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585U - 车辆用灯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6585U
CN209336585U CN201821756505.0U CN201821756505U CN209336585U CN 209336585 U CN209336585 U CN 209336585U CN 201821756505 U CN201821756505 U CN 201821756505U CN 209336585 U CN209336585 U CN 209336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amp
control unit
mod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65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6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6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系统,其在从自动驾驶切换到手动驾驶时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驾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一种与基于车辆的外部信息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车辆控制部一起使用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具有:安装在车辆上的路面绘制灯,以及用于控制路面绘制灯的灯控制部,灯控制部以用箭头(30)指示成为导致车辆控制部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对象物(通告牌(203))的方式照射光。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并且正在研究使车辆能够以自动驾驶模式在公路上行驶的法律。这里,自动驾驶模式是指车辆的行驶被自动控制的模式。另一方面,手动驾驶模式是指车辆的行驶由驾驶员控制的模式。在自动驾驶车辆中,车辆的行驶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7788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能够执行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两者的车辆中,车辆控制部在执行自动驾驶模式时由于某种原因有时需要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此时,要进行手动驾驶的该车辆的用户有时不知道驾驶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系统,其能够在从自动驾驶切换到手动驾驶时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驾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系统,
是一种与基于车辆的外部信息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车辆控制部一起使用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该车辆用灯具系统具有:
安装在车辆上的灯,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灯的灯控制部,
所述灯控制部以指示成为导致所述车辆控制部从所述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所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
根据上述配置,当从自动驾驶切换到手动驾驶时,由于灯以指示该切换的原因的方式照射光,从而用户易于掌握驾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系统中,
所述灯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从所述车辆控制部获取从自车辆观察的所述对象物的方向。
为了以指示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优选获得关于对象物所存在的方向的信息。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系统中,
所述灯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以从多个所述对象物中指示最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系统中,
所述灯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以按照距所述车辆由近及远的顺序指示多个所述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在从自动驾驶切换到手动驾驶时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驾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附图说明
图1(a)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系统的车辆的俯视图。图1(b)是(a)中所示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车辆系统和车辆用灯具系统的框图。
图3是路面绘制灯的垂直剖视图。
