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8465U -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 Google Patents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8465U
CN209478465U CN201821882855.1U CN201821882855U CN209478465U CN 209478465 U CN209478465 U CN 209478465U CN 201821882855 U CN201821882855 U CN 201821882855U CN 209478465 U CN209478465 U CN 209478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muscle slot
side mode
upper mold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28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波
胡汉林
熊周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ingp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ingp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ingp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ingp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28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8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8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8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包括下层模具和上层模具,可以将下层模具固定在模台上,省去了每次浇筑前后拆装的步骤,只需要拆装上层模具,解决了浇筑后拆模阻力大的问题;上层模具能够遮挡出筋槽或者上层模具设置凹槽与出筋槽配合,减少出筋槽处的漏浆量;上层模具设置方形管及与其连接的第二侧板,方形管不仅能够防止浇筑时第二侧板发生涨模,而且放置于承载部能够便于上层模具的定位;方形管的整个侧面与第二侧板连接,与焊接底板及加强筋相比,加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叠合楼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装配式住宅行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占预制构件总比例很大的叠合楼板,因其制作简单和可以轻便吊装,更备受开发商和业主的青睐。现有叠合楼板模具一般由固定尺寸的零件制作而成,如将角钢或者铁板按照叠合楼板外形及出筋位置进行制作,然后进行拼装组合,再进行钢筋网片及其余预埋件等的放入,最后浇筑混凝土,完成楼板的制作。叠合楼板的出筋位置一般为设置于模具侧面的U型槽,由于模具侧面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过多,拆模阻力大,且无法在不拆模具侧面的情况下直接起吊并运输叠合楼板预制构件。另外,现有模具结构也不利于U型槽处的漏浆封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合楼板生产用的模具拆模阻力大、出筋槽处漏浆封堵困难、分层式模具结构复杂且模具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所述生产模具包括下层模具和上层模具;所述下层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模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模,所述第一边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边模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边模包括与所述上层模具接触并承载所述上层模具的承载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模侧面的出筋槽;所述第二边模包括与所述上层模具接触并承载所述上层模具的承载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模侧面的出筋槽;所述出筋槽与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相匹配;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出筋槽交替布置;所述上层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边模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四边模,所述第三边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边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边模与所述第一边模连接,所述第四边模与所述第二边模连接;所述第三边模和所述第四边模分别包括方形管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方形管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管与所述承载部接触;所述第三边模和所述第四边模遮挡所述出筋槽的开口端或者所述第三边模和所述第四边模上设置凹槽与所述出筋槽配合以减少所述出筋槽处的漏浆。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模具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层模具和所述下层模具的螺杆;所述第一边模与所述第二边模还分别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边模与所述第四边模分别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上层模具与所述下层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模和所述第二边模还分别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所述出筋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承载部安装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出筋槽呈U形,所述第二侧板遮挡所述出筋槽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出筋槽呈半圆形,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且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与所述出筋槽的半径相等;所述上层模具安装于所述下层模具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与所述出筋槽的开口相对配合以出筋。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筋槽呈U形,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且呈U形;所述上层模具安装于所述下层模具上,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贴合,所述出筋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尺寸与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与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具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端与所述承载部卡接以固定所述第二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边模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布设于所述方形管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边模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布设于所述方形管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均匀布设于所述第一边模和所述第二边模上,每个所述承载部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设置上下两层,可以将下层模具固定在模台上,省去了每次浇筑前后拆装的步骤,只需要拆装上层模具,解决了浇筑后拆模阻力大的问题;上层模具能够遮挡出筋槽的开口端或者上层模具设置凹槽与出筋槽配合,减少出筋槽处的漏浆量;上层模具设置方形管及与其连接的第二侧板,方形管不仅能够防止浇筑时第二侧板发生涨模,而且放置于承载部能够便于上层模具的定位;方形管的整个侧面与第二侧板连接,与焊接底板及加强筋相比,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下层模具;110、第一边模;111、承载部;112、出筋槽;113、底板;114、第一侧板;120、第二边模;200、上层模具;210、第三边模;211、第二螺纹孔;212、方形管;213、第二侧板;214、第一连接件;220、第四边模;221、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相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上”、“下”是指图1的上下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包括下层模具100和上层模具200。下层模具1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模110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模120,第一边模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边模120垂直连接。第一边模110包括与上层模具200接触并承载上层模具200的承载部111和设置于第一边模110侧面的出筋槽112。第二边模120包括与上层模具200接触并承载上层模具200的承载部111和设置于第二边模120侧面的出筋槽112。出筋槽112与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相匹配。承载部111与出筋槽112交替布置。下层模具100分别设置出筋槽112用于使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伸出模外。承载部111与出筋槽112错位布置以避免承载部111遮挡出筋槽112出筋;同时,承载部111将上层模具200承载其上,便于上层模具200的定位。
