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9337U -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9337U
CN209409337U CN201822114322.5U CN201822114322U CN209409337U CN 209409337 U CN209409337 U CN 209409337U CN 201822114322 U CN201822114322 U CN 201822114322U CN 209409337 U CN209409337 U CN 209409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riveting
fixture
integrated process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43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ing 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ing 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ing 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ing 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43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9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9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9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包括带有左、右夹块的线材夹具,两部分夹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不同规格待加工线材的夹持位;还包括带有左、右点胶组件的点胶装置,具有使左、右点胶组件产生相对或相向运动的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并且通过左、右点胶组件相对运动至线材夹具两侧而对待加工线材表面点胶;还包括带有铆压夹具的铆压装置,具有使铆压夹具夹持的接头与经过点胶工序的线材进行铆压的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点胶与铆压工序相应的设备进行优化而形成一体化的加工设备,其能够连贯性地实现线材与接头的点胶、铆压以及相应的组装工序,较以往明显节省相应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产品良品率,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实现线材产品点胶、铆合、组装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产品的组装过程,往往并不是只通过一道工序就能完成全部工序,当然也并不是在同一设备上就能完成全部操作,因而,若将功能相互关联的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组合或集成为同一台设备,并能形成一道可提高加工效率的流水线,这对任何一种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来说,都是一种惯用的生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仅通过人力来进行操作而导致的劳动量较大、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偏高以及设备占地面积增大等弊端。
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涉及的设备加工工序包括线材与接头之间的点胶、铆压,属于加工装配流程的一部分,另外还涉及此类工业产品必要的装配工序。
首先,点胶是一种常见的工艺,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是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让产品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例如,在插头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完成点胶工作,其点胶位置一般是在插头内模的尾部与插头外模交接处,进行顺利点胶之后,再进行最后的组装;再如,对于线材与接头之间进行铆压之前,需要将铆压部位的线材外表面进行点胶,有利于在二者铆压之后提升产品组装的稳定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次,在进行点胶之后,需要进行铆压,也是一种应用较广的生产工艺,其利用冲压机设备和专用连接模具通过一个瞬间强高压的加工过程,依据工件本身材料的冷挤压变形,形成具有一定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的无应力集中内部镶嵌圆点,即可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两层或多层板件连接起来,对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到的,需要使接头朝着点胶之后的线材具体部位进行铆压。
对于以上提及的点胶工序与铆压工序,现有常规手段仍然是先采用点胶水固定工艺,然后再直接进行强推铆压固定,工厂对线材与接头产品点胶、铆合、组装等工艺,显然其大都分工序均由人工来完成,在完成一工艺后,再放置下一工位去完成相应的工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来完成,自动化程度不高,组装的速度较慢,点胶工艺所完成的胶量控制不够均匀。
因而,随着工业集约化生产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多种生产工序实际上正是每个生产方所期待的研发方向,若能实现,则产生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力、时间、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在进行可行性之前,仔细地对目前本领域相关设备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得出,在保持并提升点胶效率与铆压效率的前提下,如何使点胶工序与铆压工序结合的方式能够针对产品的整体装配流程产生较高的适配度,是趋于完善点胶铆压装配工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实现一种以高度自动化为预期效果的点胶与铆压一体化的设备,而是使优化之后的设备能够趋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生产要求下的产品装配的适应性,具体而言,实际上是通过对相应的设备结构优化设计,使其自身产生能够完成不同规格线材与接头产品组装工艺的有效因子,另外还包括与另行配置相应的控制系统的匹配度,但本实用新型对于外部另行配备的控制系统并无具体要求,外部控制系统的结构也并不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内。
