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8655U - 带阻尼器铰链 - Google Patents

带阻尼器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8655U
CN207348655U CN201721354920.9U CN201721354920U CN207348655U CN 207348655 U CN207348655 U CN 207348655U CN 201721354920 U CN201721354920 U CN 201721354920U CN 207348655 U CN207348655 U CN 207348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hinge
damper
axle
ax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49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岛雄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49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8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8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8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阻尼器铰链,其具有纵向长度比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的轴向的宽度即横向宽度长的第一铰链构件,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实现薄型化。带阻尼器铰链(1)包括:旋转型的流体阻尼器(3);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第一铰链构件(4)和第二铰链构件(5);以及用于将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传递至流体阻尼器(3)的动力传递机构(7),流体阻尼器(3)的壳体(17)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4)。在带阻尼器铰链(1)中,第一铰链构件(4)在Y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铰链构件(4)在X方向上的宽度长,且流体阻尼器(3)配置成流体阻尼器(3)的转轴(16)的轴向与Y方向一致。

Description

带阻尼器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阻尼器铰链,该带阻尼器铰链包括旋转型的流体阻尼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包括旋转型流体阻尼器(旋转式阻尼器)的带阻尼器的铰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铰链包括相互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的可动铰链部和固定铰链部。流体阻尼器包括外壳和一对销,该一对销被外壳保持为能转动,并且从外壳突出。上述流体阻尼器配置成可动铰链部相对于固定铰链部转动的轴向与销的轴向平行。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铰链中,流体阻尼器的外壳固定于固定铰链部。在流体阻尼器的销上固定有小齿轮。在固定铰链部上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有传动构件,在传动构件上形成有与小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在上述铰链中,可动铰链部的运动经由传动构件等传递至流体阻尼器的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62523号公报
在包括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的带阻尼器铰链中,存在一种带阻尼器铰链,该带阻尼器铰链具有纵向长度比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进行的转动的轴向上的宽度即横向宽度长的第一铰链构件,上述第一铰链构件固定有流体阻尼器的壳体,上述第二铰链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铰链构件连接。在上述带阻尼器铰链的结构中,本申请发明人研究了一种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实现薄型化的带阻尼器铰链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阻尼器铰链,该带阻尼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该第一铰链构件固定有流体阻尼器的壳体;以及第二铰链构件,该第二铰链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铰链构件连接,且该带阻尼器铰链具有纵向长度比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的轴向的宽度即横向宽度长的第一铰链构件,上述带阻尼器铰链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实现薄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带阻尼器铰链包括旋转型的流体阻尼器,其中,该带阻尼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该第一铰链构件与该第二铰链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用于将第二铰链构件的运动传递至流体阻尼器,流体阻尼器包括:转轴;以及筒状的壳体,转轴的一部分配置于该壳体的内周侧,壳体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若以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的轴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则第一铰链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铰链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长,流体阻尼器配置成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阻尼器铰链中,第一铰链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铰链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长,且流体阻尼器配置成流体阻尼器的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方向一致。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即使将流体阻尼器在转轴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即,即使将流体阻尼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也能防止流体阻尼器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铰链构件伸出。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能将流体阻尼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因此,即使将流体阻尼器的外径设为较小,也能通过将流体阻尼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来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即,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缩小流体阻尼器的外径。