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2800U -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2800U
CN209322800U CN201821844431.6U CN201821844431U CN209322800U CN 209322800 U CN209322800 U CN 209322800U CN 201821844431 U CN201821844431 U CN 201821844431U CN 209322800 U CN209322800 U CN 209322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middle position
cap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44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立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uan Tongchuang (tianj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uan Tongchuang (tianj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uan Tongchuang (tianj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uan Tongchuang (tianj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444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2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2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28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U型循环管,连接管,第一固定板,吸风电机,连接套,扇叶,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喷洒降温箱结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三档开关,排气电机,连接板,连接帽,排气板和尼龙网。本实用新型降温管,固定帽和密封帽的设置,有利于对U型循环管内部的热气进行降温工作;U型循环管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对红焦炉内的热气进行循环降温工作,方便红焦炉内的热气进行循环工作;过滤箱,不锈钢过滤网,收集盒和盒把的设置,有利于收集热气中的灰尘,防止热气中的灰尘影响降温工作;橡胶垫,第二固定板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固定降温管,方便进行降温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焦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炭作为钢铁工业的主要燃料,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而高速增长,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37亿吨,消耗焦炭约3亿吨。焦炭生产过程中,传统湿法冷却,无法回收红焦显热,资源浪费严重,目前采用干熄焦工艺后,每吨焦炭发电量约为130kWh,节能效益显著,但由于采用直落式冷却,余热回收效率较低,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中,红焦冷却装置可以将红焦显热转换为高温惰性气体,是系统的热源转换装置,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槽式干熄焦炉。工艺核心部分为冷却段,若要提高余热回收率,增大产量,则应增加冷却段高度,使红焦充分冷却,同时扩大冷却段直径,提高装置处理能力,但受装置高度及施工安装限制,现有国内槽式干熄焦炉技术指标:最大处理能力250t/h以下,普遍100t/h左右;冷却效果红焦入炉温度1000-1050℃,出炉温度200-250℃;蒸汽产率420-450kg/t焦,效率较低,有待提高。
但是现有的红焦冷却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进行降温,不具备循环功能和不方便收集灰尘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红焦冷却装置存在着不方便进行降温,不具备循环功能和不方便收集灰尘的问题。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包括U型循环管,连接管,第一固定板,吸风电机,连接套,扇叶,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喷洒降温箱结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三档开关,排气电机,连接板,连接帽,排气板和尼龙网,所述的连接管分别焊接在U型循环管的左侧上端和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分别焊接在连接管的内部顶端顶端中间位置和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风电机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的连接套键连接在吸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扇叶分别焊接在连接套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安装在U型循环管的右侧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洒降温箱结构安装在U型循环管的内部底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安装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管的左侧;所述的三档开关螺钉连接在U型循环管的上端右侧;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管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和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气电机螺栓连接在连接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的连接帽键连接在排气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排气板分别焊接在连接帽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尼龙网螺钉连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管的左侧内壁;所述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包括降温管,固定帽,密封帽,橡胶垫,第二固定板和翼形螺栓,所述的固定帽螺纹连接在降温管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帽套接在降温管的上端外壁;所述的橡胶垫胶接在第二固定板的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下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喷洒降温箱结构包括水箱,潜水泵,注水管,橡胶帽,喷洒管和喷头,所述的潜水泵螺栓连接在水箱的左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注水管焊接在水箱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橡胶帽盖接在注水管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喷洒管螺纹连接在潜水泵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喷头螺纹连接在喷洒管的左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包括过滤箱,不锈钢过滤网,拉动杆,把杆,清理块,收集盒和盒把,所述的不锈钢过滤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箱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拉动杆插接在过滤箱的上端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杆焊接在拉动杆的上端;所述的清理块焊接在拉动杆的下端;所述的收集盒插接在过滤箱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盒把螺钉连接在收集盒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垫胶接在降温管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帽采用带有螺纹帽的不锈钢帽;所述的密封帽采用带有内螺纹的铜帽。
