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5660U -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5660U
CN220045660U CN202321494540.0U CN202321494540U CN220045660U CN 220045660 U CN220045660 U CN 220045660U CN 202321494540 U CN202321494540 U CN 202321494540U CN 220045660 U CN220045660 U CN 22004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pective
plate
frying
basket assembly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45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一驰
潘华远
贺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areli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areli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areli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areli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45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具有侧部敞口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空炸系统和加热组件,所述烹饪腔内可拆卸地设有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所述炸篮组件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底部敞口,所述底部敞口处设有封闭所述底部敞口的透视板;所述炸篮组件的顶部敞口和所述透视板分别与所述烹饪腔内的所述空炸结构和所述加热组件对应,所述空气炸锅在烹饪时,不仅可以通过所述空炸系统对所述容纳腔内的食物加热,还可以通过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容纳腔内食物进行加热,不仅提高烹了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还丰富了所述炸篮组件的可加热方式,提升了产品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空气炸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传统空气炸锅一般包括机体、设于机体内的烹饪腔和可拆式设于烹饪腔中的炸篮组件,烹饪腔中设有风扇和发热管,发热管适于加热空气,风扇适于带动加热后的空气流动,通过发热管与风扇可实现在烹饪腔中产生循环热流,循环热流适于进入炸篮内以加热炸烤食物。传统空气炸锅通过风扇与发热管配合产生循环热流以加热食物的加热方式过于单一,因此食物烹饪时速度慢,烹饪效率低,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以解决现有空气炸锅加热方式单一,食物烹饪速度慢、效率低,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所述炸篮组件包括炸篮主体、食物托盘和透视板,所述炸篮主体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底部敞口;所述食物托盘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底部敞口上方;所述透视板设于所述炸篮主体的所述底部敞口处,以封闭所述底部敞口。通过在所述炸篮组件底部设置所述透视板,不仅使得所述炸篮组件可以通过循环热流从顶部敞口对所述容纳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匹配能产生热辐射的加热装置,通过底部的所述透视板对所述容纳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有效丰富了所述炸篮组件的可加热方式,提升了所述炸篮组件的适用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炸篮主体的所述底部敞口处设有与所述透视板表面和侧面相抵的限位边框,所述透视板被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内。所述限位边框适于起限位和/或定位作用,能有效降低所述透视板的安装难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边框由所述底部敞口口沿多次弯折形成,将所述限位边框与所述炸篮主体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能有效简化所述炸篮组件的安装步骤,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边框为“凹”形,所述透视板周缘被嵌设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内,且所述透视板两侧面和周缘适于分别与所述限位边框的凹形侧壁和底壁相抵。通过所述限位边框对所述透视板进行限位和/或固定,能有效提高所述透视板与所述炸篮主体的连接强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边框的“凹”形底部设有与所述透视板相匹配的嵌入口,所述透视板适于通过所述嵌入口被安装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内;所述炸篮主体外侧部固定连接有门机芯,所述门机芯上设有与所述嵌入口相对应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适于封堵所述嵌入口,并且所述固定部至少部分与所述透视板侧部相抵。通过在所述限位边框上设置所述嵌入口以安装所述透视板,能有效降低固定所述透视板的难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边框内设有耐高温胶水,所述透视板适于被耐高温胶水粘接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内。