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1369U -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1369U
CN209441369U CN201822108446.2U CN201822108446U CN209441369U CN 209441369 U CN209441369 U CN 209441369U CN 201822108446 U CN201822108446 U CN 201822108446U CN 209441369 U CN209441369 U CN 209441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heating
blower
heating elem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084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树雨
秦梦南
韩金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ANHU JINCHENG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ANHU JINCHENG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ANHU JINCHENG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ANHU JINCHENG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084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1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1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13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包括壳体和罩板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第一和第二加热元件、第一和第二风机、第一和第二导流件以及控制组件;罩板上设有4组通风孔,罩板上的2组通风孔和第一风机、第一加热元件、第一导流件构成第一供暖回路;罩板的另2组通风孔与第二风机、第二加热元件、第二导流件构成第二供暖回路;控制组件用于根据开关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相应对第一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第一和第二风机的启停实行自动和手动控制。本实用新型较之于现有技术中同类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轨道车辆室内升温速度和供暖效率,以及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用的供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在其驾驶室及车厢内通常需要设置供暖设备。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常用的供暖设备通常由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加热管和设有通风对流孔的罩板等组成,使用时,壳体内的空气被电加热管加热后通过罩板上的通风对流孔与外部空气交换,实现供暖目的。目前轨道交通车辆此类常用的供暖设备存在的问题有:其一,壳体内被加热的空气与外部空气交换仅依靠空气的自然对流,因而使得室内供暖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其二,没有过热自动保护措施,当壳体和罩板上温度过高时,只能通过关闭电加热管供电电源的方式处理,操作既不方便且易发生因壳体和罩板温度过高造成伤人及设备损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该暖风机能够提高室内升温速度和供暖效率,以及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包括壳体、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罩板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固定设于壳体内的第一风机、第一导流件、第二风机、第二导流件和控制组件;
上述罩板上设有4组通风孔,4组通风孔在罩板上所处部位由下至上依次构成第一进风部、第一出风部、第二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一风机和第一加热元件设于壳体内且相应位于罩板内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一出风部的后方;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元件固定设于壳体内且相应位于罩板内的第二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后方;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固定设于壳体内且相应位于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的上方;上述罩板的第一进风部、第一风机、第一加热元件、第一导流件和罩板的第一出风部构成第一供暖回路;上述罩板的第二进风部、第二风机、第二加热元件、第二导流件和罩板的第二出风部构成第二供暖回路;
上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相应检测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实时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罩板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选择单/双供暖回路工作以及关闭电源的档位开关、用于人工相应直接控制第一供暖回路和第二供暖回路启停的第一复位开关和第二复位开关、用于相应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延时断电的第一时间继电器和第二时间继电器、用于相应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电源通断的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以及用于根据开关信号和检测的温度信号相应对第一、第二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一、第二接触器发出通断控制信号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第一导流件为折弯的板体件,第一导流件在壳体内以由后下方向前上方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罩板的后端面上在第一出风部和第二进风部之间设有向后开口的U形的导流板扣接件;上述导流板扣接件与第一导流件的前上部扣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控制器由根据开关及温度检测信号相应发出控制指令的CPU模块以及用于提供控制组件所需的低压直流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组成。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第一加热元件由2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以及设于2根电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上述第二加热元件的结构与第一加热元件相同。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壳体为前端开口的不锈钢材质的方形盒体件,壳体上设有进线孔以及安装用的支撑架和安装座。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罩板、第一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通过设置由第一风机和第一加热元件构成的一路加热回路以及由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元件构成的另一路加热回路,可根据轨道车辆室温的具体情况相应开启一个或两个供暖回路,从而可提高其适用性,节约电能。(2)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通过在第一和第二供暖回路上设置导流件,配合风机的作用,可有效加快暖风机内外空气对流的速度,从而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加热供暖的速度和效率,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同类装置仅依靠空气的自然对流使得室内供暖速度较慢、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3)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复位开关和控制器,能够实现对壳体和罩板过热的自动和人工双重控制,确保使用安全,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同类装置因壳体和罩板温度过高造成伤人及设备损坏事故。