优选的,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循环管的正表面右侧上部和下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降温管采用螺旋形铜管。
优选的,所述的喷洒管的右端贯穿水箱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洒管和水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水箱螺栓连接在U型循环管的内部底端右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块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块;所述的清理块设置在不锈钢过滤网的左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箱采用两端无底的不锈钢箱。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箱螺栓连接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管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RA100BM100的吸风电机;所述的三档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SLA7LAY37Y090的三档旋钮开关;所述的排气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YYHS-30的排风电机;所述的潜水泵具体采用型号为QSB-003的潜水泵。
优选的,所述的三档开关分别电性连接吸风电机、排气电机和潜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降温管,固定帽和密封帽的设置,有利于对U型循环管内部的热气进行降温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循环管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对红焦炉内的热气进行循环降温工作,方便红焦炉内的热气进行循环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箱,不锈钢过滤网,收集盒和盒把的设置,有利于收集热气中的灰尘,防止热气中的灰尘影响降温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垫,第二固定板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固定降温管,方便进行降温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箱,潜水泵,喷洒管和喷头的设置,有利于进行红焦降温工作,方便进行降温工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箱,潜水泵,注水管和橡胶帽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水箱的内部落上灰尘影响潜水泵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箱,不锈钢过滤网,拉动杆,把杆和清理块的设置,有利于清理不锈钢过滤网表面的灰尘防止影响降温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箱,收集盒和盒把的设置,有利于清理收集的灰尘,防止收集的灰尘过多影响降温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洒降温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U型循环管;2、连接管;3、第一固定板;4、吸风电机;5、连接套;6、扇叶;7、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1、降温管;72、固定帽;73、密封帽;74、橡胶垫;75、第二固定板;76、翼形螺栓;8、喷洒降温箱结构;81、水箱;82、潜水泵;83、注水管;84、橡胶帽;85、喷洒管;86、喷头;9、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1、过滤箱;92、不锈钢过滤网;93、拉动杆;94、把杆;95、清理块;96、收集盒;97、盒把;10、三档开关;11、排气电机;12、连接板;13、连接帽;14、排气板;15、尼龙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包括U型循环管1,连接管2,第一固定板3,吸风电机4,连接套5,扇叶6,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喷洒降温箱结构8,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三档开关10,排气电机11,连接板12,连接帽13,排气板14和尼龙网15,所述的连接管2分别焊接在U型循环管1的左侧上端和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分别焊接在连接管2的内部顶端顶端中间位置和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风电机4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固定板3之间;所述的连接套5键连接在吸风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扇叶6分别焊接在连接套5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安装在U型循环管1的右侧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洒降温箱结构8安装在U型循环管1的内部底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安装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左侧;所述的三档开关10螺钉连接在U型循环管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连接板12焊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和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气电机11螺栓连接在连接板12和连接板12之间;所述的连接帽13键连接在排气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排气板14分别焊接在连接帽13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尼龙网15螺钉连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左侧内壁;所述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包括降温管71,固定帽72,密封帽73,橡胶垫74,第二固定板75和翼形螺栓76,所述的固定帽72螺纹连接在降温管71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帽73套接在降温管71的上端外壁;所述的橡胶垫74胶接在第二固定板75的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76