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3172U - 地下室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3172U
CN209293172U CN201821769322.2U CN201821769322U CN209293172U CN 209293172 U CN209293172 U CN 209293172U CN 201821769322 U CN201821769322 U CN 201821769322U CN 209293172 U CN209293172 U CN 209293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several
bottom plate
wallboard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93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7693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3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3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3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包括:若干墙板件、若干墙角件、若干门框件和若干顶板件,若干所述墙板件与若干所述墙角件共同围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墙体,所述门框件设于任意相邻的所述墙板件之间或任意相邻的所述墙板件与所述墙角件之间,若干所述顶板件依次排列连接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顶板,在所述地下室的底部浇注混凝土层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地板,上述地下室施工难度小、施工周期短且造价低。

Description

地下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日益紧张,为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得到重视。
传统的地下建筑中大量的建筑节点需要现浇方式建造而成,导致传统的地下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且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地下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且造价高的技术问题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它施工难度小、施工周期短且造价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所述的地下室包括:若干墙板件、若干墙角件、若干门框件和若干顶板件,若干所述墙板件与若干所述墙角件共同围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墙体,所述门框件设于任意相邻的所述墙板件之间或任意相邻的所述墙板件与所述墙角件之间,若干所述顶板件依次排列连接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顶板,在所述地下室的底部浇注混凝土层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地板。
上述地下室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墙板件、墙角件、门框件和顶板件均为预制件,上述地下室的墙体由若干墙板件与若干墙角件共同围接形成,地下室的顶板由若干顶板件依次排列后相邻的顶板件固定连接形成,地下室的地板通过现浇形成,上述地下室通过模块装配的方式建成,施工难度小,且施工周期短,同时,上述墙板件、墙角件、门框件和顶板件均可批量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上述地下室造价较低。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墙板件包括第一底板,所述墙角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被所述混凝土层覆盖以将所述墙板件和所述墙角件固定。若干墙板件与若干墙角件共同围接形成地下室的墙体后,在地下室的底部浇注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压紧固定,加强了墙体的整体性,从而使地下室更加牢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墙板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竖板,所述墙角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底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呈三棱柱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开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方形开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框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向地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地下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墙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墙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门框件的结构示意图。
10、墙板件,11、第一底板,12、第一竖板,13、第一加强筋,14、第一开口,20、墙角件,21、第二底板,22、第二竖板,23、第二加强筋,24、第二开口,30、门框件,31、第一框架,32、第二框架,40、顶板件,5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包括:若干墙板件10、若干墙角件20、若干门框件30和若干顶板件40。墙板件10设于相邻两墙角件20之间,墙板件10可根据地下室的不同尺寸设置不同数量;墙角件20可根据地下室的不同形状锐角件、直角件、钝角件或圆弧件,若干墙板件10与若干墙角件20共同围接形成地下室的墙体,例如,请参见图1,图1中示出的地下室呈长方形结构,则墙角件20为直角件。门框件30设于任意相邻的墙板件10之间或任意相邻的墙板件10与墙角件20之间,门框件30可根据地下室的实际需要的门道数量设置多个,例如,请参见图1,图1中示出了两个门框件30,且两门框件30分别设于地下室的相对两墙体中,并位于相邻两墙体件之间。若干顶板件40依次排列连接以形成地下室的顶板,该顶板安装在该墙体的顶部。在地下室的底部浇注混凝土层50以形成地下室的地板。