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缩小流体阻尼器的外径,因此,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能防止流体阻尼器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从第一铰链构件伸出,或者能降低流体阻尼器从第一铰链构件伸出的伸出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具有纵向长度(第二方向的长度)比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的轴向(第一方向)的宽度即横向宽度长的第一铰链构件的带阻尼器铰链中,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使带阻尼器铰链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薄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动力传递机构将第二铰链构件的运动增速而传递至流体阻尼器。若如此构成,则能减小流体阻尼器所要求的缓冲力。因此,即使使用小型的流体阻尼器,也能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小齿轮,该小齿轮固定于转轴;以及齿条,该齿条与小齿轮啮合。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动力传递机构包括:齿条构件,该齿条构件形成有齿条;以及杆构件,该杆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杆构件的中心部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杆构件的一端侧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齿条构件进行转动的方式与齿条构件连接,杆构件的另一端侧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第二铰链构件进行转动的方式,并且在偏离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中心的位置与第二铰链构件连接。在该情况下,能使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能转动范围的一部分中,小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脱离。若如此构成,则即使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角度较大,且第二铰链构件的运动通过动力传递机构增速而传递至流体阻尼器,也能在需要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时使小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使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起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动力传递机构包括:第一伞齿轮,该第一伞齿轮固定于转轴;第二伞齿轮,该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正齿轮,该正齿轮与第二伞齿轮一体地形成;以及扇形齿轮,该扇形齿轮与正齿轮啮合,一体地形成的第二伞齿轮和正齿轮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扇形齿轮安装于第二铰链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带阻尼器铰链包括转动范围限制机构,该转动范围限制机构配置于流体阻尼器的外部,并对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若如此构成,则不需要使用流体阻尼器的壳体和转轴对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因此,能防止在第一铰链构件或第二铰链构件上作用有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方向的较大外力时的流体阻尼器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若将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三方向,则第一铰链构件包括:平板状的两个侧面部,两个该侧面部与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平板状的基部,该基部连接有两个侧面部,并且与第三方向正交,两个侧面部分别以从基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第三方向的一侧立起的方式与基部连接,壳体固定于两个侧面部中的一个侧面部和基部。若如此构成,则由于能使用侧面部和基部将壳体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因此能提高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的壳体的固定强度。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带阻尼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构件,该第一铰链构件固定有流体阻尼器的壳体;以及第二铰链构件,该第二铰链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铰链构件连接,且带阻尼器铰链具有纵向长度比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的轴向的宽度即横向宽度长的第一铰链构件,上述带阻尼器铰链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的缓冲功能的同时,使带阻尼器铰链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带阻尼器铰链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带阻尼器铰链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带阻尼器铰链的动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小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图。
(符号说明)
1 铰链
3 流体阻尼器
4 第一铰链构件
4a 侧面部
4b 基部
5 第二铰链构件
7 动力传递机构
12 转动范围限制机构
16 转轴
17 壳体
21 小齿轮
22 齿条构件
22a 齿条
23 杆构件
31 伞齿轮
32 伞齿轮
33 正齿轮
