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5967U -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5967U
CN209395967U CN201920036126.2U CN201920036126U CN209395967U CN 209395967 U CN209395967 U CN 209395967U CN 201920036126 U CN201920036126 U CN 201920036126U CN 209395967 U CN209395967 U CN 209395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upporting arms
electric vehicle
wheeled
unf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61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he Qiangsheng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he Qiangsheng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he Qiangsheng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he Qiangsheng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61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5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5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5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的后轮由左、右两个、可展开、可收合并拢的左后轮和右后轮构成。后车架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支撑臂,左、右后轮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臂的末端;在后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设置有一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展开,左、右后轮分开,成为三轮电动车;左、右支撑臂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合,左、右后轮收合并拢,成为两轮电动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根据路况,选择两轮骑行或三轮骑行。在道路狭窄时,选择变为两轮电动车骑行;在天气恶劣,路面湿滑,路面坑洼的情况,选择变为三轮电动车骑行,行驶更平稳,安全。

Description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可两轮骑行,又可三轮骑行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驾驶简单,速度快,省力,性价比高,是老人、妇女首选的出行代步交通工具。两轮电动车小巧、轻便,适宜道路狭窄、拥堵路段行驶,其缺点:安全性/稳定性较三轮电动车差。三轮电动车特别适合老年人、接送儿童上下学使用,乘坐感觉舒适、平稳,特别是冬季、雨雪天气,三轮电动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稳定性远远优于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的缺点:车身大,不够小巧,在狭窄路段、人多拥堵路段行驶不够顺畅。
如图1所示,传统的两轮电动车包括前车架1、车把2、前轮3、车梁4、后车架5、后轮6、驾驶员座7、载人/载物后座8、动力传动系统和操纵制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包括蓄电池、电机、传动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后轮相连,驱动后轮旋转。操纵制动系统包括调速手把(调速器)、刹车器(闸把或刹车踏板)、控制器、前车闸、后轮抱闸,调速手把和刹车器的控制信号端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控制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后轮抱闸、前车闸相连。
准备骑行时,驾驶人员通过钥匙打开电源锁,蓄电池、控制器处于待机状态准备工作,驾驶人员旋转调速手把,输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弱输出控制信号,使电机旋转,带动后轮转动,电动车启动上路。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旋转调速手把,通过控制器调节电机的输出转速,从而调节电动车的速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情,驾驶员触发刹车器,刹车器将刹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刹车信号后,立即输出控制信号切断电机电源,后轮抱闸动作,电动车制动。
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各有其优缺点,如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充分利用是本发明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该电动车可以根据需要、道路情况,即可以选择两轮骑行,也可以选择三轮骑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它包括前车架、车把、前轮、车梁、后车架、后轮、驾驶员座、动力传动系统和操纵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轮由左、右两个、可展开、可收合并拢的左后轮和右后轮构成;
所述后车架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支撑臂,即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固定在该左、右支撑臂的末端;
在所述后车架的下方、所述左、右支撑臂中间设置有一驱动所述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所述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展开,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开,成为三轮电动车;所述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合,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收合并拢,成为两轮电动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支撑臂的前端通过轴与所述后车架枢接。
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蜗轮电机,该蜗轮电机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该蜗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丝杆相连,在丝杆的左右两侧各套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左、右滑块,左、右滑块通过轴分别与所述左、右支撑臂相连;所述蜗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杆转动,左、右滑块在丝杆上移动,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液压臂,该液压系统通过液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包括气泵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气压臂,该气压系统通过气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它包括前车架、车把、前轮、车梁、后车架、后轮、驾驶员座、载人/载物后座、动力传动系统和操纵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由左、右两个、可展开、可收合并拢的左前轮和右前轮构成;
所述前车架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支撑臂,即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固定在该左、右支撑臂的末端;
在所述前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设置有一驱动所述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所述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展开,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开,成为三轮电动车;左、右支撑臂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合,左前轮和右前轮收合并拢,成为两轮电动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支撑臂的前端通过轴与所述前车架枢接。
