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639U -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 Google Patents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639U
CN209401639U CN201822196268.3U CN201822196268U CN209401639U CN 209401639 U CN209401639 U CN 209401639U CN 201822196268 U CN201822196268 U CN 201822196268U CN 209401639 U CN209401639 U CN 209401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hip
loophole
lay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62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彦伟
刘宏亮
刘格
邹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hograin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hograin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hograin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62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包括衬底、缓冲层、吸收层和顶层;芯片上包括多个分光单元,每个分光单元包括透光孔、光敏区和第一电极;透光孔贯穿吸收层;吸收层内对应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第一电极设于芯片的正面,第一电极与对应的光敏区的另一端相连接;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缓冲层相连接;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每个分光单元的透光孔使对应的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对应的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能够对多束入射光的每束入射光进行分光和光功率监控,进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的光路系统,无需使用光分路器,大大减少了系统体积,也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背景技术
激光器发射的光信号经光纤传输进入无源光波导(PLC)之前,通常需要光分路器分出部分(例如5%)光信号到另外的光电芯片上,进行光功率监控。剩余(例如95%)的光信号通过光纤耦合到光波导,进行传输。
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会有几十甚至几百条这样的光链路,相对应的就需要有几十甚至几百个光分路器,进而造成系统体积庞大。而且由于器件众多,成本就高。每个光路均需要进行单的的光路耦合,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衬底、缓冲层、吸收层和顶层;
所述芯片上包括多个分光单元,每个所述分光单元包括透光孔、光敏区和第一电极;所述透光孔向远离所述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并贯穿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顶层;所述光敏区设于所述顶层并一端与所述吸收层相连接;所述吸收层内对应所述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所述光敏区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缓冲层相连接;
所述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透光孔使对应的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对应的所述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设置了多个分光单元,每个分光单元又包括透光孔和光敏区,吸收层内对应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每个分光单元的透光孔可以使对应的一束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该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对应的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产生光生电流,从而对该入射光进行光功率监控,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能够对多束入射光的每束入射光进行分光和光功率监控。进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的光路系统,无需使用光分路器,大大减少了系统体积,也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具有多个分光单元,不是多个分离的器件,进而就无需进行多次光耦合,只进行一次光耦合即可,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正面边缘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极焊盘;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通过电极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电极焊盘电连接;
多个所述电极连接线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多个所述电极焊盘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多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与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与每个所述电极连接线和每个所述电极焊盘均相互绝缘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分光单元之间共用所述衬底、所述缓冲层、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顶层,各个所述分光单元的光敏区相互间隔,各个所述光敏区通过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输出光电转换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内端位于所述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极安装槽,所述电极安装槽贯穿所述顶层和所述吸收层,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电极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背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分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入光增透膜;每个所述入光增透膜大于对应的所述透光孔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也大于对应的所述光敏区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透光孔的内端设有出光增透膜。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背面还设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有多个用于设置对应的所述入光增透膜的入光增透膜孔,所述反光层由反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分光单元的中心间距大于100um且小于5000um,相邻两个所述电极焊盘的中心间距大于30um且小于1000um;相邻两个所述电极连接线的间距大于5um。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钝化膜,所述钝化膜上开设有多个与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的第一电极通孔,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通孔内;所述钝化膜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极通孔,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二电极通孔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的后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衬底,2、缓冲层,3、吸收层,4、顶层,5、透光孔,6、光敏区,7、第一电极,8、电极焊盘,9、电极连接线,10、第二电极,11、入光增透膜,12、出光增透膜,13、钝化膜,14入射光,141、入射光的一部分,142、入射光的另一部分,15、电极安装槽,16、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的实施例,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1、缓冲层2、吸收层3和顶层4,衬底1相对顶层4更靠近芯片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由掺铁(Fe)的磷化铟(InP)材料制成,缓冲层2由磷化铟(InP)材料制成,吸收层3由铟镓砷(InGaAs)材料制成,顶层4由磷化铟(InP)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的实施例还包括多个分光单元。具体地,相邻两个分光单元的中心间距大于100um且小于5000um。
每个分光单元包括透光孔5、光敏区6和第一电极7。