通过耐高温胶水固定所述透视板,不仅可以降低所述透视板的安装难度,还能起密封作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炸篮主体底部设有压板,所述透视板适于被所述压板压合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内。通过压板对所述透视板进行压合固定,能有效提升所述透视板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透视板周缘套设有密封圈,所述透视板适于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底部敞口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圈适于起密封作用,通过所述密封圈可实现所述透视板和所述炸篮主体的所述连接密封,避免了所述炸篮主体底部出现滴油、漏油等情况,有效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炸锅主体、设于所述炸锅主体内的烹饪腔以及设于所述烹饪腔底部的加热组件,所述烹饪腔内可拆卸地设有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所述炸篮组件的所述透视板适于与所述加热组件对应。通过在所述烹饪腔底部设置加热组件,可实现同时对所述炸篮组件顶部和底部加热,有效提升所述容纳腔内食物的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为石墨烯发热盘或者光波管或者卤素管。石墨烯发热盘或者光波管或者卤素管产生的热辐射能够较好地穿过所述透视板对所述炸篮组件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提升食物的烹饪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在炸篮主体底部设置透视板,不仅使得炸篮组件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循环热流从顶部敞口对容纳腔内的食物加热,还可以匹配能产生热辐射的加热装置,通过底部的透视板对容纳腔内食物进行加热,有效丰富了炸篮组件的可加热方式,提升了产品适用性;同时,在炸篮主体底部设置透视板,可实现同时对炸篮组件顶部和底部加热,有效提升容纳腔内食物的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炸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炸锅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并且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而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10的示意图,所述炸篮组件10包括炸篮主体11和门机芯12,所述门机芯12被设于所述炸篮主体11的外侧,与所述炸篮主体11固定连接;所述炸篮主体11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底部设有底部敞口112,所述底部敞口112处设有透视板13,所述透视板13用以封闭所述底部敞口112。所述炸篮组件10通过在所述炸篮主体11底部设置所述透视板13,不仅使得所述炸篮组件10可以通过循环热流从顶部敞口对所述容纳腔11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匹配能产生热辐射的加热装置,通过底部的所述透视板13对所述容纳腔11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有效丰富了所述炸篮组件10的可加热方式,提升了产品适用性。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容纳腔111内还设有支撑结构113,所述支撑结构113位于所述底部敞口112的上方,所述支撑结构113凸出于所述容纳腔111内壁表面,在所述支撑结构113上可拆卸地设有食物托盘14,所述食物托盘14适于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3被可拆卸地悬设于所述容纳腔111内。所述食物托盘14适用于承载食物,并且使食物悬空,所述食物托盘14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适于供气流通过,以实现食物的全方位加热。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炸篮主体11的所述底部敞口112处设有与所述透视板13相匹配的限位边框114,所述限位边框114由所述底部敞口112的口沿多次弯折形成,所述透视板13适于被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114内;所述限位边框114适于起限位和/或定位作用,能有效降低所述透视板13的安装难度;同时,将所述限位边框114与所述炸篮主体11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能有效简化所述炸篮组件10的安装步骤,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边框114优选地为“凹”形,所述透视板13的周缘适于被嵌设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114内,且所述透视板13的两侧面和周缘适于分别与所述限位边框114的凹形侧壁和底壁相抵,以实现对所述透视板13的固定和限位,通过所述限位边框114对所述透视板13进行限位和/或固定,能有效提高所述透视板13与所述炸篮主体11的连接强度。
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边框114的侧端,也就是所述限位边框114的“凹”形底部设有嵌入口115,所述透视板13适于通过所述嵌入口115被安装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114内;所述门机芯12设于所述嵌入口115外侧,所述门机芯12上设有与所述嵌入口115相对应的固定部121,所述固定部121适于封堵所述嵌入口115,并且所述固定部121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限位边框114内,与所述透视板13相抵,所述固定部121适于对所述透视板13限位和/或固定;此外,通过在所述限位边框114上设置所述嵌入口115以安装所述透视板13,能避免因固定所述透视板13带来的不便,有效降低固定所述透视板13的难度。
