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4528U -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4528U
CN209324528U CN201822013082.XU CN201822013082U CN209324528U CN 209324528 U CN209324528 U CN 209324528U CN 201822013082 U CN201822013082 U CN 201822013082U CN 209324528 U CN209324528 U CN 209324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er
gas turbine
control module
pipeline
combus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30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ngxu Tengfeng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 Yue Teng Wi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 Yue Teng Wi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To Yue Teng Wi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30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4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4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4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包括: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第三点火装置、控制模块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燃气轮机的油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对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燃气轮机启动时燃油雾化须配套气泵的缺点,减少了燃气轮机体积和重量,避免了对大功率电源的需求,提高了燃气轮机小型化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作为高科技的载体,燃气轮机代表了多理论学科和多工程领域发展的综合水平,是21世纪的先导技术。发展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的燃气轮机产业,是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燃气轮机整个启动过程是指转子由静止状态逐步加速至额定转速、负荷由零逐渐增至额定值或某一预定值的过程。在燃气轮机正常运转时,燃油雾化由高温高压气体来实现,但在燃气轮机启动时,燃气轮机自身无法提供高温高压气体,就需要提供一个外置的气泵来实现燃油雾化这一功能。外置气泵的体积较大,同时对电源的要求较高,这就限制了配套气泵的燃气轮机的应用场合,无法实现燃气轮机的小型化,尤其是限制了燃气轮机在车用方面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第三点火装置对燃气轮机进行三步式启动,克服了燃气轮机启动时燃油雾化必须配套有气泵的缺点,极大地减少了燃气轮机的整体体积和重量,同时也避免了气泵工作时对大功率电源的需求,提高了燃气轮机的小型化水平,拓宽了燃气轮机的应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燃气轮机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压气机、透平、设置于所述压气机和所述透平之间的燃烧室,所述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包括: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第三点火装置、控制模块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燃气轮机的油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对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设置于所述燃烧室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和/或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转速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信号或所述转速检测装置的转速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点火装置为电加热装置,其包括第一供油器件、第一加热器件和第一加热管路,所述第一加热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管路中,所述第一加热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供油器件一端通过第一输油管路与所述燃气轮机油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加热管路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的腔体内部;和/或所述第二点火装置为蒸发管加热装置,其包括第二供油器件和第二加热管路,所述第二供油器件一端通过第二输油管路与所述燃气轮机油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内,所述第二加热管路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内,另一端与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连接;和/或所述第三点火装置为气动雾化喷嘴,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供油器件,所述第三供油器件的一端通过第三输油管路连接所述燃气轮机油路,并同时连接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所述第三供油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点火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一点火装置的液态燃料输送量;和/或所述第二点火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管路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二点火装置的液态燃料输送量;和/或所述第三点火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输油管路上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三阀门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三点火装置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控陶瓷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均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和第三点火装置对燃气轮机进行三步式启动,克服了燃气轮机启动时燃油雾化必须配套有气泵的缺点,极大地减少了燃气轮机的整体体积和重量,同时也避免了气泵工作时对大功率电源的需求,提高了燃气轮机的小型化水平,拓宽了燃气轮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点火装置的燃气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第一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第二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第三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转轴,2、燃烧室,3、第一点火装置,31、第一供油器件,32、第一加热器件,33、第一加热管路,4、第二点火装置,41、第二供油器件,42、第二加热管路,43、第二输油管路,5、第三点火装置,51、第三供油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点火装置的燃气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第一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第二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第三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中,燃气轮机包括通过转轴1连接的压气机、透平、设置于压气机和透平之间的燃烧室2,该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包括: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第三点火装置5、控制模块以及检测装置;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分别设置于燃烧室2的侧壁,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燃气轮机的油路连接,控制模块与检测装置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对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进行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均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
