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635U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 Google Patents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01635U CN209401635U CN201822193593.4U CN201822193593U CN209401635U CN 209401635 U CN209401635 U CN 209401635U CN 201822193593 U CN201822193593 U CN 201822193593U CN 209401635 U CN209401635 U CN 2094016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 light
- electrode
- light splitting
- splitting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芯片包括衬底、吸收层和顶层,衬底相对顶层更靠近芯片的背面;芯片上开设有分光槽,分光槽贯穿吸收层;顶层内设有光敏区,光敏区的内端与吸收层相连接,光敏区的外端与芯片的第一电极相连接;吸收层内对应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芯片的第二电极与衬底相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给芯片加电;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分光槽用于将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进入到光电转换区内进行光电转换;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既能够分光,又能够对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背景技术
激光器发射的光信号经光纤传输进入无源光波导(PLC)之前,通常需要光分路器分出部分(例如5%)光信号到另外的光功率监控接收芯片上,对进入光波导的光功率进行监控。剩余(例如95%)的光信号通过光纤耦合到光波导,进行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光链路上需要安装两个独立器件——光分路器和光功率监控接收芯片,两者之间还需要光纤和两个光纤接头结构,光分路器和光功率监控接收芯片一般还需要各自的固定位。且目前的激光系统一般是复合光路,按现有技术的作法便造成了系统结构体积大、操作难度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该芯片既能够实现分光,又能够实现光功率的监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衬底、吸收层和顶层,所述衬底相对所述顶层更靠近所述芯片的背面;
所述芯片上开设有分光槽,所述分光槽贯穿所述吸收层;
所述顶层内设有光敏区,所述光敏区的内端与所述吸收层相连接,所述光敏区的外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电极相连接;所述吸收层内对应所述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
所述芯片的第二电极与所述衬底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给所述芯片加电;
所述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所述分光槽用于将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光电转换区内进行光电转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设置了分光槽,分光槽贯穿吸收层。当入射光从芯片背面一侧射入到芯片内时,一部分光通过分光槽射出,这部分光可通过分光槽未经过吸收层而无损穿过芯片,可继续进行高效率的光信号传输;而另一部分光就会进入到吸收层内进行光电转换,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对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有效监控。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既能够分光,又能够对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槽向远离所述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所述分光槽贯穿所述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芯片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和所述吸收层之间还设有缓冲层,所述分光槽的内端位于所述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背面设有入光增透膜,以所述入光增透膜增加光入射率,所述入光增透膜的面积大于所述分光槽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槽的内端设有透光增透膜,以所述透光增透膜增加出射透光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光敏区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圆环形,所述分光槽和所述入光增透膜均呈圆形;
所述分光槽、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光敏区和所述入光增透膜均为同心圆,并且圆心对准误差小于20um;
所述分光槽的直径为50um~250um;
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分光槽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径大于所述分光槽的直径并为60um~1000um;
所述光敏区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分光槽的直径,所述光敏区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入光增透膜的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钝化膜,所述钝化膜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所述钝化膜上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电极焊盘,所述电极焊盘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提供的芯片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提供的芯片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缓冲层,2、吸收层,3、分光槽,4、入光增透膜,5、顶层,6、光敏区,7、第一电极,8、衬底,9、第二电极,10、第二电极通孔,11、钝化膜,12、第一电极通孔,13、透光增透膜,14、光敏区窗口,15、入射光,151、一部分光,152、另一部分光,16、电极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芯片包括衬底8、吸收层2和顶层5,吸收层2位于衬底8和顶层5之间,衬底8相对顶层5更靠近芯片的背面。具体地,所述衬底8由掺硫(S)的磷化铟(InP)材料制成,所述顶层5由磷化铟(InP)材料制成。
芯片开设有分光槽3,分光槽3贯穿芯片的吸收层2。
顶层5内设有光敏区6,光敏区6为P型材料。光敏区6的内端与吸收层2相连接,光敏区6的外端与芯片的第一电极7相连接。吸收层2内对应光敏区6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光线射入到芯片内是在光电转换区内进行光电转换的。
所述分光槽3用于将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光进入到所述吸收层2内进行光电转换。
芯片的第二电极9与衬底8相连接,通过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9给芯片进行加电,从而让芯片工作。
吸收层2可选择由铟镓砷(InGaAs)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吸收层2针对不同的入射光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以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具体地,所述芯片的背面设有入光增透膜4,即所述入光增透膜4位于所述衬底8与所述吸收层2相背的一表面。所述入光增透膜4用于减少光的反射,从而增加入射率。所述分光槽3在所述芯片背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入光增透膜4有重叠区域,也就是说,可以使得入射光从所述入光增透膜4射入所述芯片内后,能够有一部分光从所述分光槽3射出。进一步地,所述分光槽3在所述芯片背面的正投影在所述入光增透膜4内,即所述入光增透膜4的面积大于所述分光槽3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使从所述分光槽3的内端透射分出的光多,减少光功率损耗。
