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5422U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5422U
CN209445422U CN201821995246.7U CN201821995246U CN209445422U CN 209445422 U CN209445422 U CN 209445422U CN 201821995246 U CN201821995246 U CN 201821995246U CN 209445422 U CN209445422 U CN 209445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fan
igbt
windward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52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田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52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5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5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5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路板、线圈盘、风扇,所述风扇位于线圈盘的一侧,用以输送气流对所述电路板、线圈盘散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IGBT和/或桥堆,以及用以对IGBT和/或桥堆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面向气流的端面为倾斜设置的迎风斜面。本实用新型迎风斜面的设置使得散热器部分可以深入线圈盘底部,使得散热器更加接近风扇设置,使得气流提前接触IGBT和/或桥堆或者将气流引向IGBT和/或桥堆,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器件温升,同时使电路板和线圈盘之间结构更紧凑,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结构设计对整机造型的空间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
电磁灶加热效率高,环保,节能等众多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的喜爱。功率大,体型超薄的电磁灶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由于大功率超薄机型会带来机器内部器件散热环境恶化,这主要由于超薄机器元器件空间布局紧促,散热效率差的原因导致。比如,众多发热器件中,IGBT和桥堆发热量较大,需要将其固定在散热片上用风扇强制散热,现有技术散热片为铝合金挤压成型,散热片被沿挤压方向垂直的横截面切割,端面和挤压方向成90°。受制于电磁炉内部空间限制,这种端面垂直于挤压方向的散热片距离风扇较远,从风扇输送到散热片的风路径较长,气流损失较大,散热效果差;对于较薄机型主控板设置在线圈盘在下盖上投影以外的区域,散热片尺寸收空间位置限制尺寸较小散热容量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成本低、降低空间要求的电磁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路板、线圈盘、风扇,所述风扇位于线圈盘的一侧,用以输送气流对所述电路板、线圈盘散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IGBT和/或桥堆,以及用以对IGBT和/或桥堆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面向气流的端面为倾斜设置的迎风斜面。本实用新型迎风斜面的设置使得散热器部分可以深入线圈盘底部,使得散热器更加接近风扇设置,使得气流提前接触IGBT和/或桥堆或者将气流引向IGBT和/或桥堆,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器件温升,同时使电路板和线圈盘之间结构更紧凑,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结构设计对整机造型的空间要求。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包括基体以及自基体延伸的散热翼板,所述迎风斜面从散热翼板的自由末端向基体内缩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迎风斜面与气流方向成锐角设置,将风扇吹出的风引向IGBT和/或桥堆,对IGBT和/或桥堆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或者,所述散热器包括基体以及自基体延伸的散热翼板,所述迎风斜面从散热翼板的自由末端向基体外扩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迎风斜面与气流方向成钝角设置,风扇吹出的风提前与IGBT和/或桥堆接触,提高散热效率。
或者,所述散热器包括前侧端和后侧端,所述迎风斜面为前侧端向后侧端外扩倾斜设置,所述迎风斜面的后侧端靠近风扇设置,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为从散热器的前侧端往后侧端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迎风斜面的后侧端起到挡风作用,风扇旋转时,气流不易从散热器后侧端逃逸,更多气流引导通过散热器,使散热器散热效率更高。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安装于风扇的右侧,所述散热器的迎风斜面为向左侧倾斜设置,所述风扇是逆时针旋转。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翼板是从基体水平向外延伸,散热翼板的长度大小不等。散热翼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散热器基体的结构需要设置成不同的长短,来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翼板是从基体竖直向上延伸,散热翼板之间的间距不等。散热翼板之间间距小的,气流通过流速慢可充分实现散热;散热翼板之间间距大的,气流通过流速快,可快速带动散热,通过不同间距的组合,可更好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用于安装IGBT和/或桥堆的安装端是一倾斜斜面。本实用新型倾斜斜面设置便于IGBT和/或桥堆的安装,使得结构紧凑,降低空间要求。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与迎风斜面相对的端面也是倾斜设置并与迎风斜面的斜向一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迎风斜面的斜向角度为45°-7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迎风斜面的设置使得散热器部分可以深入线圈盘底部,使得散热器更加接近风扇设置,使得气流提前接触IGBT和/或桥堆或者将气流引向IGBT和/或桥堆,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器件温升,同时使电路板和线圈盘之间结构更紧凑,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结构设计对整机造型的空间要求。
