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2873U -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2873U
CN209312873U CN201920077197.7U CN201920077197U CN209312873U CN 209312873 U CN209312873 U CN 209312873U CN 201920077197 U CN201920077197 U CN 201920077197U CN 209312873 U CN209312873 U CN 209312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thium ion
diaphragm
diaphragm base
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71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博裕
沈丹
龚小东
孙祖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OP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OP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OP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OP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71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2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2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2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包括隔膜基层、耐腐蚀层和微孔,所述隔膜基层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耐磨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绝缘层的上端面,所述耐腐蚀层的上端面与隔热层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微孔分别贯穿于隔膜基层、耐磨层、绝缘层、隔热层和耐腐蚀层的内部。该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能够保证切割出的边为平整的,进而便于隔膜基层的使用,且均有良好的耐磨性,进而延长了隔膜基层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进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漏电的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因此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对隔膜基层造成腐蚀,从而延长了隔膜基层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
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上没有设置刻度线,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隔膜在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边不平整的现象,同时耐磨性、绝缘性、隔热和耐腐性不佳,从而降低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上没有设置刻度线,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隔膜在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边不平整的现象,同时耐磨性、绝缘性、隔热和耐腐性不佳,从而降低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包括隔膜基层、耐腐蚀层和微孔,所述隔膜基层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且隔膜基层的底部铺设有耐磨层的顶部,所述耐磨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绝缘层的上端面,且绝缘层的底部铺设有隔热层的顶部,所述耐腐蚀层的上端面与隔热层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微孔分别贯穿于隔膜基层、耐磨层、绝缘层、隔热层和耐腐蚀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刻度线设置有2组,且每组刻度线关于隔膜基层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材质设计为纳米绝缘涂料。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设计为三元乙丙橡胶。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材质设计为无机陶瓷纤维。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的材质设计为氟硅树脂。
优选的,所述微孔在隔膜基层、耐磨层、绝缘层、隔热层和耐腐蚀层上均均匀分布,且微孔与隔膜基层、耐磨层、绝缘层、隔热层和耐腐蚀层均为贯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能够保证切割出的边为平整的,进而便于隔膜基层的使用,且均有良好的耐磨性,进而延长了隔膜基层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进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漏电的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因此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对隔膜基层造成腐蚀,从而延长了隔膜基层的使用寿命;
1、隔膜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因此能够将隔膜基层两侧长度相同的位置同时放置在切割刀上,从而保证了切割出的边为平整的,进而便于隔膜基层的使用;
2、耐磨层的材质为纳米绝缘涂料,由于纳米绝缘涂料硬度和耐磨性能强,从而能够提升隔膜基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且绝缘层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能够提升隔膜基层的绝缘性能,隔热层的材质为无机陶瓷纤维,无机陶瓷纤维具有良好的隔热和电绝缘性能,因此隔热层能够赋予隔膜基层有良好的隔热和绝缘性能,同时能够进一步避免了锂离子电池漏电的现象,同时耐腐蚀层的材质为氟硅树脂,氟硅树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因此能够提升隔膜基层的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膜基层;2、刻度线;3、耐磨层;4、绝缘层;5、隔热层;6、耐腐蚀层;7、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包括隔膜基层1、刻度线2、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耐腐蚀层6和微孔7,隔膜基层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2,且隔膜基层1的底部铺设有耐磨层3的顶部,耐磨层3的下端面设置有绝缘层4的上端面,且绝缘层4的底部铺设有隔热层5的顶部,耐腐蚀层6的上端面与隔热层5的下端面相互连接,微孔7分别贯穿于隔膜基层1、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和耐腐蚀层6的内部;
刻度线2设置有2组,且每组刻度线2关于隔膜基层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保证了隔膜基层1在进行裁剪时,隔膜基层1的两侧均能够对齐,从而保证了裁剪出的边为光滑的,进而便于隔膜基层1的使用;
耐磨层3的材质设计为纳米绝缘涂料,由于纳米绝缘涂料硬度和耐磨性能强,从而能够提升隔膜基层1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而延长了隔膜基层1的使用寿命;
