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1096U - 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1096U
CN209481096U CN201822014431.XU CN201822014431U CN209481096U CN 209481096 U CN209481096 U CN 209481096U CN 201822014431 U CN201822014431 U CN 201822014431U CN 209481096 U CN209481096 U CN 209481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wheel hub
armature
friction plat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44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濑口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1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10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涉及电梯用卷扬机所用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提供能避免在制动盘接于摩擦片及电枢的状态下旋转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包含同轴状设于旋转轴的外周追随该旋转轴旋转、且在外周面具有沿着旋转轴的轴向的花键的轮毂、通过与花键啮合与轮毂成为一体旋转、且在旋转轴的轴向上能移动地被轮毂支持的制动盘、配置于沿制动盘移动方向的一侧的摩擦片、配置于沿制动盘移动方向的另一侧沿着将制动盘推压于摩擦片的方向被弹性赋能的电枢、在远离制动盘的方向上吸引电枢的电磁体。在轮毂外周部至少设有介于制动盘与摩擦片间的弹性体。弹性体在制动盘被摩擦片推压时会被压缩,且在电枢被电磁体吸引时会沿使制动盘远离摩擦片的方向弹性赋能。

Description

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用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本申请案基于日本专利申请案2018-026083(提出申请日:2018年2月16日)而从该申请案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案通过参照该申请案来包含该申请案的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电梯用的齿轮式卷扬机具备介于电枢与摩擦片之间的制动盘。制动盘以能移动的方式轴向安装在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轴上。
具体来说,圆筒状轮毂同轴状地固定在旋转轴的外周。在轮毂的外周面形成有沿着旋转轴的轴向的花键。制动盘具有供旋转轴贯通的凸起部且凸起部与花键啮合。通过该啮合,制动盘追随旋转轴旋转,而且制动盘能以靠近或远离摩擦片的方式沿旋转轴的轴向移动。
根据以往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经由电枢将制动盘推压于摩擦片,从而在该电枢与摩擦片之间夹入制动盘。这样,经由制动盘而使制动力作用于旋转轴。
另一方面,如果用电磁体吸引电枢,则电枢会远离制动盘,从而解除制动盘对摩擦片的推压。其结果,制动力被消除而使旋转轴转变成能旋转的状态。
在这种电磁盘式制动装置中,要求制动盘以花键为导向沿旋转轴的轴向顺利地移动。当制动盘的顺利移动受到影响时,即便在电枢从制动盘离开的状态下,制动盘也能一边接触摩擦片一边和旋转轴一起转动。
作为该对策,例如,以往如「日本专利特开2011-202705号公报所见,已知一种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使形成有花键的轮毂的外周面形成为锥状,且随着从摩擦片朝电枢的方向前进而变细。
通过采用该构成,当电枢远离制动盘时,制动盘会沿着轮毂的外周面的锥朝自摩擦片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在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确保间隙。
然而,当轮毂形成为锥状时,在制动盘抵接电枢之前能沿着轮毂的锥移动。如果在制动盘抵着电枢的状态下与旋转轴一起转动,则制动盘与电枢的接触部会磨耗,或无法避免发热,从而对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随着旋转的制动盘与电枢接触,可能会产生金属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能轻松地使制动盘移动到离开摩擦片及电枢双方的中间位置,从而能避免制动盘在接于摩擦片及电枢的状态下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包含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轴、同轴状地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且追随该旋转轴旋转且在外周面具有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花键的轮毂、通过与所述轮毂的所述花键啮合而与所述轮毂成为一体地旋转且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能移动地被所述轮毂支持的制动盘、配置于沿所述制动盘移动方向的一侧以止住所述制动盘的摩擦片、配置于沿着所述制动盘移动方向的另一侧以在将所述制动盘推压于所述摩擦片的方向上弹性地赋能的电枢、及在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上吸引所述电枢的电磁体。
在所述轮毂的外周部至少设有介于所述制动盘与所述摩擦片之间的弹性体。弹性体在所述制动盘被推压于所述摩擦片时会被压缩,而且所述电枢被所述电磁体吸引时,在使所述制动盘远离所述摩擦片的方向上弹性地赋能。
根据这种构成,利用被压缩的弹性体在恢复成原来形状时的复原力能使制动盘在远离摩擦片的方向上强制性地移动,从而能防止制动盘在接于摩擦片的状态下和旋转轴一起转动。而且,在弹性体恢复成原来形状的时点,制动盘从电枢分离,所以能防止制动盘在接于电枢的状态下和旋转轴一起转动。
