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1660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1660U
CN209391660U CN201821573555.5U CN201821573555U CN209391660U CN 209391660 U CN209391660 U CN 209391660U CN 201821573555 U CN201821573555 U CN 201821573555U CN 209391660 U CN209391660 U CN 209391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ooking apparatus
insulation ring
screw
mid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35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鑫
吴玉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735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1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1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1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包括侧壁,该侧壁的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抵压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共同形成一容纳腔,该保温圈包括若干第一安装部及若干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该侧壁上端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至所述中板的底部;第二安装部位于该侧壁下端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至所述加热盘组件的顶部。相比先前的烹饪器具,省去了中板连接架,简化了结构及组装工序,并降低了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一般通过电热盘、IH线圈盘对内锅进行加热,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向外散发。为了避免内锅热量过多地传递至锅体最外侧导致烹饪器具外表面温度过大,也为了避免内锅温度下降较快而影响保温效果,通常在外壳罩内设置一个保温圈,用于隔热以减缓内锅温度的下降。
以现有的采用电磁线圈盘发热的电压力锅为例,保温圈通常为金属材质,保温圈的上、下端分别衔接中板及线圈盘,但是并不起到支撑该中板的作用,而是另外设置了多个中板连接架,该中板连接架上端通过螺钉与中板固定,下端通过螺钉与线圈盘定,起到支撑中板的作用。显然这种烹饪器具会导致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及产品成本的上升。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烹饪器具。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包括侧壁,该侧壁的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抵压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共同形成一容纳腔,该保温圈包括若干第一安装部及若干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该侧壁上端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至所述中板的底部;第二安装部位于该侧壁下端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至所述加热盘组件的顶部。相比先前的烹饪器具,省去了中板连接架,简化了结构及组装工序,并降低了产品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烹饪器具还包括围设在所述中板及所述保温圈外侧的外壳,所述保温圈设有自其侧壁向外凸伸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外侧面形成支撑面,该支撑面贴近所述外壳。当该外壳受力时可以抵压在该支撑面,避免外壳过度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板的相对两侧设有一对避让槽,所述保温圈的支撑部位于该避让槽的正下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自该侧壁向外延伸的竖向壁,以及连接所述若干竖向壁前端的前侧壁,所述前侧壁形成上述支撑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板及贯穿该安装板的第一螺钉孔,其中一所述安装板与两相邻竖向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螺丝柱,所述加热盘组件顶部设有的第二螺钉孔,螺钉穿过该第二螺钉孔固定至所述第二螺丝柱内,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包括自其侧壁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所述第二螺丝柱自该支撑板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还设有连接该支撑板顶面及保温圈侧壁的若干加强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的侧壁顶缘设有翻边以及自该翻边向上突伸的凸筋,所述中板设有向下抵压所述保温圈侧壁顶面的周壁,所述凸筋环绕在所述周壁的外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中板底部设有第一螺丝柱,螺钉穿过该第一螺钉孔固定至所述第一螺丝柱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自所述翻边向外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的侧壁外侧面还设有若干上下延伸并贯穿该侧壁的凹槽,所述翻边及所述凸筋对应所述凹槽断开,形成若干个部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的凸筋上还设有与所述中板互配的定位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煲体的立体图。
图2为所述煲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所述煲体的保温圈的立体图。
图4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所述煲体的另一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中板1、避让槽11、周壁12、第一螺丝柱13、保温圈2、侧壁20、翻边201、凸筋202、凹槽203、定位槽204、第一安装部21、安装板210、第一螺钉孔211、第二安装部22、第二螺丝柱221、支撑板222、加强肋223、第三螺丝柱224、支撑部23、支撑面230、竖向壁231、前侧壁232、加热盘组件3、第二螺钉孔31、通孔32、外壳4、底座5、安装柱51、螺钉61、62、 63。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1、保温圈2、加热盘组件3、外壳4及底座5。
参考图3所示,该保温圈2包括侧壁20,该侧壁20的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抵压所述中板1及所述加热盘组件3,以共同形成一容纳腔。该保温圈2 还包括若干第一安装部21及若干第二安装部22。所述第一安装部21位于该侧壁20上端的外侧,通过螺钉61连接固定至所述中板1的底部。第二安装部22位于该侧壁20下端的外侧,通过螺钉62连接固定至所述加热盘组件3 的顶部。
所述保温圈2通过螺钉61、62固定在所述中板1及加热盘组件3之间,并形成上述容纳腔,用以收容一内锅(未图示)。相比先前的烹饪器具,省去了中板连接架,简化了结构及组装工序,并降低了产品成本。
结合图1、图2及图4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4围设在所述中板1及所述保温圈2外侧。为了避让该内锅(未图示)的一对把手,所述中板1的相对两侧设有一对避让槽11。由于该避让槽11的存在,导致该中板1的强度不足,无法可靠的支撑该外壳4,即该外壳4受力可能会变形。故,本申请烹饪器具的所述保温圈2设置了支撑部23。该支撑部23 自所述侧壁20向外凸伸,其外侧面形成支撑面230,该支撑面230贴近所述外壳4。当该外壳4受力时可以抵压在该支撑面230,避免过度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圈2的支撑部23位于该避让槽11的正下方。