针对接头与线材之间的装配工序,以上提出的有效因子具体包括能够提供满足加工需求的必要条件,具体的加工需求包括满足不同规格的接头与线材装配需求、使点胶组件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针对不同点胶操作进行适应性的调节、能够在点胶工序之后直接由接头向线材实施铆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设计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相应的点胶设备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使其满足不同加工需求,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能够促进接头与线材产品加工环节的点胶、铆合以及组装一体化,并以此来节约工厂空间、满足人工需求以及降低制造成本,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相应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顶部分别具有待加工线材以及待加工接头的对应工位,机体底部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机体组件的底板,所述点胶铆压机包括:
带有左、右夹块的线材夹具,其通过一固定块装配于所述底板上方位置固定的一支板顶部,所述左、右两部分夹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不同规格待加工线材的夹持位;
带有左、右点胶组件的点胶装置,其包括调整所述左、右点胶组件水平高度的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以及使所述左、右点胶组件产生相对或相向运动的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并且通过所述左、右点胶组件相对运动至所述线材夹具两侧而对待加工线材表面点胶;
带有铆压夹具的铆压装置,所述铆压夹具与所述线材夹具的位置相对,所述铆压装置包括使所述铆压夹具夹持的接头与经过点胶工序的线材进行铆压的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
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对于铆压装置,其还包括调整所述铆压夹具水平高度的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
对于所述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以及套设于所述滑轨的左、右滑座,所述左、右点胶组件依次分别设置于对应一侧的滑座上方;
对于左、右滑座滑座,其二者之间连接有弹力组件;
对于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其由相应的驱动单元带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位置处于两个滑座之间的凸轮,并且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使两个滑座产生交替的相向运动与相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设相应的夹具槽位,所述线材夹具的每一夹块底部带有使其于所述夹具槽位内水平滑动的滑动部;
相应地所述线材夹具的左、右夹块之间增设弹簧组件。
对于以上具有任一项附加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点胶铆压机外围罩有封闭式外箱体;
所述外箱体顶面带有相应的工作孔位,使所述线材夹具、点胶组件以及铆压夹具外露于所述外箱体顶部。
所述外箱体侧面带有用于连接凸轮驱动轴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点胶与铆压工序相应的设备进行优化而形成一体化的加工设备,其能够连贯性地实现线材与接头的点胶、铆压以及相应的组装工序,采用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的优点具体包括:
⑴可解决因传统生产工序将多台设备拼装在一起才能完成整个工序而带来的各种弊端,其中包括所需较大的占地空间、设备机构之间的衔接、加工产品规格受限,同时还可通过本技术方案一体化设备相应机构完成的工序来代替纯手工生产对应环节的工序,并且较之明显节省相应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产品良品率;
⑵能够在外部配置的机箱空间范围内完成,较以往习惯利用水平空间的同类设备,能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合理利用垂直空间,从而节省了工厂平面空间,共用性强;
⑶所具备的加工机构包括用于调整垂直空间内点胶位置的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点胶组件水平位置的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接头夹具垂直空间位置的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以及用于调节接头夹具与线材夹具之间距离的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通过四个机构的合理设计,能够在进行相应的加工工序之前对点胶部、铆压部的所在位置、间距等进行灵活调节,以达到适配不同产品不同的加工需求;
⑷除了以上提及的四个机构之外,接头夹具以及线材夹具自身亦可对应适配不同规格的接头、线材,不必因加工耗材规格的不同而频繁地更换夹具甚至设备相应的机构,这有利于提高生产工件的加工效率,促进线材与接头组装技术的优化,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另行装配机箱之后的外部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另行装配机箱之后的外部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的1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的2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任一垂直调节机构所采用的其中一种驱动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所采用凸轮驱动方式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所采用凸轮驱动方式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中:
1、点胶组件;2、铆压夹具;3、线材夹具;4、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5、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6、垂直固定支板;7、点胶部固定支座;8、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9、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10、凸轮驱动电机;11、凸轮部;12、轮轴固定支座;13、轴部;14、手轮安装孔;15、外箱体;16、底板;17、驱动部;
21、接头卡槽;31、线材夹持位;32、夹具槽位;33、固定块;