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75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下部中间位置;使用时,打开密封帽73,向降温管71的内部注入液态氮气,将密封帽73盖接好,将U型循环管1安装在红焦炉的一侧,通过三档开关10控制吸风电机4开始工作,带动连接套5和扇叶6转动,将红焦炉内的热气吸入U型循环管1的内部,通过降温管71为U型循环管1内部的热气进行降温工作,使降温后的热气通过三档开关10控制排气电机11开始工作,带动连接帽13和排气板14开始转动,将降温后的热气吹入红焦炉内对红焦进行降温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喷洒降温箱结构8包括水箱81,潜水泵82,注水管83,橡胶帽84,喷洒管85和喷头86,所述的潜水泵82螺栓连接在水箱81的左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注水管83焊接在水箱8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橡胶帽84盖接在注水管83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喷洒管85螺纹连接在潜水泵82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喷头86螺纹连接在喷洒管85的左端外壁;对红焦进行降温前,打开橡胶帽84,向水箱81内注入适量的清水,通过三档开关10控制潜水泵82开始工作,将水箱81内部的清水通过喷洒管85和喷头86喷洒在红焦的表面,对红焦进行降温工作,方便进行降温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包括过滤箱91,不锈钢过滤网92,拉动杆93,把杆94,清理块95,收集盒96和盒把97,所述的不锈钢过滤网92螺钉连接在过滤箱9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拉动杆93插接在过滤箱91的上端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杆94焊接在拉动杆93的上端;所述的清理块95焊接在拉动杆93的下端;所述的收集盒96插接在过滤箱9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盒把97螺钉连接在收集盒96的右侧中间位置;进行降温时,通过过滤箱91和不锈钢过滤网92过滤吸风电机4吸收的热气,防止热气中的灰尘进入U型循环管1的内部影响降温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抓住盒把97将收集盒96抽出,将收集盒96内收集的灰尘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污染工作环境。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橡胶垫74胶接在降温管7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帽72采用带有螺纹帽的不锈钢帽;所述的密封帽73采用带有内螺纹的铜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翼形螺栓76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循环管1的正表面右侧上部和下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降温管71采用螺旋形铜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喷洒管85的右端贯穿水箱8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洒管85和水箱8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水箱81螺栓连接在U型循环管1的内部底端右侧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块95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块;所述的清理块95设置在不锈钢过滤网92的左侧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箱91采用两端无底的不锈钢箱。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箱91螺栓连接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左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风电机4具体采用型号为RA100BM100的吸风电机;所述的三档开关10具体采用型号为SLA7LAY37Y090的三档旋钮开关;所述的排气电机11具体采用型号为YYHS-30的排风电机;所述的潜水泵82具体采用型号为QSB-003的潜水泵。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三档开关10分别电性连接吸风电机4、排气电机11和潜水泵82。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打开密封帽73,向降温管71的内部注入液态氮气,将密封帽73盖接好,将U型循环管1安装在红焦炉的一侧,通过三档开关10控制吸风电机4开始工作,带动连接套5和扇叶6转动,将红焦炉内的热气吸入U型循环管1的内部,通过降温管71为U型循环管1内部的热气进行降温工作,使降温后的热气通过三档开关10控制排气电机11开始工作,带动连接帽13和排气板14开始转动,将降温后的热气吹入红焦炉内对红焦进行降温工作,对红焦进行降温前,打开橡胶帽84,向水箱81内注入适量的清水,通过三档开关10控制潜水泵82开始工作,将水箱81内部的清水通过喷洒管85和喷头86喷洒在红焦的表面,对红焦进行降温工作,方便进行降温工作,进行降温时,通过过滤箱91和不锈钢过滤网92过滤吸风电机4吸收的热气,防止热气中的灰尘进入U型循环管1的内部影响降温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抓住盒把97将收集盒96抽出,将收集盒96内收集的灰尘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污染工作环境,进而完成降温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包括U型循环管(1),连接管(2),第一固定板(3),吸风电机(4),连接套(5),扇叶(6),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喷洒降温箱结构(8),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三档开关(10),排气电机(11),连接板(12),连接帽(13),排气板(14)和尼龙网(15),所述的连接管(2)分别焊接在U型循环管(1)的左侧上端和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分别焊接在连接管(2)的内部顶端顶端中间位置和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风电机(4)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固定板(3)之间;所述的连接套(5)键连接在吸风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扇叶(6)分别焊接在连接套(5)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安装在U型循环管(1)的右侧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洒降温箱结构(8)安装在U型循环管(1)的内部底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安装在上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左侧;所述的三档开关(10)螺钉连接在U型循环管(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连接板(12)焊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和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气电机(11)螺栓连接在连接板(12)和连接板(12)之间;所述的连接帽(13)键连接在排气