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4082U -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4082U
CN209304082U CN201920003750.2U CN201920003750U CN209304082U CN 209304082 U CN209304082 U CN 209304082U CN 201920003750 U CN201920003750 U CN 201920003750U CN 209304082 U CN209304082 U CN 209304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ixed
linear motor
gantry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37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茂斌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Yue Pu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Yue Pu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Yue Pu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Yue Pu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37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4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4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4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包括一个平台、两个第一支承铁、一个左导轨块和一个右导轨块,平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铁,两个第一支承铁的顶端分别固定设有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向机构和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该龙门组件的结构为H型结构,通过采用有铁芯直线电机结构,满足客户对龙门架构大推力、高加速度和高刚性的需求,通过采用防齿槽效应的有铁芯直线电机结构,有效降低,齿槽效应,低顿力,通过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定子,配合光栅尺和光栅尺读数头,在运行龙门移动时,实现运行数据的闭环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具体为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背景技术
龙门是属于数控机床的一部分,它的部件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床身,床身为加厚壁,内部加强筋结构以及采用特大体积的高级铸铁制成;第二部分为立柱,龙门立柱是根据有限元结构分析而设计,采用高级铸铁GG-30,并经过消除内应力处理。第三部分为横和梁鞍座,龙门的横梁和鞍座都采用高级铸铁。横梁上开有两条宽跨距(两硬轨间距1068mm)的导轨,同时宽尺寸的鞍座保证滑轨的整体刚性,使其满足高强力切削。
目前,龙门组件的性能不能满足客户对大推力,高加速度,低顿力,高刚性的要求,并且在运行龙门组件时,无法实现运行数据的闭环控制。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包括一个平台、两个第一支承铁、一个左导轨块和一个右导轨块,所述平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铁,两个所述第一支承铁的顶端分别固定设有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所述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向机构和检测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直线电机定子,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两个限位块支架分别与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滑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定子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一边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两个所述限位块支架通过第三限位块分别与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滑动连接,所述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外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条,所述右导轨块上的定位条固定设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设有行程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一个直线电机动子和两个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设置在限位块支架一边侧的两端,所述直线电机动子设置在直线电机定子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电机动子通过第三支架与直线电机定子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动子上的固定设有第二支承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光栅尺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第二支架的底端,所述第一光栅尺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电机动子上固定设有第二光栅尺支架,所述第二光栅尺支架和第一光栅尺支架上均固定设有光栅尺读数头,所述右导轨块的内侧和第二支架一边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光栅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龙门同动型模组,该龙门组件的结构为H型结构,通过采用有铁芯直线电机结构,满足客户对龙门架构大推力、高加速度和高刚性的需求,通过采用防齿槽效应的有铁芯直线电机结构,有效降低,齿槽效应,低顿力,通过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定子,配合光栅尺和光栅尺读数头,在运行龙门移动时,实现运行数据的闭环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平台;2、第一支承铁;3、左导轨块;4、右导轨块;5、第一导向机构;501、第二支架;502、直线电机定子;503、限位块支架;504、左端盖;505、右端盖;506、第三限位块;507、第二限位块;508、定位条;509、传感器支架;5010、行程开关;6、第二导向机构;601、直线电机动子;602、第一限位块;603、第三支架;604、第二支承铁;7、检测机构;701、第一支架;702、第一光栅尺支架;703、第二光栅尺支架;704、光栅尺读数头;705、光栅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包括一个平台1、两个第一支承铁2、一个左导轨块3和一个右导轨块4,平台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铁2,两个第一支承铁2的顶端分别固定设有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5,第一导向机构5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向机构6和检测机构7。
其中,第一导向机构5包括第二支架501和直线电机定子502,第二支架501通过两个限位块支架503分别与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滑动连接,直线电机定子502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501的一边侧;第二支架50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端盖504和右端盖505,两个限位块支架503通过第三限位块506分别与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滑动连接,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块507;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外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条508,右导轨块4上的定位条508固定设有传感器支架509,传感器支架509固定设有行程开关5010,通过第一支承铁2,配合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借助外界电机,使得第二支架501在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上滑动,通过定位条508和第三限位块506,配合行程开关5010,当第二支架501滑动时,在第三限位块506的作用下,防止第二支架501滑出,同时第二支架501滑至与行程开关5010相接触时,行程开关5010将信号传递外界电机,外界电机进而使得第二支架501反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二支架501在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之间来回滑动。
