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3143U - 一种清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3143U
CN209353143U CN201820100211.6U CN201820100211U CN209353143U CN 209353143 U CN209353143 U CN 209353143U CN 201820100211 U CN201820100211 U CN 201820100211U CN 209353143 U CN209353143 U CN 209353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irt
clearing machine
wall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02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雪丽
胡忠杰
梁柱
孙向浩
张其斌
韩芹
杜明兵
彭超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feng Microfiber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feng Microfibe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feng Microfiber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feng Microfibe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002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3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3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3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污器,该清污器具体包括:外壳、手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的粘污部,以及连接于外壳两端的打磨部和切割部,其中,粘污部用于粘除污物,打磨部用于打磨清除污物,切割部用于刮、抠或切割清除污物。通过应用本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清污器,可以便捷的实现多种清污操作,对多种不同的附着型污物进行清理,不再需要借助多种工具或额外的人力来进行污物处理,实现了对多种类型的污物清除处理功能的兼容。

Description

一种清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污器。
背景技术
污渍清除包括附着型污物和渗入型污物的清除。其中,附着型污物的清除在于将污物与物品表面(例如,纺织物表面等)进行剥离。
在常见的应用场景中,毛皮、超纤革或纺织品表面由于处理不当或静电作用,会出现异色纤维、杂毛、灰尘、斑点等附着型污物。尤其是绒面产品,污物深藏在纤维之间,难以清理,除非通过外力,进行大力的挤、揉、搓、抠、刮等操作才能将之清除。
现有的粘毛器和吸尘器只能除去吸附在面料表面的非顽固性的附着型污物,但对于与表面纤维缠绕较深,或者在表面附着力较强的顽固性污物,则会由于粘性和吸力的不足而无法彻底清理,而且,对于前述需要多种操作来进行清除的污物,只能通过人工,或者借助多种不同的工具来分别实现。
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便捷实现多种清污功能的清污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污器,便捷实现多种清污功能,实现对多种不同的附着型污物的清理。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污器,具体包括:
外壳,与手柄相连接;
粘污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用于粘除污物,其中,所述粘污部,具体包括支撑辊和粘毛辊,所述粘毛辊嵌套安装在所述支撑辊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两端的安装孔中;
打磨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用于打磨清除污物,其中,所述打磨部,具体包括打磨介质、固定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凸起的表面,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将所述打磨介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切割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用于刮、抠或切割清除污物。
优选的,所述外壳,具体为:
一端为可拆卸的盖子,另一端为固定外壁的半封闭式外壳,所述盖子和所述封闭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粘污部的安装孔;或,
两端均为固定外壁的全封闭式外壳,两端的固定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粘污部的安装槽位,所述安装槽位包括安装孔和定位部件。
优选的,
所述固定件为卡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环形卡槽;
所述打磨介质设置在所述卡环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将所述卡环安装到所述环形卡槽之中,对所述打磨介质进行固定。
优选的,
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之外;或,
所述底座,具体为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切割部,包括刀具,按键和刀架:
所述刀架包括安装刀具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一端为可取出的塞盖,另一端为刀具可伸出的开口;
所述按键安装在所述刀具上,用于控制所述刀具在所述开口中进行伸出或缩回。
优选的,
所述刀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之外;或,
所述刀架,具体为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手柄,具体为:
两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U形手柄;或,