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蜗轮电机,该蜗轮电机设置在所述前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该蜗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丝杆相连,在丝杆的左右两侧各套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左、右滑块,左、右滑块通过轴分别与所述左、右支撑臂相连;所述蜗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杆转动,左、右滑块在丝杆上移动,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液压臂,该液压系统通过液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包括气泵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气压臂,该气压系统通过气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实现了电动车在两轮行驶和三轮行驶之间的自由切换,解决了两轮电动车行驶不够稳定,三轮电动车不够小巧的问题,使电动车使用更便捷、更实用、更安全,适用于更多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两轮电动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轮骑行时后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轮骑行时后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该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其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显而易见。
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动车分两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两轮电动车包括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三轮电动车包括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传统的两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的工作原理相同,无论是两轮电动车还是三轮电动车,一旦其结构确定,两轮电动车无法转换成三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也无法转换成两轮电动车。
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两轮/三轮电动车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后轮由左、右两个、可展开、可收合并拢的后轮构成;后车架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支撑臂,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臂的末端部;左、右支撑臂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展开,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开,成为三轮电动车;左、右支撑臂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缩,左后轮和右后轮收合并拢,成为两轮电动车。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5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左支撑臂9和右支撑臂10,左、右支撑臂的前端通过轴11枢接在后车架5上,末端分别固定左后车轮12和右后车轮13。在后车架5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设置有一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14。当该驱动装置14使左、右支撑臂9和10展开时,左、右后车轮12和13分开,如图4所示,成为三轮电动车。当该驱动装置14使左、右支撑臂9和10收缩,左、右后车轮12和13并拢成为一个加粗的后车轮时,如图3所示,成为两轮电动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14为一蜗轮电机,该蜗轮电机设置在后车架5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蜗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15相连,在丝杆15的左右两侧各套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左、右滑块,左、右滑块通过轴16分别与左、右支撑臂9和10相连;蜗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杆转动,左、右滑块在丝杆上移动,从而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如图3所示,当蜗轮电机顺时针旋转时,蜗轮电机通过丝杆、左、右滑块使左、右支撑臂之间的距离缩小,当左、右后轮之间不断缩小并合拢时,蜗轮电机自动锁死,左、右后轮合并成一个后车轮,电动车变为前后两轮电动车,可以在狭窄的道路上穿梭行驶。
如图4所示,当蜗轮电机逆时针旋转时,蜗轮电机通过丝杆、左、右滑块使左、右支撑臂之间的距离增大,当左、右后轮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设定距离时,蜗轮电机自动锁死,左、右后轮分离,各自独立,电动车的后轮变为左、右两个独立的后轮,电动车变成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的三轮电动车。由于左、右支撑臂各自独立,电动车在路面上形成三点支撑的稳定结构,所以切换后的三轮电动车可以在湿滑路面,坑洼路面平稳行驶也不会侧翻。
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电机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改变左、右支撑臂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左后轮、右后轮之间的轮距,使左后轮、右后轮分离或合并,从而使电动车变为两轮电动车或三轮电动车,实现电动车在两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之间的自由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14为一蜗轮电机,通过机械传动方式,改变左、右后车轮之间的轮距,使电动车在两轮与三轮之间自由切换。当然,所述驱动装置14还可以是液压系统,通过设置在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液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所述驱动装置14还可以是气压系统,通过设置在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气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是将前轮设计为单轮结构,后轮设计为可合并或独立分离的左、右后轮结构,同理,也可以将前轮设计为可合并或独立分离的左、右前轮结构,后轮设计为单轮结构,例如婴儿保姆车,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前述的后轮由左、右后轮构成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后轮安装角度传感器,当车辆侧倾一定角度时,控制器自动控制蜗轮电机的正转/反转,将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将左右后轮分离或收合并拢,将三轮行驶变为两轮行驶,从而避免车辆的侧翻,保护驾驶员及乘客安全。或者,丝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行程开关,当左右支撑臂展开到设定要求时,电机停止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后轮驱动方式行驶,在左右后轮上分别安装一个电机,驱动左、右后轮行驶,当然,也可以在前轮安装一个电机,将前轮作为主动轮,后车轮作为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以根据路况,选择两轮骑行或三轮骑行。在道路狭窄时,可以选择变为两轮电动车骑行;在天气恶劣,路面湿滑,路面坑洼的情况,选择变为三轮电动车骑行,行驶更平稳,安全,不会侧翻。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实现了电动车在两轮行驶和三轮行驶之间的自由切换,解决了两轮电动车行驶不够稳定,三轮电动车不够小巧的问题,使电动车使用更便捷、更实用、更安全,适用于更多的人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它包括前车架、车把、前轮、车梁、后车架、后轮、驾驶员座、动力传动系统和操纵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轮由左、右两个、可展开、可收合并拢的左后轮和右后轮构成;