34 扇形齿轮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带阻尼器铰链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带阻尼器铰链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带阻尼器铰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带阻尼器铰链1的动作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小齿轮21与齿条22a的啮合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带阻尼器铰链1(以下称作“铰链1”)是例如用于将盖(参照图3)以能开闭的方式安装于冰箱等主体(省略图示)的器具。上述铰链1包括:旋转型的流体阻尼器3;第一铰链构件4和第二铰链构件5,该第一铰链构件4与该第二铰链构件5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转动中心轴6,该转动中心轴6为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中心;以及动力传递机构7,该动力传递机构7用于将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传递至流体阻尼器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第二铰链构件5上固定有盖2,第一铰链构件4固定于冰箱等主体。第二铰链构件5能在盖2打开的开位置5A(图3的(A)所示的位置)与盖2关闭的闭位置5B(图1、图5的(B)所示的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90°。此外,旋转中心轴6配置成旋转中心轴6的轴向与上下方向(铅锤方向、图1等的Z方向)正交。即,转动中心轴6配置成转动中心轴6的轴向与水平方向一致,第二铰链构件5以水平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开关闭着的盖2时,使盖2以转动中心轴6为中心转动而将盖2抬起。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转动中心轴6的轴向即图1等的X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图1等的Y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轴向即第一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是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此外,上下方向(Z)方向是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另外,在左右方向中的图1等的Y1方向一侧为右侧,Y2方向一侧为左侧,在上下方向中的图1等的Z1方向一侧为上侧,Z2方向一侧为下侧。
第一铰链构件4包括:两个侧面部4a,两个该侧面部4a呈平板状;以及基部4b,该基部4b呈平板状,并连接两个侧面部4a。侧面部4a配置成侧面部4a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基部4b配置成基部4b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即,侧面部4a形成为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平板状,基部4b形成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板状。
两个侧面部4a分别从基部4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上侧立起。即,两个侧面部4a分别以从基部4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相同方向(上侧)立起的方式与基部4b连接,第一铰链构件4整体形成为大致角槽形状。侧面部4a的右端侧构成从基部4b朝右侧突出的突出部4c。第一铰链构件4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第一铰链构件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长。
与第一铰链构件4相同,第二铰链构件5包括:两个侧面部5a,两个该侧面部5a呈平板状;以及基部5b,该基部5b呈平板状,并连接两个侧面部5a。侧面部5a配置成侧面部5a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此外,在第二铰链构件5配置于闭位置5B时,基部5b配置成基部5b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两个侧面部5a分别从基部5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上侧立起。即,两个侧面部5a分别以从基部5b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相同方向立起的方式与基部5b连接,第二铰链构件5整体形成为大致角槽形状。盖2固定于在第二铰链构件5配置于闭位置5B时的基部5b的下表面。
第一铰链构件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第二铰链构件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宽。两个侧面部5a的左端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两个突出部4c的内侧,并被两个突出部4c夹住。即,在前后方向上,在两个侧面部4a的内侧配置有两个侧面部5a。在侧面部5a上形成有插通孔5c,转动中心轴6的两端部分别插通该插通孔5c。插通孔5c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侧面部5a的圆孔状。转动中心轴6的两端部固定于侧面部4a。具体而言,转动中心轴6的两端部分别铆接固定于两个突出部4c中的各个突出部4c。
在侧面部4a上形成有限制槽4d,该限制槽4d用于对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限制槽4d形成于突出部4c。限制槽4d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突出部4c。此外,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限制槽4d形成为以转动中心轴6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限制槽4d在以转动中心轴6为曲率中心的90°范围内形成。
在两个侧面部5a上分别形成有插通孔5d,该插通孔5d被形成为轴状的一根限制销10插通。插通孔5d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侧面部5a的圆孔状,限制销10配置成限制销10的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限制销10在限制销10的两端部分别插通于两个插通孔5d中的各个插通孔5d的状态下保持于侧面部5a。限制销10的两端部从两个侧面部5a朝前后方向的外侧突出。
限制销10的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个限制槽4d中的各个限制槽4d,并分别与两个限制槽4d中的各个限制槽4d卡合。此外,在限制销10的两端部上分别安装有限位环11,通过限位环11来防止限制销10从插通孔5d和限制槽4d脱落。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限制槽4d和限制销10构成转动范围限制机构12,该转动范围限制机构21对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转动范围限制机构12配置于流体阻尼器3的外部。如图3所示,在第二铰链构件5位于开位置5A时,限制销10配置于转动中心轴6的正下方,在第二铰链构件5位于闭位置5B时,限制销10配置于转动中心轴6的左侧。
转动中心轴6插通扭转螺旋弹簧13,该扭转螺旋弹簧13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两个侧面部5a之间。扭转螺旋弹簧13的一端侧安装于两个侧面部5a中的一个侧面部5a。在侧面部5a上形成有弹簧保持部5e,该弹簧保持部5e对扭转螺旋弹簧13的一端侧进行保持。扭转螺旋弹簧13的另一端侧安装于转动中心轴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铰链构件5位于闭位置5B时,扭转螺旋弹簧13以一定量的弹簧力卷紧,在扭转螺旋弹簧13的内周面与转动中心轴6的外周面之间没有间隙。当第二铰链构件5开始从闭位置5B朝向开位置5A转动时,扭转螺旋弹簧13开始松开,在扭转螺旋弹簧13的内周面与转动中心轴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此外,当第二铰链构件5从开位置5A朝向闭位置5B转动时,扭转螺旋弹簧13卷紧于转动中心轴6。本实施方式的扭转螺旋弹簧13可实现使第二铰链构件5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停止的弹簧离合器的功能。