图4是示出路面绘制灯的光源单元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路面绘制灯的配光部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6是由路面绘制灯的灯控制部执行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由路面绘制灯绘制的路面绘制图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由路面绘制灯绘制的路面绘制图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由路面绘制灯绘制的路面绘制图的示例的图。
符号说明
1:车辆
2:车辆系统
3:车辆控制部
4:灯控制部
20:车辆用灯具系统
30:箭头
101:前照灯
102:路面绘制灯(灯的示例)
203:通告牌(切换对象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与已经描述的部件具有相同参照编号的部件的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适当地提及“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些方向是对于图1所示的车辆1设定的相对方向。这里,“上下方向”是包括“上方向”和“下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是包括“前方向”和“后方向”的方向。“左右方向”是包括“左方向”和“右方向”的方向。
图1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系统的车辆1。图1(a)示出了车辆1的俯视图,图1(b)示出了车辆1的侧视图。车辆1是能够以自动驾驶模式行驶的汽车。灯单元100安装在车辆1的左前部和右前部。路面绘制灯102(灯的示例)与前照灯101一起内置于灯单元100中。
图2示出了安装于车辆1的车辆系统2和车辆用灯具系统20的框图。参照图2,首先对车辆系统2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车辆系统2包括车辆控制部3、传感器5、照相机6、雷达7、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8、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9、无线通信部10和地图信息存储部11。进而,车辆系统2包括转向执行器12、转向装置13、刹车执行器14、刹车装置15、油门执行器16和油门装置17。
车辆控制部3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构成。电子控制单元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的处理器、存储有各种车辆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临时存储各种车辆控制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处理器构成为在RAM上展开从存储在ROM中的各种车辆控制程序指定的程序,并与RAM协作执行各种处理。车辆控制部3构成为基于车辆1的外部信息来控制车辆1的行驶。
传感器5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陀螺仪传感器等。传感器5构成为检测车辆1的行驶状态并将行驶状态信息输出到车辆控制部3。传感器5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就座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面部方向的面部朝向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天气状态的外部天气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有人的人体传感器等。进而,传感器5可以包括用于检测车辆1的周围环境的照度的照度传感器。
照相机6例如是包括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MOS)等的摄像元件的照相机。照相机6是用于检测可见光的照相机或用于检测红外线的红外照相机。雷达7是毫米波雷达、微波雷达或激光雷达等。照相机6和雷达7构成为检测车辆1的周围环境(其他车辆、行人、道路形状、交通标志、障碍物等)并将周围环境信息输出到车辆控制部3。
HMI8由用于接收来自驾驶员的输入操作的输入部和用于向驾驶员输出行驶信息等的输出部构成。输入部包括方向盘、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和用于切换车辆1的驾驶模式的驾驶模式切换开关等。输出部是用于显示各种行驶信息的显示器。
GPS9构成为获取车辆1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该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输出到车辆控制部3。无线通信部10构成为从另一车辆接收位于车辆1周围的另一车辆的行驶信息,并将车辆1的行驶信息发送到另一车辆(车辆和车辆间的通信)。此外,无线通信部10构成为从交通信号灯和标识灯等的基础设施设备接收基础设施信息,并将车辆1的行驶信息发送到基础设施设备(道路和车辆间的通信)。地图信息存储部11是存储有地图信息的硬盘驱动器等的外部存储装置,并且构成为将地图信息输出到车辆控制部3。
在车辆1以全自动驾驶模式或高级驾驶辅助模式行驶的情况下,车辆控制部3基于行驶状态信息、周围环境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和地图信息等的外部信息,自动生成转向控制信号、油门控制信号和刹车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执行器12构成为从车辆控制部3接收转向控制信号并基于所接收的转向控制信号控制转向装置13。刹车执行器14构成为从车辆控制部3接收刹车控制信号并基于所接收的刹车控制信号来控制刹车装置15。油门执行器16构成为从车辆控制部3接收油门控制信号并基于所接收的油门控制信号来控制油门装置17。如上所述,在这些模式中,车辆1的行驶由车辆系统2自动控制。
