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7562U -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7562U
CN209337562U CN201821552853.6U CN201821552853U CN209337562U CN 209337562 U CN209337562 U CN 209337562U CN 201821552853 U CN201821552853 U CN 201821552853U CN 209337562 U CN209337562 U CN 209337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gear
gear
rack
mobile device
slid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28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德威
邹建文
范俊
孙杰
马国东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28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7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7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7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该等间距移动装置包括:机架、电机、齿轮轴、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一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二支撑件;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轴轴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装设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四齿条装设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均可以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所述齿轮轴上形成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啮合。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械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动化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自动化结构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设备的体型也越来越大,导致生产制造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今很多厂商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制造成本以及技巧性的管控由为严格,致使机械自动化已经朝着巧妙型方向发展。
发明人在研究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等间距移动装置要么结构过于复杂并占据了相对较大的空间,要么只是针对特定的设备有效,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等间距移动装置要么结构过于复杂并占据了相对较大的空间,要么只是针对特定的设备有效,通用性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用于等间距移动多个物体。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包括:机架、电机、齿轮轴、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一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二支撑件;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轴轴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装设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四齿条装设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均可以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所述齿轮轴上形成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支撑件装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限定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分装在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上;多个物体分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轴转动,所述齿轮轴驱动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在所述机架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四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其中,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装设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齿轮轴的连接处,并且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壳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装设在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外壳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动副、第二滑动副、第三滑动副以及第四滑动副;所述第一齿条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副与所述机架组装,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副与所述机架组装,所述第三齿条通过所述第三滑动副与所述机架组装,所述第四齿条通过所述第四滑动副与所述机架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副、所述第二滑动副、所述第三滑动副以及所述第四滑动副均由滑轨和滑块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四齿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齿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条的厚度D2大于所述第一齿条的厚度D1,所述第四齿条的厚度D4大于所述第三齿条的厚度D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包括:机架、电机、齿轮轴、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一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轴转动,使得所述齿轮轴驱动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以及所述第四齿条在所述机架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四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三齿条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等速运动,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四齿条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等速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运动方向相同而运动速度不等,以及使得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四齿条运动方向相同而运动速度不等,最终以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物体为参考点,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物体等间距移动。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的局部构造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用于等间距移动多个物体。
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的局部构造图。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意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包括:机架100、电机200、齿轮轴300、第一齿条400、第二齿条500、第三齿条600、第四齿条700、第一支撑件800以及多个第二支撑件900。
其中,所述电机200与所述齿轮轴300轴接,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二齿条500装设在所述机架100的一侧,所述第三齿条6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装设在所述机架1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均可以在所述机架100上移动。
所述齿轮轴300上形成有第一齿轮301和第二齿轮302,并且所述第一齿轮30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302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301与所述第一齿条400以及所述第三齿条60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02与所述第二齿条5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啮合。
所述第一支撑件800装设在所述机架100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800限定所述齿轮轴300远离所述电机200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900分装在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上;多个物体分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800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900上。
所述电机200驱动所述齿轮轴300转动,所述齿轮轴300驱动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在所述机架100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二齿条50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三齿条6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301的分度圆直径是所述第二齿轮302的分度圆直径的两倍,因此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三齿条600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所述第二齿条5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的两倍。分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800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900上的多个物体将能够等间距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通过所述电机200驱动所述齿轮轴300转动,使得所述齿轮轴300驱动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在所述机架100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二齿条50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三齿条6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所述第一齿轮301驱动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三齿条600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等速运动,通过所述第二齿轮302驱动所述第二齿条5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等速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二齿条500运动方向相同而运动速度不等,以及使得所述第三齿条6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运动方向相同而运动速度不等,最终以所述第一支撑件800上的物体为参考点,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900上的物体等间距移动。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通用性强。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303和第二深沟球轴承304;其中,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303装设在所述电机200的转轴与所述齿轮轴300的连接处,并且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303的外壳与所述机架100固定;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304装设在所述齿轮轴300远离所述电机200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304的外壳与所述第一支撑件800固定。