上层模具2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边模210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四边模220,第三边模210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边模220垂直连接。第三边模210与第一边模110连接,第四边模220与第二边模120连接。第三边模210和第四边模220分别包括方形管212和第二侧板213,第二侧板213与方形管212的侧面连接,方形管212与承载部111接触以使承载部111承载第三边模210和第四边模220。第三边模210和第四边模220遮挡出筋槽112的开口端或者设置凹槽与出筋槽112配合以减少出筋槽112处的漏浆。方形管212的侧面与第二侧板213连接,一方面防止浇筑浆料时第二侧板213涨模而外扩,另一方面可以与承载部111接触,便于下层模具100承载上层模具200以及上层模具200的定位。
上述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设置上下两层,可以将下层模具100固定在模台上,省去了每次浇筑前后拆装的步骤,只需要拆装上层模具200,解决了浇筑后拆模阻力大的问题;上层模具200能够遮挡出筋槽112的开口端或者上层模具200设置凹槽与出筋槽112配合,减少出筋槽112处的漏浆量;上层模具200设置方形管212及与其连接的第二侧板213,方形管212不仅能够防止浇筑时第二侧板213发生涨模,而且放置于承载部111能够便于上层模具200的定位;方形管212的整个侧面与第二侧板213连接,与焊接底板及加强筋相比,加工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产模具还包括连接上层模具200和下层模具100的螺杆(未示出);第一边模110与第二边模120还分别包括第一螺纹孔(未示出),第三边模210与第四边模220分别包括第二螺纹孔211,螺杆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211连接上层模具200与下层模具100。优选地,承载部111均匀布设于第一边模110和第二边模120上,每个承载部111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第一螺纹孔可以设置在两个加强筋之间,保证螺杆对上层模具200和下层模具100的连接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一般由角钢或者铁板按照叠合楼板的外形及出筋位置进行制作,出筋位置一般为U型槽,但U型槽的高度过大,漏浆量很多。另外,生产模具的侧面与混凝土接触面积大,浇筑完成后拆模阻力很大。本实施例中将生产模具分为上层模具200和下层模具100,下层模具100可以固定在模台上,浇筑前后只安装和拆卸上层模具200,因而减小了生产模具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拆模阻力减小。同时,生产模具分层以后,出筋槽112的体积减小,且上层模具200遮挡下层模具100上出筋槽112的开口端,漏浆量相应减少;或者上层模具200设置凹槽与出筋槽112配合,两者配合后可形成于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的尺寸匹配的圆形孔,从而使生产模具减少漏浆量或者不漏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模110和第二边模120还分别包括底板113和第一侧板114,底板113与第一侧板114垂直连接,出筋槽112设置于第一侧板114上,承载部111安装于底板113与第一侧板114之间。下层模具100的底板113与第一侧板114之间设置承载部111,一方面可以防止浇筑浆料时第一侧板114涨模而外扩,另一方面用于承载上层模具200,便于上层模具200的定位。优选地,底板113的两端设置至少一个加强筋。底板113两端的加强筋能够更好地承载方形管212,提高上层模具200的稳定性和定位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筋槽112呈U形,第二侧板213遮挡出筋槽112的开口端。生产模具分层以后,出筋槽112的体积较现有技术中的U型槽减小,漏浆量相应减少;且上层模具200遮挡下层模具100上出筋槽112的开口端,生产模具上层不漏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边模2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14,第一连接件214布设于方形管212上表面的两端且具有第一通孔218,第四边模22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21,第二连接件221布设于方形管212上表面的两端且具有第二通孔222。第一通孔218与第二通孔222通过螺栓连接。上层模具200的第三边模210与第四边模220通过分别设置在方形管212上表面的连接件连接。优选地,第一连接件214与第二连接件221均为L型,且包括水平件和竖置件,竖置件上设置通孔,第一连接件214与第二连接件221通过穿过两个通孔的螺栓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拆模时容易拆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出筋槽112呈半圆形,第二侧板213具有第一凹槽(未示出),第一凹槽设置于第二侧板213的底面且呈半圆形,第一凹槽的半径与出筋槽112的半径相等;上层模具200与下层模具100安装时,第一凹槽的开口与出筋槽112的开口相对配合以出筋。第二侧板213上设置与第一侧板114上出筋槽112大小相同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出筋槽112配合形成圆形孔,同时圆形孔的尺寸与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的尺寸匹配,以便于出筋。此种情况下,生产模具不漏浆。优选地,承载部111的高度大于第一侧板114的高度。由于第二侧板213底面设置第一凹槽,此时方形管212与第二侧板213连接时,不能堵住第一凹槽以便出筋,即方形管212底面与下层模具100底板11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侧板213底面与下层模具100底板113之间的距离,因而,承载方形管212的承载部111高度应大于第一侧板114的高度,以便上层模具200放置于下层模具100上并实现上层模具200的定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出筋槽112呈U形,第二侧板213具有第二凹槽(未示出),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二侧板213的底面且呈U形;上层模具200与下层模具100安装时,第二侧板213的侧面与第一侧板114的侧面贴合,出筋槽112与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圆形孔,圆形孔的尺寸与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相匹配。上述生产模具中通过第二侧板213与第一侧板114错位安装,使第二凹槽与出筋槽112形成圆形孔且其尺寸与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匹配,以便于出筋。此种情况下,生产模具不漏浆。由于第二侧板21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此时方形管212与第二侧板213连接时,不能堵住第二凹槽以便出筋,即方形管212底面与下层模具100底板11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侧板213底面与下层模具100底板113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第一侧板114的高度与预制叠合楼板的高度相同,第二侧板213的底面具有卡接槽(未示出),卡接槽的开口端与承载部111卡接以固定第二侧板213。通过第二侧板213底面上设置的卡接槽,使第二侧板213与承载部111卡接;卡接时使第二侧板213与第一侧板114贴合以遮挡部分出筋槽112,同时使第二凹槽与出筋槽112配合形成圆形孔以便出筋。卡接槽的深度设计以使第二侧板213与承载部111卡接后方形管212能够承载于承载部111上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模具包括下层模具和上层模具;
所述下层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模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边模,所述第一边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边模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边模包括与所述上层模具接触并承载所述上层模具的承载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模侧面的出筋槽;所述第二边模包括与所述上层模具接触并承载所述上层模具的承载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模侧面的出筋槽;所述出筋槽与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相匹配;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出筋槽交替布置;
