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4436U -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4436U
CN209344436U CN201920169671.9U CN201920169671U CN209344436U CN 209344436 U CN209344436 U CN 209344436U CN 201920169671 U CN201920169671 U CN 201920169671U CN 209344436 U CN209344436 U CN 209344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rotection department
shell
harness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96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兆南
肖俊远
张嘉琛
刘和新
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96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4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4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4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其中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包括:连接器防护部和线束防护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适于与连接器限位配合并套设在所述连接器上;所述线束防护部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末端相连,所述线束防护部适于套设在从所述连接器的末端伸出的线束上。该防护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与线束的连接处,避免外力或振动造成二者连接处的损坏而导致的虚接,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的电器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身上与电池包进行连接的连接器与线束之间的连接处裸露在外界中,不具有保护措施,导致二者的连接处易造成损坏,例如由于外力的影响或者是振动幅度过大,进而会导致连接器与线束的虚接,影响电器性能,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与线束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包括:连接器防护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适于与连接器限位配合并套设在所述连接器上;线束防护部,所述线束防护部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末端相连,所述线束防护部适于套设在从所述连接器的末端伸出的线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与线束的连接处,避免外力或振动造成二者连接处的损坏而导致的虚接,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的电器性能。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器防护部与所述线束防护部同轴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器防护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适于卡接固定以将所述连接器夹紧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卡接凸起以及第一卡接耳,所述第一卡接凸起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接耳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器防护部具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翻边和限位凸块,所述限位翻边形成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自由端,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内周面的中部,所述限位翻边与所述限位凸块之间限定出所述限位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束防护部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适于卡接固定以将所述线束夹紧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卡接凸起以及第二卡接耳,所述第二卡接凸起适于与所述第二卡接耳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束防护部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器防护部和所述线束防护部中至少一个上具有漏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结构设置在连接器及线束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结构设置在连接器及线束上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防护结构100,连接器防护部1,连接器200,线束防护部2,线束300,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一卡接凸起13,第一卡接耳14,限位组件15,限位翻边151,限位凸块152,限位空间153,第三壳体21,第四壳体22,第二卡接凸起23,第二卡接耳24,环形限位凸肋25,漏液孔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连接器200的防护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连接器200的防护结构100可以包括:连接器防护部1和线束防护部2。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200为车身上与电池包进行电连接的插接端,其末端设置有使其与车身相连接的线束300,由于传统的连接器及线束裸露在外界中,不存在保护措施,易导致连接器或线束的损坏,尤其是易导致二者连接处的损坏。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了连接器防护部1(参照图1),并使连接器防护部1与连接器200的末端进行限位配合并套设在连接器200上,以保护连接器200的末端。当然也可覆盖整个连接器200,只要在不影响连接器200与电池包的正常插接的情况下均可。
进一步,如图1所示,还设置有线束防护部2,线束防护部2与连接器防护部1的末端相连,并且线束防护部2适于套设在线束300的前端上。由此可有效的保护线束300。
同时,由于连接器防护部1与线束防护部2的连接正好能够覆盖住连接器200与线束300的连接处,由此,能够很好的保护连接器200与线束300的连接处,避免外力造成二者连接处的损坏或断裂而导致的虚接,避免影响电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连接器200的防护结构100,该防护结构100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200与线束300的连接处,避免外力或振动造成二者连接处的损坏而导致的虚接,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器200的电器性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连接器防护部1与线束防护部2同轴布置。由于线束防护部2套设在线束300外部并与线束300固定,因此线束防护部2会对线束300的伸出起导向作用,进而将连接器防护部1与线束防护部2同轴布置可限制设置在二者内部的连接器200与线束300也同轴布置,由此可避免连接器200与线束300在横向上具有位置偏差而导致线束300端部受力,进而可保证连接器200与线束300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及强度。
如图1-图4所示,连接器防护部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适于卡接固定以将连接器200夹紧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将连接器防护部1设置成分体组合卡接的形式更便于将其固定在连接器200上,以便于安装人员的装配。
