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219U -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6219U
CN209336219U CN201822211863.XU CN201822211863U CN209336219U CN 209336219 U CN209336219 U CN 209336219U CN 201822211863 U CN201822211863 U CN 201822211863U CN 209336219 U CN209336219 U CN 209336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layer
tpu material
release paper
material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18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松
吕达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Lich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Lich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Lich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Lich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18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6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6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62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二表面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层和所述第二表面层之间;所述第一表面层为TPU物料的承接面,第一表面层为哑光层,厚度为5~30微米,粗糙度为0.35~2.5微米;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耐热性好,容易与TPU物料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背景技术
TPU材料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Urethane的简称,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类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TPU材料具有硬度范围广、机械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特点,用途广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着的运动鞋鞋底材料大都是由TPU材料构成。
在利用TPU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TPU材料淋到底纸上进行加工或位置转移,TPU材料与底纸贴合,并且在加工或位置转移完成后将底纸从TPU上揭除。目前,承接TPU材料的底纸可选用涂覆有硅油的格拉辛纸,由于作为底纸的格拉辛纸是切割制成的,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纸屑,部分纸屑可能残留在格拉辛纸表面,影响底纸表面的清洁度,进而影响PTU材料的产品质量。同时,由于格拉辛纸表面涂覆有硅油,当涂油硅油的格拉辛纸承接TPU材料的产品时,硅油会转移到产品上,污损产品。
为了解决涂覆硅油的格拉辛纸作为底纸的上述缺陷,出现了使用已有合成纸作为底纸的解决方案,合成纸在切割过程中不会产生纸屑,但是现有的作为底纸使用的合成纸密度大(大于1.2g/cm3)、成本高、不耐热(耐热温度低于100℃),无法承接高温的TPU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二表面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层和所述第二表面层之间;所述第一表面层为TPU物料的承接面,第一表面层为哑光层,厚度为5~30微米,粗糙度为0.35~2.5微米;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
进一步,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二表面层和芯层。
进一步,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五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依次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一次表面层、芯层、第二次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所述第一次表面层设置在芯层与第一表面层之间,所述第二次表面层设置在芯层与第二表面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次表面层和第二次表面层的厚度分别为3~15微米。
进一步,所述第二表面层为哑光层,厚度为5~30微米,粗糙度为1.0~1.8微米。
进一步,所述芯层为发泡层,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密度为0.60~
0.85g/cm3
进一步,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密度为0.60~0.75g/cm3
进一步,第一表面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第一表面层的粗糙度为0.65~1.25微米。
进一步,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整体厚度为68~180微米。
进一步,第一表面层和/或第二表面层是发泡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耐热性好,容易与TPU物料分离。当第二表面层为粗糙度较大的哑光层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在生产包装过程中容易进行整齐的收卷。当芯层为发泡层时,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密度降低,重量减轻,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具有三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具有五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层1、第二表面层2和芯层3,所述芯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层1和所述第二表面层2之间。所述第一表面层1为TPU物料的承接面,第一表面层1为哑光层,粗糙度为0.35~2.5微米。合成纸的整体厚度大于等于60微米,例如为60~300微米;第一表面层1的厚度为5~30微米。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层1、第二表面层2和芯层3,所述芯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层1和所述第二表面层2之间。