所述透视板13优选地由耐高温透明材料制成,以保证所述炸篮组件10能正常进行烹饪;所述透视板13周缘套设有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15优选地由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圈15适于起密封作用,通过所述密封圈15可实现所述透视板13与所述炸篮主体11的密封连接,避免了所述炸篮组件10在烹饪时,所述炸篮主体11底部出现滴油、漏油等情况,有效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5所示,所述门机芯12的下部设有延伸部122,所述延伸部122适于延伸至所述透视板13的下方,与所述限位边框114相抵,所述延伸部122适于辅助所述限位边框114对所述透视板13进行限位和/或固定,通过所述延伸部122可避免因所述限位边框114固定不牢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所述透视板12与所述炸篮主体11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10A示意图,所述炸篮组件10A包括炸篮主体11A和门机芯12A,所述门机芯12A被设于所述炸篮主体11A的外侧,与所述炸篮主体11A固定连接;所述炸篮主体11A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111A,所述容纳腔111底部设有底部敞口112A,所述底部敞口112A处设有透视板13A,所述透视板13A用以封闭所述底部敞口112A。所述炸篮组件10A通过在所述炸篮主体11A底部设置所述透视板13A,不仅使得所述炸篮组件10A可以通过循环热流从顶部敞口对所述容纳腔111A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匹配产生热辐射的加热组件,通过底部的所述透视板13A对所述容纳腔111A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有效丰富了所述炸篮组件10A的可加热方式。
如图7所示,所述容纳腔111A内还设有支撑结构113A,所述支撑结构113A位于所述底部敞口112A的上方,所述支撑结构113A凸出于所述容纳腔111A内壁表面,在所述支撑结构113A上可拆卸地设有食物托盘14A,所述食物托盘14A适于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3A被可拆卸地悬设于所述容纳腔111A内。所述食物托盘14A适用于承载食物,并且使食物悬空,以实现食物的全方位加热。
所述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炸篮组件10A和所述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炸篮组件10相比,在结构上相似,不同的是所述炸篮主体11与所述透视板13的连接处存在差异,所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炸篮主体11A与所述透视板13A为直接接触,不存在密封圈,直接采用压紧密封配合。
如图7所示,在所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炸篮主体11A的所述底部敞口112A处设有与所述透视板13A相匹配的限位边框114A,所述限位边框114A由所述底部敞口112A的口沿多次弯折形成,所述透视板13A适于被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114A内;所述限位边框114A适于起限位和/或定位作用,能有效降低所述透视板13A的安装难度;同时,将所述限位边框114A与所述炸篮主体11A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能有效简化所述炸篮组件10A的安装步骤,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如图7所示,所述限位边框114A优选地为“凹”形,所述透视板13A的周缘适于被嵌设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114A内,且所述透视板13A的两侧面和周缘适于分别与所述限位边框114A的凹形侧壁和底壁相抵,以实现对所述透视板13A的固定和限位,通过所述限位边框114A对所述透视板13A进行限位和/或固定,能有效提高所述透视板13A与所述炸篮主体11A的连接强度。
如图7所示,所述限位边框114A的侧端,也就是所述限位边框114A的“凹”形底部设有嵌入口115A,所述透视板13A适于通过所述嵌入口115A被安装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114A内;所述门机芯12A设于所述嵌入口115A外侧,所述门机芯12A上设有与所述嵌入口115A相对应的固定部121A,所述固定部121A适于封堵所述嵌入口115A,并且所述固定部121A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限位边框114A内,与所述透视板13A相抵,所述固定部121适于对所述透视板13A限位和/或固定;此外,通过在所述限位边框114A上设置所述嵌入口115A以安装所述透视板13A,能避免因固定所述透视板13A带来的不便,有效降低固定所述透视板13A的难度。
如图7所示,所述门机芯12A的下部设有延伸部122A,所述延伸部122A适于延伸至所述透视板13A的下方,与所述限位边框114A相抵,所述延伸部122A适于辅助所述限位边框114A对所述透视板13A进行限位和/或固定,通过所述延伸部122A可避免因所述限位边框114A固定不牢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所述透视板12A与所述炸篮主体11A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三:
如图8至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10B示意图,所述炸篮组件10B包括炸篮主体11B和门机芯12B,所述门机芯12B被设于所述炸篮主体11B的外侧,与所述炸篮主体11B固定连接;所述炸篮主体11B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111B,所述容纳腔111底部设有底部敞口112B,所述底部敞口112B处设有透视板13B,所述透视板13B用以封闭所述底部敞口112B。所述炸篮组件10B通过在所述炸篮主体11B底部设置所述透视板13B,不仅使得所述炸篮组件10B可以通过循环热流从顶部敞口对所述容纳腔111B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匹配产生热辐射的加热组件,通过底部的所述透视板13B对所述容纳腔111B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有效丰富了所述炸篮组件10B的可加热方式。