绝缘层4的材质设计为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从而使得隔膜基层1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进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漏电的现象;
隔热层5的材质设计为无机陶瓷纤维,无机陶瓷纤维具有良好的隔热和电绝缘性能,因此隔热层5能够赋予隔膜基层1有良好的隔热和绝缘性能,从而能够减小锂离子电池产生的热量,同时能够进一步避免了锂离子电池漏电的现象;
耐腐蚀层6的材质设计为氟硅树脂,氟硅树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从而氟硅树脂能够赋予隔膜基层1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从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对隔膜基层1造成腐蚀,从而延长了隔膜基层1的使用寿命;
微孔7在隔膜基层1、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和耐腐蚀层6上均均匀分布,且微孔7与隔膜基层1、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和耐腐蚀层6均为贯通连接,保证了低电阻和高离子的电导率,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透过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时,当隔膜基层1需要裁剪成不同长度用于锂离子电池时,由于隔膜基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2,因此能够将隔膜基层1两侧长度相同的位置同时放置在切割刀上,从而保证了切割出的边为平整的,进而便于隔膜基层1的使用,由于耐磨层3的材质为纳米绝缘涂料,因此耐磨层3能够提升隔膜基层1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而延长了隔膜基层1的使用寿命,且绝缘层4的材质设计为三元乙丙橡胶,因此绝缘层4使得隔膜基层1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进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漏电的现象,并且隔热层5的材质设计为无机陶瓷纤维,因此隔热层5能够赋予隔膜基层1有良好的隔热和绝缘性能,同时耐腐蚀层6的材质设计为氟硅树脂,因此耐腐蚀层6能够赋予隔膜基层1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从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对隔膜基层1造成腐蚀,进而延长了隔膜基层1的使用寿命,同时微孔7能够使得锂离子电池内部的锂离子能够在隔膜基层1的内部运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包括隔膜基层(1)、耐腐蚀层(6)和微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基层(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2),且隔膜基层(1)的底部铺设有耐磨层(3)的顶部,所述耐磨层(3)的下端面设置有绝缘层(4)的上端面,且绝缘层(4)的底部铺设有隔热层(5)的顶部,所述耐腐蚀层(6)的上端面与隔热层(5)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微孔(7)分别贯穿于隔膜基层(1)、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和耐腐蚀层(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2)设置有2组,且每组刻度线(2)关于隔膜基层(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的材质设计为纳米绝缘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4)的材质设计为三元乙丙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的材质设计为无机陶瓷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层(6)的材质设计为氟硅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7)在隔膜基层(1)、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和耐腐蚀层(6)上均匀分布,且微孔(7)与隔膜基层(1)、耐磨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和耐腐蚀层(6)均为贯通连接。
CN201920077197.7U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Active CN209312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197.7U CN209312873U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197.7U CN209312873U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2873U true CN209312873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8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7197.7U Active CN209312873U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2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122B (zh) 三维交联网络聚合物凝胶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4272503A (zh) 电化学元件用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20255B (zh) 一种氮磷共掺杂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08087814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9216650A (zh) 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
US10230086B2 (en) Separator
CN108630890A (zh)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多层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1796A (zh)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分隔体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209312873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混涂隔膜
CN111725466A (zh) 一种功能化聚烯烃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6931653U (zh) 一种固态薄膜电池结构
CN109509881A (zh) 一种圆柱高容量低温锂离子电池
CN116344739B (zh) 一种硅基负极极片及其应用
CN210692371U (zh) 全固态电容电芯、叠层电容电芯和复合电容电芯
CN206602143U (zh) 一种电池正负极装配结构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CN210167266U (zh) 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导电型复合电极材料
CN109698320A (zh) 锂电池正极片、卷绕品和卷绕式锂电池
CN109888150A (zh) 锂电池隔膜、卷绕品和卷绕式锂电池
CN210167437U (zh) 全固态电池的导电型复合电极负极材料
CN208986127U (zh) 多碳电池结构
CN21160526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CN208580814U (zh) 一种新型绝缘电池薄膜
CN209401717U (zh) 锂电池隔膜、卷绕品和卷绕式锂电池
CN209389134U (zh) 锂电池正极片、卷绕品和卷绕式锂电池
CN205944205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