所述第一表面层1为TPU物料的承接面,第一表面层1为哑光层,粗糙度为0.35~2.5微米,优选的为0.65~1.25微米;第一表面层1的厚度为5~30微米,优选的为10~20微米。
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优选的为68~180微米。
为了减少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重量,所示芯层3优选的为发泡层,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密度为0.60~0.85g/cm3,优选的为0.60~0.75g/cm3
可选择的,第一表面层1可以是发泡层。
所述第二表面层2为哑光层,厚度为5~30微米,粗糙度为1.0~1.8微米。这样,第二表面层为粗糙度较大的哑光层,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在进行产品收卷时,第一表面层1与第二表面层2接触且能够容易的相互滑动移位,不会由于相互过紧而造成收卷两端交错不齐;同时,由于第一表面层1和第二表面层2均为哑光层,且具有0.35~2.5微米范围内的粗糙度,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第一表面层1或第二表面层2做为TPU物料承接面,使用方便。
可选择的,第二表面层2也可以是发泡层。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多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热塑性树脂层的原料组成。
作为示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层1的原料可以为由30~70%的聚乙烯PE和30~70%聚丙烯PP、或者40~60%聚乙烯PE、40~60%聚丙烯PP和0~20%填料(CaCO3和/或TiO2)、或者50~85%聚丙烯PP和15~50%无机填料(CaCO3和/或TiO2)。
所述第二表面层2的原料可以为聚丙烯PP PP或聚乙烯PE,或者与第一表面层1的原料相同。
芯层3的原料可以为聚丙烯PP和无机/有机发泡材料,无机发泡材料为10~50%的CaCO3,有机发泡材料为8~30%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树脂,优选的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树脂及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各层的原料组成仅是示例性的,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五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依次包括第一表面层1、第一次表面层4、芯层3、第二次表面层5和第二表面层2,所述芯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次表面层4和所述第二次表面层5之间,所述第一次表面层4设置在芯层3与第一表面层1之间,所述第二次表面层5设置在芯层与第二表面层2之间。
所述第一次表面层4和第二次表面层5的厚度分别为3~15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在芯层3与第一表面层1和第二表面层2之间分别增设了第一次表面层4和第二次表面层5。由于增加了次表面层4、5,所以增加了合成纸的芯层外的表面层整体厚度,能够适当减少第一表面层、第二表面层的厚度,更利于控制第一表面层的表面粗糙度,同时增加了合成纸的层间附着力,为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提供了功能层,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也可以在次表面层4、5中加入抗静电材料和爽滑剂,调整产品参数,扩展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多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热塑性树脂层的原料组成。例如,第二实施例中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第一表面层1、第二表面层2和芯层3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原料组成,而第一次表面层4和第二次表面层5可以具有与芯层3相同的原料组成。
以下,对上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制作方法进行示例性简要说明。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挤出步骤:将TPU物料离型纸的多层结构中的各层原料经40~100℃干燥后均匀搅拌,搅拌后的各层原料分别由各自的挤出机在220~300℃的工作温度下,按照层叠结构挤出到T型模头的层叠设置的多个流道中,共挤成型构成多层组合物,通过T型模头流出。
对于制造第一实施例的TPU物料离型纸,T型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三个流道,搅拌后的第一表面层1的原料进入T型模头的上流道,搅拌后的第二表面层2的原料进入T型模头的下流道,搅拌后的芯层3的原料进入T型模头的中流道,共挤成型构成三层组合物,通过T型模头流出。
对于制造第二实施例的TPU物料离型纸,T型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五个流道,搅拌后的第一表面层1、第一次表面层4、芯层3、第二次表面层5和第二表面层2的原料依次进入T型模头的由上至下的五个流道,共挤成型构成五层组合物,通过T型模头流出。
冷却步骤:来自T型模头的组合物贴敷到第一冷却辊表面,随着第一冷却辊的转动浸入第一冷却辊下侧的冷却水槽中。所述第一冷却辊中有冷却介质循环通路,冷却水槽中也有冷却水循环,冷却辊的工作温度为15~60℃,冷却水槽的工作温度为18~70℃。由此,对来自T型模头的组合物进行快速冷却,形成组合物叠片,温度在60~120℃之间。这样的快速降温使得组合物结晶小,数量多,相对软,便于拉伸,透明度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让自T型模头的组合物紧密的贴合到第一冷却辊表面,可以在与来自T型模头的组合物挤出到第一冷却辊表面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气刀,气刀中释放具有一定压力(5~12MPa)的气流,所述气流施加到与第一冷却辊表面开始接触的组合物叠片背侧,将组合物叠片与第一冷却辊之间的空气赶出,使得组合物叠片紧密的贴合在第一冷却辊表面,同时还能对组合物起到降温的作用。
纵拉步骤:通过在组合物叠片前进方向上顺序设置多个预热辊对冷却后的厚片进行预热,预热辊由热油进行循环加热,预热温度为120~150℃,在组合物叠片前进方向上预热辊的温度逐步递增,使得热量能够逐步向组合物叠片内部渗透。预热后的组合物叠片由多个行进方向上的拉伸辊依靠转速差进行拉伸,纵向拉伸区的工作温度为100~140℃。在120~160℃的条件下对纵向拉伸后的组合物叠片进行定型,进行二次结晶,消除组合物叠片的内应力。
经过纵拉步骤,组合物叠片被纵向拉伸3~6倍。
横拉步骤:在热交换器的150~180℃的工作温度下预热纵拉后的组合物叠片,在组合物叠片前进方向上热交换器的温度逐步递减,组合物叠片放热。例如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在组合物叠片两侧边上,对预热后的组合物叠片进行横向牵拉,横向拉伸区的工作温度为130~170℃。在150~180℃的条件下对横向拉伸后的组合物叠片进行定型,进行二次结晶,消除组合物叠片的内应力。对定型后的组合物叠片风冷冷却到30~60℃。