透光孔5贯穿芯片的吸收层3,透光孔5贯穿芯片的部分或全部。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5向远离芯片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透光孔5还贯穿顶层4并内端位于缓冲层2,由于顶层4和吸收层3都比较薄,故开设透光孔5的工艺简单,易于制备和生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透光孔5也可以向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例如贯穿衬底1、缓冲层2和吸收层3。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透光孔5贯穿整个芯片变为通孔。
光敏区6设于顶层4并一端连接至吸收层3,吸收层3内对应光敏区6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入射光射入到芯片内是在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的,从而产生光生电流,进而对光功率监控。
多个分光单元之间共用衬底1、缓冲层2、吸收层3和顶层4,各个分光单元的光敏区6相互间隔,各个光敏区6通过对应连接的第一电极7输出光电转换信号。即对应的多个分光单元的光电转换区间隔设置,以使得每束入射光进入到对应的分光单元的光电转换区能够进行单独的光电转换,每个分光单元对每束入射光分别进行光功率监控,互不干扰。
第一电极7设于芯片的正面并与对应的光敏区6的另一端相连接,多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相互绝缘设置。
芯片正面的边缘上还设有多个与分光单元一一对应的电极焊盘8,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通过对应一个电极连接线9电连接至对应的电极焊盘8。多个电极连接线9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多个电极焊盘8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具体地,相邻两个电极焊盘8的中心间距大于30um且小于1000um,相邻两个电极连接线9的间距大于5um。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极焊盘8均为圆形。
电极焊盘8用于通过焊线与其他元器件(例如电路板)电连接,从而给芯片加电,电极焊盘8分布于芯片的边缘,打焊线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焊盘8分布于芯片位置相对的两个边缘,在电极焊盘8与其他元器件通过焊线的方式连接时,这种结构的连接方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焊盘8分布于芯片的四个边缘,且每个边缘处的电极焊盘8呈单排(平行于芯片边缘的方向为排)分布,便于维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焊盘8分布于芯片相邻的两个边缘。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电极焊盘8分布于芯片的一个边缘上。
芯片的正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0,第二电极10与缓冲层2相连接。第二电极10与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相互绝缘设置,第二电极10与每个电极连接线9和每个电极焊盘8均相互绝缘设置。具体地,芯片的正面上还开设有与第二电极10一一对应的电极安装槽15,电极安装槽15贯穿顶层4和吸收层3,第二电极10设于电极安装槽15内。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的正面上设有四个第二电极10,芯片为矩形,四个第二电极10分别位于芯片的四个角上,第二电极10呈扇形。
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10用于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接,以给芯片加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的实施例的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10均设于芯片的正面,给芯片加电时,每个电极焊盘8分别通过焊线与一个电路板相电连接,第二电极10也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再通过该电路板电连接至电源的两极,安装方便。
以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芯片的背面设有多个与分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入光增透膜11,减少光的反射,以增加入光率。每个入光增透膜11的面积大于对应的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沿平行于芯片表面方向的横截面积,也大于对应的分光单元的光敏区6沿平行于芯片表面方向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每束入射光从对应的入光增透膜11射入芯片内后,都能够被对应的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分光和进入对应的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
芯片的背面还设有反光层16,反光层16设有多个用于设置对应的入光增透膜11的入光增透膜孔,反光层16由反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反光层16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芯片的背面设有一整块入光增透膜11,入光增透膜11的面积大于多个分光监控单元的透光孔5和光敏区6分别沿平行于芯片表面方向的横截面积的总和。
透光孔5的内端设有出光增投膜12,减少光的反射,以增加出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和光敏区6沿平行于芯片表面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圆环形,每个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和入光增透膜11均呈圆形。每个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第一电极7、光敏区6和入光增透膜11均为同心圆,并且圆心对准误差小于20um。透光孔5的直径为50um~250um,第一电极77的内径不小于透光孔5的直径,第一电极7的外径大于透光孔5的直径并为60um~1000um。第一电极7的外径不大于入光增透膜11的直径,光敏区6的内径不大于第一电极7的内径,光敏区6的外径不大于第一电极7的外径。光敏区6的内径不小于透光孔5的直径,光敏区6的外径不大于入光增透膜11的直径。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阵列光电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钝化膜13,钝化膜13上开设有多个与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一一对应的第一电极通孔,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通孔内。
钝化膜13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电极10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极通孔,每个第二电极10位于对应的第二电极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阵列光电芯片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二电极10和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7给芯片加反向偏压,从而使得芯片工作。多束入射光从芯片背面的对应的入光增透膜11射入芯片内,每束入射光14的一部分141经过衬底1和缓冲层2后从对应的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透射分出,这部分光可在保持高透过率的情况下穿过芯片,可继续进行光信号传输。每束入射光14的另一部分142经过衬底1和缓冲层2后进入到对应的分光单元的光电转换区内进行光电转换,从而产生光生电流,再经过其他一系列的外部电路和装置计算出相应的光功率并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入射光光功率的监控。
每束入射光的光强一般呈高斯分布,即光强中间强、两侧弱,进而每束入射光的大部分光可通过透光孔5的内端射出,大部分的光可继续进行光信号的传输。每束入射光的小部分光才会进入到吸收层3进行光电转换。
每束入射光需要分出的光的比例根据具体实际需要确定,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每束入射光需要分出的光的比例为10%。在光链路安装时,可以利用检测元件检测通过对应的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分出去的光的光功率,由于每束入射光的总的光功率是已知的(光源输出的总光功率已知,或者对总光功率单独进行测定),从而确定分出去的光的比例是否满足需求。
如果满足需求,便可对光链路上的相关元器件进行固定。
如果不满足需求,可通过调整每束入射光的光源与芯片的距离,从而调整每束入射光分出去的光的比例。
每束入射光分出去的光的比例确定后,便可以利用每束光剩余的光射入到芯片吸收层3内进行光电转换,产生光电流,根据产生的光电流计算出每束光剩余光的光功率,从而对每束入射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可以认为,安装后的每束光的分光比已经确定,每束光进入到芯片内产生光电流的部分光的光功率可以直接表征出每个光源光功率的变化率,若后续需要每束入射光的总光功率实时变化值,可以选择根据实施例中的光电流计算出的每束光的光功率按分光比例换算得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设置了多个分光单元,每个分光单元又包括透光孔5和光敏区6,吸收层3内对应光敏区6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每个分光单元的透光孔5可以使对应的一束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该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对应的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产生光生电流,从而对该入射光进行光功率监控,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能够对多束入射光的每束入射光进行分光和光功率监控。进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的光路系统,无需使用光分路器,大大减少了系统体积,也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具有多个分光单元,不是多个分离的器件,进而就无需进行多次光耦合,只进行一次光耦合即可,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衬底、缓冲层、吸收层和顶层;