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杆形手柄。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的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丝扣连接、卡扣连接,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污器,该清污器具体包括:外壳、手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的粘污部,以及连接于外壳两端的打磨部和切割部,其中,粘污部用于粘除污物,打磨部用于打磨清除污物,切割部用于刮、抠或切割清除污物。通过应用本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清污器,可以便捷的实现多种清污操作,对多种不同的附着型污物进行清理,不再需要借助多种工具或额外的人力来进行污物处理,实现了对多种类型的污物清除处理功能的兼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清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如下:
外壳1 手柄2 粘污部3
打磨部4 切割部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清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如下:
支架211 手柄22 粘毛辊231
橡胶辊232 垫片212 盖子213
砂纸241 卡环242 刀片251
按键252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陈述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附着型污物的具体附着方式多样,与被附着的物体表面的黏连程度不同,所以,对于具体种类的污物所采用的清除方式也存在多种情况,而现有的污物清除工具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不同种类的污物的清除功能实现兼容,并因此造成了实际操作中需要借助多种工具来进行清污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希望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污器,对多种类型的污物清除处理实现兼容,便捷实现多种清污功能,不再需要借助多种工具或额外的人力来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清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清污器具体包括外壳1、手柄2、粘污部3、打磨部4和切割部5,进行分别说明如下:
(一)外壳1。
外壳1与手柄2相连接。
在具体的,外壳1的具体形态可以包括以下两种:
形态一、半封闭式外壳。
即一端为可拆卸的盖子11,另一端为固定外壁的半封闭式外壳,所述盖子11和所述封闭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粘污部3的安装孔。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这种半封闭的结构为内部部件的安装提供了便利,通过将盖子11取下,可以便捷的将粘污部3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
形态二、全封闭式外壳。
即两端均为固定外壁的全封闭式外壳,两端的固定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粘污部3的安装槽位,所述安装槽位包括安装孔和定位部件。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全封闭式外壳增加了外壳1的整体性,为制造过程提供了便利,一体成型的设计方案也对外壳1的刚性强度提供了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两种外壳形态各自具有相应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具体采用那种形态的外壳,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二)手柄2。
手柄2的作用在于对清污器的持握,以便在请勿过程中进行施力和方向操控。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手柄2在能够实现持握清污器的效果下,具体的形态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具体的,可以是两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U形手柄,也可以是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的杆形手柄。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三)粘污部3,是通过粘性进行清污操作的部件集合。
粘污部3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用于粘除污物,具体的,对于附着于物体表面的非顽固性污物,可以通过粘污部3的粘性,直接进行清除。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粘污部3具体包括支撑辊31和粘毛辊32:
所述粘毛辊32嵌套安装在所述支撑辊31上,粘毛辊32的内表面与支撑辊31的表面相接触,通过粘接或者卡位等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支撑辊31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两端的安装孔中,从而,可以实现粘毛辊32随着支撑辊31进行转动,使粘毛辊 32的表面充分与物体表面相接触,实现污物的粘除。
在实际的应用中,粘毛辊32可以通过可撕式粘尘纸,或者可水洗的粘尘胶等能够通过粘力清除污物的材质来构成,在能够实现粘除污物的前提下,具体粘毛辊材质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四)打磨部4,是通过摩擦进行清污操作的部件集合。
打磨部4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用于打磨清除污物,具体的,对于顽固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固体污物,打磨可以消磨减小固体污物的体积,并可以实现类似于大力挤压,揉搓的效果来进行污物清除。
打磨部4具体包括打磨介质41、固定件42和底座43,所述底座43具有凸起的表面,凸起的表面方便了打磨介质41的安装,并且有利于打磨部4实现多种打磨角度。
所述固定件42可拆卸的将所述打磨介质41固定在所述底座43上。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固定件42可以为卡环,所述底座43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环形卡槽。
所述打磨介质41设置在所述卡环和所述底座43之间,通过将所述卡环安装到所述环形卡槽之中,对所述打磨介质41进行固定。
具体的,卡环的形式,通过弹性,与环形卡槽想配合,对打磨介质41(例如砂纸等)施以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在打磨过程中对打磨介质41进行有效固定,基于污物足够的反作用力,实现清污操作。