检测装置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设置于燃烧室2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和/或设置于转轴1的转速检测装置;控制模块接收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信号或转速检测装置的转速信号,分别控制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开启或关闭。
温度检测装置同时连接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
转速检测装置同时连接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
控制模块一端连接温度检测装置或者转速检测装置,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对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进行切换;或控制模块根据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转轴1的转速对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和第三点火装置5进行切换。
第一点火装置3为电加热装置,其包括第一供油器件31、第一加热器件32和第一加热管路33,第一加热器件32设置于第一加热管路33中,第一加热器件32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供油器件31一端通过第一输油管路与燃气轮机油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加热管路33相连,第一加热管路33一端延伸至燃烧室2的腔体内部。
可选的,电加热装置为电控陶瓷加热器。陶瓷加热器是一种高效率且热量分布均匀的加热器,热导性极佳,可确保加热器的加热面温度均匀。常用的陶瓷加热器分两种:PTC陶瓷发热体和MCH陶瓷发热体,统称为“陶瓷发热元件”。PTC陶瓷发热体是热敏电阻,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MCH陶瓷发热体使用氧化铝陶瓷,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节能陶瓷发热元件,内置电热丝,相比于PTC陶瓷发热体,具有相同加热效果情况下节约20%-30%电能的优点。具体可根据燃气轮机的使用场合和工况选择合适的加热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出限定。
具体地,第一加热器件32可以为圆柱形。圆柱形第一加热器件32设置于第一加热管路33内,通电加热后其轴向的表面具有相同的温度,对燃油具有良好的加热及雾化作用。
第二点火装置4为蒸发管加热装置,其包括第二供油器件41和第二加热管路42,第二供油器件41一端通过第二输油管路43与燃气轮机油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加热管路42内,第二加热管路42一端延伸至燃烧室2内,另一端与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连接。
第三点火装置5为气动雾化喷嘴,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供油器件51,第三供油器件51的一端通过第三输油管路连接燃气轮机油路,并同时连接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第三供油器件51的另一端延伸至燃烧室2内。
气动雾化喷嘴是一种能够将液体雾化喷出而均匀悬浮于空气中的一种装置,原理为通过内部压力将内部的液体挤压进喷嘴中,喷嘴内部放置一块铁片,高速流动的液体撞击在铁片上,反弹后形成直径15-60微米左右的雾化颗粒,并通过喷嘴出口喷出。喷嘴气动雾化过程主要受四种力的控制,即气动阻力、黏性力、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惯性力,这四种力互相作用,使连续的液体发生分裂、破碎,一般认为喷嘴雾化过程分为射流雾化过程和液膜雾化过程。该气动雾化喷嘴可选用行业内现有的市售产品,也可根据燃烧室的具体结构和工况参数进行定制,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点火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输油管路上的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阀门开度以控制第一点火装置3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第二点火装置4可包括:设置于第二输油管路43上的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二阀门开度以控制第二点火装置4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第三点火装置5可包括:设置于第三输油管路上的第三阀门,第三阀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三阀门开度以控制第三点火装置5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的点火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1和图5,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使用上述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的点火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燃气轮机的点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第一点火装置3,第一点火装置3将进入燃烧室2的液态燃料加热气化并点燃,燃烧产生的燃气推动透平旋转,透平通过转轴1带动压气机工作,燃烧室2内的温度升高到第一预设温度或者转轴1达到第一预定转速;启动第二点火装置4,燃烧室2内的燃气使进入第二点火装置4的液态燃料气化,气化后的燃料与压气机输出的压缩空气混合燃烧,燃烧室2内温度升高到第二预设温度或者转轴1达到第二预定转速;启动第三点火装置5,液态燃料在压气机输出的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流速下雾化,雾化后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室2内燃烧,燃气轮机到达额定转速。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为100℃-300℃;第二预设温度为500℃-1200℃。第一预定转速为燃气轮机的额定转速的0-10%;第二预定转速为燃气轮机的额定转速的30-8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保护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包括: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第三点火装置、控制模块以及检测装置;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和第三点火装置分别设置于燃烧室的侧壁,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和第三点火装置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燃气轮机的油路连接,控制模块与检测装置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对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和第三点火装置进行切换。上述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和第三点火装置对燃气轮机进行三步式启动,克服了燃气轮机启动时燃油雾化必须配套有气泵的缺点,极大地减少了燃气轮机的整体体积和重量,同时也避免了气泵工作时对大功率电源的需求,提高了燃气轮机的小型化水平,拓宽了燃气轮机的应用范围。
同时,控制模块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或者转速数值主动的对第一点火装置、第二点火装置和第三点火装置进行切换,整个点火过程连贯、可靠稳定,不需要人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且结构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6)

1.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燃气轮机包括通过转轴(1)连接的压气机、透平、设置于所述压气机和所述透平之间的燃烧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包括:第一点火装置(3)、第二点火装置(4)、第三点火装置(5)、控制模块以及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分别设置于所述燃烧室(2)的侧壁,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燃气轮机的油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对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设置于所述燃烧室(2)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和/或设置于所述转轴(1)的转速检测装置;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信号或所述转速检测装置的转速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为电加热装置,其包括第一供油器件(31)、第一加热器件(32)和第一加热管路(33),
所述第一加热器件(32)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管路(33)中,所述第一加热器件(32)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油器件(31)一端通过第一输油管路与所述燃气轮机油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管路(33)相连,
