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5555U - 泵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5555U
CN209385555U CN201822229037.8U CN201822229037U CN209385555U CN 209385555 U CN209385555 U CN 209385555U CN 201822229037 U CN201822229037 U CN 201822229037U CN 209385555 U CN209385555 U CN 209385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mounting
utility
model
pedesta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90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淼
伊志强
齐晶
王旭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222290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5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5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5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隔振装置,泵隔振装置包括隔振器,隔振器包括基座(1);内支座(2),与所述基座(1)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基座(1)与所述内支座(2)之间设有填充材料(3)。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能隔离泵工作中基频振动向平台的传递,为精密设备的正常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Description

泵隔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振动技术领域,涉及振动被动隔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泵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运行的大型工业设备通常会携带众多运动部件,例如作用轮/控制机械、流体循环泵、大型机械驱动机构、射频天线万向架、波导开关及有效载荷的扫描机构等。上述部件所产生的振动经机构系统传递后,必然会导致有效载荷安装界面处的微小振动,从而影响精密载荷的性能,甚至造成工作失效。这些振动干扰振幅通常在mm量级、带宽在几赫兹到几千赫兹之间、加速度一般在mg量级。
因而,为了有效公知运动部件振动对高精度作用平台的影响,研究典型运动部件的振动隔离技术,并针对实际工程应用开展隔振系统装置的设计研制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隔振装置,隔离泵工作中基频振动向平台的传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隔振装置,包括:
基座;
内支座,与所述基座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基座与所述内支座之间设有填充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填充材料为橡胶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座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
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上分别设有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内支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隔振器的一阶基频大于10赫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隔振器的轴向刚度为8N/mm,阻尼系数为0.128N〃s/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隔振器的尺寸范围在10cm-30c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座由金属铝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内支座由金属铝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发明的泵隔振装置设有隔振器,隔振器由于设有基座、内支座,且在基座和内支座之间设有填充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可以用于在高精度加工制造平台内,隔离泵在工作中的基频振动向平台的传递,为精密设备的正常应用提供保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的轴向刚度为8N/mm,阻尼系数为0.128N〃s/mm。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的一阶基频大于10Hz。上述设定下,有利于保证本实用新型泵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隔振器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隔振器的剖面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隔振器的尺寸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第一仿真结果的长度作用下的频响曲线;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第二仿真结果的长度作用下的频响曲线;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三仿真结果的长度作用下的频响曲线;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第四仿真结果的长度作用下的频响曲线;
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第五仿真结果的长度作用下的频响曲线;
图9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第六仿真结果的长度作用下的频响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隔振器,隔振器包括基座1、内支座2和填充材料3。内支座2与基座1同轴设置,并且支承在支座2上,填充材料3填充在基座1和内支座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填充材料3为橡胶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两侧1对称设有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呈梯形结构,在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上分别设有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找那个,内支座2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第一中心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中心通孔的孔径。
本发明的泵隔振装置设有隔振器,并且隔振器由于设有基座1、内支座2,且在基座1和内支座2之间设有填充材料3,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可以用于在高精度加工制造平台内,隔离泵在工作中的基频振动向平台的传递,为精密设备的正常应用提供保障。
具体地,本实用泵隔振装置在用于高精度加工制造平台时,隔振器的基座1固定支承在高精度加工制造平台上,隔振器的内支座2与作为外回路泵的泵相连接。填充材料3上可以支撑被控结构(被动结构是需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来消除的振动的设备或结构),同时起到阻尼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的轴向刚度为8N/mm,阻尼系数为0.128N〃s/mm。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的一阶基频大于10Hz。上述设定下,有利于保证本实用新型泵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的尺寸大小为10cm-30cm,基座1和内支座2的材料可以为金属铝材质或者合金材料,例如:钛合金、铝合金或者镁合金等等。
如图2所示,按照图2的结构尺寸可以相应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的结构。图4示出了在第一仿真结果中,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长度方向力传递率为7.55%。图5示出了在第二仿真结果中,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宽度方向力传递率为7.53%。图6示出了在第三仿真结果中,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高度方向力传递率为7.49%。图7示出了在第四仿真结果中,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长度方向力传递率为9.81%。图8 示出了在第五仿真结果中,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宽度方向力传递率为 3.77%。图9示出了在第六仿真结果中,本实用新型的泵隔振装置高度方向力传递率为16.40%。由图4-图9可以看出,与不减振的0位置直线相比,其减振效果都在7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泵泵隔振装置,在考虑六自由度隔振的同时,还满足了结构承载和刚度的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隔振装置设计方案合理,具备可实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泵隔振装置,包括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包括:
基座(1);
内支座(2),与所述基座(1)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基座(1)上;
所述基座(1)与所述内支座(2)之间设有填充材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3)为橡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部分(11)和第二固定部分(12);
所述第一固定部分(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12)上分别设有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座(2)设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通孔(21)和第二中心通孔(22),所述第一中心通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22)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的一阶基频大于10赫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的轴向刚度为8N/mm,阻尼系数为0.128N〃s/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的尺寸范围在10cm-30c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由金属铝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座(2)由金属铝材质制成。
CN201822229037.8U 2018-12-28 2018-12-28 泵隔振装置 Active CN209385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037.8U CN209385555U (zh) 2018-12-28 2018-12-28 泵隔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037.8U CN209385555U (zh) 2018-12-28 2018-12-28 泵隔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5555U true CN209385555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9037.8U Active CN209385555U (zh) 2018-12-28 2018-12-28 泵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5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57382A1 (en) Damping and support device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s
KR101697543B1 (ko) 충격-절연 구조물
CN104265829B (zh) 具备铰链和隔振功能的一体化减振器及主被动隔振系统
CN106948640B (zh) 悬吊式多维多级碰撞耗能阻尼器
KR101379224B1 (ko) 오리피스 피스톤 구조를 이용한 실린더형 내진장치
CN105000201B (zh) 一种五棱锥控制力矩陀螺群隔振支架一体化装置
CN104931054A (zh) 惯性测量减振器及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模块
CN103291796A (zh) 颗粒阻尼吸振器
WO2016056291A1 (ja) 防振装置
CN106369105A (zh) 一种用于空间飞行器光纤惯组的八点减振系统
CN103939520A (zh) 一种适用于低频振动的被动隔振装置
CN203905194U (zh) 一种球面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装置
US2425565A (en) Vibration absorption unit
CN209385555U (zh) 泵隔振装置
CN106095015A (zh) 一种加固计算机主板的复合减振方法
CN104315078B (zh) 一种减震仪表安装底座
CN104913778A (zh) 独立无人飞行器惯性测量装置
JP6417296B2 (ja) プリント基板の防振固定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変換装置
CN109538684A (zh) 一种小型建筑工程机械减震设备
CN105643606A (zh)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RU2546379C1 (ru) Виброизолятор кочетова с сухим трением
CN208331113U (zh) 一种段柔性盘安装环
KR20030040507A (ko) 진동 아이솔레이터를 위한 레이디얼 스너버
JP2015105554A (ja) 免震構造
JP6935510B2 (ja) 制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