因此,能分别避免制动盘与摩擦片的接触部及制动盘与电枢的接触部磨耗或发热,从而能长期良好地维持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的性能,而且也不会产生金属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粗略地显示具有齿轮式卷扬机的电梯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齿轮式卷扬机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制动盘向中间位置移动的状态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制动盘向制动位置移动的状态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制动盘向中间位置移动的状态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中制动盘向中间位置移动的状态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进行说明。
图1粗略地显示了曳引式电梯1。如图1所示,电梯1以井道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轿厢5、对重6及齿轮式卷扬机7为主要组件。
井道2设于例如高层建筑等建筑物,且以沿垂直方向竖起的方式在一直线上延伸。第一导轨3及第二导轨4分别固定于井道2的壁面。
轿厢5经由第一导轨3以能升降的方式被井道2支持。对重6经由第二导轨4以能升降的方式被井道2支持。
齿轮式卷扬机7安装在井道2的上端的机械室8。主钢丝绳9卷挂于齿轮式卷扬机7的曳引轮10。主钢丝绳9将轿厢5及对重6以1:1绳捆悬吊于井道2。
因此,通过卷起主钢丝绳9或在回卷方向上控制齿轮式卷扬机7的运转而使轿厢5及对重6沿着井道2如吊桶般地被驱动。
而且,在轿厢5的底部与对重6的下端部之间架设有补偿钢丝绳11。补偿钢丝绳11从轿厢5及对重6向井道2的底部下垂,而且卷挂于配置在井道2底部的补偿滑轮12。
另一方面,图2显示了安装于机械室8的齿轮式卷扬机7的外观。如图2所示,齿轮式卷扬机7主要包含支持有曳引轮10的减速箱15、成为曳引轮10的驱动源的电动机16、及向电动机16施加制动力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
减速箱15内置有使电动机16的旋转减速而传到曳引轮10的齿轮式减速机构(未图示)。电动机16在与曳引轮10相邻的位置被减速箱15支持。电动机16所具有的旋转子轴同轴状地连结于旋转轴18。旋转轴18在减速箱15内与减速机构啮合,而且在电动机16的相反侧向减速箱15之外突出。
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在电动机16的相反侧被减速箱15支持。图3是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的剖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主要包含电磁体20、电枢21、制动盘22及摩擦片23。
电磁体20由圆环状的磁轭24、及回卷于该磁轭24的电磁线圈25构成。磁轭24固定于减速箱15的外侧面,而且使旋转轴18贯通该磁轭24的中心部。而且,磁轭24具有位于减速箱15相反侧的扁平吸附面24a、向吸附面24a开口的圆环状凹部24b,且电磁线圈25收纳于该凹部24b。
电枢21为具有与磁轭24同等外径的圆环状组件,且旋转轴18贯通该电枢21的中心部。电枢21在磁轭24的相反侧具有扁平的推压面21a,而且经由多根螺栓26被磁轭24支持。螺栓26从磁轭24的吸附面24a与旋转轴18平行地突出,而且沿磁轭24的周向互相存有间隔地排列。螺栓26以能滑动的方式贯通电枢21的外周部。
因此,电枢21以与磁轭24的吸附面24a平行的姿势被保持,而且能以螺栓26为导向靠近或远离吸附面24a的方式沿旋转轴18的轴向移动。
而且,多个压缩盘簧28以压缩状态介于磁轭24与电枢21之间。压缩盘簧28沿电枢21的周向互相存有间隔的予以配置,且在使电枢21远离吸附面24a的方向上弹性地赋能。
如图3所示,制动盘22经由圆筒状的轮毂29被旋转轴18的前端部支持。轮毂29是与旋转轴18成为一体地旋转的组件,且经由未图示的键同轴状地固定于旋转轴18的前端部的外周面。
轮毂29具有收纳于磁轭24及电枢21内侧的小直径部29a及同轴状地连于小直径部29a的大直径部29b。大直径部29b与电枢21的内径相比直径较小,而且从小直径部29a向磁轭24的相反侧突出。
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形成为与旋转轴18的中心轴线01平行的圆筒面,在该大直径部29b外周面形成有花键30。花键30具有沿旋转轴18的轴向延伸的花键槽及花键齿。
制动盘22具有供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同轴状地贯通的凸起部31,该凸起部31与花键30啮合。通过该啮合,制动盘22一边追随旋转轴18旋转一边以能在旋转轴18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持在轮毂29之上。
制动盘22的外周部具有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相对的第一侧面22a及位于第一侧面22a的相反侧的第二侧面22b。圆环状的衬里材料32贴于制动盘22的第一侧面22a及第二侧面22b。
如图3所示,摩擦片23为止住制动盘22的圆环状组件,且具有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相对的扁平摩擦面23a。摩擦片23经由多个螺母33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多个螺栓26的突出端部。通过该固定,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与磁轭24的吸附面24a之间的间隔L保持一定,而且在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介置有制动盘22。
换言之,在沿着制动盘22的移动方向的一侧配置有摩擦片23,在沿着制动盘22的移动方向的另一侧配置有电枢21。
图4显示了电磁体20相对于电磁线圈25的通电被切断的状态。如果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被切断,则电磁体20的励磁将被解除,如图4中箭头所示,电枢21在压缩盘簧28的赋能力的作用下从磁轭24的吸附面24a向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挤进。
这样,电枢21的推压面21a抵着制动盘22的外周部的衬里材料32,将制动盘22向摩擦片23推压。其结果,制动盘22会朝着将花键30作为导向而靠近摩擦片23的方向移动,制动盘22的外周部的衬里材料32被夹在电枢21的推压面21a与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之间。
因此,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的接触部及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的接触部会产生伴随摩擦的制动力。因此,经由制动盘22而强制性地停止旋转轴18的自由旋转。