所述光敏区6在所述芯片背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入光增透膜4有重叠区域,使得入射光从所述入光增透膜4射入所述芯片后,有一部分光能够在所述吸收层2内进行光电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敏区6在所述芯片背面的正投影在所述入光增透膜4内,光电转换效果好,进而监控入射光光功率的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分光槽3向远离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分光槽3贯穿顶层5,由于顶层5比较薄,所以开设分光槽3的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光槽3可以向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分光槽3只开设于吸收层2内并不向芯片的任何一个表面方向开口。
所述第一电极7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即位于所述顶层5与所述吸收层2相背的一表面上。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电极焊盘16,电极焊盘与第一电极7相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极7为钛铂金(TiPtAu)金属电极。
请同时参考图3,第二电极9设于芯片的背面,即所述第二电极9设于所述衬底8与所述吸收层2相背的一表面。具体地,所述第二电极9为镍金(NiAu)金属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9上还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入光增透膜4的第二电极通孔10。
本发明提供的芯片的第一电极7设于芯片的正面,第二电极9设于芯片的背面。在实际使用中,给芯片加电时,电极焊盘16通过焊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在芯片的背面设一个透明(避免影响入射光射入到芯片内)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电路走线,第二电极9与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走线相电连接。再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连接至电源的两极,从而实现给芯片加电。
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衬底8和所述吸收层2之间还可选择设有缓冲层1,所述分光槽3的内端选择位于所述缓冲层1。由于所述顶层5和所述吸收层2都比较薄,故开设所述分光槽3的深度浅,工艺难度小,便于生产制造。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所述分光槽3可以贯穿整个所述芯片,即所述分光槽3贯穿所述顶层5、所述吸收层2、所述缓冲层1、所述衬底8和所述入光增透膜4变为分光通孔。
具体地,所述缓冲层1由磷化铟(InP)材料制成。
所述背入射式光电芯片还包括钝化膜11,所述钝化膜11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即所述钝化膜11位于所述顶层5与所述吸收层2相背的一表面上。所述钝化膜11上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极7的第一电极通孔12。所述钝化膜11为厚度大于5000A的二氧化硅(SiO2)或厚度大于2000A的氮化硅(Si3N4)。
所述分光槽3的内端设有透光增透膜13,所述透光增透膜13用于减少光的反射,从而增加出射透光率。
所述光敏区6和所述第一电极7均呈环形并围绕所述分光槽3,所述光敏区6在所述第一电极7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电极7内,所述第一电极7在所述芯片背面的正投影在所述入光增透膜4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7和所述光敏区6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圆环形,所述分光槽3和所述入光增透膜4均呈圆形;所述分光槽3、所述第一电极7、所述光敏区6和所述入光增透膜4均为同心圆,并且圆心对准误差小于20um。所述分光槽3的直径为50um~250um;所述第一电极7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分光槽3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极7的外径大于所述分光槽3的直径并为60um~1000um;所述第一电极7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入光增透膜4的直径;所述光敏区6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7的内径,所述光敏区6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一电极7的外径。所述光敏区6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分光槽3的直径,所述光敏区6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入光增透膜4的直径。
请同时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7和所述第二电极9对所述芯片加反向偏压,所述芯片工作。入射光15从芯片背面的入光增透膜4射入所述芯片内,一部分光151经过所述衬底8和所述缓冲层1后从所述透光增透膜13的内端射出,这部分光可在保持高透过率的情况下穿过芯片,可继续进行高效率的光信号传输。而另一部分光152经过所述衬底8和所述缓冲层1后进入到所述吸收层2内进行光电转换,形成光电流,再经过其他一系列的外部电路和装置计算出相应的光功率并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入射光光功率的监控。
入射光15的光强一般呈高斯分布,即光强中间强、两侧弱,进而大部分光可通过所述分光槽3的内端射出,大部分的光可继续进行光信号的传输。小部分的光才会进入到所述吸收层2进行光电转换,从而进行光功率的监控。
入射光需要分出的光的比例根据具体实际需要确定,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光需要分出的光的比例为10%。在光链路安装时,可以利用检测元件检测通过分光槽分出去的光的光功率,由于入射光的总的光功率是已知的(光源输出的总光功率已知,或者对总光功率单独进行测定),从而确定分出去的光的比例是否满足需求。
如果满足需求,便可对光链路上的相关元器件进行固定。
如果不满足需求,可通过调整入射光源与所述芯片的距离,从而调整分出去的光的比例。
入射光分出去的光的比例确定后,便可以利用剩余的光射入到所述芯片吸收层内进行光电转换,产生光电流,根据产生的光电流计算出剩余光的光功率,从而对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可以认为,安装后的分光比已经确定,进入到芯片内产生光电流的部分光的光功率可以直接表征出光源光功率的变化率,若后续需要入射光的总光功率实时变化值,可以选择根据实施例中的光电流计算出的光功率按分光比例换算得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设置了分光槽3,分光槽3贯穿吸收层2。当入射光从芯片背面一侧射入到芯片内时,一部分光从分光槽3内射出,这部分光通过分光槽未经过吸收层而无损穿过芯片,可继续进行高效率的光信号的传输。而另一部分光就会经过吸收层2内进行光电转换,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对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有效监控。故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既能够分光,又能够对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光电芯片的光路系统,无须使用光分路器及其他相应的元器件,从而减少了光路系统的结构、体积和成本,由于安装元器件少了,进而降低了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背入射式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衬底、吸收层和顶层,所述衬底相对所述顶层更靠近所述芯片的背面;
所述芯片上开设有分光槽,所述分光槽贯穿所述吸收层;
所述顶层内设有光敏区,所述光敏区的内端与所述吸收层相连接,所述光敏区的外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电极相连接;所述吸收层内对应所述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
所述芯片的第二电极与所述衬底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给所述芯片加电;