所述后车架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支撑臂,即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固定在该左、右支撑臂的末端;
在所述后车架的下方、所述左、右支撑臂中间设置有一驱动所述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所述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展开,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开,成为三轮电动车;所述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合,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收合并拢,成为两轮电动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撑臂的前端通过轴与所述后车架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蜗轮电机,该蜗轮电机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
该蜗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丝杆相连,在丝杆的左右两侧各套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左、右滑块,左、右滑块通过轴分别与所述左、右支撑臂相连;所述蜗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杆转动,左、右滑块在丝杆上移动,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液压臂,该液压系统通过液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包括气泵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气压臂,该气压系统通过气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6.一种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它包括前车架、车把、前轮、车梁、后车架、后轮、驾驶员座、载人/载物后座、动力传动系统和操纵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由左、右两个、可展开、可收合并拢的左前轮和右前轮构成;
所述前车架左右两侧各向下伸出一支撑臂,即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固定在该左、右支撑臂的末端;
在所述前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设置有一驱动所述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所述左、右支撑臂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展开,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开,成为三轮电动车;左、右支撑臂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合,左前轮和右前轮收合并拢,成为两轮电动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撑臂的前端通过轴与所述前车架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蜗轮电机,该蜗轮电机设置在所述前车架的下方,左、右支撑臂中间;
该蜗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丝杆相连,在丝杆的左右两侧各套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左、右滑块,左、右滑块通过轴分别与所述左、右支撑臂相连;所述蜗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杆转动,左、右滑块在丝杆上移动,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液压臂,该液压系统通过液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左、右支撑臂展开/收合的驱动装置为一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包括气泵及设置在所述左、右支撑臂之间的气压臂,该气压系统通过气压臂使左、右支撑臂展开或收合。
CN201920036126.2U 2019-01-09 2019-01-09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Active CN209395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126.2U CN209395967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126.2U CN209395967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5967U true CN209395967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6126.2U Active CN209395967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59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160A (zh) * 2019-01-09 2019-03-29 香河强胜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CN113697019A (zh) * 2021-10-09 2021-11-26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便于折叠的共享三轮电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160A (zh) * 2019-01-09 2019-03-29 香河强胜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CN113697019A (zh) * 2021-10-09 2021-11-26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便于折叠的共享三轮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0570B2 (en) Enhanced vehicle efficiency using airfoil to raise rear wheels above road surface
EP0941198B1 (de) Motorbetriebenes dreirad-fahrzeug
CN107646009B (zh) 具备自动起落轮架装置的电动车
CN109533160A (zh)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US5181740A (en) Stabilized high speed bi-wheeled vehicle
US5378020A (en) Stabilized high speed bi-wheeled vehicle
US6170847B1 (en) High performance fully-enclosed center-tracking vehicle
US5401055A (en) Space efficient center tracking vehicle
EP1484239B1 (en) Three-wheel rolling vehicle with front two-wheel steering
CN209395967U (zh) 两轮三轮可自由切换的电动车
CN106573517B (zh) 机动车
US7887070B2 (en) Vehicle which can tilt in turns, in particular tricycle
US20140262578A1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JP2011513119A (ja) 制御される傾きをもつ原動機付き車両
US8328218B2 (en) Commuter vehicle
DE102016119830A1 (de) Antriebssteuer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in Fahrzeug mit Front- und Heckantrieb
US10723381B2 (en) Trike vehicle with selectivity pivotable operator cabin
CN112996718B (zh) 包括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的鞍乘型机动车辆
CN201842209U (zh) 助力电动三轮车
JP2001511395A (ja) 単座席モータ車両
CN105857472A (zh) 一种全路况休旅躺式自行车
CN101830263A (zh) 全封闭两轮电动车
JPS63501357A (ja) 自己安定化傾斜式車両
CN102826150A (zh) 一种车体可倾斜式组合车辆
CN203158153U (zh) 具遮蔽单元的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