51、滑座;52、滑轨;5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解决在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或一些自动化设备对线材与接头施以点胶与铆压的装配过程中,因固定接头的组件以及点胶组件既不便于根据不同加工需求进行调节、也不便于针对不同规格耗材进行快速加工,而最终导致设备加工机构与产品加工需求之间的适配度较低的问题,结合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可知,其中的加工机构所致因素包括无法调整垂直空间内点胶位置、调节点胶组件水平位置、接头夹具垂直空间位置、以及接头夹具与线材夹具之间距离。此外,为了进一步节省水平占地空间且合理利用垂直空间,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具备装配各个相应调节机构的机箱体15并且于机箱体15底部设置用于承载相应机构的底板16,所实施的底板16中心部位安装用于固定线材夹具3的垂直固定支板6。
对于以上拟实施的点胶铆压机相应技术方案进一步解析:
其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工序既包括点胶、又包括铆压,所实施的垂直固定支板6顶部固定安装用于装配线材夹具3的固定块33,其中,固定块33保持固定不动,而线材夹具3则分为左、右两部分并且在这两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材的线材夹持位31,并且使每一部分在空间位置上均与固定块33相垂直,在连接关系上,可在固定块33上表面开设相应的夹具槽位32,同时于线材夹具3每一部分的底面设置向下的凸起而形成能够在夹具槽位32内水平滑动的滑动块,因而,线材夹具3的左、右两部分能够沿着夹具槽位32产生相对或相向的运动,当然,在夹具槽位32两侧增加相应的阻挡部,以防止线材夹具3在滑动过程中脱离夹具槽位32,这一点根据常规技术手段可轻易地实施;
相应地,为了能夹持不同规格(如不同粗细)的线材而使加工需求拓展,所实施的线材夹具3左、右两部分之间可相应地增加弹簧组件,具体位置可设置在线材夹具3的底面,其目的是当固定线材之后,夹具左、右两部分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将固定的线材夹紧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点胶操作。
进一步地,在空间位置上,以所实施的垂直固定支板6为参照,其前部装配用于点胶的相应机构,其后部则装配用于铆压的相应机构,具体如下实施:
所实施的垂直固定支板6前部设置位置与其相平行的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4,为实现垂直升降的目的,该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4采用相应的驱动组件,如丝杆、液压升降杆等组件通过电机、液压缸等实现升降,完全可参照现有常规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由于采用常规技术手段便可轻易实施,对于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4的驱动组件并未标示在说明书附图中,或可参照下文中对于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9驱动方式的原理来实施;
同时,所实施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4前侧设置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5,该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5包括滑轨52、用于在滑轨52进行相对或相向滑动的滑座51、以及设置于两个滑座51之间的弹簧53,两个滑座51之间的运动则通过凸轮驱动机构来实现,包括设置于底板16的凸轮驱动电机10、安装于该电机驱动端的轴部13、以及装配于该轴部13的凸轮部11,其中,为了提升轴部13固定端的稳定程度,其由底板16边缘处的轮轴固定支座12固定支撑;为使凸轮部11的运行能够对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5的运动直接作用,所实施的凸轮部11在位置上处于两个滑座51之间,每个滑座51顶部垂直安装一点胶部固定支座7,每个点胶部固定支座7则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装配一点胶组件1,所实施的点胶组件1位置处于线材夹具3与铆压夹具2之间的位置空间内,以便于对由线材夹持位31伸出的线材进行点胶,其中,点胶组件1包括点胶笔,每个点胶组件通过相应的管路与外部配置的供胶装置相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为点胶组件供胶;
如图4-5、图7-8所示,以上本实用新型解析的技术方案部分首先完成了夹持线材与点胶工序相应机构的设置,当线材固定装入夹具之后,线材夹具3左、右两部分能够自适应地将不同宽度或线径的线材夹持,先通过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4将点胶组件1的高度位置调整到位,然后再开启凸轮驱动电机10驱动凸轮部11旋转,如图7所示,当凸轮部11的凸起部位顶紧对应一侧的滑座51时,两个滑座51在各自的滑轨52上相向地滑动,左、右点胶组件1于水平方向上也产生相向运动,即远离待点胶的点胶组件1;如图8所示,当凸轮部11的凸起部位未与对应一侧的滑座51相接触,受到弹簧53的作用,两个滑座51在各自的滑轨52上相对地滑动,则左、右点胶组件1于水平方向上也产生相对运动,同步接触点胶组件1并进行点胶工序,此外,随着滑座51相向运动与相对运动的交替进行,在线材能够移动位置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点胶组件1对线材表面的不同部位进行点胶。
以上所实施的技术方案用于夹持线材以及对线材进行点胶,在实施点胶工序之后,需要进一步地实施铆压工序,如图1所示,所实施的垂直固定支板6后部装配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9,对于该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9的驱动原理亦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驱动方式采用在底板16下方设置液压驱动部17,由液压缸推动一活动杆使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9相对底板16产生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当然,对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任一垂直调节机构均可采用诸如此类的驱动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即可实施。
如图1-3所示,对于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9,其顶部装有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8,亦可采用常规手段的气缸或电机驱动的方式或参照以上实施的驱动方式来实现,该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8顶部设置用于夹持接头的铆压夹具2,所实施的铆压夹具2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并且在两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待加工接头的接头卡槽21,对于铆压夹具2的具体实施手段与以上关于线材夹具3的实施手段相同,最终可使铆压夹具2左、右两部分亦可自适应地将不同宽度或线径的接头夹持,由于接头卡槽21与线材夹持位31的形状完全不同,具体根据说明书附图4-5可知,其中的接头卡槽21是将待加工的接头卡在槽内,接头的运动范围仅有朝着线材的方向未被限制,因而,当进行铆压时,利用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8将铆压夹具2推向线材夹具3即可使接头与点胶之后的线材进行铆压,完成最终的装配工序。