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排气板(14)分别焊接在连接帽(13)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尼龙网(15)螺钉连接在下端设置的连接管(2)的左侧内壁;所述的降温固定防护管结构(7)包括降温管(71),固定帽(72),密封帽(73),橡胶垫(74),第二固定板(75)和翼形螺栓(76),所述的固定帽(72)螺纹连接在降温管(71)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帽(73)套接在降温管(71)的上端外壁;所述的橡胶垫(74)胶接在第二固定板(75)的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76)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75)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下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洒降温箱结构(8)包括水箱(81),潜水泵(82),注水管(83),橡胶帽(84),喷洒管(85)和喷头(86),所述的潜水泵(82)螺栓连接在水箱(81)的左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注水管(83)焊接在水箱(8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橡胶帽(84)盖接在注水管(83)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喷洒管(85)螺纹连接在潜水泵(82)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喷头(86)螺纹连接在喷洒管(85)的左端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收集过滤杆结构(9)包括过滤箱(91),不锈钢过滤网(92),拉动杆(93),把杆(94),清理块(95),收集盒(96)和盒把(97),所述的不锈钢过滤网(92)螺钉连接在过滤箱(9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拉动杆(93)插接在过滤箱(91)的上端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杆(94)焊接在拉动杆(93)的上端;所述的清理块(95)焊接在拉动杆(93)的下端;所述的收集盒(96)插接在过滤箱(9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盒把(97)螺钉连接在收集盒(96)的右侧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垫(74)胶接在降温管(7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帽(72)采用带有螺纹帽的不锈钢帽;所述的密封帽(73)采用带有内螺纹的铜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形螺栓(76)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循环管(1)的正表面右侧上部和下部中间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管(71)采用螺旋形铜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洒管(85)的右端贯穿水箱(8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喷洒管(85)和水箱(8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81)螺栓连接在U型循环管(1)的内部底端右侧位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块(95)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块;所述的清理块(95)设置在不锈钢过滤网(92)的左侧下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91)采用两端无底的不锈钢箱。
CN201821844431.6U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2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4431.6U CN209322800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4431.6U CN209322800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2800U true CN209322800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09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443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2800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28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976A (zh) * 2022-03-14 2022-06-14 江苏瑞格高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钢锭压制成钢条用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976A (zh) * 2022-03-14 2022-06-14 江苏瑞格高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钢锭压制成钢条用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6045U (zh) 一种垃圾回收场用垃圾破碎设备
CN209322800U (zh)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效果的红焦冷却装置
CN102350142B (zh) 一种液态渣水淬过程废气收集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N211372464U (zh) 一种防堵型工业烟气余热节能回收装置
CN209872998U (zh) 一种高炉复风使用的撇渣器
CN202343049U (zh) 一种液态渣水淬过程废气收集处理的装置
CN210163387U (zh) 一种熔渣连续气化装置
CN209555143U (zh) 一种便于热能回收的干熄焦除尘装置
CN201607132U (zh) 用于烟尘和酸雾的旋风冷凝器
CN115789613A (zh) 一种具有动态超温预警功能的超超临界锅炉
CN210151137U (zh) 一种新型转炉钢渣环保热泼处理装置
CN103831788A (zh) 一种无尘环保型电锤
CN202087435U (zh) 旋风收尘器
CN208952105U (zh) 一种火化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426784U (zh) 一种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5019904U (zh) 一种铝铸造车间的除尘系统
CN215112523U (zh) 一种电磁超导蒸汽发生器
CN213543290U (zh)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5261510U (zh) 余热锅炉
CN209310578U (zh) 一种烘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1688935U (zh) 一种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除炭装置
CN213348281U (zh) 一种高炉炼铁出铁场除尘装置
CN210761401U (zh) 一种水泥加工设备下料口除尘装置
CN108219861A (zh) 一种粗秸秆燃气净化工艺及其净化装置
CN220853186U (zh) 一种工业窑炉用快速排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