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6270U -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6270U
CN209366270U CN201822198991.5U CN201822198991U CN209366270U CN 209366270 U CN209366270 U CN 209366270U CN 201822198991 U CN201822198991 U CN 201822198991U CN 209366270 U CN209366270 U CN 209366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upper limb
heavy truck
frame cross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89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y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y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y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y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89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6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6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6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涉及车架领域,该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包括主体和侧翼,所述侧翼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翼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体的两侧,所述侧翼包括上翼和下翼,所述上翼位于下翼的上方,且上翼和下翼分别搭接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个所述侧翼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主体的一侧活动镶嵌有固定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螺帽、支撑板、连接板和加强板,解决了现有的重型卡车车体上方的压力大小间歇性改变并施加到横梁上,使卡车的车架横梁承受较大压力挤压,导致车架整体弯曲,从而影响整个车体的行驶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卡车的车架由纵梁和横梁组成,纵梁通过铆接法或焊接法与横梁进行连接从而组成车架,横梁主要的作用是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需要保证横梁的扭转刚度和纵向载荷承受力,这些均取决与横梁结构的强韧性,通常载货的卡车需要五至六根横梁,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如:在转向的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时,直行车辆的车轮产生一定的声音,轮胎存在一定的磨损痕迹以及向侧面转向时会产生不均匀的现象或是存在跑偏现象等问题,这都是与车架的弯曲度有很大的关系,车架的弯曲度大部分取决于横梁的强韧性。
现有的重型卡车在不平整路面行驶时受到颠簸,导致车体上方的压力大小间歇性改变并施加到横梁上,使卡车的车架横梁承受较大压力挤压,导致车架整体弯曲,从而影响整个车体的行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重型卡车车体上方的压力大小间歇性改变并施加到横梁上,使卡车的车架横梁承受较大压力挤压,导致车架整体弯曲,从而影响整个车体的行驶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包括主体和侧翼,所述侧翼包括上翼和下翼,所述上翼位于下翼的上方,且上翼和下翼分别搭接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个所述侧翼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主体的一侧活动镶嵌有固定栓,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栓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翼底部开设通孔的内壁与螺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螺杆的顶部依次贯穿下翼和上翼并延伸至上翼的上方,所述螺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位于上翼的上方,所述螺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上翼对应加强筋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加强筋活动连接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的相对面分别与连接板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工”字形,所述连接板位于通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开设在上翼的上表面,所述环形槽呈圆台状。
优选的,所述螺杆呈T形,且螺杆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栓包括螺丝和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固定套接在螺丝的表面,所述螺丝和固定帽均活动镶嵌在支撑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侧翼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翼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体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螺帽、支撑板、连接板和加强板,主体的表面开设了减重孔,使主体呈镂空状,达到了减重的目的,通过加强板对通槽内壁进行加固,且通过连接板支撑,连接板与通槽之间存在空隙,使连接板可发生扁长的形变,通槽配合连接板使主体在不降低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提高了主体的韧性,即可允许主体弯曲,通过通槽降低了主体形变程度,且通过连接板缓冲外来冲击力,使主体容易恢复原状,即通槽部分不发生形变,且通槽内部结构有助于恢复原状,通过支撑板加强了侧翼与主体之间的连接,使连接更加牢固,且通过支撑板绕连接轴可转动即可允许侧翼与主体之间发生一定的折弯程度,通过螺杆加强了上翼与下翼之间的连接,使上翼和下翼承受的冲击力可以通过螺杆互相转移,从而使侧翼受力均匀,达到了加强横梁强度和韧性的目的,延缓车架弯曲,解决了现有的重型卡车车体上方的压力大小间歇性改变并施加到横梁上,使卡车的车架横梁承受较大压力挤压,导致车架整体弯曲,从而影响整个车体的行驶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栓仰视截面图。
图中:1主体、2侧翼、3上翼、4下翼、5支撑板、6固定栓、601螺丝、602固定帽、7螺杆、8螺帽、9加强筋、10环形槽、11通槽、12连接板、1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包括主体1和侧翼2,主体1和侧翼2组成横梁,主体1是横梁的主心骨,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侧翼2包括上翼3和下翼4,上翼3和下翼4均与纵梁连接,上翼3位于下翼4的上方,且上翼3和下翼4分别搭接在主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个侧翼2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侧翼2与主体1形成的拐角位置处,支撑板5起到支撑侧翼2与主体1的作用,支撑板5可以绕连接轴旋转,当支撑板5通过固定栓6与主体1连接时,侧翼2与主体1之间发生折弯,使支撑板5受到折弯带来的阻力,支撑板5即可抵消折弯带来的阻力,且支撑板5受到阻力后可绕连接轴发生小角度转动,支撑板5远离主体1的一侧活动镶嵌有固定栓6,支撑板5通过固定栓6与主体1固定连接,下翼4底部开设通孔的内壁与螺杆7的表面活动连接,螺杆7的顶部依次贯穿下翼4和上翼3并延伸至上翼3的上方,螺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螺帽8,螺帽8位于上翼3的上方,螺帽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9,上翼3对应加强筋9