另一方面,当车辆1以驾驶辅助模式或全手动驾驶模式行驶时,车辆控制部3根据驾驶员对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和方向盘的手动操作来生成转向控制信号、油门控制信号和刹车控制信号。
这样,在这些模式中,由于转向控制信号、油门控制信号和刹车控制信号通过驾驶员的手动操作产生,因此车辆1的行驶由驾驶员控制。
接下来,对车辆1的驾驶模式进行说明。驾驶模式包括全自动驾驶模式、高级驾驶辅助模式、驾驶辅助模式和全手动驾驶模式。在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系统2自动执行转向控制、刹车控制和油门控制的所有行驶控制,并且驾驶员不处于可以驾驶车辆1的状态。在高级驾驶辅助模式下,车辆系统2自动执行转向控制、刹车控制和油门控制的所有行驶控制,并且尽管驾驶员处于可以驾驶车辆1的状态,但不驾驶车辆1。在驾驶辅助模式下,车辆系统2自动执行转向控制、刹车控制和油门控制中的一部分行驶控制,并且驾驶员在车辆系统2的驾驶辅助下驾驶车辆1。另一方面,在全手动驾驶模式下,车辆系统2不自动执行行驶控制,并且驾驶员在没有车辆系统2的驾驶辅助的情况下驾驶车辆1。
此外,车辆1的驾驶模式也可以通过操作驾驶模式切换开关来进行切换。在这种情况下,车辆控制部3根据驾驶员对驾驶模式切换开关的操作,在四种驾驶模式(全自动驾驶模式、高级驾驶辅助模式、驾驶辅助模式、全手动驾驶模式)之间对车辆1的驾驶模式进行切换。此外,车辆1的驾驶模式也可以基于关于自动驾驶车辆可行驶的可行驶区间或禁止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的行驶禁止区间的信息或关于外部天气状态的信息,进行自动切换。在这种情况下,车辆控制部3基于这些外部信息切换车辆1的驾驶模式。进而,车辆1的驾驶模式也可以通过使用就座传感器、面部朝向传感器等进行自动切换。在这种情况下,车辆控制部3基于来自就座传感器和面部朝向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切换车辆1的驾驶模式。
接下来,参照图2对车辆1的车辆用灯具系统2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车辆用灯具系统20包括前照灯101、路面绘制灯102和控制包括该等前照灯101和路面绘制灯102在内的灯的灯控制部4。
灯控制部4构成为连接到车辆控制部3,并且基于从车辆控制部3发送来的信号来控制前照灯101和路面绘制灯102的动作。例如,灯控制部4基于从车辆控制部3发送来的信号来控制前照灯101,并且可以以预定的配光图案使前照灯101照射光。另外,灯控制部4基于从车辆控制部3发送来的信号控制路面绘制灯102,并且可以以指向预定对象物的方式使路面绘制灯102照射光。
图3是示出内置于灯单元100的路面绘制灯102的示意性配置的纵剖视图。如图3所示,灯单元100包括:灯体111,其在车辆前侧具有开口部;以及透明前罩112,其以覆盖灯体111的开口部的方式被安装。路面绘制灯102、灯控制部4等被容纳在由该灯体111和前罩112形成的灯室113内部。再者,尽管未在图3的剖视图中示出,但是前照灯101也可以与路面绘制灯102同样地容纳在灯室113的内部。
路面绘制灯102包括光源单元120和反射来自光源单元120的光的配光部130。光源单元120和配光部130通过支撑板141支撑在灯室113内的预定位置处。支撑板141经由调光螺钉142安装于灯体111。
光源单元120具有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光源121、散热器122、多个(在本例中为四个)透镜123和聚光部124。光源单元120固定于支撑板141的前表面。各光源121电连接于灯控制部4。
配光部130具有端子部137和反射镜138。配光部130以从光源单元120射出的激光经由反射镜138可以反射到路面绘制灯102的前方的方式来确定与光源单元120的位置关系。配光部130被固定于从支撑板141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突出部143的前端。端子部137电连接于灯控制部4。
灯控制部4在支撑板141的后侧被固定于灯体111。再者,灯控制部4所设置的位置不限于该位置。路面绘制灯102构成为通过旋转调光螺钉142并调整支撑板141的姿势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调整光轴。
图4是构成路面绘制灯102的光源单元120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光源单元120具有:第一光源121a、第二光源121b、第三光源121c、散热器122、第一透镜123a、第二透镜123b、第三透镜123c、第四透镜123d和聚光部124。
第一光源121a是发射红色激光R的光源,并且由包括红色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构成。同样地,第二光源121b由射出绿色激光G的绿色激光二极管构成,第三光源121c由射出蓝色激光B的蓝色激光二极管构成。第一光源121a、第二光源121b和第三光源121c配置成使得作为各光出射面的激光出射面125a、激光出射面125b和激光出射面125c互相平行。再者,各光源的发光元件不限于激光二极管。
第一光源121a~第三光源121c配置成使得各激光出射面125a~125c面向路面绘制灯102的前方并且安装于散热器122。散热器122由铝等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形成,并且在散热器122的后侧表面与支撑板141(参见图3)接触的状态下安装于光源单元120。
第一透镜123a~第四透镜123d例如由准直透镜构成。第一透镜123a设置在第一光源121a和聚光部124之间的红色激光R的光路上,并且将从第一光源121a射出的红色激光R转换为平行光并射出到聚光部124。第二透镜123b设置在第二光源121b和聚光部124之间的绿色激光G的光路上,并且将从第二光源121b射出的绿色激光G转换为平行光并射出到聚光部124。
