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7639U - 铰链 - Google Patents

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7639U
CN209457639U CN201821721191.0U CN201821721191U CN209457639U CN 209457639 U CN209457639 U CN 209457639U CN 201821721191 U CN201821721191 U CN 201821721191U CN 209457639 U CN209457639 U CN 209457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rotary middle
middle spindle
componen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211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岛雄希
张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Nidec Sankyo Zhejia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211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7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7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7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铰链,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能阻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从而有助于实现预期的转动效果。上述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上述第一铰链构件与上述第二铰链构件通过转动中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上述第一铰链构件形成有供上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第一插通孔,上述第二铰链构件形成有供上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第二插通孔,其中,上述铰链具有止转机构,上述止转机构包括: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上述转动中心轴;以及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插通孔,且与上述卡合部卡合,从而阻止上述转动中心轴相对于上述第一铰链构件转动。

Description

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带阻尼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上述第一铰链构件与上述第二铰链构件经由转动中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彼此连接;并且,上述带阻尼器铰链还包括阻尼器,上述阻尼器供转动中心轴贯穿,并设置于第一铰链构件与第二铰链构件的连接部位处,且具有经由转动中心轴与第一铰链构件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二铰链构件连接且相对于第一部分能转动的第二部分;并且,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阻尼器可在规定范围内起作用,使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运动时产生阻力,由此,对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施加阻力,避免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过快。
不过,在如上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中,当使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转动中心轴可能会随着第二铰链构件的旋转带动也开始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由此,一方面会加速转动中心轴与第一铰链构件的连接处的磨损,导致连接变松,另一方面会导致阻尼器的第一部分跟随第二部分一起转动,不能很好地产生转动阻力,从而无法顺利地实现预期的转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能防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从而有助于实现预期的转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上述第一铰链构件与上述第二铰链构件通过转动中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上述第一铰链构件形成有供上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第一插通孔,上述第二铰链构件形成有供上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第二插通孔,其中,上述铰链具有止转机构,上述止转机构包括: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上述转动中心轴;以及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插通孔,且与上述卡合部卡合,从而阻止上述转动中心轴相对于上述第一铰链构件转动。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能防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发生转动,因此,有助于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实现预期的转动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铰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铰链的基础上,其中,在上述转动中心轴的外周形成有构成上述卡合部的中心轴侧平面部,在上述第一插通孔的内周形成有构成上述被卡合部的与上述中心轴侧平面部配合的插通孔侧平面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铰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铰链的基础上,其中,在上述转动中心轴上设置有构成上述卡合部的卡定销,该卡定销从上述转动中心轴的外周面沿该转动中心轴的径向突出,在上述第一铰链构件上形成有构成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定槽,该卡定槽从上述第一插通孔的内周朝向该第一插通孔的径向外侧凹陷,且供上述卡定销卡入。