如图9所示,所述容纳腔111B内还设有支撑结构113B,所述支撑结构113B位于所述底部敞口112B的上方,所述支撑结构113B凸出于所述容纳腔111B内壁表面,在所述支撑结构113B上可拆卸地设有食物托盘14B,所述食物托盘14B适于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3B被可拆卸地悬设于所述容纳腔111B内。所述食物托盘14B适用于承载食物,并且使食物悬空,以实现食物的全方位加热。
所述实施例三中的所述炸篮组件10B和所述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炸篮组件10相比,在结构上相似,不同的是所述炸篮主体11与所述透视板13的连接处方式存在差异。
如图9所示,在所述实施例三中,所述炸篮主体11B的所述底部敞口112B处设有与所述透视板13B相匹配的限位边框114B,所述限位边框114B由所述底部敞口112B的口沿弯折形成,所述限位边框114B内设有耐高温胶水K,所述耐高温胶水K为食品级耐高温胶水,所述透视板13B适于被所述耐高温胶水K粘接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114B内;所述限位边框114B适于起限位和/或定位作用,能有效降低所述透视板13B的安装难度;同时,将所述限位边框114B与所述炸篮主体11B设计为一体式结构,不仅能有效简化所述炸篮组件10B的安装步骤,还能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此外,利用所述耐高温胶水K以粘接固定所述透视板13B,不仅能起固定作用,还能起密封作用,有效简化了所述透视板13B的安装步骤,降低了所述透视板13B的安装难度。
如图9所示,所述门机芯12B的下部设有延伸部122B,所述延伸部122B适于延伸至所述透视板13B的下方,与所述透视板13B的侧面相抵,所述延伸部122B起限位和/或固定作用,通过所述延伸部122B可避免因所述耐高温胶水K粘接不牢带来的所述透视板13B脱落等问题,有效提升所述透视板12B与所述炸篮主体11B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四:
如图10至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四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10C示意图,所述炸篮组件10C包括炸篮主体11C和门机芯12C,所述门机芯12C被设于所述炸篮主体11C的外侧,与所述炸篮主体11C固定连接;所述炸篮主体11C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111C,所述容纳腔111底部设有底部敞口112C,所述底部敞口112C处设有透视板13C,所述透视板13C用以封闭所述底部敞口112C。所述炸篮组件10C通过在所述炸篮主体11C底部设置所述透视板13C,不仅使得所述炸篮组件10C可以通过循环热流从顶部敞口对所述容纳腔111C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匹配产生热辐射的加热组件,通过底部的所述透视板13C对所述容纳腔111C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有效丰富了所述炸篮组件10C的可加热方式。
如图11所示,所述容纳腔111C内还设有支撑结构113C,所述支撑结构113C位于所述底部敞口112C的上方,所述支撑结构113C凸出于所述容纳腔111C内壁表面,在所述支撑结构113C上可拆卸地设有食物托盘14C,所述食物托盘14C适于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13C被可拆卸地悬设于所述容纳腔111C内。所述食物托盘14C适用于承载食物,并且使食物悬空,以实现食物的全方位加热。
所述实施例四中的所述炸篮组件10C和所述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炸篮组件10相比,在结构上相似,不同的是所述炸篮主体11与所述透视板13的连接处方式存在差异。
如图11所示,在所述实施例四中,所述炸篮主体11C的所述底部敞口112C处设有与所述透视板13C相匹配的限位边框114C,所述限位边框114C由所述底部敞口112C的口沿多次弯折形成,所述限位边框114C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炸篮主体11C底部还设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固定孔内可选地设有螺丝销钉,所述透视板13C适于通过所述压板16被压合固定与所述限位边框114C内,所述压板16与所述限位边框114C的连接方式除了螺丝连接或铆接,还可以是粘接、焊接等,通过所述压板16对所述透视板13C进行压合固定,能有效提升所述透视板13C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0所示,所述压板16优选地为环形,环形的所述压板16不仅不会影响所述透视板13C的透视效果,还可以对所述透视板13C周缘进行全方位的固定,能提升所述透视板13C的连接稳定性;此外,环形的所述压板16在进行固定所述透视板13C时,不会对所述炸篮组件10C得外观造成影响,可以有效提升所述炸篮组件10C的整体美观度。
第二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气炸锅20,所述空气炸锅20包括炸锅主体21、设于所述炸锅主体21内的烹饪腔211以及设于所述烹饪腔211底部的加热组件22,所述炸锅主体21侧部设有连通所述烹饪腔211的侧部敞口,上述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10适于通过所述侧部敞口被可拆地设于所述烹饪腔211内,且所述加热组件22适于与所述炸篮组件10的所述透视板13相对应。
如图2所示,所述烹饪腔211顶部设有空炸系统23,所述空炸系统23适于产生循环热流,所述空气炸锅20在烹饪时,适于通过循环热流在所述烹饪腔211内循环流动以烹饪食物;此外,所述加热组件22优选地为能产生热辐射的石墨烯发热盘或者光波管或者卤素管,以便于所述加热组件22产生热辐射能够穿过所述透视板13对所述容纳腔111内食物加热。
如图2所示,所述炸篮组件10设于所述烹饪腔211内时,所述炸篮组件10的顶部敞口正对所述空炸系统23,而所述炸篮组件10底部的所述透视板13与所述加热组件22热接触配合;所述空气炸锅20在进行烹饪时,可同时利用所述空炸系统23和所述加热组件22对所述容纳腔11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以提升所述容纳腔211内食物的烹饪效率;此外,利用所述空炸系统23和所述加热组件22同时对所述容纳腔211内食物的顶部和底部加热还能避免烹饪食物差异化,提升烹饪效果。通过在所述炸篮组件10底部设置所述透视板13,使得所述炸篮组件可以匹配所述加热组件22,不仅有效提升了食物的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还能有效提升产品适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炸篮主体,具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底部敞口;