所述上层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边模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四边模,所述第三边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边模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边模与所述第一边模连接,所述第四边模与所述第二边模连接;所述第三边模和所述第四边模分别包括方形管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方形管的侧面连接,所述方形管与所述承载部接触;所述第三边模和所述第四边模遮挡所述出筋槽的开口端或者所述第三边模和所述第四边模上设置凹槽与所述出筋槽配合以减少所述出筋槽处的漏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模具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层模具和所述下层模具的螺杆;所述第一边模与所述第二边模还分别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边模与所述第四边模分别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上层模具与所述下层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模和所述第二边模还分别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所述出筋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承载部安装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筋槽呈U形,所述第二侧板遮挡所述出筋槽的开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筋槽呈半圆形,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且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半径与所述出筋槽的半径相等;所述上层模具安装于所述下层模具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与所述出筋槽的开口相对配合以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筋槽呈U形,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且呈U形;所述上层模具安装于所述下层模具上,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贴合,所述出筋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尺寸与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用钢筋尺寸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与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面具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端与所述承载部卡接以固定所述第二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模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布设于所述方形管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边模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布设于所述方形管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均匀布设于所述第一边模和所述第二边模上,每个所述承载部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筋。
CN201821882855.1U 2018-11-15 2018-11-15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Active CN209478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2855.1U CN209478465U (zh) 2018-11-15 2018-11-15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2855.1U CN209478465U (zh) 2018-11-15 2018-11-15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8465U true CN209478465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2855.1U Active CN209478465U (zh) 2018-11-15 2018-11-15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8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4401A (zh) * 2021-08-12 2021-10-22 安徽建工嘉和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模数标准化叠合板浇筑模具及制备叠合板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4401A (zh) * 2021-08-12 2021-10-22 安徽建工嘉和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模数标准化叠合板浇筑模具及制备叠合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2812A (zh)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CN208441314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及该叠合板与现浇梁快速装配连接结构
CN109972655B (zh) 一种预制管廊机械与液压组合型整体安拆钢模板及安装方法
CN209478465U (zh) 预制叠合楼板的生产模具
CN2086187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
CN108468348B (zh) 箱型快速组装拆卸模多孔管廊施工工艺
CN210828318U (zh) 一种应用于超厚竖向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内角加固结构
CN218373333U (zh) 一种快速化施工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节段连接构造
CN208776198U (zh) 一种钢筋笼通用吊具
CN214055715U (zh) 用于装配式砼结构的连接件
CN211817967U (zh) T型止水反坎浇筑用加固型铝模板吊模
CN209633303U (zh) 一种预制梁生产模具
CN209941967U (zh) 一种t型墙板连接结构
CN210999251U (zh) 一种双层式叠合模具
CN209599506U (zh) 一种用于建筑预制梁的模具
CN209599474U (zh) 一种用于预制叠合板防混凝土漏浆的通用模具
CN217531284U (zh) 一种防跑浆电线杆模具装置
CN20566931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浇筑面板及其组成的模板
CN221321429U (zh) 一种装配式楼面构造
CN213174390U (zh) 一种预制楼板结构件
CN218111142U (zh) 一种铝制可拆分预制墙模板
CN217557845U (zh) 一种装配式水池用预制壁板及其拼缝结构
CN217580756U (zh) 叠合板
CN109853615A (zh) 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方法
CN21280253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外墙板反坎处现浇带的钢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roduction mould of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flo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Pledge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Ltd. Hunan Branch

Pledgor: CHANGSHA YINGP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217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Pledge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Ltd. Hunan Branch

Pledgor: CHANGSHA YINGP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