第三透镜123c设置在第三光源121c和聚光部124之间的蓝色激光B的光路上,并且将从第三光源121c射出的蓝色激光B转换为平行光并射出到聚光部124。第四透镜123d嵌合在设置于光源单元120的壳体126上部的开口中。第四透镜123d设置在聚光部124和配光部130(参见图3)之间的白色激光W(后述)的光路上,并且将从聚光部124射出的白色激光W转换为平行光并射出到配光部130。
聚光部124使红色激光R、绿色激光G和蓝色激光B聚光以生成白色激光W。聚光部124具有第一分色镜124a、第二分色镜124b和第三分色镜124c。
第一分色镜124a至少是反射红光并透射蓝光和绿光的反射镜,并且配置为使已经穿过第一透镜123a的红色激光R朝向第四透镜123d反射。第二分色镜124b至少是反射绿光并透射蓝光的反射镜,并且配置为使已经穿过第二透镜123b的绿色激光G朝向第四透镜123d反射。第三分色镜124c至少是反射蓝光的反射镜,并且配置为使已经穿过第三透镜123c的蓝色激光B朝向第四透镜123d反射。
此外,第一分色镜124a~第三分色镜124c以使得由它们反射的激光的光路平行并且各激光聚集并入射在第四透镜123d上的方式来确定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该示例中,第一分色镜124a~第三分色镜124c被配置成使得各分色镜124a~124c中激光照射的区域(激光反射点)在一条直线上排列。
从第三光源121c射出的蓝色激光B被第三分色镜124c反射并朝向第二分色镜124b侧行进。从第二光源121b射出的绿色激光G通过第二分色镜124b朝向第一分色镜124a侧反射,并且与穿过第二分色镜124b的蓝色激光B叠加。从第一光源121a射出的红色激光R通过第一分色镜124a朝向第四分色镜123d侧反射,并且与穿过第一分色镜124a的蓝色激光B和绿色激光G的集合光叠加。其结果,形成白色激光W,并且所形成的白色激光W穿过第四透镜123d并朝向配光部130行进。
第一光源121a~第三光源121c中,射出红色激光R的第一光源121a配置在最靠近聚光部124的位置处,射出蓝色激光B的第三光源121c配置在距离聚光部124最远的位置,射出绿色激光G的第二光源121b配置在中间位置。即,第一光源121a~第三光源121c中,射出的激光的波长越长的光源配置在更靠近聚光部124的位置处。
图5是对构成路面绘制灯102的配光部130从前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配光部130具有:基部131、第一旋转体132、第二旋转体133、第一扭杆134、第二扭杆135、永磁体136a和136b、端子部137和反射镜138。
配光部130例如由检流计反射镜构成。再者,配光部130也可以由例如MEMS(微机电系统)反射镜构成。
基部131是在中央具有开口部131a的框体,并且以朝向路面绘制灯102的前后方向倾斜的状态固定于突出部143(参见图3)。第一旋转体132配置在基部131的开口部131a中。第一旋转体132是在中心具有开口部132a的框体,并且通过从路面绘制灯102的后下侧向前上侧延伸的第一扭杆134,在左右(车辆宽度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撑于基部131。
在第一旋转体132的开口部132a上配置有第二旋转体133。第二旋转体133是矩形平板,并且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扭杆135,在上下(垂直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撑于第一旋转体132。
当第一旋转体132以第一扭杆134为旋转轴左右旋转时,第二旋转体133与第一旋转体132一起左右旋转。反射镜138通过电镀或气相沉积等设置于第二旋转体133的表面上。
在基部131上,一对永磁体136a设置在与第一扭杆13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位置处。永磁体136a形成与第一扭杆134正交的磁场。第一线圈(未示出)布线于第一旋转体132,并且第一线圈经由端子部137连接于灯控制部4。此外,在基部131上,一对永磁体136b设置于与第二扭杆135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位置处。永磁体136b形成与第二扭杆135正交的磁场。第二线圈(未示出)布线于第二旋转体133,并且第二线圈经由端子部137连接于灯控制部4。
通过控制流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第一旋转体132和第二旋转体133在左右方向上往复旋转,并且第二旋转体133独立地上下往复旋转。由此,反射镜138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往复旋转。
光源单元120和配光部130以从光源单元120射出的白色激光W经由反射镜138反射到路面绘制灯102的前方的方式来确定互相的位置关系。配光部130通过反射镜138的往复旋转以白色激光W扫描车辆1的前方。例如,配光部130通过白色激光W扫描要形成绘制图案的区域。由此,白色激光W被分配到绘制图案的形成区域,并且在车辆1的前方(例如,朝向预定的对象物)形成预定的绘制图案。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对车辆用灯具系统20进行说明。图6是由灯控制部4执行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由路面绘制灯102绘制的路面绘制的一例。
自动驾驶模式执行过程中的车辆控制部3构成为在特定情况下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例如,当道路正在施工中时,与一般情况相比,行动不规律的人员较多。因此,很可能发生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不适合自动驾驶模式。在这种有较大可能发生突发事态的情况下,适合采取可以自由地进行判断的手动驾驶模式。基于该想法,车辆控制部3构成为当道路正在施工时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