另一方面,图3显示了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开始、电磁体20被励磁的状态。如果电磁体2励磁,则电枢21将对抗压缩盘簧28的赋能力而被磁轭24的吸附面24a吸引。
这样,如图3中箭头所示,电枢21朝远离摩擦片23的方向移动,电枢21与摩擦片23之间的制动盘22的夹入将被解除。因此,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会从电枢21的推压面21a及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离开,旋转轴18将转变成能旋转的状态。
由此,制动盘22能在夹于摩擦片23与电枢21之间的制动位置P1(图4)与和摩擦片23及电枢21相离的中间位置P2(图3)之间沿旋转轴18的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在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安装有O形环35。O形环35为弹性体的一个例子,介于制动盘22的轮毂29与摩擦片23之间。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O形环35嵌入形成于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的嵌合槽36。嵌合槽36通过以横穿花键30的方式沿大直径部29的周向连接而形成。在O形环35嵌入嵌合槽36的状态下,成为O形环35的一部分的外周部从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突出,而且从摩擦片23之侧接于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果电磁体20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被切断,则制动盘22被电枢21朝着靠近摩擦片23的方向推出,该制动盘22向制动位置P1移动。
在图4所示的制动位置P1中,伴随制动盘22的移动,凸起部31的侧面向嵌入嵌合槽36的O形环35靠近。因此,在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运行的状态下,O形环35被凸起部31的侧面强制性地压缩。
如果电磁体20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开始,则电枢21会被磁轭24的吸附面24a吸引而离开制动盘22。因此,电枢21与摩擦片23之间的制动盘22的夹入被解除,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被开放。
如果电枢21离开制动盘22,则将制动盘22推压于摩擦片23的力将消失,所以被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压缩的O形环35将恢复成原来的形状。因此,在O形环35弹性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之时的复原力将施加于凸起部31,如图3所示,制动盘22将从制动位置P1被强制性地推向中间位置P2。
在制动盘22向中间位置P2移动的状态下,将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之间确保间隙G1。
而且,在O形环35恢复成原来形状的时点,由于O形环35而导致的制动盘22的推出将被消除。因此,制动盘22不会被无止境地推向电枢21,在制动盘22到达中间位置P2的时点,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将确保间隙G2。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当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被开放时,利用被压缩的O形环35在弹性地恢复成原来形状之时的复原力能使制动盘22从制动位置P1向中间位置P2强制性地移动。因此,能防止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接于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的状态下与旋转轴18一起转动。
而且,在O形环35恢复成原来形状的时点,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离开电枢21的推压面21a,所以能防止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接于电枢21的推压面21a的状态下与旋转轴18一起转动。
因此,能避免制动盘22与摩擦片23的接触部及制动盘22与电枢21的接触部分别磨耗或发热,从而能长期良好地维持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的性能。
此外,在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被开放的状态下,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会离开摩擦片23及电枢21双方,所以也不会产生金属音。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显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在用于将制动盘22保持于中间位置P2的构成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以外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构成部分将附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在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安装有其他O形环41。其他O形环41为其他弹性体的一个例子,且介于制动盘22的轮毂29与电枢21之间。
其他O形环41嵌入形成于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的嵌合槽42。嵌合槽42相对于嵌有O形环35的嵌合槽36而位于中间隔着凸起部31的相反侧,而且通过以横穿花键30的方式连接于大直径部29b的周向而形成。
在将其他O形环41嵌入嵌合槽42的状态下,成为该O形环41的一部分的外周部从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突出,而且从电枢21之侧接于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