以上实施的技术方案,为便于实现点胶工序的手动操作,可先在外箱体15的轴部13对应位置处开设一手轮安装孔14,然后穿过该孔于轴部13的外端装配手摇组件,例如,手摇轮等,即可在无需电机驱动的情况下进行手摇点胶操作;另外,对于点胶组件1的供胶方式,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当然,根据设备不同型号选择的方式也不同,所采用的任意技术手段均不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的点胶部、铆压部的相应各个调节机构来适配不同生产需求;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调节机构采用的驱动组件进行常规手段的替换;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文本记载内容或说明书附图所作的等效变换,将所得技术手段应用在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顶部分别具有待加工线材以及待加工接头的对应工位,机体底部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机体组件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铆压机包括:
带有左、右夹块的线材夹具,其通过一固定块装配于所述底板上方位置固定的一支板顶部,所述左、右两部分夹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不同规格待加工线材的夹持位;
带有左、右点胶组件的点胶装置,其包括调整所述左、右点胶组件水平高度的点胶部垂直调节机构,以及使所述左、右点胶组件产生相对或相向运动的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并且通过所述左、右点胶组件相对运动至所述线材夹具两侧而对待加工线材表面点胶;
带有铆压夹具的铆压装置,所述铆压夹具与所述线材夹具的位置相对,所述铆压装置包括使所述铆压夹具夹持的接头与经过点胶工序的线材进行铆压的铆压部水平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装置还包括调整所述铆压夹具水平高度的铆压部垂直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滑轨以及套设于所述滑轨的左、右滑座,所述左、右点胶组件依次分别设置于对应一侧的滑座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滑座滑座之间连接有弹力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部水平调节机构由相应的驱动单元带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位置处于两个滑座之间的凸轮,并且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使两个滑座产生交替的相向运动与相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设相应的夹具槽位,所述线材夹具的每一夹块底部带有使其于所述夹具槽位内水平滑动的滑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夹具的左、右夹块之间增设弹簧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铆压机外围罩有封闭式外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顶面带有相应的工作孔位,使所述线材夹具、点胶组件以及铆压夹具外露于所述外箱体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侧面带有用于连接凸轮驱动轴的开孔。
CN201822114322.5U 2018-12-15 2018-12-15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Active CN209409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4322.5U CN209409337U (zh) 2018-12-15 2018-12-15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4322.5U CN209409337U (zh) 2018-12-15 2018-12-15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9337U true CN209409337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4322.5U Active CN209409337U (zh) 2018-12-15 2018-12-15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9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4591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江苏匠准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铆合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4591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江苏匠准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铆合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5673A (zh) 全自动不贴角纸盒成型机及其进行纸盒成型的方法
CN103406413B (zh) 折边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4278601U (zh) 全自动不贴角纸盒成型机
CN209409337U (zh) 一种有利于实现工序一体化的点胶铆压机
CN106345875A (zh) 一种白车身后背门包边预弯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84224U (zh) 增压宝淋浴龙头阀芯自动装配工装
CN201456389U (zh) 塑料板材折边机
CN201815589U (zh) 一种冲孔装置
CN108906950B (zh) 一种预包边装置
CN201057633Y (zh) 全伺服数控电机线圈涨型机
CN205020335U (zh) 一种冰箱内胆自动涂胶设备
CN205043019U (zh) 一种汽车天线部件自动铆接机
CN209288142U (zh) 一种扣骨机
CN204052564U (zh) 摆臂总成的冲孔模
CN203316513U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油管接头冲压设备
CN204278620U (zh) 不贴角纸盒成型机的盒体预成型装置
CN210615739U (zh) 一种焊接整形载具
CN207255000U (zh) 一种分体炖煲外壳卷边机
CN106975692B (zh) 一种汽车白车身冲裁装置
CN2920636Y (zh) 冲床双偏心行程调节装置
CN207104311U (zh) 一种燃气表轴节与摇臂的铆装机构
CN104741426B (zh) 机组消声器双头翻边机
CN208712575U (zh) 一种用于电缆槽盒盖板的折弯工具
CN220161880U (zh) 一种汽车板材加工用定位夹持装置
CN204182745U (zh) 一种双机联动电梯门板翻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