再者,这里所指的自动驾驶模式是包括全自动驾驶模式和高级驾驶辅助模式的概念。手动驾驶模式是包括驾驶辅助模式和全手动驾驶模式的概念。这里所指的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的区别在于驾驶车辆的主动权是否由驾驶员掌控。在全自动驾驶模式和高级驾驶辅助模式下,驾驶员不驾驶车辆。在驾驶辅助模式和全手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驾驶车辆,并且车辆控制部3对驾驶员的驾驶提供辅助。
图7示出了施工中的道路200。在图7中,道路200发生塌陷201,正在进行用于修复该塌陷201的施工。为了进行该施工,排列有色锥202(注册商标),并且设置有用于通知正在进行施工的通告牌203等。在下文中,将对以自动驾驶模式在道路200上行驶的车辆1接近施工中的地点的情况进行说明。
车辆1的车辆控制部3基于由传感器5、照相机6和雷达7等获取的关于车辆1的外部信息,识别出道路上设置有通告牌203。在识别到该通告牌203时,车辆控制部3构成为确定将车辆1的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这样,将被确定为成为导致车辆控制部3将车辆1的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物体(本实施方式中的通告牌203)称为“切换对象物”。
在识别出切换对象物时,车辆控制部3向灯控制部4发送“切换信号”,该“切换信号”通知将车辆1的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此外,车辆控制部3将关于切换对象物即通告牌203的信息,以与切换信号一起或者在发送切换信号之后连续的方式发送到灯控制部4。
关于通告牌203的信息包括例如关于当从自车观察时的通告牌203的方向、到通告牌203的距离、通告牌203设置的高度、通告牌203的大小等信息。再者,车辆控制部3也可以构成为将关于通告牌203所获取的多条信息全部发送到灯控制部4,或者仅将一部分信息发送到灯控制部4。
如图6所示,首先,灯控制部4判定是否已经从车辆控制部3发送来切换信号(步骤S101)。
当判定为尚未发送来切换信号时(步骤S101:否),灯控制部4重复步骤S101的处理,直到切换信号发送来为止。另一方面,当判定已经发送来切换信号时(步骤S101:是),灯控制部4获取与切换信号一起发送来的关于通告牌203的信息(步骤S102)。这里,灯控制部4构成为从车辆控制部3获取至少关于通告牌203的方向的信息。
灯控制部4基于所获取的信息确定通告牌203的位置。灯控制部4控制路面绘制灯102并朝向指定的通告牌203照射光。例如,灯控制部4控制路面绘制灯102,如图7所示以指示通告牌203的方式在路面上绘制箭头30(步骤S103)。
从车辆控制部3向灯控制部4发送的关于通告牌203的信息随着车辆1的行驶而被更新。因此,灯控制部4基于所更新的信息继续控制路面绘制灯102,并时刻改变路面绘制灯102指示通告牌203的箭头30的绘制形式(例如,箭头的长度和方向等)。
灯控制部4构成为直到从车辆控制部3获得停止信号为止继续执行上述路面绘制(步骤S104)。当从车辆控制部3已获得停止信号时(步骤S104:是),灯控制部4停止路面绘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关闭路面绘制灯102(步骤S105)。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并经过预定时间后,和随着车辆的行驶切换对象物超出传感器5、照相机6和雷达7的检测范围时中的较晚的时点,车辆控制部3向灯控制部发送停止信号。
在车辆控制部3决定将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时,通知车辆1的驾驶员(用户)即将执行该切换。例如,通过方向盘的振动、仪表板或导航屏幕等车室内的显示装置上的字符和符号的显示或者通过声音的输出等来执行对驾驶员的通知。针对该通知,当驾驶员执行例如握住方向盘、按下驾驶模式切换按钮等响应操作,并且确认了驾驶模式的切换时,车辆1的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车辆控制部3构成为在从该切换开始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将停止信号发送到灯控制部4。
此外,车辆控制部3基于由传感器5、照相机6和雷达7等获取的关于车辆1的外部信息,判定是否从车辆1检测到了通告牌203。车辆控制部3构成为,当判定为从车辆1未能检测到通告牌203时,即当判定为车辆1已经移动到不能检测到通告牌203的位置时,将停止信号发送到灯控制部4。
当然,车辆控制部3开始发送停止信号的时机,既可以是车辆1从最初检测到通告牌203的位置行驶了预定的距离时,也可以是从最初检测到通告牌203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时间等时。
<效果>
如上所述,当遇到与通常情况不同的情况时,车辆控制部3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此时,驾驶员突然要自行驾驶,很难准确判断要注意什么或者从何处开始引起注意。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系统20,当车辆1的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时,通过路面绘制灯102对成为驾驶模式切换原因的切换对象物进行照射。例如,以指示用于通知正在施工的通告牌203的方式在路面上绘制箭头30。此时,由于驾驶员自然专注于所指示的物体,因此能够容易地掌握驾驶时的注意事项。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以延伸到切换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从而驾驶员可以容易地沿着该光线的纹路移动视线,并且更容易掌握切换对象物。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象物是单一物体的示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物也可以是多个。