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能可靠地防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发生转动,并且,与通过第一插通孔的插通孔侧平面部与转动中心轴的中心轴侧平面部相互配合来防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相比,有助于减小作用于第一插通孔的力矩,从而减小第一插通孔的磨损、变形,并且,由于仅需卡定槽与卡定销的卡合便能实现防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无需另行设置部件,因而能减少部件数,简化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铰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铰链的基础上,其中,在上述转动中心轴的一端部形成有卡定孔,上述卡定孔沿上述转动中心轴的径向贯穿上述转动中心轴,上述卡定销贯穿上述卡定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铰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铰链的基础上,其中,上述第一铰链构件包括两个第一板状部,两个该第一板状部在上述转动中心轴的轴向上相对,且分别形成有上述第一插通孔,上述第二铰链构件包括两个第二板状部,两个该第二板状部在上述转动中心轴的轴向上相对,且分别形成有上述第二插通孔,在上述转动中心轴的轴向上,两个上述第二板状部配置于两个上述第一板状部的内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铰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铰链的基础上,其中,还包括阻尼器,上述阻尼器位于两个上述第二板状部之间并供上述转动中心轴穿过,且在上述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上述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产生阻碍该转动的阻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铰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铰链的基础上,其中,上述阻尼器为流体阻尼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呈有底筒状;转子,该转子安装于上述壳体内,在该转子的外周部设置有能转动的阀芯,且在该转子的转动中心部具有供上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贯通孔;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将上述壳体的一端开口封闭,从而在上述壳体、上述转子和上述盖构件形成流体室,在上述流体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能防止转动中心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发生转动,因此,有助于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实现预期的转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铰链1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铰链(带阻尼器铰链)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铰链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实施方式1的铰链1的流体阻尼器3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铰链1的止转机构15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铰链
3 流体阻尼器
4 第一铰链构件
4a 第一板状部
4b 第一基部
4c 突出部
4d 限制槽
4e 第一插通孔
4f 卡定槽
4g 第一卡定部
4h 第二卡定部
5 第二铰链构件
5a 第二板状部
5b 第二基部
5c 第二插通孔
5d 第三插通孔
5e 弹簧保持部
6 转动中心轴
6a 轴端部
6b 卡定孔
9 壳体
9a 筒部
9b 接触面
9c 凹部
9d 外侧面
10 转子
11 盖构件
12 转子主体
12a 贯通孔
12b 筒部
12c 阀芯保持部
12f 配置槽
13 阀芯
15 止转机构
15a 卡定销
18 限制销
19 限位环
21 转动范围限制机构
22 扭转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及带阻尼器铰链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图1A和图1B是表示铰链1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铰链(带阻尼器铰链)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铰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实施方式1的铰链1的流体阻尼器3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铰链1的止转机构15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将转动中心轴6的轴向设为X方向(前后方向),将X方向的一侧(纸面里侧)设为X1侧,另一侧设为X2侧,将与该轴向正交的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上下方向),并将上侧设为Z1方向,将下侧设为Z2方向,将第一板状部4a的长度方向设为Y方向(左右方向),将第二铰链构件5一侧设为Y1侧,将相反一侧设为Y2侧。
(铰链1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带阻尼器铰链1(以下称作“铰链1”)是例如以能开闭的方式将冰箱的盖安装于冰箱主体(省略图示)的器具。
此处,铰链1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铰链构件4和第二铰链构件5,还包括流体阻尼器3,该流体阻尼器3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朝某一方向转动时产生阻碍该转动的阻力。并且,第一铰链构件4设于冰箱主体上,第二铰链构件5设于冰箱盖上,从而能以转矩逐步减小的方式打开或关闭冰箱盖。由此,能防止冰箱盖无阻尼地开闭产生冲击而导致冰箱主体和冰箱盖破坏。另外,通过铰链1将冰箱主体和冰箱盖连接,以使冰箱盖能在开位置和闭位置的范围内转动,且冰箱盖转动的角度为大致90°。