传统的地下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大量建筑节点需要通过现浇方式完成,但在地下进行现浇难度较大,建造周期较长,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导致造价升高。与传统的地下建筑相比,上述墙板件10、墙角件20、门框件30和顶板件40均为预制件,上述地下室的墙体由若干墙板件10与若干墙角件20共同围接形成,地下室的顶板由若干顶板件40依次排列后相邻的顶板件40固定连接形成,地下室的地板通过现浇形成,上述地下室通过模块装配的方式建成,施工难度小,且施工周期短,同时,上述墙板件10、墙角件20、门框件30和顶板件40均可批量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上述地下室造价较低。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墙板件10包括第一底板11,墙角件20包括第二底板21,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21均被混凝土层50覆盖以将墙板件10和墙角件20固定。若干墙板件10与若干墙角件20共同围接形成地下室的墙体后,在地下室的底部浇注混凝土层50,混凝土层50将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21压紧固定,加强了墙体的整体性,从而使地下室更加牢固。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3,墙板件10包括固定在第一底板11上的第一竖板12,墙角件20包括固定在第二底板21上的第二竖板22,第一竖板12与第一底板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13,第二竖板22与第二底板2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23。优选地,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23均呈直角三棱柱结构。第一加强筋13加强了第一竖板12和第一底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同理,第二加强筋23加强了第二竖板22和第二底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23均设为直角三菱柱结构,第一加强筋13的一直角面与第一竖板12贴合,第一加强筋13的另一直角面与第一底板11贴合,第二加强筋23的一直角面与第二竖板22贴合,第二加强筋23的另一直角面与第二底板21贴合,上述设置可进一步加强第一竖板12和第一底板11之间、第二竖板22和第二底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墙板件10和墙角件20的强度更高,地下室更加牢固。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3,第一竖板12上设有第一开口14,第二竖板22上设有第二开口24。优选地,第一开口14和第二开口24均为方形开口。以单个地下室为一单元,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多个地下室进行拼装,而上述第一开口14和第二开口24可见各个地下室连通,同时,第一开口14和第二开口24的设置也可分别起到降低墙板件10和墙角件20重量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门框件30包括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第一框架31与第二框架32相向地固定连接。将门框件30分拆为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可更加便于运输,缩短地下室的建造周期,同时降低运输成本,使地下室的造价进一步降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包括:若干墙板件、若干墙角件、若干门框件和若干顶板件,若干所述墙板件与若干所述墙角件共同围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墙体,所述门框件设于任意相邻的所述墙板件之间或任意相邻的所述墙板件与所述墙角件之间,若干所述顶板件依次排列连接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顶板,在所述地下室的底部浇注混凝土层以形成所述地下室的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件包括第一底板,所述墙角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被所述混凝土层覆盖以将所述墙板件和所述墙角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竖板,所述墙角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底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呈三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方形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向地固定连接。
CN201821769322.2U 2018-10-30 2018-10-30 地下室 Active CN209293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322.2U CN209293172U (zh) 2018-10-30 2018-10-30 地下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322.2U CN209293172U (zh) 2018-10-30 2018-10-30 地下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3172U true CN209293172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9322.2U Active CN209293172U (zh) 2018-10-30 2018-10-30 地下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31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304A (zh) * 2020-07-31 2020-10-27 周玉龙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整体下沉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304A (zh) * 2020-07-31 2020-10-27 周玉龙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整体下沉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9092U (zh) 半装配式轻钢—泡沫混凝土组合墙体
CN206971471U (zh) 一种间隔钢管与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系统
CN209293172U (zh) 地下室
CN114197715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楼板及其连接结构
CN106431166A (zh) 轻质隔墙体
CN108797790A (zh) 一种插接式装配工房及建筑方法
CN206279621U (zh) 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
CN109779033B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74488A (zh) 一种轻钢轻混空腔网模快建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17983A (zh) 一种节能抗震墙
CN207959529U (zh) 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
CN108951971B (zh) 钢结构剪力墙
CN20926095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大板套件
CN206016008U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06752762U (zh) 一种高效灌注的环保墙体
CN207959528U (zh) 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
CN207003788U (zh) 一种装配式横孔砌块
CN206091358U (zh) 一种采用秸秆草砖对农村住宅进行加层的结构
CN207032535U (zh) 一种保温轻质墙板组合结构
CN104594645B (zh) 墙体面板固定架的施工方法
CN207846673U (zh) 用于装配式房屋的预制十字连接件
CN110397214A (zh) 一种建筑墙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6359429U (zh) 轻质隔墙体
CN108691372A (zh) 一种高效灌注的环保墙体及其建造方法
CN206090818U (zh)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