流体阻尼器3包括转轴16(参照图1)和筒状的壳体17,转轴16的一部分配置于该壳体17的内周侧。壳体17形成为在左端侧具有底部的带底的圆筒状,壳体17的右端被盖构件18封闭。在壳体17的内部形成有流体室(省略图示),该流体室填充有流体即油(粘性油)。即,本实施方式的流体阻尼器3是油阻尼器。在转轴16上固定有阀芯(省略图示),该阀芯配置于流体室的内部。在壳体17的内周面与阀芯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该间隙供油通过。
壳体17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4。具体而言,壳体17固定于基部4b和两个侧面部4a中的一个侧面部4a,流体阻尼器3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两个侧面部4a之间。此外,流体阻尼器3配置成转轴16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
动力传递机构7配置于流体阻尼器3的右侧。上述动力传递机构7将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增速并传递至流体阻尼器3。动力传递机构7包括:小齿轮21,该小齿轮21固定于转轴16;齿条构件22,该齿条构件22形成有与小齿轮21啮合的齿条22a;以及杆构件23,该杆构件23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小齿轮21固定于转轴16的从盖构件18朝右侧突出的端部。
齿条构件22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厚板状,并配置成齿条构件22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齿条22a形成于齿条构件22的前后方向的一个面上。此外,齿条22a形成为齿条22a的长边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在齿条构件22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个面上形成有直线状的引导槽22b,该引导槽22b沿上下方向引导齿条构件22。在两个侧面部4a中的一个侧面部4a上形成有引导片4e,该引导片4e与引导槽22b卡合。此外,在齿条构件22上形成有贯通孔22c,该贯通孔22c在前后方向上贯通齿条构件22(参照图2)。贯通孔22是以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孔。齿条22a和引导槽22b形成于齿条构件22的左端侧,贯通孔22c形成于齿条构件22的右端侧。
杆构件23如上所述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具体而言,被固定于一个侧面部4a的固定轴24插通的贯通孔23a形成于杆构件23的中心部,杆构件23的中心部经由固定轴24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此外,固定轴24以固定轴24的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侧面部4a,杆构件23以能将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固定轴24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限制槽4d与引导片4e之间。
在杆构件23的一端侧(左端侧)形成有圆柱状的轴部23b,该轴部23b插入齿条构件22的贯通孔22c(参照图2)。轴部23b以轴部23b的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朝前后方向的一侧突出。轴部23b的外径与贯通孔22c的短边方向的宽度大致相等,杆构件23的一端侧以能以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齿条构件22进行转动的方式与齿条构件22连接。此外,杆构件23的一端侧能沿着贯通孔22c的长边方向相对于齿条构件22滑动。
在杆构件23的另一端侧(右端侧)形成有卡合凹部23c,该卡合凹部23c与限制销10卡合。卡合凹部23c形成为从杆构件23的另一端朝向一端侧凹陷。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卡合凹部23c的形状呈U形。卡合凹部23c的宽度与限制销10的外径大致相等,杆构件23的另一端侧以能以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第二铰链构件5进行转动的方式,经由限制销10与第二铰链构件5连接。
此外,杆构件23的另一端侧能沿着卡合凹部23c的长边方向相对于限制销10滑动。此外,杆构件23的另一端侧在从第二铰链构件2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中心(即转动中心轴6)偏离的位置与第二铰链构件5连接。卡合凹部23c在第二铰链构件5的在开位置5A与闭位置5B之间的转动范围的整个区域内与限制销10卡合。
当第二铰链构件5以转动中心轴6为中心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时,杆构件23以固定轴24为中心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转动。当杆构件23以固定轴24为中心转动时,齿条构件22沿着第一铰链构件4的引导片4e朝上下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能转动范围的一部分中,小齿轮21与齿条22a的啮合脱离。
具体而言,在第二铰链构件5位于闭位置5B时,小齿轮21与齿条22a啮合(参照图4的(B))。此外,在位于闭位置5B的第二铰链构件5开始朝向开位置5A转动到转动规定角度为止之间,小齿轮21与齿条22a啮合,之后,当第二铰链构件5进一步朝向开位置5A转动时,小齿轮21与齿条22a的啮合脱离。
即,在第二铰链构件位于开位置5A时,小齿轮21与齿条22a的啮合脱离(参照图4的(A))。此外,当位于开位置5A的第二铰链构件5开始朝向闭位置5B转动并转动规定角度时,小齿轮21与齿条22a啮合。当小齿轮21与齿条22a啮合时,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传递至转轴16,转轴16根据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而相对于壳体17转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从打开着的盖2关闭的动作的途中起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构件4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铰链构件4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阻尼器3配置成转轴16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将流体阻尼器3在转轴16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即,即使将流体阻尼器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也能防止流体阻尼器3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从第一铰链构件4伸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将流体阻尼器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因此,即使将流体阻尼器3的外径设为较小,也能通过将流体阻尼器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较长来确保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的同时,缩小流体阻尼器3的外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的同时缩小流体阻尼器3的外径,因此,在确保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的同时,能防止流体阻尼器3在上下方向上从第一铰链构件4伸出,或者能降低流体阻尼器3从第一铰链构件4伸出的的伸出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前后方