其中,第二导向机构6包括一个直线电机动子601和两个第一限位块602,两个第一限位块602固定设置在限位块支架503一边侧的两端,直线电机动子601设置在直线电机定子502上;直线电机动子601通过第三支架603与直线电机定子502连接,直线电机动子601上的固定设有第二支承铁604,通过直线电机定子502,使得直线电机动子601在第二支架501上来回的滑动,通过第一限位块602,防止直线电机动子601滑出,通过第二支承铁604,可以将需要移动的物件固定在第二支承铁604。
其中,检测机构7包括第一支架701和第一光栅尺支架702,第一支架701固定第二支架501的底端,第一光栅尺支架702固定在第一支架701上;直线电机动子601上固定设有第二光栅尺支架703,第二光栅尺支架703和第一光栅尺支架702上均固定设有光栅尺读数头704,右导轨块4的内侧和第二支架501一边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光栅尺705,通过第二支承铁604,可以将需要移动的物件固定在第二支承铁604,随着第二支架501和直线电机动子601的来回滑动,通过光栅尺读数头704,配合光栅尺705,可以对第二支承铁604上物件X轴和Y轴的移动。
工作时,通过第一支承铁2,配合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借助外界电机,使得第二支架501在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上滑动,通过定位条508和第三限位块506,配合行程开关5010,当第二支架501滑动时,在第三限位块506的作用下,防止第二支架501滑出,同时第二支架501滑至与行程开关5010相接触时,行程开关5010将信号传递给外界电机,外界电机进而使得第二支架501反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二支架501在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之间来回滑动,通过直线电机定子502,使得直线电机动子601在第二支架501上来回的滑动,通过第一限位块602,防止直线电机动子601滑出,通过第二支承铁604,可以将需要移动的物件固定在第二支承铁604,随着第二支架501和直线电机动子601的来回滑动,通过光栅尺读数头704,配合光栅尺705,可以对第二支承铁604上物件X轴和Y轴的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包括一个平台(1)、两个第一支承铁(2)、一个左导轨块(3)和一个右导轨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铁(2),两个所述第一支承铁(2)的顶端分别固定设有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所述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5),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向机构(6)和检测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包括第二支架(501)和直线电机定子(502),所述第二支架(501)通过两个限位块支架(503)分别与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滑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定子(502)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501)的一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0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端盖(504)和右端盖(505),两个所述限位块支架(503)通过第三限位块(506)分别与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滑动连接,所述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块(5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轨块(3)和右导轨块(4)外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条(508),所述右导轨块(4)上的定位条(508)固定设有传感器支架(509),所述传感器支架(509)固定设有行程开关(50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6)包括一个直线电机动子(601)和两个第一限位块(60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602)固定设置在限位块支架(503)一边侧的两端,所述直线电机动子(601)设置在直线电机定子(5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动子(601)通过第三支架(603)与直线电机定子(502)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动子(601)上的固定设有第二支承铁(6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第一支架(701)和第一光栅尺支架(702),所述第一支架(701)固定第二支架(501)的底端,所述第一光栅尺支架(702)固定在第一支架(7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动子(601)上固定设有第二光栅尺支架(703),所述第二光栅尺支架(703)和第一光栅尺支架(702)上均固定设有光栅尺读数头(704),所述右导轨块(4)的内侧和第二支架(501)一边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光栅尺(705)。
CN201920003750.2U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Active CN209304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3750.2U CN209304082U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3750.2U CN209304082U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4082U true CN209304082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8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3750.2U Active CN209304082U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4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4017U (zh) 五轴数控机床
CN205343833U (zh) 一种新型大尺寸3d打印机
CN201841376U (zh) 波纹管内径自动焊接工作台
CN203109593U (zh) 一种夹心式龙门数控镗铣床
CN201042815Y (zh) 海棉切割机
CN209304082U (zh) 一种龙门同动型模组
CN202479698U (zh) 激光切割机偏置平面运动工作台
CN201091961Y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207534987U (zh) 一种板材开料机的四主轴机头部件
CN209313688U (zh) 一种初级永磁直线电机龙门平台
CN212634478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铁轨切割装置
CN209850344U (zh) 一种加工中心横梁
CN203437713U (zh) 一种适用于强力切削的立柱升降式铣床
CN203031569U (zh) 一种直线电机平移台
CN209021445U (zh) 百叶窗叶片的激光切割机
CN209453225U (zh) 一种数控机械手臂
CN215861582U (zh) 一种超长加辅助滑台的直线模组
CN203109610U (zh) 定梁龙门高速数控雕铣机横梁溜板及防护罩
CN218984033U (zh) 一种新型机头打刀结构
CN217017541U (zh) 一种固定轨迹移动机构
CN212634980U (zh) 一种数控机床龙门结构
CN215787582U (zh) 一种运行平稳、切割精度高的激光切割机
CN202062221U (zh) 数控钻铣床的横梁传动结构
CN210908562U (zh) 一种激光切割用高精度限位导轨
CN212734418U (zh) 一种龙门框架式移动剪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