供给至黑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以便得到灰水,并将灰水供给至 S600中的合成气洗涤塔作为洗涤水使用和/或供给至S100中的激冷室中。具体的,灰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过滤装置、高压闪蒸装置、低压闪蒸装置、真空闪蒸装置和沉降装置。发明人发现,通过将杂质浓度较高的黑水进行处理,可将黑水中的杂质去除,得到杂质浓度较低的灰水,而所得的灰水可循环使用,可用于合成气洗涤塔中作为洗涤水使用,也可以用于激冷室中作为激冷水使用。由此,通过对黑水的处理,实现了黑水的可回收利用,进一步减少了工艺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0,上述气流床气化方法进一步包括:
S800:将S100中的灰渣进行处理
该步骤中,将S100中的灰渣供给至灰渣排放装置。由此,有利于及时收集激冷室所得的灰渣,促进反应的顺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气流床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气化炉,所述第一气化炉包括:
气化室,所述气化室具有第一烧嘴;
辐射废锅,所述辐射废锅与所述气化室底部连通,所述辐射废锅内设有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收缩形成粗合成气出口;
激冷室,所述激冷室与所述辐射废锅的底部相连,所述粗合成气出口延伸至所述激冷室的液面以下,所述激冷室具有第一黑水出口、激冷后合成气出口和出渣口;
第二气化炉,所述第二气化炉具有第二烧嘴、激冷后合成气入口、合成气出口和排渣口,所述激冷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激冷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合成气入口、灰尘出口和除尘后合成气出口,所述合成气入口与所述合成气出口相连;
对流废锅,所述对流废锅内设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蒸汽出口,所述对流废锅具有除尘后合成气入口和换热后合成气出口,所述除尘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除尘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汽包,所述汽包具有蒸汽入口和饱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蒸汽出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合成气洗涤塔,所述合成气洗涤塔具有换热后合成气入口、洗涤水入口、净化后合成气出口和黑水出口,所述换热后合成气入口与所述换热后合成气出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黑水处理装置,所述黑水处理装置具有黑水入口和灰水出口,所述黑水入口与所述黑水出口相连,所述灰水出口与所述洗涤水入口和所述激冷室中的至少之一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灰渣排放装置,所述灰渣排放装置与所述出渣口相连。
CN201821905970.6U 2018-11-19 2018-11-19 气流床气化系统 Active CN209481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5970.6U CN209481582U (zh) 2018-11-19 2018-11-19 气流床气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5970.6U CN209481582U (zh) 2018-11-19 2018-11-19 气流床气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1582U true CN209481582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6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5970.6U Active CN209481582U (zh) 2018-11-19 2018-11-19 气流床气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1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0654A (zh) * 2018-11-19 2019-02-22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气流床气化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0654A (zh) * 2018-11-19 2019-02-22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气流床气化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3409A (zh) 一种带有调节手段的双筒体水冷壁型辐射废锅及其工业应用
CN104593085B (zh) 一种熔渣造粒煤气化炉及煤气制备工艺
CN102786992B (zh) 一种辐射和对流换热一体式合成气冷却器
MX2014007806A (es) Proceso de purificacion de gas de sintesis de biomasa bajo presión negativa para producir petróleo y configuracion del sistema del mismo.
CN107090311A (zh) 高效热能回收携带流气化炉
CN108913208A (zh) 一种湿法冷灰式高效热能回收气化系统及工艺
CN102676229A (zh) 组合型旋流床气化炉
CN209481581U (zh) 气化系统
CN109504453A (zh) 气流床气化系统和生产煤气的方法
CN104531222B (zh) 利用喷动床反应器的煤热解系统及方法
CN209481582U (zh) 气流床气化系统
CN208586256U (zh)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
CN208667612U (zh) 一种高效热能回收的气化系统
CN102977925B (zh) 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
CN105062568B (zh) 一种利用煤与天然气联合生产合成气的方法
CN103013580A (zh) 一体化束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热回收装置
CN106010668A (zh) 一种煤气化全热回收系统
WO2020006994A1 (zh) 一种带辐射换热的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CN106010663A (zh) 一种带废锅的煤气化装置
CN209481580U (zh) 气流床气化系统
CN210974556U (zh) 一种可实现高效热回收的分体式气化炉
CN206089601U (zh) 一种煤气化全热回收系统
CN209481576U (zh) 气流床气化系统
CN202989074U (zh) 一体化回转状辐射锅炉预热锅炉混合式能源利用装置
CN208121048U (zh) 一种煤气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