向的宽度长的第一铰链构件4的铰链1中,能在确保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的同时,使铰链1在上下方向上薄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7将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增速并传递至流体阻尼器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减小流体阻尼器3所要求的缓冲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使用小型的流体阻尼器3,也能确保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7包括:小齿轮21,该小齿轮21固定于流体阻尼器3的转轴16;齿条构件22,该齿条构件22a形成有与小齿轮21啮合的齿条22a;以及杆构件23,该杆构件23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构件23的中心部以能以前后方向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杆构件23的一端侧以能以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齿条构件22进行转动的方式与齿条构件22连接,杆构件23的另一端侧以能以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第二铰链构件5进行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链构件5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动力传递机构7的结构比较简单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能转动范围的一部分中,小齿轮21与齿条22a的啮合脱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角度为90°,且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通过动力传递机构7增速而传递至流体阻尼器3,也能在需要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时(即,将盖2关闭时)使小齿轮21与齿条22a啮合,从而使流体阻尼器3的缓冲功能起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配置于流体阻尼器3外部的转动范围限制机构12,对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使用流体阻尼器3的转轴16和壳体17对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在第一铰链构件4或第二铰链构件5上作用有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方向的较大外力时的流体阻尼器3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7固定于基部4b和两个侧面部4a中的一个侧面部4a。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提高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壳体17的固定强度。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但并不限定于此,可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代替小齿轮21、齿条构件22以及杆构件23,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动力传递机构7包括:作为第一伞齿轮的伞齿轮31,该伞齿轮31固定于转轴16;作为第二伞齿轮的伞齿轮32,该伞齿轮32与伞齿轮31啮合;正齿轮33,该正齿轮33与伞齿轮32一体地形成;以及扇形齿轮34,该扇形齿轮34与正齿轮33啮合。在图5中,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上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该情况下,一体地形成的伞齿轮32和正齿轮33以能以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具体而言,伞齿轮32和正齿轮33经由固定于一个侧面部4a的固定轴35而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铰链构件4。此外,扇形齿轮34安装于第二铰链构件5。具体而言,在扇形齿轮34中插通有限制销10,扇形齿轮34经由限制销10安装于第二铰链构件5。
转动中心轴6为扇形齿轮34的曲率中心。此外,扇形齿轮34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限制销10。即,扇形齿轮34以能以前后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第二铰链构件5转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二铰链构件5。另外,在图5所示的变形例中,也可以是与正齿轮33啮合的扇形齿轮34直接固定于第二铰链构件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分别插入并卡合于两个限制槽4d的两根限制销安装于第二铰链构件5。在该情况下,在两个侧面部5a上分别固定有限制销,两根限制销分别从两个侧面部5a分别朝前后方向的外侧突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铰链1也可以不包括转动范围限制机构12。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流体阻尼器3的转轴16和壳体17对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此外,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在固定有第一铰链构件4的冰箱等主体上形成供第二铰链构件5或盖2抵接的抵接部,并且通过该抵接部与第二铰链构件5或盖2对第二铰链构件5相对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两个侧面部5a的前后方向的内侧配置两个侧面部4a。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7既可以是仅固定于第一铰链构件4的基部4b,也可以是仅固定于一个侧面部4a。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动力传递机构7不将第二铰链构件5的运动增速而传递至流体阻尼器3。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流体室3中填充有除了油以外的粘性流体。

Claims (8)

1.一种带阻尼器铰链,包括旋转型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该第一铰链构件与该第二铰链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的运动传递至所述流体阻尼器,
所述流体阻尼器包括:转轴;以及筒状的壳体,所述转轴的一部分配置于该壳体的内周侧,
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
若以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转动的轴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则
所述第一铰链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铰链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长,