进一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卡接凸起13以及第一卡接耳14,第一卡接凸起13适于与第一卡接耳14卡接配合,以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稳定的卡接固定在一起。其中,选用卡接的方式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进行固定,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还可避免使用单独的固定件对二者进行固定,可降低制造成本。
参照图1-图4,连接器防护部1具有限位组件15,限位组件15包括:限位翻边151和限位凸块152,限位翻边151形成在连接器防护部1的自由端,限位凸块152设置在连接器防护部1的内周面的中部,限位翻边151与限位凸块152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153。其中,限位翻边151适于止抵在连接器200端部结构的上壁面,而限位凸块152适于止抵限位在连接器200端部结构的自由端端面上,以将连接器200端部结构稳定的限位在限位空间153内,以在轴向上进行限位,避免连接器防护部1与连接器200发生相对滑动,进而实现了连接器防护部1对连接器200稳定的限位固定。
如图1-图4所示,线束防护部2包括:第三壳体21和第四壳体22,第三壳体21和第四壳体22适于卡接固定以将线束300夹紧在第三壳体21与第四壳体22之间。将线束防护部2设置成分体组合卡接的形式更便于将其固定在线束300上,以便于安装人员的装配。
进一步,第三壳体21与第四壳体22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卡接凸起23以及第二卡接耳24,第二卡接凸起23适于与第二卡接耳24卡接配合,以将第三壳体21和第四壳体22稳定的卡接固定在一起。其中,选用卡接的方式对第三壳体21和第四壳体22进行固定,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还可避免使用单独的固定件对二者进行固定,可降低制造成本。
参照图1-图4,线束防护部2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肋25。环形限位凸肋25可与线束300外侧绝缘套的凹槽进行配合,以将线束防护部2与线束300稳定的限位固定在一起,避免发生轴向滑动。
并且,通过设置限位组件15及环形限位凸肋25等结构还可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可有效避免外界的液体从连接器防护部1与连接器200之间或者从线束防护部2与线束300之间流入,以对连接器200和线束300进行有效的防护。
结合图1-图4所示实施例,连接器防护部1和线束防护部2中至少一个上具有漏液孔3。由此,漏液孔3可将进入到防护结构100与连接器200及线束300之间的液体排出到防护结构100外,可有效避免液体对连接器200及线束300造成影响,以保证连接器200及线束300的电器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漏液孔3设置在限位凸块152与环形限位凸肋25之间,且漏液孔3靠近限位凸块152。由此,更便于将进入防护结构100与连接器200及线束300内的液体排净。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200的防护结构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防护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适于与连接器限位配合并套设在所述连接器上;
线束防护部,所述线束防护部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末端相连,所述线束防护部适于套设在从所述连接器的末端伸出的线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与所述线束防护部同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适于卡接固定以将所述连接器夹紧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卡接凸起以及第一卡接耳,所述第一卡接凸起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接耳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具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翻边和限位凸块,所述限位翻边形成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自由端,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防护部的内周面的中部,所述限位翻边与所述限位凸块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防护部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适于卡接固定以将所述线束夹紧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卡接凸起以及第二卡接耳,所述第二卡接凸起适于与所述第二卡接耳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防护部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防护部和所述线束防护部中至少一个上具有漏液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
CN201920169671.9U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09344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9671.9U CN209344436U (zh)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9671.9U CN209344436U (zh)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4436U true CN209344436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6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9671.9U Active CN209344436U (zh)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4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5851A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其动力电池
CN209344436U (zh) 用于车辆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和车辆
KR20110089560A (ko) 태양전지 패널용 정션박스의 케이블 잭 결합구조 및 이를 위한 케이블 잭
CN209420086U (zh) 矿用隔爆电气设备箱体
US20210104829A1 (en) Connector
IT201900015992A1 (it) Dispositivo per il collegamento elettrico di uno o più connettori elettrici ad una scheda di circuito stampato
CN106410444A (zh) 一种改进型接线头保护盒
CN207853032U (zh) 一种滑触线二次供电中的保护外壳
CN209216749U (zh) 互感器
CN206422997U (zh) 具有rj45弹片保护结构的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交换机
CN208156234U (zh) 一种st热熔快速连接器
CN205960038U (zh) 一种具有电池保护盖的电池模块
CN217984763U (zh) 飞轮储能单元的电机及飞轮储能单元
CN213277862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配电开关
CN208596853U (zh) 漆包线针模块快拆模组
CN212908959U (zh) 一种防水接头用连接内框
CN109620080A (zh) 水槽洗碗机的风机出线结构和水槽洗碗机
CN213480460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湿度控制器
CN208399728U (zh) 短波长在线式隔离器塑壳结构
CN217241169U (zh) 用于淋浴器的显示屏组件和具有其的淋浴器
CN219498096U (zh) 转接结构、电池包和车辆
CN217903888U (zh)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CN208707239U (zh) 三角复合梁
CN109148764A (zh) 电池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09071694U (zh) 一种带有防端子顶死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