所述第一加热管路(33)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2)的腔体内部;
和/或
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为蒸发管加热装置,其包括第二供油器件(41)和第二加热管路(42),
所述第二供油器件(41)一端通过第二输油管路(43)与所述燃气轮机油路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管路(42)内,
所述第二加热管路(42)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2)内,另一端与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连接;
和/或
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为气动雾化喷嘴,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供油器件(51),所述第三供油器件(51)的一端通过第三输油管路连接所述燃气轮机油路,并同时连接所述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出口,所述第三供油器件(5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和/或
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管路(43)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和/或
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输油管路上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三阀门开度以控制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的液态燃料输送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控陶瓷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所述第二点火装置(4)和所述第三点火装置(5)均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
CN201822013082.X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Active CN209324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3082.XU CN209324528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3082.XU CN209324528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4528U true CN209324528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3082.XU Active CN209324528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45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4045A1 (zh) * 2018-12-03 2020-06-11 至玥腾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方法及点火装置
WO2022100089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至玥腾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多燃料冷热电联供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4045A1 (zh) * 2018-12-03 2020-06-11 至玥腾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方法及点火装置
WO2022100089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至玥腾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多燃料冷热电联供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174B (zh) 一种低噪音燃气快速热水器
CN209324528U (zh)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装置
CN206092185U (zh) 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起动和供油系统
CN103133060A (zh) 用于控制涡轮机匣和涡轮转子叶片的叶尖之间间隙的方法
WO2021243949A1 (zh) 一种利用黏性力转换脉冲爆震燃气能量的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CN201874712U (zh) 加热泵油式柴油滤清器
CN109268147A (zh) 一种燃气轮机的点火方法及点火装置
CN201000168Y (zh) 一种环保恒温燃气热水器
CN110645103B (zh) 燃气轮机值班燃气进气量控制系统
WO2023216278A1 (zh) 电能源涡轮发动机
CN203010895U (zh) 一种新型燃气快速恒温热水器
CN214196484U (zh) 一种级间旋转爆震变循环涡轴发动机
CN108453209A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高温高压的锻造炉
CN201331059Y (zh) 新型水煤浆喷枪口调节及自动控制装置
CN109356718B (zh) 带有燃烧室由无级变速器传动压缩机的简单循环发动机
CN20854711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燃油暖风机
CN208817534U (zh) 燃气灶具
CN209743043U (zh) 一种用于小型燃气轮机的多级分段恒压供油装置
RU2501956C1 (ru) Двухконтурный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адиального зазора в турбине двухконтурного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CN208408445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高温高压的锻造炉
CN104712431A (zh) 一种高压火焰水降温气化增压涡轮发动机
JP3763610B2 (ja)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
CN200965230Y (zh) 一种燃烧机节能控制装置
CN217604625U (zh) 一种金刚石微粉一体化烘干混料设备
CN201497244U (zh) 一种液体内能调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04, 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Middle North Third Ring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ECHNOLOGIES' XANADU OF RESONATORY-SOLAR-SYSTEME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5

Address after: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XUNLING TENGFENG AUTOMOTIVE POWE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9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1202a, 12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19, Ronghua Middl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Jin Pu

Address before: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XUNLING TENGFENG AUTOMOTIVE POWE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XUNLING TENGFENG AUTOMOTIVE POWE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1202a, 12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19, Ronghua Middl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Jin P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Yongxu Tengfeng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XUNLING TENGFENG AUTOMOTIVE POWE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4

Address after: Room 104, Room 101, Building 3, Yard A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1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ongxu Tengfeng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Yongxu Tengfeng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