具体而言,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铰链构件4安装并固定于冰箱主体(省略图示)上,第二铰链构件5安装于盖2。并且,第一铰链构件4设有限制槽4d,第二铰链构件5固定有限制销18,该限制销18可在限制槽4d内滑动。在不使用冰箱时,如图1A所示,限制销18位于限制槽4d的上端缘,此时盖2处于将冰箱开口关闭的闭位置1A处。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当需要打开盖2时,限制销18沿限制槽4d滑动至限制槽4d的下端缘,以引导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旋转大致90°,由此盖2到达将冰箱的开口打开的开位置1B处。
下面对铰链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铰链1包括:第一铰链构件4和第二铰链构件5,上述第二铰链构件5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中心轴6,上述转动中心轴6的截面呈大致D字形,作为第一铰链构件4和第二铰链构件5的转动中心对第一铰链构件4和第二铰链构件5进行连接;以及流体阻尼器3,上述流体阻尼器3供转动中心轴6贯穿,且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时产生阻碍该转动的阻力;以及转动范围限制机构21,上述转动范围限制机构21与下述止转机构15分体设于第一铰链构件4与第二铰链构件5的连接部位处,以对第二铰链构件5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铰链构件4包括:两个第一板状部4a,两个该第一板状部4a呈平板状;以及第一基部4b,该第一基部4b呈平板状,并连接两个第一板状部4a。第一板状部4a配置成第一板状部4a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第一基部4b配置成第一基部4b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两个第一板状部4a分别从第一基部4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上侧(Z1方向)立起,并各自形成有截面呈大致D字形的第一插通孔4e。由此,第一铰链构件4整体形成为大致角槽形状。第一板状部4a的左右方向的一端侧构成从第一基部4b突出的突出部4c。
与第一铰链构件4相同,第二铰链构件5包括:两个第二板状部5a,两个该第二板状部5a呈平板状;以及第二基部5b,该第二基部5b平板状,并连接两个第二板状部5a。在第二铰链构件5配置于闭位置1A时(即图2所示的状态),第二板状部5a形成为其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此外,在第二铰链构件5配置于闭位置1A时,第二基部5b配置成第二基部5b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两个第二板状部5a分别从第二基部5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上侧立起,并分别形成有第二插通孔5c和第三插通孔5d。
即,两个第二板状部5a分别以从第二基部5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相同方向立起的方式与第二基部5b连接,第二铰链构件5整体形成为大致角槽形状。盖2固定于在第二铰链构件5配置于闭位置1A时的第二基部5b的下表面。此外,在第二铰链构件5的X1侧的第二板状部5a的内表面设有弹簧保持部5e,上述弹簧保持部5e形成于第二插通孔5c的附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构件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第二铰链构件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两个第二板状部5a的Y2侧端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两个突出部4c的内侧,并被两个突出部4c夹住。即,在前后方向上,在两个第一板状部4a的内侧配置有两个第二板状部5a。流体阻尼器3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两个第二板状部5a之间。
此外,如图3所示,在突出部4c形成有限制槽4d,在第二板状部5a的靠第一铰链构件4一侧的端部的、与限制槽4d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第三插通孔5d。上述第三插通孔5d与限制槽4d重叠以便于将限制销18插通于其中。此外,在限制销18从上述限制槽4d伸出的两端部处分别卡定有限位环19,上述限位环19从X方向的两侧限制限位销18以防止限制销18从限制槽4d中脱落。
(流体阻尼器3的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流体阻尼器3主要包括转子10、盖构件11和扭转螺旋弹簧22。转动中心轴6从X1侧向X2侧依次贯穿第一铰链构件4的X1侧的第一板状部4a、第二铰链构件5的X1侧的第二板状部5a、扭转螺旋弹簧22、转子10、第二铰链构件5的X2侧的第二板状部5a和第一铰链构件4的X2侧的第一板状部4a,以安装于第一铰链构件4与第二铰链构件5的连接处。
此外,在转子10的靠X2侧的端面形成有两个螺纹孔,在X2侧的第二板状部5a也对应形成有两个螺纹孔。通过将两根螺钉17分别插入到上述螺纹孔并与第二板状部5a的螺纹孔以及转子10的两个螺纹孔螺合,从而将流体阻尼器3固定于第二铰链构件5。
此外,在图4中主要示出了壳体9、转子10和盖构件11。其中,壳体9形成为有底的筒状,具有底部和筒部9a。壳体9配置成筒部9a的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壳体9的底部将筒部9a的X1侧端部封闭。盖构件11固定于筒部9a的X2侧端部处,并将筒部9a的X2侧端部封闭。在壳体9的底部形成有圆孔状的贯通孔,该贯通孔将转子10的转子主体12的筒部12b的X1侧端部12d保持为能转动,在盖构件11上形成有圆孔状的贯通孔11a,该贯通孔11a将筒部12b的X2侧端部12e保持为能转动。即转子主体12以能相对于壳体9和盖构件11转动的方式保持于壳体9与盖构件11之间。
而且,如图4所示,筒部9a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构成与转子主体12的筒部12b的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9b。在转子10的周向上,在筒部9a的未形成接触面9b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部9c,该凹部9c朝向转子10的径向外侧凹陷。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接触面9b相对于筒部12b的中心在大致240°的范围内形成,凹部9c相对于筒部12b的中心在大致120°的范围内形成。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凹部9c的形状呈以筒部12b的中心为曲率中心的扇形。筒部9a的形成有凹部9c的一侧的外径比筒部9a的形成有接触面9b的一侧的外径大。
