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4032U -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4032U
CN209434032U CN201920039298.5U CN201920039298U CN209434032U CN 209434032 U CN209434032 U CN 209434032U CN 201920039298 U CN201920039298 U CN 201920039298U CN 209434032 U CN209434032 U CN 209434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ixed contact
winding
mandr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92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迪
王健
周子聪
范昊辉
刘鑫
吴日龙
谷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u Hall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u Hall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u Hall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zhou Hall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92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4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4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4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属于起动机技术领域,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铁芯室、设置在外壳一端的静触头座以及设置在静触头座内部的接触室;静触头座上设置有套管和第一静端子,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静端子;铁芯室内设置有动铁芯,动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动铁芯能够沿铁芯室内壁移动;铁芯室外壁上设置有磁芯,磁芯的外侧设置有吸拉线圈,吸拉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保持线圈;静触头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动触头座,动触头座上套设有顶杆,解决现有技术起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静触头座热变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将第二静端子插设到套管内,且套管采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其热变形好。

Description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背景技术
汽车打火,起动机工作,电磁开关触点接通瞬间,电路中电流很大,接触端子附近会产生较大热量。并且在触点断开时,接触端子和触片间距很小,电场强度很大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此电子和触头间原有的少数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和中性质点相碰撞,连续碰撞就会使触头间充满电子和正离子,形成电弧,此时接触端子附近就会产生高温聚集。由于经典触头座为PA66材料,其热变形温度为250℃,即在起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静触头座热变形风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避免起动机工作过程中静触头座热变形,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起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静触头座热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铁芯室、设置在外壳一端的静触头座以及设置在静触头座内部的接触室;
所述静触头座上设置有套管和第一静端子,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静端子;
所述铁芯室内设置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能够沿所述铁芯室内壁移动;所述铁芯室外壁上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的外侧设置有吸拉线圈,所吸拉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保持线圈;
所述静触头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上套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延伸至接触室,且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铁芯室,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接触室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片,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铁芯室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连接。
具体地,所述套管采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
具体地,沿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方向设置。
具体地,所述弧形槽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
具体地,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垫片对称设置,所述垫片呈弧形结构。
更具体地,还包括导向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外侧的线圈骨架,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铁芯室的侧壁上,所述动铁芯沿所述导向套滑动;所述线圈骨架用来固定所述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
更具体地,还包括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且所述辅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片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顶杆上设置有挡圈,且所述挡圈与所述动触头片固定连接,所以所述挡圈用来固定所述动触头片。
更具体地,沿所述动铁芯的轴线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拉杆,且所述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拉杆的外侧套设有拨叉弹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起动机,包括上述任一一种电磁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铁芯室、设置在外壳一端的静触头座以及设置在静触头座内部的接触室;所述静触头座上设置有套管和第一静端子,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静端子;所述铁芯室内设置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能够沿所述铁芯室内壁移动;所述铁芯室外壁上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的外侧设置有吸拉线圈,所述吸拉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保持线圈;所述静触头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上套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延伸至接触室,且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铁芯室,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接触室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片,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铁芯室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连接。解决现有技术起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静触头座热变形的技术问题。
