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8687U - 电芯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芯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18687U CN209418687U CN201920300493.9U CN201920300493U CN209418687U CN 209418687 U CN209418687 U CN 209418687U CN 201920300493 U CN201920300493 U CN 201920300493U CN 209418687 U CN209418687 U CN 2094186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bar
- battery core
- clamping
- group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其包括平移机构、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第二组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三夹杆、第四夹杆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三夹杆能够分别插入电芯的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二夹杆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三夹杆与所述第四夹杆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如此设置,能够可靠地将卷针抽出,防止出现隔膜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下料装置,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芯卷绕完成后,需要进行下料,将卷针从电芯内腔中抽出。在卷针抽出的过程中,电芯内圈隔膜容易因被卷针带出、揉皱、撕裂等而造成电芯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芯下料时,能够可靠地将卷针抽出的电芯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用以与卷绕在卷针上的电芯相配合以方便抽出所述卷针,所述卷针包括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所述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平移机构、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第二组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的驱动端,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杆及/或所述第二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三夹杆、第四夹杆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杆及/或所述第四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杆、所述第二夹杆、所述第三夹杆以及所述第四夹杆能够在所述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电芯运动,使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三夹杆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二夹杆在第一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三夹杆与所述第四夹杆在第二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杆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杆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杆移动的第三气缸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四夹杆移动的第四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杆设有用以抵接所述电芯的外侧的第一滚轮,所述第四夹杆设有用以抵接所述电芯的外侧的第二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移载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平移气缸固定块,所述平移气缸固定块上设置有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移载板,所述平移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移载板并带动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移载板的第一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杆以及所述第二夹杆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块上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移载板的第二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三调节块,所述第三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三夹杆以及所述第四夹杆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调节块上的第四调节块,所述第四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四夹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卷针包括第一半卷针、第二半卷针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半卷针与所述第二半卷针之间的狭槽,所述第一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卷针上且靠近隔膜的起头端,所述第二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卷针上且与所述第一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狭槽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第二缺口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组夹持机构,其中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二夹杆在第一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在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三夹杆与所述第四夹杆在第二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如此设置,能够可靠地将卷针抽出,防止出现隔膜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芯下料装置与卷绕在卷针上的电芯相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芯下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芯下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用以与卷绕在卷针100上的电芯200相配合以方便抽出所述卷针100,防止出现隔膜201被带出、揉皱、撕裂等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针100包括第一半卷针101、第二半卷针10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半卷针101与所述第二半卷针102之间的狭槽103。所述第一半卷针101设有靠近隔膜201的起头端202的第一缺口104,所述第二半卷针102设有第二缺口105。所述狭槽103位于所述第一缺口104以及所述第二缺口105之间。所述第一缺口104与所述第二缺口105位于所述卷针100的同一侧。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缺口104与所述第二缺口105均位于所述卷针100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一缺口104位于右上侧,所述第二缺口105位于左上侧。
所述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平移机构3、第一组夹持机构1以及第二组夹持机构2,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以及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2均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3的驱动端。
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安装板3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上的滑轨3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32上的滑块33、设置在所述滑块33上的移载板34。所述安装板31上设置有平移气缸固定块311,所述平移气缸固定块311上设置有平移气缸35,所述平移气缸35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移载板34,所述平移气缸35能够驱动所述移载板34并带动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以及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2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芯200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包括第一夹杆11、第二夹杆12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杆11及/或所述第二夹杆1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一驱动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杆11移动的第一气缸13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杆12移动的第二气缸14。如此设置,通过调整第一气缸13使第一夹杆11远离内圈的隔膜201,可以避免第一夹杆11伸进第一半卷针101边沿的第一缺口104时与电芯200内圈的隔膜201接触,从而造成隔膜201的损伤。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杆11与第二夹杆12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气缸13与第二气缸14的驱动下沿所述电芯200的厚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与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芯200。具体地,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移载板34的第一连接块36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361上的第一调节块362,所述第一调节块362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杆11以及所述第二夹杆12的上下方向(参图2中的B-B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块362上的第二调节块363,所述第二调节块363用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杆12的左右方向(参图2中的A-A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13的驱动端的第一夹臂131以及设置在第二气缸14的驱动端的第二夹臂141,所述第一夹杆1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131上,所述第二夹杆12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141上。