另外,如图4所示,转子10主要包括:筒部12b,上述筒部12b沿轴向形成有贯通孔12a,并在外周部沿轴向形成有阀芯保持部12c,筒部12b的X1侧端部12d保持于壳体9的底部的贯通孔中,筒部12b的X2侧端部12e保持于盖构件11的贯通孔11a;以及配置槽12f,上述配置槽12f分别以遍及整周的方式形成于X1侧端部12d与筒部12b之间以及X2侧端部12e与筒部12b之间。
如图4所示,在流体阻尼器3中,由转子主体12的筒部12b的外周面、壳体9的内周面、阀芯保持部12c、阀芯13和盖构件11构成流体室,并通过阀芯保持部12将流体室分为上部和下部。油(工作流体)在流体室中流通。而且,在转子主体12的X1侧端部12d和X2侧端部12e均设置有O形圈(省略图示),上述O形圈对壳体9与转子10的转子主体12之间进行密封,以防止油从流体室中泄漏。在转子10的径向上的凹部9c的外侧面9d与阀芯13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该间隙供油通过。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流体阻尼器3,当壳体9相对于转子主体12顺时针转动时,阀芯13与凹部9c的外侧面9d接触,以阻止油从流体室中的油阀芯保持部12的上部流向阀芯保持部12的下部。即,此时,流体阻尼器3产生阻尼力。另一方面,当壳体9相对于转子主体12逆时针转动时,阀芯13不会与凹部9c的外侧面9d抵接而保持一定的间隙,以使油从流体室的阀芯保持部12c的下部流向流体室的阀芯保持部12c的上部。即,此时,流体阻尼器3不会产生阻尼力。
(止转机构15的结构)
如图5所示,止转机构15包括:卡定槽4f,上述卡定槽4f呈条状,并沿第一铰链构件4的第一插通孔4e的径向横切第一插通孔4e,并包括第一卡定部4g和第二卡定部4h,上述第一卡定部4g和上述第二卡定部4h分别从第一插通孔4d的内周向径向外侧凹陷;卡定孔6b,上述卡定孔6b沿转动中心轴6的径向贯穿形成于转动中心轴6的轴端部6a(即X2侧端部);以及卡定销15a,上述卡定销15a呈棒状,插入到上述卡定孔6b中并卡入卡定槽4f(具体是与第一卡定部4g和第二卡定部4h分别卡合)。
此外,止转机构15还包括:插通孔侧平面部(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构成D字形截面的直线部分),该插通孔侧平面部形成于第一插通孔4e的内周面;以及中心轴侧平面部(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构成D字形截面的直线部分),该中心轴侧平面部形成于转动中心轴6的外周,且与插通孔侧平面部配合。
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时,由于插入到转动中心轴6中的卡定销15a被卡入到卡定槽4f中,且第一插通孔4e的插通孔侧平面部与转动中心轴6的中心轴侧平面部配合,因而能可靠地阻止转动中心轴6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
(铰链1的组装过程)
在将铰链1安装于冰箱主体上之前对铰链1进行组装。首先,将第二铰链构件5的图3中的Y2侧端部插入到第一铰链构件4的Y1侧端部内侧,以使第二插通孔5c与第一插通孔4e在X方向上重叠,同时第三插通孔5d与限制槽4d在X方向上重叠。接着,将转子12安装于壳体9中,并用盖构件11将壳体9的X2侧开口封闭,如此组装好流体阻尼器3,然后,将转动中心轴6插通扭转螺旋弹簧22,并如图2所示,将扭转螺旋弹簧22的一端固定于弹簧保持部5e,将另一端安装于转动中心轴6或转子10,随后将转动中心轴6的X2侧端部插入组装好的流体阻尼器3中,接着,将转动中心轴6的两端部插通于第二铰链构件5的第二插通孔5c和第一铰链构件4的第一插通孔4e,随后,将卡定销15a插入到转动中心轴6的露出于X2侧的第一插通孔4e的X2侧端部中的卡定孔6a中,并将该卡定销15a的一端卡入卡定槽4f的第一卡定部4g,将该卡定销15a的另一端卡入卡定槽4f的第二卡定部4h中,以将卡定销15a卡入到卡定槽4f中。最后,对转动中心轴6的两端部进行铆接加工,以将两端部分别铆接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X方向上的两侧的外周面。由此,铰链1的组装完成。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时,由于第一插通孔4e的插通孔侧平面部与转动中心轴6的中心轴侧平面部配合,因而能阻止转动中心轴6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从而避免与转动中心轴6固定的流体阻尼器3的转子10随流体阻尼器3的壳体9一起转动,因此,有助于实现预期的阻尼效果等转动效果。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时,由于插入到转动中心轴6中的卡定销15a被卡入到卡定槽4f中,因而能可靠地阻止转动中心轴6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从而避免与转动中心轴6固定的流体阻尼器3的转子10随流体阻尼器3的壳体9一起转动,因此,更有助于实现预期的阻尼效果等转动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记载的技术方案以外,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要素进行变更、删除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构件的两个第一板状部之间的宽度比第二铰链构件的两个第二板状部之间的宽度大,即第二铰链构件插入到第一铰链构件中,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第二铰链构件的两个第二板状部之间的宽度比第一铰链构件的两个第一板状部之间的宽度大,即第一铰链构件插入到第二铰链构件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体阻尼器的外壳固定于第二铰链构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第一铰链构件插入到第二铰链构件中的情况下,也可以流体阻尼器的外壳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槽形成于第一铰链构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限制槽形成于第二铰链构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止转机构形成于转动中心轴的X2侧端部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止转机构仅形成于转动中心轴的X1侧端部处,或止转机构同时形成于转动中心轴在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动中心轴的截面呈大致D字形,与之对应,第一插通孔的截面也呈大致D字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转动中心轴的截面形成为圆形,并对转动中心轴的外周面进行切花加工,同时对应地将第一插通孔形成为圆形。