食物托盘,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底部敞口上方;
透视板,设于所述炸篮主体的所述底部敞口处,以封闭所述底部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主体的所述底部敞口处设有与所述透视板表面和侧面相抵的限位边框,所述透视板被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边框由所述底部敞口口沿多次弯折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边框为“凹”形,所述透视板周缘被嵌设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内,且所述透视板两侧面和周缘适于分别与所述限位边框的凹形侧壁和底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边框的“凹”形底部设有与所述透视板相匹配的嵌入口,所述透视板适于通过所述嵌入口被安装于“凹”形的所述限位边框内;所述炸篮主体外侧部固定连接有门机芯,所述门机芯上设有与所述嵌入口相对应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适于封堵所述嵌入口,并且所述固定部至少部分与所述透视板侧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边框内设有耐高温胶水,所述透视板适于被耐高温胶水粘接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主体底部设有压板,所述透视板适于被所述压板压合固定于所述限位边框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板周缘套设有密封圈,所述透视板适于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底部敞口密封配合。
9.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炸锅主体、设于所述炸锅主体内的烹饪腔以及设于所述烹饪腔底部的加热组件,所述烹饪腔内可拆卸地设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所述炸篮组件的所述透视板适于与所述加热组件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石墨烯发热盘或者光波管或者卤素管。
CN202321494540.0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Active CN22004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4540.0U CN220045660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4540.0U CN220045660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5660U true CN22004566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4540.0U Active CN220045660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8540A (en) Radiant heating oven having door with removable module
CN110558861A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食物处理机
CN220045660U (zh) 一种底部透视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JP2017117607A (ja) 加熱調理器
CN218390785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桶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06462871U (zh) 电烤机壳体和电烤机
CN217429795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8791837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43903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271975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15604923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组件
CN216602531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326177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42979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3963054U (zh) 一种具有上加热装置的烹调器
CN218355837U (zh) 蒸汽空气炸锅
CN216535001U (zh) 一种可视化锅体
CN21682299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82288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686648U (zh) 烹饪器具
CN21816498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US20220240718A1 (en) Air fryer having broiling and baking functions
CN217565793U (zh) 食品保温罩
CN217118173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6822896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