请参图2所示,通过调节第一夹臂131上的腰型孔1311与安装孔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螺栓旋入所述安装孔中进行固定,最终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夹杆11在左右方向(参图2中的A-A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夹杆12设有用以抵接所述电芯200的外侧的第一滚轮12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上各元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类似地,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2包括第三夹杆21、第四夹杆22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杆21及/或所述第四夹杆2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二驱动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杆21移动的第三气缸23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四夹杆22移动的第四气缸24。如此设置,通过调整第三气缸23使第三夹杆21远离内圈的隔膜201,可以避免第三夹杆21伸进第二半卷针102边沿的第二缺口105时与电芯200内圈的隔膜201接触,从而造成隔膜201的损伤。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杆21与第四夹杆22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三气缸23与第四气缸24的驱动下沿所述电芯200的厚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移载板34的第二连接块37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371上的第三调节块372,所述第三调节块372用以调节所述第三夹杆21以及所述第四夹杆2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调节块372上的第四调节块373,所述第四调节块373用以调节所述第四夹杆22的左右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第三气缸23的驱动端的第三夹臂231以及设置在第四气缸24的驱动端的第四夹臂241,所述第三夹杆21设置在所述第三夹臂231上,所述第四夹杆22设置在所述第四夹臂241上。请参图2所示,通过调节第三夹臂231上的腰型孔2311与安装孔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螺栓旋入所述安装孔中进行固定,最终能够调节所述第三夹杆21在左右方向(参图2中的A-A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夹杆22设有用以抵接所述电芯200的外侧的第二滚轮2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2上各元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在需要将电芯200进行下料时,即将卷针100抽离电芯200时,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1的所述第一夹杆11与所述第二夹杆12以及第二组夹持机构2的所述第三夹杆21与所述第四夹杆22能够在所述平移机构3的驱动下向所述电芯200运动,使所述第一夹杆11与所述第三夹杆21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缺口104与所述第二缺口105中。此时,第一夹杆11与第三夹杆21位于缺口中远离隔膜201的位置,防止与隔膜201接触,造成隔膜201的损伤。然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使所述第一夹杆11与所述第二夹杆12在第一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200的内、外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使所述第三夹杆21与所述第四夹杆22在第二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200的内、外侧。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两组夹持机构对应于卷针100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其中右上侧的第一组夹持机构1夹持隔膜201的起头端202,防止隔膜的头部塌下;由于极片比较重,容易压塌内圈的隔膜201,通过左上侧的第二组夹持机构2夹持电芯200的本体,可以有效支撑电芯200,避免卷针100抽离时隔膜201被带出、揉皱、撕裂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下料装置,用以与卷绕在卷针上的电芯相配合以方便抽出所述卷针,所述卷针包括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下料装置包括平移机构、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第二组夹持机构,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的驱动端,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杆及/或所述第二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三夹杆、第四夹杆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杆及/或所述第四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杆、所述第二夹杆、所述第三夹杆以及所述第四夹杆能够在所述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电芯运动,使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三夹杆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二夹杆在第一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电芯下料时,使所述第三夹杆与所述第四夹杆在第二位置处夹住所述电芯的内、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杆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杆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杆移动的第三气缸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四夹杆移动的第四气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杆设有用以抵接所述电芯的外侧的第一滚轮,所述第四夹杆设有用以抵接所述电芯的外侧的第二滚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移载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平移气缸固定块,所述平移气缸固定块上设置有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移载板,所述平移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移载板并带动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移载板的第一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杆以及所述第二夹杆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块上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夹持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移载板的第二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三调节块,所述第三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三夹杆以及所述第四夹杆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调节块上的第四调节块,所述第四调节块用以调节所述第四夹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包括第一半卷针、第二半卷针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半卷针与所述第二半卷针之间的狭槽,所述第一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卷针上且靠近隔膜的起头端,所述第二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卷针上且与所述第一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狭槽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第二缺口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0493.9U CN20941868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电芯下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0493.9U CN20941868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电芯下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18687U true CN209418687U (zh) | 2019-09-20 |
Family
ID=6794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00493.9U Active CN20941868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电芯下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18687U (zh) |
-
2019
- 2019-03-08 CN CN201920300493.9U patent/CN2094186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6509B (zh) | 电池盖帽找正装置及电池盖帽焊接机 | |
CN209418686U (zh) | 电芯下料装置 | |
CN208086770U (zh) | 自动翻转机构 | |
CN110133427B (zh) | 一种锂电池电芯短路检测装置 | |
CN209418687U (zh) | 电芯下料装置 | |
CN202278349U (zh) | 极片自动定位装置 | |
CN209334484U (zh) | 一种具有极耳整形功能的检测系统 | |
CN107634269B (zh) | 一种极耳贴胶机 | |
CN2911971Y (zh) | 一种电池用极片卷烘烤架 | |
CN215815972U (zh) | 一种手机锂电池整形压力机 | |
CN210718978U (zh) | 一种锂电池极耳倾斜度测量工具 | |
CN208781965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预压设备 | |
CN110576451A (zh) | 用于方形电池的伸缩夹爪装置及应用其的生产线 | |
CN208208897U (zh) | 一种在微小空间裹极耳胶纸机构 | |
CN208979807U (zh) | 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 | |
CN209658338U (zh) | 一种极群整形装置 | |
CN203474033U (zh) | 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包膜机的拉夹膜装置 | |
CN206775680U (zh) | 一种耳机插口检测筛选装置 | |
CN206441824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叠片装置 | |
CN109305503A (zh) | 一种自动化仓储输送系统 | |
CN208963926U (zh) | 一种极片转运定位夹具 | |
CN109004254A (zh) | 一种在微小空间裹极耳胶纸机构 | |
CN204538135U (zh) | 聚合物锂电池卷芯结构 | |
CN220519354U (zh) |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 |
CN208674292U (zh) | 一种电芯定位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