Claims (7)

1.一种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所述第一铰链构件与所述第二铰链构件通过转动中心轴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构件形成有供所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第一插通孔,所述第二铰链构件形成有供所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第二插通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具有止转机构,
所述止转机构包括:
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所述转动中心轴;以及
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插通孔,且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从而阻止所述转动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中心轴的外周形成有构成所述卡合部的中心轴侧平面部,
在所述第一插通孔的内周形成有构成所述被卡合部的与所述中心轴侧平面部配合的插通孔侧平面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中心轴上设置有构成所述卡合部的卡定销,该卡定销从所述转动中心轴的外周面沿该转动中心轴的径向突出,
在所述第一铰链构件上形成有构成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定槽,该卡定槽从所述第一插通孔的内周朝向该第一插通孔的径向外侧凹陷,且供所述卡定销卡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中心轴的一端部形成有卡定孔,
所述卡定孔沿所述转动中心轴的径向贯穿所述转动中心轴,
所述卡定销贯穿所述卡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链构件包括两个第一板状部,两个该第一板状部在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轴向上相对,且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插通孔,
所述第二铰链构件包括两个第二板状部,两个该第二板状部在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轴向上相对,且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二插通孔,
在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轴向上,两个所述第二板状部配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并供所述转动中心轴穿过,且在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转动时产生阻碍该转动的阻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为流体阻尼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呈有底筒状;
转子,该转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转子的外周部设置有能转动的阀芯,且在该转子的转动中心部具有供所述转动中心轴贯穿的贯通孔;以及
盖构件,该盖构件将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封闭,从而在所述壳体、所述转子和所述盖构件形成流体室,在所述流体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
CN201821721191.0U 2018-10-23 2018-10-23 铰链 Active CN209457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1191.0U CN209457639U (zh) 2018-10-23 2018-10-23 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1191.0U CN209457639U (zh) 2018-10-23 2018-10-23 铰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7639U true CN209457639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21191.0U Active CN209457639U (zh) 2018-10-23 2018-10-23 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7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1663B (zh) 电动阀
US9091994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CN207348655U (zh) 带阻尼器铰链
CN209457639U (zh) 铰链
CN202732825U (zh) 一种大扭矩阻尼器的结构
US20170370499A1 (en) Motor-operated valve
CN102979925A (zh) 具有铰接式阀芯的阀门
CN106014053A (zh) 盖体用开阖装置及具备此开阖装置的设备
CN208617085U (zh) 立式放线机
CN206530638U (zh) 一种阻尼器
CN203696850U (zh) 弹簧式微动开关组装夹具
CN209309203U (zh) 流体阻尼器、铰链和冰柜
CN207814555U (zh) 一种圆盘型轴流式止回阀
CN208019738U (zh) 手动式活塞杆上开口钢环快速安装设备
CN208684353U (zh) 一种双轴承定位恒扭矩旋盖头
CN111365479B (zh) 电子膨胀阀
JP2012202498A (ja) ダンパ装置
CN219035613U (zh) 一种旋塞阀
CN217381271U (zh) 一种tws无线耳机盒转轴
CN202992202U (zh) 具有铰接式阀芯的阀门
CN106492421B (zh) 智能呼吸训练器
CN208619665U (zh) 一种机封定位装置
CN215595305U (zh) 凸轮式定位隐藏闭门器
CN215809642U (zh) 食物储存设备、智能食物储存设备及冰箱
KR101683528B1 (ko) 로커암과 로커샤프트의 결합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