所述芯片上包括多个分光单元,每个所述分光单元包括透光孔、光敏区和第一电极;所述透光孔向远离所述芯片背面的方向开口并贯穿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顶层;所述光敏区设于所述顶层并一端与所述吸收层相连接;所述吸收层内对应所述光敏区的区域为光电转换区;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芯片的正面,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所述光敏区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缓冲层相连接;
所述芯片的背面为入光侧,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透光孔使对应的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分出,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对应的所述光电转换区进行光电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正面边缘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极焊盘;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通过电极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电极焊盘电连接;
多个所述电极连接线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多个所述电极焊盘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多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与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相互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与每个所述电极连接线和每个所述电极焊盘均相互绝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光单元之间共用所述衬底、所述缓冲层、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顶层,各个所述分光单元的光敏区相互间隔,各个所述光敏区通过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输出光电转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内端位于所述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极安装槽,所述电极安装槽贯穿所述顶层和所述吸收层,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电极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背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分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入光增透膜;每个所述入光增透膜大于对应的所述透光孔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也大于对应的所述光敏区沿平行于所述芯片表面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光单元的透光孔的内端设有出光增透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背面还设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有多个用于设置对应的所述入光增透膜的入光增透膜孔,所述反光层由反光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分光单元的中心间距大于100um且小于5000um,相邻两个所述电极焊盘的中心间距大于30um且小于1000um;相邻两个所述电极连接线的间距大于5u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正面上还设有钝化膜,所述钝化膜上开设有多个与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的第一电极通孔,每个分光单元的第一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通孔内;所述钝化膜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极通孔,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位于对应的第二电极通孔内。
CN201822196268.3U 2018-12-25 2018-12-25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Active CN209401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6268.3U CN209401639U (zh) 2018-12-25 2018-12-25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6268.3U CN209401639U (zh) 2018-12-25 2018-12-25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639U true CN209401639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6268.3U Active CN209401639U (zh) 2018-12-25 2018-12-25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6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076A (zh) * 2018-12-25 2019-07-26 深圳市芯思杰智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076A (zh) * 2018-12-25 2019-07-26 深圳市芯思杰智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1076B (zh) * 2018-12-25 2024-05-24 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5351B (zh) 一种光接收/发射次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TWI451143B (zh) 光學互連體組織結構及光學交換器
CN102183829A (zh) 用于宽带并行光学的光收发组件
CN106950658A (zh) 光收发组件
CN102169216A (zh) 用于宽带高速传输的并行光收发组件
CN209401645U (zh) 背入射式阵列光电芯片及其电连接结构
CN209401639U (zh)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
CN106104367A (zh) 光调制器
CN209401637U (zh) 正入射式多单元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US10756815B2 (en) Free space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hotodetector array
CN103392146B (zh) 光调制器
CN202083816U (zh) 用于宽带并行光学的光收发组件
CN203786341U (zh) 光模块及光通信设备
CN209401635U (zh) 背入射式光电芯片
CN209401634U (zh)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光电芯片
CN109671795A (zh) 背入射式阵列光电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01636U (zh) 正入射式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CN209401626U (zh) 正入射共面电极阵列光电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CN209400746U (zh) 应用阵列光电芯片的光系统
CN107367800A (zh) 具有背光监测的激光发射组件及光模块
CN110061076A (zh) 背入射式共面电极多单元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0089A (zh) 一种具有功率监测功能的光纤阵列耦合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4405B (zh) 功率分配器及射频收发系统
CN107580686A (zh) 光电器件
CN203204200U (zh) 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A5,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o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A5,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HOGRAIN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