例如,如图8所示,灯控制部4可以构成为当车辆控制部3检测到成为导致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多个对象物203a、203b和203c时,以指示多个对象物203a、203b和203c中最靠近车辆1的对象物203b的方式照射光。在图示的例子中,绘制了指示最靠近自车辆1的对象物203b的箭头30。驾驶员可以从多个对象物203a、203b和203c中容易地掌握最近的对象物203b。
或者,如图9所示,灯控制部4可以构成为当车辆控制部3检测到成为导致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多个对象物203a、203b和203c时,以按照距车辆1由近及远的顺序指示多个对象物203a、203b和203c的方式照射光。在图示的例子中,以指示对象物203b的方式绘制箭头30b之后,消除该箭头30b以指示对象物203a的方式绘制箭头30a,进而消除该箭头30a并以指示对象物203c的方式绘制箭头30c。或者,也可以不消除箭头以依次添加箭头的方式进行绘制。由此,驾驶员容易掌握包括多个对象物203a、203b和203c在内的当前的整体情况。此外,由于以由近及远的顺序指向多个对象物,因此容易理解要掌握的优先顺序。
或者,灯控制部4也可以构成为,当车辆控制部3检测到成为导致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多个对象物时,以同时指示多个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驾驶员容易掌握包括多个对象物在内的当前的整体情况。
此外,灯控制部4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多个对象物与车辆1之间的距离以及多个对象物与自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来绘制具有不同长度和粗细的箭头。或者,灯控制部4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多个对象物与车辆1之间的距离以及多个对象物与自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来绘制箭头、星形、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等不同的形状。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的解释不应该被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实施方式的变更。应基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等同物的范围来确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箭头30所指示的切换对象物以通告牌203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切换对象物可以是路面塌陷本身、路面上倒下的树木、落下的物体、路面的淹没、倒在路面上的急症病人、受伤的人、在停电时等执行交通疏导的工作人员等。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消防车、救护车、除雪车、清洁车、从不可对向通行的狭窄道路上行驶而来的对向车辆、设置在高速公路出口处的侧道等。
此外,作为指示切换对象物的方式,不限于朝向切换对象物的箭头30。例如,可以是对切换对象物本身进行点状照射的方式,也可以是用圆圈状光围绕切换对象物进行照射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切换对象物的种类以不同的指示方式照射光。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当切换对象物是人的情况下,使光以圆圈状围绕人的脚而不照射头部的方式进行照射,对于倒木等以指向倒木整体的方式对长形区域照射光。
此外,用于指示通告牌203的灯不限于上述路面绘制灯102。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与上述配置不同配置的路面绘图灯。或者,也可以通过通常安装在车辆1上的前照灯101以指示切换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或者,也可以使用与前照灯或路面绘制灯不同的灯。
再者,在上述说明中假设灯控制部4安装在包括前照灯101和路面绘制灯102的灯单元100上,并且车辆用灯具系统20构成为与车辆系统2分离的独立的系统。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配置。例如,车辆用灯具系统也可以构成为包括车辆控制部3的系统。或者,车辆用灯具系统可以构成为连接到车辆系统2的、包括例如照相机、传感器、雷达等的系统。此外,灯控制部4可以构成为构成车辆控制部3的ECU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灯控制部4安装在车辆1上,而不是灯单元10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车辆的驾驶模式包括全自动驾驶模式、高级驾驶辅助模式、驾驶辅助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车辆的驾驶模式不应该局限于这四种模式。
此外,可以根据与各国的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适当地改变车辆的驾驶模式的分类和显示形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述的“全自动驾驶模式”、“高级驾驶辅助模式”和“驾驶辅助模式”的各自的定义仅仅是一个示例,可以根据与各国的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适当地改变这些定义。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灯具系统,其是与基于车辆的外部信息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车辆控制部一起使用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该车辆用灯具系统具有:
安装在车辆上的灯;
所述灯的前罩;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灯的灯控制部,
所述灯控制部以指示成为导致所述车辆控制部从所述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所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控制部被构成为从所述车辆控制部获取从自车辆观察的所述对象物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控制部以从多个所述对象物中指示最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控制部以按照距所述车辆由近及远的顺序指示多个所述对象物的方式照射光。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控制部以指示成为导致所述车辆控制部从所述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所述手动驾驶模式的原因的对象物的方式,在路面上绘制预定的图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车辆控制部将外部信息和切换信号一起发送给所述灯控制部,所述灯控制部基于所述外部信息随着车辆的行驶的更新而改变在路面上绘制的图案的绘制状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控制部基于多个所述对象物和所述车辆的距离或相对速度,绘制不同的图案。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控制部根据所述对象物的种类以不同的指示方式照射光。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中,
所述灯具有多个光源和聚光部,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射出不同波长的激光,射出的激光的波长越长的光源被配置在更靠近所述聚光部。
CN201821756505.0U 2017-10-26 2018-10-26 车辆用灯具系统 Active CN2093365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7465 2017-10-26
JP2017207465 2017-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6585U true CN209336585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6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6505.0U Active CN209336585U (zh) 2017-10-26 2018-10-26 车辆用灯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6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0267A (zh) 车辆用灯具系统
US10207631B2 (en) Control device mounted o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7972003B2 (en) Visible in-vehicle laser beam projection system with controlled trajectories to guide vehicle operator
CN110027468A (zh) 车车间通信系统、车辆系统、车辆用照明系统及车辆
CN109204325A (zh) 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车辆的方法
CN106274647A (zh) 车头灯、车辆驾驶辅助装置及车辆
US11584293B2 (en)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vehicle module, front composite module, and vehicle lamp
CN109890684A (zh) 车辆控制装置
US20200148382A1 (en) Aerial vehic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0154881A (zh) 车辆用照明系统及车辆
JP7423837B2 (ja) 自動運転車用情報提示装置
CN109484343A (zh) 车辆上安装的车辆控制设备和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
CN114194104B (zh) 自动驾驶车用信息提示装置
CN209336585U (zh) 车辆用灯具系统
CN110466424A (zh) 车外报告装置
JPWO2019078193A1 (ja) 車両用ランプシステム
CN110382296A (zh) 照明装置
CN209336584U (zh) 车辆用灯具系统
JP7320000B2 (ja) 車両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7229931B2 (ja) 車両用ランプシステム
JP7085560B2 (ja) 車両用ランプシステム
JP7284705B2 (ja) 車両用ランプシステム
Wördenweber et al. Automotive Lighting and Mechatron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