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25829U -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25829U
CN209425829U CN201821601195.5U CN201821601195U CN209425829U CN 209425829 U CN209425829 U CN 209425829U CN 201821601195 U CN201821601195 U CN 201821601195U CN 209425829 U CN209425829 U CN 209425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plane
concrete
feeding
automatic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11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锦
易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Yonggu Guoco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Yonggu Guo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Yonggu Guoco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Yonggu Guoco
Priority to CN2018216011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25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25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258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搅拌箱(1)和两个上料机构(2);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上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1‑1);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对称位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的两侧,且该两个上料机构(2)分别与所述两个入料口(1‑1)位置对应;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倾斜轨道(2‑1)、上料斗(2‑2)、轨道轮(2‑3)、钢丝绳(2‑4)、导向轮(2‑5)、钢丝绳卷盘(2‑6)、电机(2‑7)及卸料阀门(2‑8)。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种工作模式,满足不同上料要求,功能多样,可满足不同生产要求,同时可缩短上料周期并提高混凝土搅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将砂石、水泥等原料大量且不断加入搅拌箱内搅拌。而混凝土混合生产的劳动强度和搅拌效率对于生产经济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目前对应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一般采用人工上料,存在工作强度大,上料效率低的问题。
现有已公开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上料系统(申请号201220198574.0),可将混凝土的原料放入牵引料斗中后,通过卷扬机构带动该牵引料斗上行一定高度,然后打开料斗而实现对搅拌机内自动上料;由于目前混凝土搅拌设备只设有一个入料口,因此只配置一个该上料系统,但是在生产时,发现存在以下不足,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当上料系统的牵引料斗上行后卸完料后,再下行并装料后再上行后才可以二次对混凝土搅拌机内加料,存在混凝土搅拌机的上料工作周期非常长而工作效率低;
第二,由于牵引料斗加入混凝土搅拌机内的原料不能计量,存在加入的原料量不易控制,影响搅拌质量;
第三,由于搅拌设备只配置一个上料系统,存在砂子或石子只能一个个分批加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上料方式单一,不利于个性化差异生产;
第四,由于搅拌设备只配置一个上料系统,该上料系统发生故障时,存在只能停止工作,影响搅拌设备的工作,进而影响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搅拌箱(1)和两个上料机构(2);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上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1-1);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对称位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的两侧,且该两个上料机构(2)分别与所述两个入料口(1-1)位置对应;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倾斜轨道(2-1)、上料斗(2-2)、轨道轮(2-3)、钢丝绳(2-4)、导向轮(2-5)、钢丝绳卷盘(2-6)、电机(2-7)及卸料阀门(2-8),该倾斜轨道(2-1)固定在该混凝土搅拌箱(1)的一侧,该上料斗(2-2)通过轨道轮(2-3)与倾斜轨道(2-1)连接且该上料斗(2-2)可沿倾斜轨道(2-1)升降,该卸料阀门(2-8)设于所述上料斗(2-2)的出料口(2-21)上,该导向轮(2-5)可转动地设于倾斜轨道(2-1)顶部,该钢丝绳(2-4)一端与上料斗(2-2)连接,该钢丝绳(2-4)另一端经所述导向轮(2-5)导向后再与钢丝绳卷盘(2-6)连接,该电机(2-7)输出端与钢丝绳卷盘(2-6)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