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1988U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Google Patents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61988U CN209461988U CN201821982782.3U CN201821982782U CN209461988U CN 209461988 U CN209461988 U CN 209461988U CN 201821982782 U CN201821982782 U CN 201821982782U CN 209461988 U CN209461988 U CN 2094619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duct
- original position
- cable
- supportive structure
- steel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319 suppor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沟支托保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包括用于支托电缆沟底板的钢板、位于电缆沟两侧的与电缆沟延伸方向一致且用于支撑钢板的连系梁、用于支撑连系梁的砼支撑板以及用于对电缆沟两侧进行包封的钢筋砼挡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具有施工增效、减少施工干扰、节能与环保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沟支托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拥挤,因此城市大力发展地下空间以缓解地面拥挤交通及商业活动。然而因地下管线复杂繁多,对地下工程基坑开挖造成诸多不便,尤其是高压电缆,改迁费用大,工期长,影响广等诸多因素都不利于施工进展。
因此对高压电缆沟的保护提出了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寻找一种大大缩减地下工程施工费用,工期,减小因施工对市民的影响的对高压电缆沟进行保护的结构是甚为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安全风险低且电缆保护效果好的电缆沟保护结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包括用于支托电缆沟底板的钢板、位于所述电缆沟两侧的与所述电缆沟延伸方向一致且用于支撑钢板的连系梁、用于支撑所述连系梁的砼支撑板以及用于对电缆沟两侧进行包封的钢筋砼挡墙。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的上方焊接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钢筋砼挡墙的下方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坑,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嵌入电缆沟两侧的所述钢筋砼挡墙上的第一凹坑内,当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嵌入电缆沟两侧的所述钢筋砼挡墙上的第一凹坑内后,所述第一凹坑内填充混凝土以使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钢筋砼挡墙固定。
进一步地,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所述第一凸块的宽度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的下方焊接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连系梁设置有多个开口朝上的第二凹坑,多个所述第二凸块分别嵌入多个所述第二凹坑内,当多个所述第二凸块分别嵌入多个所述第二凹坑内,所述第二凹坑内填充混凝土以使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连系梁固定。
进一步地,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块的宽度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厚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道砼支撑采用C30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施工增效
采用原位支托结构,无需破除管沟侧壁,通过在管沟外侧设置钢筋砼挡墙3及限制现场施工设备作业范围等措施,可保证管沟的安全;同时,可为管沟提供检修条件,极大地缩短工期。
(2)、减少施工干扰
采用原位支托结构可免去复杂的占道施工手续,大大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节能与环保
采用原位支托结构,无需破除管沟侧壁,因减免了管沟侧壁破除和电缆沟绕行沟槽开挖的工程量,减少对地层的影响,同时对土体及地下水起到环保作用;减少人工及施工机具的投入,施工操作程序变简化,消耗性周转材料较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包括用于支托电缆沟底板的钢板4、位于电缆沟两侧的与电缆沟延伸方向一致且用于支撑钢板4的连系梁5、用于支撑连系梁5的砼支撑板2以及用于对电缆沟两侧进行包封的钢筋砼挡墙3。
上述提供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施工增效
采用原位支托结构,无需破除管沟侧壁,通过在管沟外侧设置钢筋砼挡墙3及限制现场施工设备作业范围等措施,可保证管沟的安全;同时,可为管沟提供检修条件,极大地缩短工期。
(2)、减少施工干扰
采用原位支托结构可免去复杂的占道施工手续,大大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节能与环保
采用原位支托结构,无需破除管沟侧壁,因减免了管沟侧壁破除和电缆沟绕行沟槽开挖的工程量,减少对地层的影响,同时对土体及地下水起到环保作用;减少人工及施工机具的投入,施工操作程序变简化,消耗性周转材料较少。
具体地,钢板4的上方焊接有多个第一凸块,钢筋砼挡墙3的下方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坑,多个第一凸块分别嵌入电缆沟两侧的钢筋砼挡墙3上的第一凹坑内,当多个第一凸块分别嵌入电缆沟两侧的钢筋砼挡墙3上的第一凹坑内后,第一凹坑内填充混凝土以使第一凸块与钢筋砼挡墙3固定;这样,通过填充混凝土使第一凸块与钢筋砼挡墙3固定,固定牢固,固定效果佳。
优选地,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第一凸块的宽度逐渐变小;这样,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凸块与钢筋砼挡墙3的固定效果,有效防止了第一凸块脱离钢筋砼挡墙3。
再者,钢板4的下方焊接有多个第二凸块,连系梁5设置有多个开口朝上的第二凹坑,多个第二凸块分别嵌入多个第二凹坑内,当多个第二凸块分别嵌入多个第二凹坑内,第二凹坑内填充混凝土以使第二凸块与连系梁5固定;这样,通过填充混凝土使第二凸块与连系梁5固定,固定牢固,固定效果佳。
优选地,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第二凸块的宽度逐渐变大;这样,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凸块与钢筋砼挡墙3的固定效果,有效防止了第二凸块脱离连系梁5。
优选地,钢板4厚度为1.5mm。
优选地,第一道砼支撑采用C30砼。
以下以深圳地铁9号线景田站基坑110KV电缆沟的支托保护项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深圳9号线景田站位于景田路与莲花路的交叉路口,沿景田路呈南北方向布置,与深圳地铁2号线十字换乘,车站设3个出入口,2组风亭组。车站范围内沿景田路东侧与车站纵向平行敷设有一根1.4×1.85m的电缆综合沟,内有20根10KV电缆、2回110KV电缆(景铁线及少景线)及2根空管,12根电网通信光缆。其中地铁二期迁回的2回110KV电缆新增的2组直通接头、110KV景铁线#1绝缘接头位于基坑开挖范围内;莲花路北侧有20回10KV电缆在地铁二期改迁时在电缆沟内割接,电缆中间接头均位于基坑开挖范围。莲花路南侧横跨车站敷设有一根1.2m×1.2m的电缆综合沟,内有13回10KV电缆,车站北端有3回10KV电缆穿管敷设横跨2号风道基坑至交通监控中心。
景田站基坑110KV电缆沟设计断面为1.4m×1.85m及10KV电缆沟1.4m×0.35m,距东半幅地下连续墙1.43m。经现场实测,电缆沟盖板宽2.40m,外轮廓尺寸3.46m×1.55m,距东半幅地下连续墙0.23m。