因此,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介于两个O形环35,41之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果电磁体20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被切断,则制动盘22沿靠近摩擦片23的方向被电枢21推出。这样,制动盘22移动到制动位置P1。
在制动位置P1,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随着制动盘22的移动,嵌入嵌合槽36的O形环35将被凸起部31的侧面强制性地压缩。另一方面,凸起部31远离其他O形环41,所以其他O形环41将在不被压缩的情况下维持本来的形状。
如果电磁体20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开始,则电枢21会被磁轭24的吸附面24a吸引而离开制动盘22。因此,将制动盘22推压于摩擦片23的力将消失,所以被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压缩的O形环35将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其结果,通过O形环35欲弹性地恢复成原来形状的复原力,制动盘22将从制动位置P1被强制性地挤向图5所示的中间位置P2。
如果制动盘22到达中间位置P2,则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会抵着其他O形环41而使制动盘22的运动受到限制。换言之,将转变成凸起部31夹在两个O形环35,41之间的状态。
因此,制动盘22被保持在中间位置P2,从而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之间将确保间隙G1,而且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将确保间隙G2。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制动盘22从制动位置P1被推到中间位置P2的状态下,其他O形环41从电枢21之侧抵着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
因此,在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开放时,能避免制动盘22被过度地推向电枢21之侧,从而能精度良好地将制动盘22保持在中间位置P2。因此,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能可靠地确保间隙G2。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显示了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在用于将制动盘22保持在中间位置P2的构成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以外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的构成部分将附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座架50及第二座架51安装于轮毂29。第一座架50为沿着轮毂29的周向的圆环状组件,且具有覆盖到轮毂29的大直径部29b的端面29c的固定部50a及连接于固定部50a而在花键30之上伸出的导向部50b。
固定部50a通过未图示的多个螺钉固定于大直径部29b的端面29c。导向部50b从摩擦片23之侧与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相对。而且,导向部50b具有以向花键30及凸起部31的侧面连接而开放的方式切削而成的嵌合槽50c。
第一O形环52收纳于嵌合槽50c。第一O形环52为第一弹性体的一个例子,且从摩擦片23之侧接于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及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座架50的固定部50a与大直径部29b的端面29c之间以能拆卸的方式介置有圆环状的第一填隙片53。通过改变第一填隙片53的厚度能调整沿着旋转轴18的轴向的第一座架50的位置。这样,第一O形环52的压缩程度将发生变化。
第二座架51为同轴状地包围轮毂29的圆筒状组件,且具有嵌合于轮毂29的小直径部29a的外周面的固定部51a及连接于固定部51a而在花键30之上伸出的导向部51b。
固定部51a通过未图示的多个螺钉固定于小直径部29a的外周面。固定部51a的端面与位于小直径部29a与大直径部29b的边界的阶差面29d相对。导向部51b从电枢21之侧与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相对。而且,导向部51b具有以向花键30及凸起部31的侧面连接而开放的方式切削而成的嵌合槽51c。
第二O形环54收纳于嵌合槽51c。第二O形环54为第二弹性体的一个例子,且从电枢21之侧接于大直径部29b的外周面及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因此,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介于第一O形环52与第二O形环5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座架51的固定部51a的端面与轮毂29的阶差面29d之间以能拆卸的方式介置有圆环状的第二填隙片55。通过改变第二填隙片55的厚度能调整沿着旋转轴18的轴向的第二座架51的位置。这样,第二O形环54的压缩程度将发生变化。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果电磁体20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被切断,则制动盘22将沿着靠近摩擦片23的方向被电枢21推出。这样,制动盘22移动到制动位置P1。
在制动位置P1,随着制动盘22的移动保持于第一座架50的第一嵌合槽50c的第一O形环52被凸起部31的侧面强制性地压缩。另一方面,凸起部31远离保持于第二座架51的第二嵌合槽51c的第二O形环54,所以第二O形环54会在不被压缩的情况下维持原来的形状。
如果电磁体20对电磁线圈25的通电开始,则电枢21被磁轭24的吸附面24a吸引而离开制动盘22。因此,将制动盘22推压于摩擦片23的力将消失,所以被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压缩的第一O形环52将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其结果,通过第一O形环52欲弹性地恢复成原来形状的复原力,制动盘22从制动位置P1被强制性地推向图6所示的中间位置P2。