所述流体阻尼器配置成所述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的运动增速而传递至所述流体阻尼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小齿轮,该小齿轮固定于所述转轴;以及齿条,该齿条与所述小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齿条构件,该齿条构件形成有所述齿条;以及杆构件,该杆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
所述杆构件的中心部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
所述杆构件的一端侧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所述齿条构件进行转动的方式与所述齿条构件连接,
所述杆构件的另一端侧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构件进行转动的方式,并且在偏离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中心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铰链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的能转动范围的一部分中,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条的啮合脱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第一伞齿轮,该第一伞齿轮固定于所述转轴;第二伞齿轮,该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正齿轮,该正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一体地形成;以及扇形齿轮,该扇形齿轮与所述正齿轮啮合,
一体地形成的所述第二伞齿轮和所述正齿轮以能将第一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
所述扇形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铰链构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阻尼器铰链包括转动范围限制机构,该转动范围限制机构配置于所述流体阻尼器的外部,并对所述第二铰链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构件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阻尼器铰链,其特征在于,
若将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三方向,则
所述第一铰链构件包括:平板状的两个侧面部,两个该侧面部与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平板状的基部,该基部连接有两个所述侧面部,并且与第三方向正交,
两个所述侧面部分别以从所述基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第三方向的一侧立起的方式与所述基部连接,
所述壳体固定于两个所述侧面部中的一个侧面部和所述基部。
CN201721354920.9U 2017-10-20 2017-10-20 带阻尼器铰链 Active CN207348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4920.9U CN207348655U (zh) 2017-10-20 2017-10-20 带阻尼器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4920.9U CN207348655U (zh) 2017-10-20 2017-10-20 带阻尼器铰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8655U true CN207348655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4920.9U Active CN207348655U (zh) 2017-10-20 2017-10-20 带阻尼器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865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5392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带阻尼器铰链
CN111042679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阻尼器铰链
CN111042680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阻尼器铰链
CN111042683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铰链
CN111088921A (zh) * 2018-10-23 2020-05-01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铰链和冰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5392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带阻尼器铰链
CN111042679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阻尼器铰链
CN111042680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阻尼器铰链
CN111042683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铰链
CN111088921A (zh) * 2018-10-23 2020-05-01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 铰链和冰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8655U (zh) 带阻尼器铰链
US8365359B2 (en) Hinge device
EP2682637B1 (en) Rotary damp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2230416B1 (en) Rotary damper
TWI551767B (zh) Hinge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CN107109873A (zh) 进退移动装置
JP5663042B2 (ja) 回転ダンパ及びダンパ付きヒンジ装置
EP2821578A2 (en) Stay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of door
JP5572226B2 (ja) ダンパ付きヒンジ装置
CN104943593B (zh) 盖体的开闭机构
CN207406197U (zh) 带阻尼器铰链
WO2013031250A1 (ja) ヒンジ装置
WO2018047684A1 (ja) ロック装置
EP2853667B1 (en) Hinge device
CN105377624A (zh) 座椅升降器以及齿轮机构
CN106854955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限位器装置
CN109695392A (zh) 带阻尼器铰链
JP5782180B2 (ja) ドアクローザ
DE102007000130A1 (de) Ventilzeitsteuereinrichtung mit einer Anhalteeinrichtung
JP2017522513A (ja) ストッパ座金を備えた特に自動車用の流体循環弁およびそのような弁の製造方法
CN102954201B (zh) 用于汽车的手动换挡变速箱的外部换挡机构
US10500948B2 (en) Fuel filling device
JP2019100424A (ja) シャフトアッセンブリ
JP5453133B2 (ja) 開閉部材の開閉機構、容器
JP2016065375A (ja) ダンパ付きヒン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