其一,当第一静端子与第二静端子在与动触头片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会碰撞产生热量,进而在静触头座两个端子处聚集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多的时候,即会导致静触头座两个端子附近区域热变形,而第一静端子外端用于连接长铜线束,因为铜导热性好,容易散热,即在第一静端子处与静触头座接触端处没有热变形,而第二静端子外端用于连接起动机碳刷,散热效果差,本申请设置在静触头座上设置有套管,将所述第二静端子设置在所述套管上,套管采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其抗高温性能好,从而不会导致静触头座热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触头座热变形的问题。
其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述套管与所述静触头座可以一体成型注塑,使套管具有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起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电磁开关,因而,起动机具有防止热变形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套管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套管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辅助弹簧;3-挡圈;4-腔体;5-导向套;6-绝缘垫;10-铁芯室;101-动铁芯;102-复位弹簧;103-磁芯;104-吸拉线圈;105-保持线圈;20-静触头座;201-套管;202-第一静端子;203-第二静端子;204-第一触头部;205-第一杆部;206-第二触头部;207-第二杆部;208-弧形槽;209-垫片;30-接触室;40-动触头座;401-顶杆;402-动触头片;41-拉杆;42-拨叉弹簧;50-线圈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装置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图5所示: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套管201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开关的套管201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铁芯室10、设置在外壳1一端的静触头座20以及设置在静触头座20内部的接触室30;
所述静触头座20上设置有套管201和第一静端子202,所述套管201上设置有第二静端子203;所述铁芯室10内设置有动铁芯101,所述动铁芯10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02,所述动铁芯101能够沿所述铁芯室10内壁移动;具体地,所述铁芯室10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套5,用于动铁芯101的移动;所述铁芯室10外壁上设置有磁芯103,所述磁芯103的外侧设置有吸拉线圈,所吸拉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保持线圈;所述静触头座20与所述外壳1之间设置有动触头座40,所述所述静触头座20与所述动触头座40之间设置有绝缘垫6;所述动触头座40上套设有顶杆401,所述顶杆401的一端延伸至接触室30,且所述顶杆40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铁芯室10,所述顶杆401延伸至所述接触室30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片402,所述顶杆401延伸至所述铁芯室10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101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铁芯室10、设置在外壳1一端的静触头座20以及设置在静触头座20内部的接触室30;所述静触头座20上设置有套管201和第一静端子202,所述套管201上设置有第二静端子203;所述铁芯室10内设置有动铁芯101,所述动铁芯10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02,所述动铁芯101能够沿所述铁芯室10内壁移动;所述铁芯室10外壁上设置有磁芯103,所述磁芯103的外侧设置有吸拉线圈104,所吸拉线圈104的外侧设置有保持线圈105;所述静触头座20与所述外壳1之间设置有动触头座40,所述动触头座40上套设有顶杆401,所述顶杆401的一端延伸至接触室30,且所述顶杆40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铁芯室10,所述顶杆401延伸至所述接触室30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片402,所述顶杆401延伸至所述铁芯室10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101连接。解决现有技术起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静触头座20热变形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当第一静端子202与第二静端子203在与动触头片402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会碰撞产生热量,进而在静触头座40的两个端子处聚集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多的时候,即会导致静触头座40两个端子附近区域热变形,而第一静端子202外端用于连接长铜线束,因为铜导热性好,容易散热,即在第一静端子202处与静触头座40接触端处没有热变形,而第二静端子203外端用于连接起动机碳刷,散热效果差,本申请设置在静触头座40上设置有套管201,将所述第二静端子203设置在所述套管201上,套管201采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201,其抗高温性能好,从而不会导致静触头座40热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触头座40热变形的问题。
更具体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触头座20可以一体成型注塑,使套管201具有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当对所述吸拉线圈104与所述保持线圈105通电时,所述吸拉线圈104与所述保持线圈105形成并联回路,形成电磁场,磁场具有磁力,在磁力的作用下,吸引所述动铁芯101压缩复位弹簧102向左运动,此时动铁芯101带动顶杆401一起向左运动,进而使动触头片402向左运动,直到动触头片402与第一静触头端子、第二静触头端子接触;当对所述吸拉线圈104与所述保持线圈105断电时,所述吸拉线圈与所述保持线圈形成串联回路,磁力消失,动铁芯101没有磁场力的作用,在复位弹簧102的作用下,带动顶杆401向右移动,动触头片402与第一静触头端子、第二静触头端子断开。
更具体地,第一静端子202包括第一触头部204和第一杆部205,第二静端子203包括第二触头部206和第二杆部207,第一触头部204与第二触头部206由所述铜合金材料制成,而第一杆部205和第二杆部207由其他材料(例如钢)形成。也就是说,第一触头部204、第二触头部206、第一杆部205和第二杆部207分别形成,然后通过例如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将两者连接到一起。因此,第一触头部204与第二触头部206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能,能够有效防止触点熔焊,而第一杆部205和第二杆部207由于采用合适的其他材料(例如纯铜)而易于加工并且导电性良好。
更具体地,第一触头部204与第一杆部205、第二触头部206与第二杆部207以单一的所述铜合金材料一体形成。第一静端子202与第二静端子203经过冷锻工艺加工形成六角形的第一触头部204、第二触头部206、第一杆部205和第二杆部207,并且通过轧制工艺在第一静端子202的第一杆部205外围加工有第一螺纹,第二静端子203的第二杆部207外围加工有第二螺纹;得益于这样的铜合金材料的良好综合性能,即使第一静端子202和第二静端子203经过冷锻或者轧制工艺等冷作加工也不易开裂,具有容易加工的特点。同时,即使电磁开关100经过强大电流仍不易熔焊失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所述套管201采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201。
具体地,套管201的材料选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201,是电木粉中一种,电木粉又称胶木,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用于制造电子电器和日用工业品,以及汽车部件等;是主要以木粉为填料的酚醛塑料,经过成型(注塑,压铸,传递模塑)成产品;电木粉是由苯酚和甲醛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树脂,添加一定比例的填充料、硬化剂、添加剂、经过混合粉碎而成,是一种热固性塑料;具有耐高温的特性,热变形温度高达3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沿所述套管201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208,所述弧形槽208沿所述套管201的轴向方向设置。
具体地,所述弧形槽208用于增加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触头座20的连接关系,保证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触头座20紧固连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触头座20一体成型。