所述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所述分光槽用于将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光电转换区内进行光电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槽向远离所述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所述分光槽贯穿所述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芯片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吸收层之间还设有缓冲层,所述分光槽的内端位于所述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背面设有入光增透膜,以所述入光增透膜增加光入射率,所述入光增透膜的面积大于所述分光槽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槽的内端设有透光增透膜,以所述透光增透膜增加出射透光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光敏区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圆环形,所述分光槽和所述入光增透膜均呈圆形;
所述分光槽、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光敏区和所述入光增透膜均为同心圆,并且圆心对准误差小于20um;
所述分光槽的直径为50um~250um;
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分光槽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径大于所述分光槽的直径并为60um~1000um;
所述光敏区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分光槽的直径,所述光敏区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入光增透膜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钝化膜,所述钝化膜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所述钝化膜上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电极焊盘,所述电极焊盘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93593.4U CN209401635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93593.4U CN209401635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01635U true CN209401635U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96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93593.4U Active CN209401635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0163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1984A (zh) * | 2018-12-25 | 2019-05-24 | 深圳市芯思杰智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
WO2020134537A1 (zh) * | 2018-12-25 | 2020-07-02 |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光电芯片、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22193593.4U patent/CN2094016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1984A (zh) * | 2018-12-25 | 2019-05-24 | 深圳市芯思杰智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
WO2020134537A1 (zh) * | 2018-12-25 | 2020-07-02 |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光电芯片、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
US11894471B2 (en) | 2018-12-25 | 2024-02-06 | Phograi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 Photoelectric chip,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
CN109801984B (zh) * | 2018-12-25 | 2024-06-28 |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01635U (zh)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 |
CN106405752B (zh) | 光学元件 | |
US7606499B2 (en) |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assembly for POF application | |
TW200643834A (en) | Passively aligned optical-electrical interface | |
EP283932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a waveguide and an evanescent field coupled photonic detector | |
CN209401637U (zh) | 正入射式多单元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 |
CN209401645U (zh) | 背入射式阵列光电芯片及其电连接结构 | |
CN209401634U (zh) |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光电芯片 | |
CN108072940A (zh) | 光模块 | |
CN205450358U (zh) | 一种提高探测器饱和光功率的结构 | |
CN209401636U (zh) | 正入射式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 |
CN209400079U (zh) | 光波导监测系统 | |
CN109671795A (zh) | 背入射式阵列光电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975403U (zh) | 光组件 | |
CN109801984A (zh) |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 |
CN209401638U (zh) | 正入射式共面电极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 |
CN102709334A (zh) | 高性能半导体光接收器 | |
CN209401639U (zh) |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 |
CN209401626U (zh) | 正入射共面电极阵列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 |
CN103605192B (zh) | 一种光学耦合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801983A (zh) |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光电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3838378U (zh) | 一种背光监控的多通道并行光组件 | |
CN202551034U (zh) | 高性能半导体光接收器 | |
CN110061076B (zh) |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9001971U (zh) | 一种用于降低光串扰的光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A5,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o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A5,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HOGRAIN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