时,由于混凝土搅拌箱(1)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1-1)且对应配置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两个上料机构(2)可将原料分别上料于两个入料口(1-1)内,而且可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模式,当其中一个上料机构(2)上行卸料时,而另一个上料机构(2)则可下行补料,相当于可缩短一半的上料工作周期时间,可成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时间成本;第二模式,该两个上料机构(2)可分别上料砂子和石子,以实现砂子和石子(或其他两种不同料)同步送入,相比于分批次交替加入,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模式,常态时其中一个上料机构(2)作为备用配置,而当另外一个在工作时若发生故障时,可马上启动备用的上料机构(2)继续生产工作,不会影响搅拌设备的工作和生产进度。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入料口(1-1)上分别设有两个计量斗(3)。该两个计量斗(3)分别用于该两个上料机构(2)在卸料在两个入料口(1-1)内时进行分别计量,以实现加入料量的精准和稳定控制,可提高并严格控制搅拌设备搅拌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另外,当两个上料机构(2)分别上料两个不同物料时,可实现分别精准计量控制,同时可根据实际配比需要而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配比要求,生产更灵活。
优选地,所述倾斜轨道(2-1)包括两个轨道槽钢(2-11),该两个轨道槽钢(2-11)平行设置且槽口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斗(2-2)上安装有三对轨道轮(2-3),其中两对轨道轮(2-3)均位于两个轨道槽钢(2-11)的槽内且上下间隔分布;另外一对轨道轮(2-3)分别与两个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合。由于该两个轨道槽钢(2-11)槽口相对设置,而该两对轨道轮(2-3)分别在两个轨道槽钢(2-11)内,因此该两对轨道轮(2-3)不会从两个轨道槽钢(2-11)内脱轨,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另外一对轨道轮(2-3)分别与两个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以使轨道槽钢(2-11)槽内的轨道轮(2-3)和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合的轨道轮(2-3)相互夹合作用,可提高上料斗(2-2)线性运动精度,减少升降时的振动,进一步地提高升降时的安全等级。
优选地,所述卸料阀门(2-8)包括卸料板(2-81)和卸料缸(2-82),该卸料缸(2-82)与所述卸料板(2-81)连接且用于控制该卸料板(2-81)打开或关闭所述料斗(2-2)的出料口(2-21)。
优选地,所述倾斜轨道(2-1)倾斜角度为45-75度。
优选地,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的倾斜轨道(2-1)呈八字形分布。这样可减少设备外形尺寸,降低设备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由于混凝土搅拌箱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且对应配置所述两个上料机构,两个上料机构可将原料分别上料于两个入料口内,而且可实现多种工作模式,满足不同上料要求,功能多样,可满足不同生产要求;
第二,本实用新型由于当其中一个上料机构上行卸料时,而另一个上料机构则可下行补料,相当于可缩短一半的上料工作周期时间,可成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时间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由于该两个上料机构可分别上料砂子和石子,以实现砂子和石子(或其他两种不同料)同步送入,相比于分批次交替加入,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本实用新型由于常态时其中一个上料机构作为备用配置,而当另外一个在工作时若发生故障时,可马上启动备用的上料机构继续生产工作,不会影响搅拌设备的工作和生产进度。
第五,本实用新型该两个计量斗可分别用于该两个上料机构在卸料在两个入料口内时进行分别计量,以实现加入料量的精准和稳定控制,可提高并严格控制搅拌设备搅拌生产的混凝土质量。
第六,本实用新型当两个上料机构分别上料两个不同物料时,该两个计量斗可实现分别精准计量控制,同时可根据实际配比需要而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配比要求,生产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上料机构在其料斗分体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混凝土搅拌箱1和两个上料机构2。
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上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1-1;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对称位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的两侧,且该两个上料机构2分别与所述两个入料口1-1位置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倾斜轨道2-1、上料斗2-2、轨道轮2-3、钢丝绳2-4、导向轮2-5、钢丝绳卷盘2-6、电机2-7及卸料阀门2-8,该倾斜轨道2-1固定在该混凝土搅拌箱1的一侧,该上料斗2-2通过轨道轮2-3与倾斜轨道2-1连接且该上料斗2-2可沿倾斜轨道2-1升降,该卸料阀门2-8设于所述上料斗2-2的出料口2-21上,该导向轮2-5可转动地设于倾斜轨道2-1顶部,该钢丝绳2-4一端与上料斗2-2连接,该钢丝绳2-4另一端经所述导向轮2-5导向后再与钢丝绳卷盘2-6连接,该电机2-7输出端与钢丝绳卷盘2-6连接。
