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称重装置的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称重装置的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干法或半干法脱硫是烟气治理的常用工艺,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系统中,所采用的吸收剂一般为熟石灰,其反应产物为硫酸钙和亚硫酸钙,通过灰斗由稀相输送或浓相输送系统送走。
稀相输送粉体含量低于1~10kg/m3,气流速度约18~30m/s,连续输送距离基本上在300m以内。稀相气力输送主要产品包括:气力输送泵、罗茨风机、气力输灰管道等设备。稀相输送系统输送灰量少、输送距离近,一般多采用罗茨风机进行输送,输送压力约几十KPa。稀相气力输送设备系统运行费用偏高,自动化水平偏低。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粉体含量10~30kg/m3或灰气比大于25的输送方式,操作气速较低,用较高气压一股一股的压送。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在国内燃煤电厂输灰引入较早使用较多,其输送压力可达0.8MPa,输送距离达1km以上,系统出力多在10~60t/h范围,大输送量可达200t/h,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微机控制,操作简单,反应灵敏,处理功能齐全,兼有远程操作及手动操作功能。
目前,正压浓相气力输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烟气治理项目中,并且在其他物料输送领域亦有应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对输送粉体测量的不准确导致对出灰量不能有效控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称重装置的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输送物料的重量,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输灰量,并能够判断输送是否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称重装置的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包括仓泵,仓泵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管路依次设有第一手动球阀、第一减压阀与第一气动球阀;仓泵的补气口连接补气管,补气管的管路依次设有第二手动球阀与第二气动球阀;仓泵的进料口设置进料阀,进料阀入口连接第一金属软管;仓泵的出料口设置出料阀,出料阀出口连接第二金属软管;仓泵顶部还设有平衡排气管,平衡排气管设有平衡阀;仓泵侧壁设有称重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DCS,DCS输入接口分别连接称重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DCS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进料阀、出料阀以及平衡阀。
进一步的,所述仓泵外周设置环形的支撑梁,称重传感器包含三个,三个称重传感器均匀间隔设置在支撑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阀与出料阀均采用圆盘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设置称重传感器,对仓泵内的物料变化准确地检测,可以判断出仓泵及系统管路运行是否正常,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二、根据称重传感器反馈的检测结果,DCS控制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进料阀以及出料阀的开度,使输灰量保持合理的动态平衡。
三、进料阀与出料阀均采用圆盘阀,可有效避免漏灰。
四、通过补气管可以提前供应压缩气,使仓泵内物料在输送前充分流化,节省了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并保证了系统输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称重装置的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包括仓泵1,仓泵1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2,进气管2的管路依次设有第一手动球阀3、第一减压阀4与第一气动球阀5;作为优选的,第一气动球阀5后端还连接第三金属软管6。仓泵1的补气口连接补气管7,补气管7的管路依次设有第二手动球阀8与第二气动球阀9;作为优选的,第二气动球阀9后端还连接第四金属软管10。仓泵1的进料口设置进料阀11,进料阀11入口连接第一金属软管12;仓泵1的出料口设置出料阀13,出料阀13出口连接第二金属软管14;仓泵1顶部还设有平衡排气管15,平衡排气管15设有平衡阀16。仓泵1侧壁设有称重传感器17以及压力传感器18;作为优选的,仓泵1外周设置环形的支撑梁19,称重传感器包含三个,三个称重传感器均匀间隔设置在支撑梁19上。结合图3所示,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DCS20,DCS20输入接口分别连接称重传感器17与压力传感器18,DCS20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一气动球阀5、第二气动球阀9、进料阀11、出料阀13以及平衡阀16。所述进料阀11与出料阀13均采用圆盘阀。
首先,打开平衡阀16与进料阀11,关闭第一气动球阀5、第二气动球阀9与出料阀13;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仓泵1的进料口进入仓泵1,称重传感器17检测物料重量的变化,当到达设定值时,DCS20控制关闭平衡阀16与进料阀11,打开第二气动球阀9,先向仓泵1内通入部分压缩空气,当压力传感器18检测仓泵1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再打开第一气动球阀5与出料阀13,开始输出物料,在整个输出物料的过程中,平衡阀16、进料阀11、第一气动球阀5、第二气动球阀9与出料阀13相互配合,使使输灰量保持合理的动态平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