2、通过迎风斜面从散热翼板的自由末端向基体外扩/或内缩倾斜设置来实现气流提前接触IGBT和/或桥堆或者将气流引向IGBT和/或桥堆,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3、将迎风斜面的一端靠近风扇设置,可以起到挡风作用,风扇旋转时,气流不易从散热器后侧端逃逸,更多气流引导通过散热器,使散热器散热效率更高。
4、将散热器与迎风斜面相对的端面也设置成与迎风斜面的斜向一致的倾斜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5、通过将散热器的散热翼板设置成长度不一或是间距不等,来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一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散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散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二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散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散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四种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五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磁炉、IH电饭煲、IH电压力锅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2、线圈盘3、风扇4,电路板2设于线圈盘3的一侧,所述风扇4位于线圈盘3的另一侧,用以输送气流对所述电路板2、线圈盘3散热,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IGBT和/或桥堆,以及用以对IGBT和/或桥堆散热的散热器5,所述散热器5面向气流的端面为倾斜设置的迎风斜面51,所述迎风斜面51的斜向角度为45°-75°,优选60°。本实用新型迎风斜面51的设置使得散热器5部分可以深入线圈盘3底部,使得散热器5更加接近风扇4设置,使得气流提前接触IGBT和/或桥堆或者将气流引向IGBT和/或桥堆,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器件温升,同时使电路板2和线圈盘3之间结构更紧凑,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结构设计对整机造型的空间要求。
具体的,参见图2-4,本实施例所述散热器5包括基体52以及自基体52延伸的散热翼板53,所述迎风斜面51从散热翼板53的自由末端向基体52内缩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迎风斜面51是以Z轴为基准切斜,迎风斜面51将风扇4吹出的风引向IGBT和/或桥堆,对IGBT和/或桥堆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器5的散热翼板53是从基体52水平向外延伸,散热翼板53的长度大小不等。散热翼板53的长度可以根据散热器5基体52的结构需要设置成不同的长短,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器5用于安装IGBT和/或桥堆的安装端即基体52的表面是一倾斜斜面,即本实施例是将IGBT和/或桥堆安装在散热器5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倾斜斜面设置便于IGBT和/或桥堆的安装,使得结构紧凑,降低空间要求,而且通过将IGBT和/或桥堆的表面与散热器5直接贴合,加速了功率元件与散热器5之间的热量传递速度,提高散热效率,还能够省去绝缘垫的使用,简化安装工艺与降低成本,最终保证IGBT和/或桥堆可靠、稳定的工作。。
本实施例所述散热器5与迎风斜面51相对的端面也是倾斜设置并与迎风斜面51的斜向一致。平行的端面结构,在切割加工时只需要将工作台或者切割片倾斜一定角度就可以切出,不需要增加工艺成本,加工效率高。
实施例二
参见图5-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所述散热器5包括基体52以及自基体52延伸的散热翼板53,所述迎风斜面51从散热翼板53的自由末端向基体52外扩倾斜设置。所述散热器5的散热翼板53是从基体52竖直向上延伸,散热翼板53之间的间距不等。散热翼板53之间间距小的,气流通过流速慢可充分实现散热;散热翼板53之间间距大的,气流通过流速快,可快速带动散热,通过不同间距的组合,可更好提高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迎风斜面51是以Y轴为基准倾斜,迎风斜面51与气流方向成钝角设置,风扇4吹出的风提前与IGBT和/或桥堆接触,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的基体52没有设置安装IGBT和/或桥堆的斜面。
参见图8,当IGBT和/桥堆布局在线圈盘3后面,即IGBT和/桥堆靠近出风口位置时,将散热器5倾斜后,可使一部分散热器5深入到线圈盘3底部,同样靠近风扇4,提高散热效率。同时使电路板2和线圈盘3之间结构更紧凑,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结构设计对整机造型的空间要求。
其余结构和功能均可参考实施例一所述。
实施例三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散热器5包括基体52以及自基体52延伸的散热翼板53,所述迎风斜面51从散热翼板53的自由末端向基体52内缩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迎风斜面51是以Y轴为基准倾斜,迎风斜面51与气流方向成锐角设置,将风扇4吹出的风引向IGBT和/或桥堆,对IGBT和/或桥堆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其余结构和功能均可参考实施例二所述。
实施例四