(4)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通过在罩板上设置U形的导流板扣接件将第一供暖回路和第二供暖回路的空气流通隔离,从而可提高供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对罩板进行了局部的剖视;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中还显示了使用时空气流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框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壳体1,进线孔1-1,支撑架11,安装座12;罩板2,通风孔2-1,第一进风部21,第一出风部22,第二进风部23,第二出风部24,导流板扣接件25;第一风机3,第一加热元件4,第一导流件5,第二风机6,第二加热元件7,第二导流件8,控制组件9,温度传感器组91,第一温度传感器91-1,第二温度传感器91-2,第三温度传感器91-3,档位开关92,第一复位开关93,第二复位开关94,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第二接触器98,控制器9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方位描述时,以图1所朝向的方向为描述中的前方,以背对图1所朝方向为描述中的后方,图1的左右、上下方向仍为描述中的左右、上下方向。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主要由壳体1、罩板2、第一风机3、第一加热元件4、第一导流件5、第二风机6、第二加热元件7、第二导流件8和控制组件9组成。
壳体1本实施例中采用前端开口的方形盒体件,壳体1的底板上设有进线孔1-1,壳体1的下部固定设有安装用的支撑架11,壳体1的底板的后端面上固定设有安装用的安装座12;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材质优选不锈钢。
罩板2为大小和形状与壳体1的前端开口部位相配合的板体件,罩板2通过螺钉与壳体1固定连接;罩板2上设有4组通风孔2-1,4组通风孔2-1在罩板2上所处部位由下至上依次构成第一进风部21、第一出风部22、第二进风部23和第二出风部24;罩板2的后端面上在第一出风部22和第二进风部23之间设有向后开口的U形的导流板扣接件25;本实施例中,罩板2的材质优选不锈钢。
第一风机3固定设于壳体1内的下部,且位于罩板2的第一进风部21的后方,工作时,第一风机3用于加强壳体1内外的空气对流。
第一加热元件4固定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第一风机3的上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元件4优选由2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以及设于2根电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
第一导流件5为折弯的板体件,第一导流件5固定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第一加热元件4的上方,第一导流件5由后下方向前上方的方式设置,以便于工作时由第一加热元件4加热的空气在第一风机3的吹动下尽可能快地由罩板2的第一出风部22散出,以提高室内空气加热供暖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5的材质优选不锈钢。
第二风机6固定设于壳体1内的中部,且位于罩板2的第二进风部23的后方,工作时,第二风机6用于加强壳体1内外的空气对流。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6优选采用圆筒形的鼓风机。
第二加热元件7固定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第二风机6的上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元件7优选由2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以及设于2根电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
第二导流件8为折弯的板体件,第二导流件8固定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第二加热元件7的上方,第二导流件8由后下方向前上方的方式设置,以便于工作时由第二加热元件7加热的空气在第二风机6的吹动下尽可能快地由罩板2的第二出风部24散出,以提高室内空气加热供暖的速度和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8的材质优选不锈钢。
罩板2的U形的导流板扣接件25与第一导流件5的前上部扣接,从而有效隔离罩板2的第一出风部22与第二进风部23之间的空气流通,提高供暖效率。
控制组件9包括温度传感器组91、档位开关92、第一复位开关93、第二复位开关94、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第二接触器98和控制器99。温度传感器组91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91-1、第二温度传感器91-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91-3。
温度传感器组91的第一温度传感器91-1设于壳体1内,用于检测第一加热元件4的实时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91-2设于壳体1内,用于检测第二加热元件6的实时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91-3固定设于罩板2的后端面的上部,用于检测罩板2的实时温度。
档位开关92、第一复位开关93和第二复位开关94固定设于壳体1上,本实施例中,优选设于壳体1的右侧板上。档位开关92设有半暖、全暖和关闭3档。第一复位开关93用于人工直接控制第一加热元件4和第一风机3的启停;第二复位开关94用于人工直接控制第二加热元件4和第二风机6的启停。
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均固定设于壳体1内,其中,第一时间继电器95和第一接触器96设于壳体1内的中下部,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设于壳体1内的中上部。第一时间继电器95用于控制器99发出过温保护信号后按照设定的延时时间延时中断第一风机3的供电,以使得在第一加热元件4断电后第一风机3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继续工作,实现快速降温;第一接触器96用于根据控制器99所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第一加热元件4的电源通断控制。同理,第二时间继电器97用于控制器99发出过温保护信号后按照设定的延时时间延时中断第二风机6的供电,以使得在第二加热元件7断电后第二风机6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继续工作,实现快速降温;第二接触器98用于根据控制器99所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第二加热元件7的电源通断控制。
控制器99主要由电源模块和CPU模块(图中未示出)组成,其中,电源模块用于将输入的AC220V交流电转换成控制组件9所需的低电压的直流电以提供工作电源,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源转换模块;CPU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档位开关量信号和温度传感器组91发送的实时检测的温度信号,相应控制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的通断,从而相应控制第一风机3、第一加热元件4、第二风机6、第二加热元件7的电源通断。CPU模块所包含的CPU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单片机,CPU模块内置的程序为简单的现有技术中的程序。
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第二接触器98、第一温度传感器91-1、第二温度传感器91-2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91-3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相应器件。
参见图4,控制器99分别与档位开关92、第一复位开关93、第二复位开关94以及温度传感器组91的第一温度传感器91-1、第二温度传感器91-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91-3信号电连接;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分别与控制器99信号电连接;第一风机3、第一加热元件4、第二风机6、第二加热元件7分别与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对应电连接。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可采用交流电作为工作电源的时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此时其工作电源由外接的AC220V交流电提供,如图4所示;第一时间继电器95、第一接触器96、第二时间继电器97和第二接触器98也可采用直流电作为工作电源的时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此时其直流工作电源由控制器99的电源模块提供(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在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简述如下:
当设有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的轨道车辆室内温度较低需要供暖时,可根据室内温度的实际情况通过档位开关92选择半暖和全暖工作模式,选择半暖模式时,第一风机3和第一加热元件4启动工作,室内的冷空气由第一风机3由罩板2的第一进风部21的通风孔2-1抽入壳体1内,抽入的冷空气经第一加热元件4加热后在第一风机3的鼓吹和第一导流件5的引导下,快速从罩板2的第一出风部22流出,实现室内供暖目的;同理,选择全暖模式时,第二风机6和第二加热元件7亦同时启动工作,实现对室内快速供暖目的。供暖过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1-1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91-2实时检测第一加热元件4和/或第二加热元件7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91-3实时检测罩板2的温度,若第一加热元件4和/或第二加热元件7的实时检测温度达到控制器99内置的温度阈值(如210℃-250℃间的值)时,控制器99相应控制第一加热元件4和/或第二加热元件7断电停止工作;若罩板2的实时检测温度达到控制器99内置的罩板温度阈值(如65℃)时,控制器99相应控制第一加热元件4和/或第二加热元件7断电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对壳体1和罩板2过热的自动保护;同时,当自动保护失效时,可通过第一复位开关93人工直接控制第一加热元件4和第一风机3的启停;通过第二复位开关94人工直接控制第二加热元件4和第二风机6的启停,从而实现对壳体1和罩板2过热的自动和人工双重控制,确保使用安全,防止因壳体1和罩板2温度过高造成伤人及设备损坏事故。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包括壳体、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罩板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于壳体内的第一风机、第一导流件、第二风机、第二导流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罩板上设有4组通风孔,4组通风孔在罩板上所处部位由下至上依次构成第一进风部、第一出风部、第二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一风机和第一加热元件设于壳体内且相应位于罩板内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一出风部的后方;第二风机和第二加热元件固定设于壳体内且相应位于罩板内的第二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后方;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固定设于壳体内且相应位于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的上方;所述罩板的第一进风部、第一风机、第一加热元件、第一导流件和罩板的第一出风部构成第一供暖回路;所述罩板的第二进风部、第二风机、第二加热元件、第二导流件和罩板的第二出风部构成第二供暖回路;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相应检测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实时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罩板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选择单/双供暖回路工作以及关闭电源的档位开关、用于人工相应直接控制第一供暖回路和第二供暖回路启停的第一复位开关和第二复位开关、用于相应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延时断电的第一时间继电器和第二时间继电器、用于相应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电源通断的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以及用于根据开关信号和检测的温度信号相应对第一、第二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一、第二接触器发出通断控制信号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为折弯的板体件,第一导流件在壳体内以由后下方向前上方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的后端面上在第一出风部和第二进风部之间设有向后开口的U形的导流板扣接件;所述导流板扣接件与第一导流件的前上部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由根据开关及温度检测信号相应发出控制指令的CPU模块以及用于提供控制组件所需的低压直流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由2根平行设置的电加热管以及设于2根电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结构与第一加热元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前端开口的不锈钢材质的方形盒体件,壳体上设有进线孔以及安装用的支撑架和安装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第一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CN201822108446.2U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41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8446.2U CN209441369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8446.2U CN209441369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1369U true CN209441369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4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0844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41369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13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264A (zh) * 2020-10-15 2021-01-08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温度过高具有舒适性的车厢电加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264A (zh) * 2020-10-15 2021-01-08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温度过高具有舒适性的车厢电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0846U (zh) 一种水冷空调器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0345012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风力发电设备
CN110137829A (zh) 一种户外用开关柜
CN104006453A (zh) 一种用于提高制热舒适性的家用空调器
CN209441369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回路暖风机
CN211046177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箱式变电站
CN201240243Y (zh) 汽车太阳能半导体空调风扇系统
CN201472105U (zh) 司机室空气调节装置
CN211400225U (zh) 一种空调除霜装置及其空调
CN104791911A (zh) 空调器
CN112361533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的化霜方法
CN208216717U (zh) 暖风机电路及其司机室暖风机
CN206871078U (zh) 用于轨道列车驾驶室的电加热器
CN205358385U (zh) 一种智能空调安全头盔
CN104728976A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湿帘风机
CN205783645U (zh) 带有变频器模块散热装置的变频空调器
CN106891761A (zh) 带制冷背板的充电桩
CN204713086U (zh) 列车司机室用足部加热器
CN203744340U (zh) 油烟机
CN208059019U (zh) 一种一拖一分区取暖器
CN206523073U (zh) 一种排风口自动开闭的冷却塔
CN104896543B (zh) 油烟机
CN2245187Y (zh) 冷暖两用窗式空调器
CN203980450U (zh) 一种用于提高制热舒适性的家用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