更具体地,第二静端子203外端用于连接起动机碳刷,在连接过程中为了保证所述第二静端子203相对于所述静触头座20的稳定性,即沿所述套管201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208,进而使套管201与静触头座20之间具有凸凹的接触面,保证了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触头座20紧固连接,进而保证所述第二静端子203相对于所述静触头座20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所述弧形槽208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
具体地,当所述弧形槽208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时,四个弧形等间距设置。
更具体地,所述弧形槽208的数量还可以是6个、7个、8个或9个等等,不论所述弧形槽208的数量为多少个,保证所述弧形槽208沿所述套管201轴向方向等间距设置即可。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的沿所述套管201侧壁开设的所述弧形槽208,弧形槽208也可以为正方形槽、长方形槽等,保证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触头座20紧密连接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套管201的一端设置有垫片209,所述垫片20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垫片209对称设置,所述垫片209呈弧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弧形结构的垫片209更进一步增加所述套管201与所述静电触头座的连接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还包括导向套5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套5外侧的线圈骨架50,所述导向套5设置在所述铁芯室10的侧壁上,所述动铁芯101沿所述导向套5滑动;所述线圈骨架50用来固定所述吸拉线圈104和保持线圈105。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还包括辅助弹簧2,所述辅助弹簧2套设在所述顶杆401上,且所述辅助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片402连接。
具体地,当对所述吸拉线圈104与所述保持线圈105通过电时,形成磁场,磁场具有磁力,在磁力的作用下,吸引所述动铁芯101压缩复位弹簧102向左运动,此时动铁芯101带动顶杆401一起向左运动,进而使动触头片402向左运动,直到动触头片402与第一静触头端子、第二静触头端子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接触磨损,而此时的辅助弹簧2对磨损行程进行了补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所述顶杆401上设置有挡圈3,且所述挡圈3与所述动触头片402固定连接,所以所述挡圈3用来固定所述动触头片4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沿所述动铁芯101的轴线开设有腔体4,所述腔体4内设置有拉杆41,且所述拉杆41的一端伸出所述腔体4,设置在所述腔体4内的顶杆401的外侧套设有拨叉弹簧42。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起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电磁开关,因而,起动机具有防止热变形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铁芯室、设置在所述外壳一端的静触头座以及设置在所述静触头座内部的接触室;
所述静触头座上设置有套管和第一静端子,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第二静端子;
所述铁芯室内设置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能够沿所述铁芯室内壁移动;所述铁芯室外壁上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的外侧设置有吸拉线圈,所述吸拉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保持线圈;
所述静触头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上套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延伸至接触室,且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铁芯室,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接触室的一端设置有动触头片,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铁芯室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采用型号为PM9630J的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垫片对称设置,所述垫片呈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外侧的线圈骨架,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铁芯室的侧壁上,所述动铁芯沿所述导向套滑动;所述线圈骨架用来固定所述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且所述辅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设置有挡圈,且所述挡圈与所述动触头片固定连接,所以所述挡圈用来固定所述动触头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铁芯的轴线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拉杆,且所述拉杆的一端伸出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拉杆的外侧套设有拨叉弹簧。
10.一种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开关。
CN201920039298.5U 2019-01-10 2019-01-10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Active CN209434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9298.5U CN209434032U (zh) 2019-01-10 2019-01-10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9298.5U CN209434032U (zh) 2019-01-10 2019-01-10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4032U true CN209434032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5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9298.5U Active CN209434032U (zh) 2019-01-10 2019-01-10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4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4032U (zh)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CN103500689B (zh)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磁结构
KR200497070Y1 (ko) 층상 구조 서포트
CN201421812Y (zh) 复合式电磁脱扣器
CN107978482B (zh) 一种角钢搭建的电磁斥力机构
CN103551575A (zh) 一种具有自吹弧特性的软磁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US20190059150A1 (en) High-frequency-tuning sliding electrical contact
CN106504939B (zh) 真空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及其灭弧室模块
CN205335179U (zh) 直插式汽车大电流电源继电器
CN112599386A (zh) 一种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
CN201956263U (zh) 陶瓷真空开关管
CN106504917A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子开关
CN216213161U (zh) 一种切换式磁保持一体式的继电器
CN203192703U (zh) 外绝缘型接触器
CN203192611U (zh) 一种墙壁开关的跷板支点式导电件
CN201256117Y (zh) 一种断路器绝缘拉杆
CN217361382U (zh) 触头及开关柜
CN201985024U (zh) 自然风冷15kV户内高压真空发电机断路器
CN207663865U (zh) 新型过渡电阻
CN210380401U (zh) 一种防击穿包塑定子
CN204442028U (zh) 压缩机及其定子铁芯
CN202633158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低合闸弹跳机械传动结构
CN20780050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磁开关的整体式动铁芯结构
CN220856452U (zh) 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
CN102709130B (zh) 小型断路器的一体化热磁系统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