在工作时,由于混凝土搅拌箱1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1-1且对应配置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两个上料机构2可将原料分别上料于两个入料口1-1内,而且可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模式,当其中一个上料机构2上行卸料时,而另一个上料机构2则可下行补料,相当于可缩短一半的上料工作周期时间,可成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时间成本;第二模式,该两个上料机构2可分别上料砂子和石子,以实现砂子和石子或其他两种不同料同步送入,相比于分批次交替加入,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模式,常态时其中一个上料机构2作为备用配置,而当另外一个在工作时若发生故障时,可马上启动备用的上料机构2继续生产工作,不会影响搅拌设备的工作和生产进度。
该上料机构2工作时,该上料斗2-2下行于倾斜轨道2-1设定低位,然后可将原料加入上料斗2-2内,再启动该电机2-7工作并带动该丝绳卷盘2-6卷收钢丝绳2-4,进而拉动该上料斗2-2沿倾斜轨道2-1上行运动并到达设定高度;再启动卸料阀门2-8工作,并将上料斗2-2内原料卸下;当上料斗2-2内原料卸完后,再启动该电机2-7反转并带动该丝绳卷盘2-6放卷钢丝绳2-4,进而松放该上料斗2-2而沿倾斜轨道2-1下行运动并到达低位,然后再重复上述工作即可继续对下一批原料上料。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入料口1-1上分别设有两个计量斗3。该两个计量斗3分别用于该两个上料机构2在卸料在两个入料口1-1内时进行分别计量,以实现加入料量的精准和稳定控制,可提高并严格控制搅拌设备搅拌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另外,当两个上料机构2分别上料两个不同物料时,可实现分别精准计量控制,同时可根据实际配比需要而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配比要求,生产更灵活。
优选地,所述倾斜轨道2-1包括两个轨道槽钢2-11,该两个轨道槽钢2-11平行设置且槽口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斗2-2上安装有三对轨道轮2-3,其中两对轨道轮2-3均位于两个轨道槽钢2-11的槽内且上下间隔分布;另外一对轨道轮2-3分别与两个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合。由于该两个轨道槽钢2-11槽口相对设置,而该两对轨道轮2-3分别在两个轨道槽钢2-11内,因此该两对轨道轮2-3不会从两个轨道槽钢2-11内脱轨,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另外一对轨道轮2-3分别与两个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以使轨道槽钢2-11槽内的轨道轮2-3和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合的轨道轮2-3相互夹合作用,可提高上料斗2-2线性运动精度,减少升降时的振动,进一步地提高升降时的安全等级。
优选地,所述卸料阀门2-8包括卸料板2-81和卸料缸2-82,该卸料缸2-82与所述卸料板2-81连接且用于控制该卸料板2-81打开或关闭所述料斗2-2的出料口2-21。
优选地,所述倾斜轨道2-1倾斜角度为45-75度。
优选地,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的倾斜轨道2-1呈八字形分布。这样可减少设备外形尺寸,降低设备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并分析如下:
第一,本实用新型由于混凝土搅拌箱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且对应配置所述两个上料机构,两个上料机构可将原料分别上料于两个入料口内,而且可实现多种工作模式,满足不同上料要求,功能多样,可满足不同生产要求;
第二,本实用新型由于当其中一个上料机构上行卸料时,而另一个上料机构则可下行补料,相当于可缩短一半的上料工作周期时间,可成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时间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由于该两个上料机构可分别上料砂子和石子,以实现砂子和石子(或其他两种不同料)同步送入,相比于分批次交替加入,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本实用新型由于常态时其中一个上料机构作为备用配置,而当另外一个在工作时若发生故障时,可马上启动备用的上料机构继续生产工作,不会影响搅拌设备的工作和生产进度。
第五,本实用新型该两个计量斗可分别用于该两个上料机构在卸料在两个入料口内时进行分别计量,以实现加入料量的精准和稳定控制,可提高并严格控制搅拌设备搅拌生产的混凝土质量。
第六,本实用新型当两个上料机构分别上料两个不同物料时,该两个计量斗可实现分别精准计量控制,同时可根据实际配比需要而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不同配比要求,生产更灵活。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搅拌箱(1)和两个上料机构(2);
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上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入料口(1-1);
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对称位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箱(1)的两侧,且该两个上料机构(2)分别与所述两个入料口(1-1)位置对应;