重点参考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23包括若干自该侧壁20向外延伸的竖向壁231,以及连接所述若干竖向壁231前端的前侧壁232,所述前侧壁232的前侧面即为上述支撑面230。所述若干竖向壁231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均大致齐平。所述支撑面230的轮廓与所述外壳4的形状一致,以较好的贴合并支撑该外壳4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部21包括安装板210及贯穿该安装板210的第一螺钉孔211。其中部分所述安装板210与两相邻所述竖向壁231连接。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部22包括第二螺丝柱221,所述加热盘组件3顶部设有的第二螺钉孔31,螺钉62穿过该第二螺钉孔31固定至所述第二螺丝柱221内。所述第二安装部22还包括自其侧壁20向外延伸的支撑板222,所述第二螺丝柱221自该支撑板222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保温圈2还设有连接该支撑板222顶面及所述保温圈2侧壁20的若干加强肋223。如此设计,可以保证该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强度,避免在锁螺钉62 时损坏。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2的侧壁20顶缘设有翻边201 以及自该翻边201向上突伸的凸筋202。所述中板1设有向下抵压所述保温圈2侧壁20顶面的周壁12,所述凸筋202环绕在所述周壁12的外侧。所述凸筋202相当于定位该周壁12的定位部,避免所述中板1发生晃动。
重点参考图4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板1的底部设有第一螺丝柱13,螺钉穿过该第一螺钉孔211固定至所述第一螺丝柱13内。结合图3所示,部分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安装板210自所述翻边201向外延伸。
重点参考图3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2的侧壁20 的外侧面还设有若干上下延伸并贯穿该侧壁20的凹槽203,所述翻边201及所述凸筋202对应所述凹槽203断开,形成若干个部分。如此设计使该保温圈2在与该中板1装配时,能够使该保温圈2略微形变,以矫正因中板1变形口部不圆而形成的装配误差。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202上还设有与所述中板1互配的定位槽204,以方便组装时,该中板1与所述保温圈2对准互配。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2为塑胶材质,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参考图2及图5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组件3还设有通孔32,该通孔32位于所述第二螺丝孔31旁。所述底座5设有安装柱 51,该安装柱51为中空结构,顶部设有第三螺丝孔(未标号)。所述保温圈 2的支撑板222还设有第三螺丝柱224,所述第三螺丝柱224位于所述第二螺丝柱221旁。
组装时,所述加热盘组件3固定在该底座5上,然后,将组装在一起的保温圈2与中板1固定在该加热盘组件3上,该底座5的所述安装柱51穿过所述加热盘组件3的通孔32抵达所述保温圈2的所述第二安装部22下方,再通过螺钉63连接该安装柱51与所述保温圈2的第三螺丝柱224。同时将所述外壳4夹持在所述中板1及所述底座5之间。
本申请烹饪器具的保温圈2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减少组装工序,并且能够为外壳4提供支撑。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包括侧壁,该侧壁的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抵压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共同形成一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圈包括若干第一安装部及若干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该侧壁上端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至所述中板的底部;第二安装部位于该侧壁下端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至所述加热盘组件的顶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烹饪器具还包括围设在所述中板及所述保温圈外侧的外壳,所述保温圈设有自其侧壁向外凸伸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外侧面形成支撑面,该支撑面贴近所述外壳。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相对两侧设有一对避让槽,所述保温圈的支撑部位于该避让槽的正下方。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自该侧壁向外延伸的竖向壁,以及连接所述若干竖向壁前端的前侧壁,所述前侧壁形成上述支撑面。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板及贯穿该安装板的第一螺钉孔,其中一所述安装板与两相邻竖向壁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螺丝柱,所述加热盘组件顶部设有的第二螺钉孔,螺钉穿过该第二螺钉孔固定至所述第二螺丝柱内,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包括自其侧壁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所述第二螺丝柱自该支撑板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还设有连接该支撑板顶面及保温圈侧壁的若干加强肋。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的侧壁顶缘设有翻边以及自该翻边向上突伸的凸筋,所述中板设有向下抵压所述保温圈侧壁顶面的周壁,所述凸筋环绕在所述周壁的外侧。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中板底部设有第一螺丝柱,螺钉穿过该第一螺钉孔固定至所述第一螺丝柱内。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自所述翻边向外延伸。
10.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的侧壁外侧面还设有若干上下延伸并贯穿该侧壁的凹槽,所述翻边及所述凸筋对应所述凹槽断开,形成若干个部分。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的凸筋上还设有与所述中板互配的定位槽。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CN201821573555.5U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391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3555.5U CN209391660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3555.5U CN209391660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1660U true CN209391660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7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3555.5U Active CN209391660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1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50324U (zh) 用于糕点制品的烹饪设备
CN20939166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KR20190098385A (ko) 누룽지 제조장치
CN210077358U (zh) 烹饪器具
KR102030472B1 (ko) 전기 밥솥의 전선 고정 장치
CN20920278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4033072U (zh) 炖盅
CN20920282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404453U (zh) 烹饪器具
CN20920279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6612657U (zh) 上盖及烹饪组件
CN206006900U (zh) 煲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754267U (zh) 空气炸锅
CN220045660U (zh)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1093320U (zh) 一种锅盖及锅具
CN220069440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20282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7400651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19229597U (zh) 一种蒸煮器具
CN20920287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686980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016024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404388U (zh) 烹饪器具
CN209202824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线圈盘组件
KR100509037B1 (ko) 가스레인지의 탑그리드 지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