在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基于不同的设计考虑,上述的底座43可以存在以下两种形式:
(1)分体连接形式。
所述底座43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壳1一端的外壁之外。
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底座43进行拆卸,从外壳1上进行分离,方便部件的替换或者通用功能部件的交换。
(2)一体连接形式。
所述底座43具体为所述外壳1一端的外壁。
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为打磨部4提供更强的刚性连接支持,便于在打磨操作中实现更大的施力操作,从而,实现更好的清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两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五)切割部5,是通过摩擦进行清污操作的部件集合。
切割部5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即打磨部4的对端,用于刮、抠或切割清除污物,具体的,对于表面纤维沾污面积小的污物,可以进行刮除或抠除;对于与物体表面纤维、毛发等纠缠在一起的污物,则可以直接通过切割进行清除,同时,切割也可以用于减小污物体积,以便于污物清除。
具体的,所述切割部5包括刀具51,按键52和刀架53:
所述刀架53包括安装刀具51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一端为可取出的塞盖,用以将刀具51封闭固定在开槽之中,而开槽的另一端则为刀具可伸出的开口。
所述按键52安装在所述刀具51上,用于控制所述刀具51在所述开口中进行伸出或缩回。
在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基于不同的设计考虑,上述的刀架53也与前述的43相类似,可以存在以下两种形式:
(1)分体连接形式。
所述刀架53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壳1一端的外壁之外。
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刀架53进行拆卸,从外壳1上进行分离,方便部件的替换或者通用功能部件的交换。
(2)一体连接形式。
所述刀架53具体为所述外壳1一端的外壁。
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为打磨部4提供更强的刚性连接支持,便于在打磨操作中实现更大的施力操作,从而,实现更好的清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两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的各种部件中所提及的可拆卸的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丝扣连接、卡扣连接,键连接。
在能够实现定位连接的前提下,具体采用上述的哪种连接方式,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污器,该清污器具体包括:外壳、手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的粘污部,以及连接于外壳两端的打磨部和切割部,其中,粘污部用于粘除污物,打磨部用于打磨清除污物,切割部用于刮、抠或切割清除污物。通过应用本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清污器,可以便捷的实现多种清污操作,对多种不同的附着型污物进行清理,不再需要借助多种工具或额外的人力来进行污物处理,实现了对多种类型的污物清除处理功能的兼容。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清污器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清污器的结构包括支架211、手柄22、粘毛辊231、橡胶辊232、垫片 212、盖子213、砂纸241、卡环242、刀片251、按键252。
该结构分别在前述的多种场景设计中进行了具体结构形式的选择,这仅代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清污器的一种具体产品形式,用于方便具体应用场景下,清污器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粘毛辊231为可撕式粘尘纸。
橡胶辊232为硬质柱型橡胶,两端设有转轴,一端安装在支架211的安装孔内,另一端安装在垫片212的安装孔内。
橡胶辊232安装在粘毛辊231内部,并与其内表面贴合,从而,组成了通过粘力进行污物清除的粘污部。
在本实施例中,清污器的外壳采用了半封闭机构,盖子213和支架211组成了前述的外壳结构。
支架211为半封闭式硬质材料,两端有凸台。
支架211一端侧壁(如图2所示的右侧外壁)有安装孔,橡胶辊232一端的转轴安装在安装孔中。
支架211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盖子213。
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13同时还充当了前述打磨部的底座,具体的,盖子 213为中空半圆球形,其表面设有环形卡槽,砂纸241包裹在盖子213的外部,并用卡环242将其卡住,卡环242安装在环形卡槽中。
通过这样的连接结构,砂纸241、卡环242和盖子213组成了前述的打磨部,用以过摩擦进行清污操作。
由于盖子213与支架211是可拆卸连接,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以丝扣连接的形式对其进行说明,盖子213的底部设有外丝,可以安装到支架盖口的内丝上,实现两者丝扣连接,为了设置安装孔和防止摩擦损耗,盖子213和支架 211之间还设置有垫片212,垫片212上的安装孔可以安装橡胶辊232的另一端转轴,实现橡胶辊232的定位和支撑。
支架211另一端凸台为中空半圆弧形,顶端设有长方形槽,充当前述的切割部的刀架,刀片251安装在槽中,槽设有刀片安装口和刀片出口,基于充当刀架的支架211和刀片251,以及安装在刀片上的案件252,组成了前述的切割部。
手柄22为U型,两端固定在支架211上。
基于上述的结构,粘污部的安装方法具体为,打开盖子213,去除垫片212,将粘毛辊231从支架211此端的开口放入支架211的内部,再将橡胶辊232从该开口处放入,将转轴的一端安装于安装孔内,然后盖上垫片212,将垫片212 上的安装孔与橡胶辊232的另一端转轴相对接,最后拧上盖子213。安装完毕后,手握住手柄22,用力挤压支架211,粘毛辊231即可粘住异物。
同样基于上述的结构,打磨部的安装方法具体为:将砂纸241贴合在盖子 213的外表面,用卡环242将其卡住即可。
切割部的安装方法具体为:将按键252安装在刀片251上;摘下刀片安装口的塞盖,将安装好的刀片251及按键252装入槽中即可。