继续参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等间距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动副410、第二滑动副510、第三滑动副610以及第四滑动副710;所述第一齿条400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副4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所述第二齿条500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副5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所述第三齿条600通过所述第三滑动副6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所述第四齿条700通过所述第四滑动副7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副410、所述第二滑动副510、所述第三滑动副610以及所述第四滑动副710均由滑轨和滑块组成。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条50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四齿条70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齿条600。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条500的厚度D2大于所述第一齿条400的厚度D1,所述第四齿条700的厚度D4大于所述第三齿条600的厚度D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多个物体可以是5个相机光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用于等间距移动多个物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电机(200)、齿轮轴(300)、第一齿条(400)、第二齿条(500)、第三齿条(600)、第四齿条(700)、第一支撑件(800)以及多个第二支撑件(900);
其中,所述电机(200)与所述齿轮轴(300)轴接,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二齿条(500)装设在所述机架(100)的一侧,所述第三齿条(6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装设在所述机架(1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均可以在所述机架(100)上移动;
所述齿轮轴(300)上形成有第一齿轮(301)和第二齿轮(302),并且所述第一齿轮(30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302)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301)与所述第一齿条(400)以及所述第三齿条(60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02)与所述第二齿条(5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啮合;
所述第一支撑件(800)装设在所述机架(100)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800)限定所述齿轮轴(300)远离所述电机(200)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900)分装在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上;多个物体分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800)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900)上;
所述电机(200)驱动所述齿轮轴(300)转动,所述齿轮轴(300)驱动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二齿条(500)、所述第三齿条(600)以及所述第四齿条(700)在所述机架(100)上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齿条(400)和所述第二齿条(50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三齿条(600)和所述第四齿条(700)的运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间距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303)和第二深沟球轴承(304);其中,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303)装设在所述电机(200)的转轴与所述齿轮轴(300)的连接处,并且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303)的外壳与所述机架(100)固定;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304)装设在所述齿轮轴(300)远离所述电机(200)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304)的外壳与所述第一支撑件(80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间距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动副(410)、第二滑动副(510)、第三滑动副(610)以及第四滑动副(710);所述第一齿条(400)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副(4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所述第二齿条(500)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副(5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所述第三齿条(600)通过所述第三滑动副(6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所述第四齿条(700)通过所述第四滑动副(710)与所述机架(100)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间距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副(410)、所述第二滑动副(510)、所述第三滑动副(610)以及所述第四滑动副(710)均由滑轨和滑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间距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50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齿条(400),所述第四齿条(70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齿条(6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等间距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500)的厚度D2大于所述第一齿条(400)的厚度D1,所述第四齿条(700)的厚度D4大于所述第三齿条(600)的厚度D3。
CN201821552853.6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Active CN209337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2853.6U CN209337562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2853.6U CN209337562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7562U true CN20933756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5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2853.6U Active CN209337562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75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7070A (zh) * 2020-06-12 2020-09-22 茂联橡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减震环的粘力检测系统
CN114803986A (zh) * 2022-06-01 2022-07-29 王冠铎 一种调节机构及灌装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7070A (zh) * 2020-06-12 2020-09-22 茂联橡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减震环的粘力检测系统
CN111687070B (zh) * 2020-06-12 2021-04-02 茂联橡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减震环的粘力检测系统
CN114803986A (zh) * 2022-06-01 2022-07-29 王冠铎 一种调节机构及灌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7562U (zh) 一种等间距移动装置
US7934911B2 (en) Multi-axis type fans driven by magnetic force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the same
CN104089388A (zh) 空调器
CN104708620A (zh) 水平多关节机械手臂
CN106763606B (zh) 一种具有多个动停比的外槽轮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89657A (zh) 一种经济学经济变化曲线实时变化装置
CN202093302U (zh) 360度数控旋转摄影台
JP6822658B2 (ja) 回転駆動装置及び回転駆動方法
US20210010565A1 (en) Planetary gearbox and associated robot joint and robot
CN105364910A (zh) 一种转动副驱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式分拣机器人
CN110956907A (zh) 一种互动全息三维展示系统
CN201193690Y (zh) 滚珠螺杆装置
JP2019113087A (ja) ギアードモータ及び通信機器
JP2018509571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04127100U (zh) 电子终端及其铰链装置
CN203818915U (zh) 一种两侧轮毂一体成型的45度全向轮
JP6685459B2 (ja) モジュール軸受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CN211009750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JP7015164B2 (ja) ギアードモータ及び通信機器
CN211009752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211009751U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214196741U (zh) 换向机构及风扇
CN209925901U (zh) 一种齿轮传动装置
CN110805659A (zh) 差动摆线齿轮变速装置
CN110482193B (zh) 用于物件直线运动过程中的机械式180°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