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槽10,加强筋9活动连接在环形槽10的内部,环形槽10呈环形,且环形槽10的圆心在螺杆7的轴线上,且环形槽10内壁至螺杆7轴线的垂直距离从上往下逐渐变短,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两个加强板13的相对面分别与连接板12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通槽11便于减小主体1的形变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板12呈“工”字形,连接板12位于通槽11的内部,连接板12与通槽11之间的缝隙使连接板12受到阻力时可以发生形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环形槽10开设在上翼3的上表面,环形槽10呈圆台状,当拧紧螺帽8时,螺帽8沿着螺杆7向下旋转移动,使加强筋9插入环形槽10内部,通过环形槽10的内壁使加强筋9发生形变,加强筋9的底部向靠近螺杆7的一侧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螺杆7呈T形,且螺杆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杆7均分为两组,两组螺杆7分别位于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栓6包括螺丝601和固定帽602,固定帽602固定套接在螺丝601的表面,螺丝601和固定帽602均活动镶嵌在支撑板5的内部,固定帽602呈内部中空的圆台状,支撑板5对应固定帽602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台状的圆孔,当螺丝601拧进主体1的内部时,螺丝601带动固定帽602旋转进入圆孔内,圆孔与固定帽602紧密贴合,即可预防固定栓6脱离支撑板5后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侧翼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翼2分别用于连接纵梁,侧翼2远离主体1的一侧开设了螺纹孔,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螺钉与纵梁连接,两个侧翼2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两侧,使用时,使得车架两边受力均衡,防止车架的一端因受力太大而被破坏。
在使用时,横梁包括主体1和侧翼2两个主要的部分,侧翼2的上翼3和下翼4均通过螺栓与主体1连接, 上翼3和下翼4靠近主体1中心的一侧设置了带有螺纹的连接环,连接轴表面套接支撑板5通过连接环与连接轴螺纹连接从而对连接轴进行固定,将支撑板5绕连接轴转动,使连接板12搭接在主体1的表面通过固定栓6对其固定,连接板12和加强板13通过注塑成一体结构,安装螺杆7时,将螺杆7贯穿侧翼2后通过螺帽8固定,转动螺帽8使加强筋9插入环形槽10内部,即可预防螺帽8脱离螺杆7,螺杆7安装完成,即可使主体1和侧翼2组成一个强韧性较高的横梁。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7、螺帽8、支撑板5、连接板12和加强板13,解决了现有的重型卡车车体上方的压力大小间歇性改变并施加到横梁上,使卡车的车架横梁承受较大压力挤压,导致车架整体弯曲,从而影响整个车体的行驶寿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包括主体(1)和侧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2)包括上翼(3)和下翼(4),所述上翼(3)位于下翼(4)的上方,且上翼(3)和下翼(4)分别搭接在主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个所述侧翼(2)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远离主体(1)的一侧活动镶嵌有固定栓(6),所述支撑板(5)通过固定栓(6)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下翼(4)底部开设通孔的内壁与螺杆(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螺杆(7)的顶部依次贯穿下翼(4)和上翼(3)并延伸至上翼(3)的上方,所述螺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螺帽(8),所述螺帽(8)位于上翼(3)的上方,所述螺帽(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9),所述上翼(3)对应加强筋(9)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槽(10),所述加强筋(9)活动连接在环形槽(10)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1),所述通槽(1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两个所述加强板(13)的相对面分别与连接板(12)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呈“工”字形,所述连接板(12)位于通槽(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0)开设在上翼(3)的上表面,所述环形槽(10)呈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呈T形,且螺杆(7)的数量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6)包括螺丝(601)和固定帽(602),所述固定帽(602)固定套接在螺丝(601)的表面,所述螺丝(601)和固定帽(602)均活动镶嵌在支撑板(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翼(2)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两侧。
CN201822198991.5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Active CN209366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8991.5U CN209366270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8991.5U CN209366270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6270U true CN209366270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8991.5U Active CN209366270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6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66270U (zh)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车架横梁总成结构
CN102874063A (zh) 汽车前悬架控制臂
CN210211949U (zh) 多功能整体铸造平衡悬架横梁
CN203996431U (zh) 一种框型的机动车辆副车架
CN111391591A (zh) 汽车后扭梁悬架
CN207808953U (zh) 汽车摆臂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203157648U (zh) 一种采用锥形橡胶轴承的平衡悬架系统
CN201305086Y (zh) 变截面大弯梁车架结构
CN104724134A (zh) 一种铁路货车的转向架
CN203580538U (zh) 一种钢板式前上悬臂
TWI712528B (zh) U形副構架與對角交叉連接桿彈性連接方法及連接裝置
CN208558913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摆臂
CN104590376A (zh) 一种前副车架交叉加强结构
CN206813100U (zh) 一种汽车车架总成
CN220905137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顶横梁与侧围连接结构
CN203543565U (zh) 车桥与车架间柔性限位块安装结构
CN204488386U (zh) 设有转向限位件的电动汽车前桥
CN204488385U (zh) 电动汽车前桥总成
CN216467241U (zh) 一种车用独立悬架双联互锁机构
CN20952168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轨道交通用挡泥板
CN111634166A (zh) 连接支架、前悬架下摆臂总成及汽车悬架
CN219750066U (zh) 一种轻量化碳纤维自行车曲柄
CN213328727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进站降噪装置
CN219312446U (zh) 复合材料板簧端部耐磨机构及复合材料板簧端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