如果制动盘22到达中间位置P2,则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侧面将抵着第二O形环54,从而使制动盘22的运动受到限制。换言之,将转变成凸起部31夹在第一O形环52与第二O形环54之间的状态。
因此,制动盘22保持在中间位置P2,从而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摩擦片23的摩擦面23a之间将确保间隙G1,而且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将确保间隙G2。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制动盘22从制动位置P1被推到中间位置P2的状态下,第二O形环54从电枢21之侧抵着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
因此,在电磁盘式制动装置17开放时,能避免制动盘22被过度地推向电枢21之侧,从而能精度良好地将制动盘22保持在中间位置P2。因此,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能可靠地形成G2。
而且,通过事先准备厚度不同的几种第一填隙片53及第二填隙片55并选择所需厚度的第一填隙片53及第二填隙片55,能自由地调整第一O形环52及第二O形环54的压缩程度。
因此,能适当地保持施加于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的第一O形环52及第二O形环54的弹性力,从而使制动盘22从制动位置P1移动到中间位置P2或从中间位置P2移动到制动位置P1之时的制动盘22的动作将变得顺利。
此外,在制动盘22到达中间位置P2时,能在第一O形环52与第二O形环54之间牢牢地夹持制动盘22的凸起部31。因此,能精度良好地将制动盘22保持在中间位置P2,从而在制动盘22的衬里材料32与电枢21的推压面21a之间能可靠地确保间隙G2。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省略第二座架51、第二O形环54及第二填隙片55而只用第一O形环52将制动盘22保持在中间位置P2。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体并不限于O形环。例如,也可在轮毂的外周面沿周向存有间隔地排列由胶状弹性材构成的多个块状物。
而且,也可使用盘形弹簧、板弹簧或盘簧等弹簧材作为弹性体,并通过该弹簧材将制动盘推向远离摩擦片的方向或将制动盘保持在中间位置。
此外,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并不限于齿轮式卷扬机,例如即便是无机械室的电梯所使用的无齿轮式卷扬机也同样能应用。
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例子列出,并不意欲限定实用新型。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实用新型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为包含:
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轴、
同轴状地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而追随该旋转轴旋转、且在外周面具有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花键的轮毂、
通过与所述轮毂的所述花键啮合而与所述轮毂成为一体地旋转、且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能移动地被所述轮毂支持的制动盘、
配置于沿所述制动盘的移动方向的一侧以止住所述制动盘的摩擦片、
配置于沿所述制动盘的移动方向的另一侧而沿着将所述制动盘推压于所述摩擦片的方向被弹性地赋能的电枢、及
在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上吸引所述电枢的电磁体,
且所述制动盘能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电枢之间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移动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在所述轮毂的外周部,至少设置介于所述制动盘与所述摩擦片之间的弹性体,该弹性体在所述制动盘被推向所述摩擦片时会被压缩,而且在所述电枢被所述电磁体吸引时会沿着使所述制动盘远离所述摩擦片的方向弹性地赋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电枢被所述电磁体吸引时会将所述制动盘保持在与所述电枢及所述摩擦片相离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以位于所述电枢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方式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周部的其他弹性体,且该其他弹性体在所述制动盘到达中间位置时会限制所述制动盘向所述电枢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体为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周向的O形环,且在所述轮毂的外周面形成嵌合有所述O形环的嵌合槽,而且所述O形环的一部分从所述嵌合槽在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之上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制动盘具有与所述轮毂的所述花键啮合的凸起部,且从所述嵌合槽突出的所述O形环的一部分从所述摩擦片之侧接于所述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体为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周向的O形环,
所述制动盘具有与所述轮毂的所述花键啮合的凸起部,而且至少在所述轮毂安装有从所述摩擦片之侧与所述制动盘的所述凸起部相对的座架,在该座架与所述凸起部之间介置有所述O形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而包含以能拆卸的方式介于所述座架与所述轮毂之间的填隙片,该填隙片在所述座架与所述轮毂之间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被夹入。
8.一种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为包含:
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轴、
同轴状地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而追随该旋转轴旋转,且在外周面具有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花键的轮毂、
具有与所述轮毂的所述花键啮合的凸起部而与所述轮毂成为一体地旋转,且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能移动地被所述轮毂支持的制动盘、
配置于沿所述制动盘的移动方向的一侧以止住所述制动盘的摩擦片、
配置于沿所述制动盘的移动方向的另一侧而沿着将所述制动盘推压于所述摩擦片的方向被弹性地赋能的电枢、及
在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上吸引所述电枢的电磁体,
且所述制动盘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电枢之间能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移动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其具备:
安装于所述轮毂而从所述摩擦片之侧与所述制动盘的所述凸起部相对的第一座架、
安装于所述轮毂而从所述电枢之侧与所述制动盘的所述凸起部相对的第二座架、
被所述第一座架支持且在所述制动盘被推向所述摩擦片时会被压缩,而且在所述电枢被所述电磁体吸引时会沿着使所述制动盘远离所述摩擦片的方向弹性地赋能的第一弹性体、及
被所述第二座架支持且在所述电枢被所述电磁体吸引时会限制所述制动盘向远离所述摩擦片的方向运动的第二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一座架之间及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二座架之间分别以能拆卸的方式介置有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被夹入的填隙片。
CN201822014431.XU 2018-02-16 2018-12-03 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10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6083A JP6505886B1 (ja) 2018-02-16 2018-02-16 巻上機の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18-026083 2018-0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1096U true CN209481096U (zh) 2019-10-11

Family

ID=6632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443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1096U (zh) 2018-02-16 2018-12-03 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05886B1 (zh)
CN (1) CN209481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4563A1 (en) * 2021-07-28 2023-02-15 Sanyo Denki Co., Ltd. Motor-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4563A1 (en) * 2021-07-28 2023-02-15 Sanyo Denki Co., Ltd. Motor-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42611A (ja) 2019-08-29
JP6505886B1 (ja) 2019-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8360Y (zh) 薄型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US20090218182A1 (en) Segment brake
CN209481096U (zh) 卷扬机的电磁盘式制动装置
CN103879916B (zh) 电梯的卷扬机用制动器
JPWO2004026750A1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206361052U (zh) 一种电磁制动器及电动机
WO2010143298A1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04140054B (zh) 一种电磁盘式制动器以及装有该电磁盘式制动器的曳引机
JP2007218333A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213202002U (zh) 一种曳引机的盘式制动器
JP2016034872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202481991U (zh) 一种电磁钳式制动器
CN102562876A (zh) 一种电磁钳式制动器
KR101201027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 및 브레이크 장치
EP2607291B1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brake arrangement comprising th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CN202165501U (zh) 一种低噪音的电磁蝶式制动器
CN103569895A (zh) 制动装置
CN205133015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用电机的制动器
JPH052553Y2 (zh)
JP2004224531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00007254A (ja) マグネットブレーキ装置
CN2783040Y (zh) 阶梯式调整间隙的电磁离合制动器
RU2193970C2 (ru) Винтовой пресс
CN219242510U (zh) 一种失电触发式摩擦制动器
CN213393242U (zh) 一种静音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