景田站电缆原设计采用贝雷梁原位悬吊保护,但考虑到贝雷梁悬吊电缆安全风险高,且要剥除电缆沟使电缆线暴露,因地铁施工工期长,电缆线长期暴露易对电缆线造成损坏。故变更原设计,原位悬吊改为原位支托,保留电缆沟结构的基础上在电缆沟两侧加钢筋混凝土包封及在电缆沟底部加300mm钢筋混凝土板及工字钢组合支托。
电缆管沟标准段,第一道砼支撑及冠梁顶下调至与电缆管沟底板底面平齐,在管沟下方采用型钢+钢筋砼作为支托平台,管沟外侧采用钢筋砼挡墙3进行包封保护。第一道砼支撑为0.8m(宽)×1m(高),纵向中心间距6m一道,中间型钢临时支撑间距0.5m一道。
接头井范围内,电缆沟深度较普通段深,在保证冠梁顶面标高不变的前提下,第一道砼支撑继续下沉至电缆沟接头井底板底面,冠梁截面加高。
具体施工流程为:导墙施工,电缆管沟底加固→连续墙施工完成→选取试验段,分段开挖管沟两侧土体→电缆沟两侧钢筋混凝土包封→开挖余下土方至管沟底→开挖第一道砼支撑及纵梁土方→第一道砼支撑施工→引洞顶进施工横向I22a型钢→浇筑纵梁和冠梁→分段开挖管沟下方余土至管沟底以下1.5m→焊接钢筋网与管沟底的I22a型钢→预埋注浆管,浇筑支托平台→完成整个支托结构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托电缆沟底板的钢板、位于所述电缆沟两侧的与所述电缆沟延伸方向一致且用于支撑钢板的连系梁、用于支撑所述连系梁的砼支撑板以及用于对电缆沟两侧进行包封的钢筋砼挡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上方焊接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钢筋砼挡墙的下方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坑,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嵌入电缆沟两侧的所述钢筋砼挡墙上的第一凹坑内,当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嵌入电缆沟两侧的所述钢筋砼挡墙上的第一凹坑内后,所述第一凹坑内填充混凝土以使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钢筋砼挡墙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所述第一凸块的宽度逐渐变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下方焊接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连系梁设置有多个开口朝上的第二凹坑,多个所述第二凸块分别嵌入多个所述第二凹坑内,当多个所述第二凸块分别嵌入多个所述第二凹坑内,所述第二凹坑内填充混凝土以使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连系梁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块的宽度逐渐变大。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厚度为1.5mm。
7.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支撑板采用C30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82782.3U CN209461988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82782.3U CN209461988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61988U true CN209461988U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803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82782.3U Active CN209461988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619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0153A (zh) * | 2018-11-28 | 2019-03-22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
2018
- 2018-11-28 CN CN201821982782.3U patent/CN2094619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0153A (zh) * | 2018-11-28 | 2019-03-22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72019A (zh) | 电缆沟原位支托施工方法 | |
CN103981898B (zh) | 一种整体明挖节点逆作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 |
CN109296825A (zh) | 大直径承插口供水砼管悬吊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868778A (zh) | 一种大型地下结构非开挖修建方法 | |
CN102654055A (zh) | 洞槽桩复合建造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2943479A (zh) | 分区卸荷控制深大基坑变形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9611156A (zh) | 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 | |
CN109137998A (zh) | 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212167U (zh) | 地下降水结构 | |
CN104234056A (zh) | 用于防止高水位液化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的施工方法 | |
CN105587320A (zh) | 富水砂卵石地层异型深竖井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712863U (zh) |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 |
CN105649653A (zh) | 上下不等圆特殊断面矿山法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482044B (zh) | 一种侵入地铁车站结构的电力管线改迁方法 | |
CN209041758U (zh) | 一种大直径承插口供水砼管悬吊保护体系 | |
CN107769141A (zh) | 架空式综合布线用管廊 | |
CN103422867B (zh) |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隧道微扰动施工控制方法 | |
CN209461988U (zh)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
CN111411992B (zh) | 穿越巨型溶洞的一体化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322326A (zh) | 一种预制沟槽式缆线型综合管廊 | |
CN205503149U (zh) | 一种上下不等圆特殊断面矿山法隧道结构 | |
CN109510153A (zh) | 110kv电缆沟原位支托结构 | |
CN103669400A (zh) | 预制式排管典型施工方法 | |
CN109898556A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及下沉式施工方法 | |
CN105926665A (zh) | 一种预制大型砌块装配式混凝土排水管道基座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2001, building 2, chuangxiang building, Oct, North Statio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unicipal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dong Shenzhen Longhua New District, Longhua street, Heping Road East, dragon science 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or, 6 floor, D and 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r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