切割部的使用方法具体为:向下搬动按键252,刀片251可从刀片出口伸出;使用完毕后,向上搬动按键252,刀片251可从刀片出口缩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这种清污器是集粘尘纸、美工刀、砂纸为一体是除尘工具,可以对纺织品进行粘、挖、磨等操作。遇到附着牢固的异物时可以大力挤压清污器,使粘毛辊充分粘除异物;遇到异色纤维或者深藏在纤维内部的异物时,可以用刀具将其挖出,遇到小面积灰尘、斑点时,可以用砂纸轻轻打磨,然后再用粘毛辊将之去除。该清污器使用时,即使大力挤压快速滚动,也不会划伤手掌;刀具在使用后可以收回到槽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砂纸磨损后,可以打开卡环进行更换;刀片变钝后可以取出塞盖进行更换。总之使用安全、便捷。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8)

1.一种清污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外壳,与手柄相连接;
粘污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用于粘除污物,其中,所述粘污部,具体包括支撑辊和粘毛辊,所述粘毛辊嵌套安装在所述支撑辊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两端的安装孔中;
打磨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用于打磨清除污物,其中,所述打磨部,具体包括打磨介质、固定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凸起的表面,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将所述打磨介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切割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用于刮、抠或切割清除污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体为:
一端为可拆卸的盖子,另一端为固定外壁的半封闭式外壳,所述盖子和所述固定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粘污部的安装孔;或,
两端均为固定外壁的全封闭式外壳,两端的固定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粘污部的安装槽位,所述安装槽位包括安装孔和定位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为卡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环形卡槽;
所述打磨介质设置在所述卡环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将所述卡环安装到所述环形卡槽之中,对所述打磨介质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之外;或,
所述底座,具体为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包括刀具,按键和刀架:
所述刀架包括安装刀具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一端为可取出的塞盖,另一端为刀具可伸出的开口;
所述按键安装在所述刀具上,用于控制所述刀具在所述开口中进行伸出或缩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之外;或,
所述刀架,具体为所述外壳一端的外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体为:
两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U形手柄;或,
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杆形手柄。
8.如权利要求2、4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丝扣连接、卡扣连接,键连接。
CN201820100211.6U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清污器 Active CN209353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0211.6U CN209353143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清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0211.6U CN209353143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清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3143U true CN209353143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7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0211.6U Active CN209353143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清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3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37819A3 (en) Cleaning sheet
JPH07501153A (ja) レンズ・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コンパウンドならびに方法
KR20090081409A (ko) 청소 용구
CN209353143U (zh) 一种清污器
KR101699280B1 (ko) 셀룰로오스 섬유 클린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5922140A (en) Self-wringing absorbent device operable with one hand
TWM494584U (zh) 集塵盒以及使用該集塵盒之自走式清潔裝置
JP4285791B2 (ja) 清掃具
KR101749050B1 (ko) 물걸레 청소기
CN204409965U (zh) 一种衣服的静电去毛装置
CN203987894U (zh) 可更换拖把头的拖把
CN211484349U (zh) 地刷及吸尘器
TWI572310B (zh) The chassis structure of the cleaning device
CN208953987U (zh) 一种计算机操作用护眼装置
JP3801288B2 (ja) 清掃具
JPH08336494A (ja) 静電気を利用した掃除機具
JPH09135800A (ja) 拭き掃除具におけるシート状清掃体装着具
KR101850512B1 (ko) 물걸레 청소기
CN219048359U (zh) 一种除毛滚筒及自动转向除毛刷
JP3142355U (ja) Oa機器、クリーナー
CN218552264U (zh) 一种拖把结构
CN220057418U (zh) 一种布料加工吸尘装置
CN202681873U (zh) 植毛拖把组
CN214102756U (zh) 一种自清洁猫抓箱
CN209058728U (zh) 一种餐厅用橡胶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