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风扇4和电路板2安装于线圈盘3的同一侧,所述散热器5位于风扇4和电路板2之间且IGBT和/桥堆位于散热器5下方,所述散热器5包括前侧端54和后侧端55,所述迎风斜面51为前侧端54向后侧端55外扩倾斜设置,所述迎风斜面51的后侧端55靠近风扇4设置,所述风扇4的旋转方向为从散热器5的前侧端54往后侧端55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迎风斜面51的后侧端55起到挡风作用,风扇4旋转时,气流不易从散热器5后侧端55逃逸,更多气流引导通过散热器5,使散热器散热效率更高。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一出风在右侧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散热器5安装于风扇4的右侧,所述散热器5的迎风斜面51为向左侧倾斜设置,所述风扇4是逆时针旋转,气流不易从散热器5端面逃逸,更多气流引导通过散热器,使散热器散热效率更高。
同理,出风口也可以设置在电磁加热装置左侧,此时电路板2、散热器5位于风扇4的左侧,所述散热器5的迎风斜面51为向右侧倾斜设置,所述风扇4是顺时针旋转,同样的气流不易从散热器5端面逃逸,更多气流引导通过散热器,使散热器散热效率更高。
其余结构和功能均可参考实施例一所述。
实施例五
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散热器5只在面向风流的一端设置斜向设置的迎风斜面51,与迎风斜面51相对的那端面为垂直面。迎风斜面51的设置使得散热器5部分可以深入线圈盘3底部,使得散热器5更加接近风扇4设置,使得气流提前接触IGBT和/或桥堆或者将气流引向IGBT和/或桥堆,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器件温升,同时使电路板2和线圈盘3之间结构更紧凑,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结构设计对整机造型的空间要求。
其余结构和功能均可参考实施例三所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路板、线圈盘、风扇,所述风扇位于线圈盘的一侧,用以输送气流对所述电路板、线圈盘散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IGBT和/或桥堆,以及用以对IGBT和/或桥堆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面向气流的端面为倾斜设置的迎风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基体以及自基体延伸的散热翼板,所述迎风斜面从散热翼板的自由末端向基体内缩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基体以及自基体延伸的散热翼板,所述迎风斜面从散热翼板的自由末端向基体外扩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前侧端和后侧端,所述迎风斜面为前侧端向后侧端外扩倾斜设置,所述迎风斜面的后侧端靠近风扇设置,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为从散热器的前侧端往后侧端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安装于风扇的右侧,所述散热器的迎风斜面为向左侧倾斜设置,所述风扇是逆时针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翼板是从基体水平向外延伸,散热翼板的长度大小不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翼板是从基体竖直向上延伸,散热翼板之间的间距不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用于安装IGBT和/或桥堆的安装端是一倾斜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迎风斜面相对的端面也是倾斜设置并与迎风斜面的斜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斜面的斜向角度为45°-75°。
CN201821995246.7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Active CN209445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246.7U CN209445422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246.7U CN209445422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5422U true CN209445422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5246.7U Active CN209445422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5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77773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
CN201789710U (zh) 商业用电磁炉的机芯散热结构
CN205825143U (zh) 微波炉的底座和微波炉
CN104197383A (zh) 一种电磁炉
CN201964478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9445422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CN206525072U (zh) 一种自动散热型电源适配器
CN202283188U (zh) 一种ih电热炊具
CN204679940U (zh) 一种制冷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垫
CN203349317U (zh) 一种薄型电磁炉
CN201555270U (zh) 微波炉及其冷却装置
CN106060991B (zh) 电磁炉风道结构和电磁炉
CN205625581U (zh) 烹饪器具及其散热装置
CN204962883U (zh) 电磁炉
CN20302419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CN106921301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铝制外壳
CN203378179U (zh) 逆变器散热风道装置
CN206018745U (zh) 电磁炉
CN203801195U (zh) 一种具有导流散热功能的微波炉变频盒
CN206018740U (zh) 电磁炉
CN206163961U (zh) 一种配电柜
CN207778518U (zh) 一种用于电磁灶面板的散热机构及其电磁灶
CN200975719Y (zh) 电磁炉散热结构
CN202505002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电热锅
CN206672004U (zh) 一种外表面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