经过横拉步骤,组合物叠片被横向拉伸4~12倍,形成薄膜。
牵引收卷步骤:双向拉伸后的薄膜由第二冷却辊冷却到40℃以下,由牵引装置卷绕收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二表面层和芯层,所述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层和所述第二表面层之间;所述第一表面层为TPU物料的承接面,第一表面层为哑光层,厚度为5~30微米,粗糙度为0.35~2.5微米;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整体厚度为60~300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三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二表面层和芯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具有五层热塑性树脂叠加复合结构,依次包括第一表面层、第一次表面层、芯层、第二次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所述第一次表面层设置在芯层与第一表面层之间,所述第二次表面层设置在芯层与第二表面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表面层和第二次表面层的厚度分别为3~15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层为哑光层,厚度为5~30微米,粗糙度为1.0~1.8微米。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为发泡层,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密度为0.60~0.85g/cm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密度为0.60~0.75g/cm3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第一表面层的粗糙度为0.65~1.25微米。
9.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的整体厚度为68~180微米。
10.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层和/或第二表面层是发泡层。
CN201822211863.X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6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1863.XU CN209336219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1863.XU CN209336219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6219U true CN209336219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186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6219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6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9487B2 (ja) 合成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合成紙
US6403005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igh doi/high gloss multifunctional thermoplastic film
CA2532842C (en) Multilayer polymer 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US8865038B2 (en) Double-sided slip-resistant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201958B2 (en) Polymer foam plank with densified sk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densified skin on a foam plank
CN102719200B (zh) 一种高挺高强热封性能压纹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100112335A1 (en) Laminated film or sheet having a foamed resin lay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3873736A1 (en) Foamed sheet comprising tpe and the products resulting therefrom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2285186B (zh) 一种全环保气密型tpu涂覆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US9028732B2 (en) Self-adhered single-sided slip-resistant material
CN110049862B (zh) 包括多层膜的制品
CN209336219U (zh) 一种共挤双向拉伸的tpu物料离型纸
KR101242227B1 (ko) 폴리올레핀계 연신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폴리올레핀계 연신 필름
CN101298183A (zh) 一种三层塑料共挤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CN109397916B (zh) 一种抗暴筋抗皱印刷膜及其制备方法
US7074289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laminating materials
CN114148065B (zh) 一种阻湿双拉聚丙烯珍珠标签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99462B (zh) 一种微发泡聚乙烯仿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3580A (zh)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胶带膜
CN207375990U (zh) 一种新型环保预涂膜
CN110757926A (zh) 一种合成纸
CN116278267B (zh) 一种bope无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热复合片材
CN109835612A (zh) 一种包装结构和包装方法
CN102862353B (zh) 一种合成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11898A (zh) 一种冷裱复合膜用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冷裱复合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