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倾斜轨道(2-1)、上料斗(2-2)、轨道轮(2-3)、钢丝绳(2-4)、导向轮(2-5)、钢丝绳卷盘(2-6)、电机(2-7)及卸料阀门(2-8),该倾斜轨道(2-1)固定在该混凝土搅拌箱(1)的一侧,该上料斗(2-2)通过轨道轮(2-3)与倾斜轨道(2-1)连接且该上料斗(2-2)可沿所述倾斜轨道(2-1)升降,该卸料阀门(2-8)设于所述上料斗(2-2)的出料口(2-21)上,该导向轮(2-5)可转动地设于倾斜轨道(2-1)顶部,该钢丝绳(2-4)一端与上料斗(2-2)连接,该钢丝绳(2-4)另一端经所述导向轮(2-5)导向后再与所述钢丝绳卷盘(2-6)连接,该电机(2-7)输出端与钢丝绳卷盘(2-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入料口(1-1)上分别设有两个计量斗(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轨道(2-1)包括两个轨道槽钢(2-11),该两个轨道槽钢(2-11)平行设置且槽口相对设置;
所述上料斗(2-2)上安装有三对轨道轮(2-3),其中两对轨道轮(2-3)均位于两个轨道槽钢(2-11)的槽内且上下间隔分布;另外一对轨道轮(2-3)分别与两个轨道槽钢(2-11)外侧壁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阀门(2-8)包括卸料板(2-81)和卸料缸(2-82),该卸料缸(2-82)与所述卸料板(2-81)连接且用于控制该卸料板(2-81)打开或关闭所述料斗(2-2)的出料口(2-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轨道(2-1)倾斜角度为45-75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料机构(2)的倾斜轨道(2-1)呈八字形分布。
CN201821601195.5U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25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1195.5U CN209425829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1195.5U CN209425829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25829U true CN209425829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11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25829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25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1644A (zh) * 2020-08-14 2020-11-17 枞阳县天筑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生产加工用搅拌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1644A (zh) * 2020-08-14 2020-11-17 枞阳县天筑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生产加工用搅拌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1601Y (zh) 连续供料型间歇式混凝土搅拌楼
CN207056476U (zh) 一种多轴循环切料式工业原料配料混合机
CN209425829U (zh) 一种混凝土混合自动上料装置
CN209425828U (zh) 一种混凝土加料搅拌装置
CN202805424U (zh) 自动配料强制连续搅拌机
CN20439814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泥搅拌设备的自动配比装置
CN205521953U (zh) 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机
CN202370255U (zh) 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
CN208604450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连续式搅拌系统
CN104483176B (zh) 用于马歇尔试验的自动制取料机
CN105804000A (zh) 河工模型推移质混合加沙装置
CN205870852U (zh) 一种水泥成品均化设备
CN20486926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输送系统
CN207757849U (zh) 一种自动补料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CN210500846U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06793512U (zh) 一种肥料混合搅拌结构
CN20832379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透水砖的配料装置
CN205636631U (zh) 河工模型推移质混合加沙装置
CN216899161U (zh)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砂浆生产用配料称重设备
KR101391434B1 (ko) 조립식 배처 플랜트
CN212399942U (zh) 一种水泥砂浆搅拌装置
CN220882873U (zh) 一种三仓一体混料配料装置
CN220661320U (zh) 一种预拌砂浆运输搅拌车
CN203401591U (zh) 一种砖料搅拌设备
CN220162829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材料配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