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2432U - 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82432U CN209282432U CN201822188559.8U CN201822188559U CN209282432U CN 209282432 U CN209282432 U CN 209282432U CN 201822188559 U CN201822188559 U CN 201822188559U CN 209282432 U CN209282432 U CN 209282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on
- copper sheet
- inner conductor
- plate
- clamp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包括顶层铜板、安装孔和焊点,所述顶层铜板的下端面与第一连接外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外板相互连接,且第二连接外板固定在底层铜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外板、第一连接内板、第二连接内板和第二连接外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安装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内侧安装有内导体本体,且内导体本体贯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并且内导体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焊点。该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中的内导体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并且连接点个数大大减少,稳定性增加,避免了传统经常出现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背景技术
内导体是一种将板与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的组成部分,板对板连接器的内导体必须保证与板上触点接触良好的同时尽量减少自身长度与重量,适应震动与高温的工作环境。
传统的板与板之间连接主要采用毛纽扣连接方式,这种内导体下的连接方案主要包括仅毛纽扣模式、毛纽扣加绝缘体模式、毛纽扣加绝缘体加固定帽模式和毛纽扣加绝缘体与导体模式这四种连接方案,由于毛纽扣本身是由一根金属丝不规则缠绕而成,导致其成品无法保证一致性,彼此之间存在性能差异,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时,容易产生与触点接触不良的问题,采用毛纽扣的连接方案时,连接点之间距离较小更加密集,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彼此之间会互相影响,影响连接性能,毛纽扣本身的长度与绝缘体、固定帽的使用,使这种连接方式的长度受到限制,无法进一步缩小。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易接触不良,连接点会相互影响,长度固定无法缩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包括顶层铜板、安装孔和焊点,所述顶层铜板的下端面与第一连接外板相互连接,且第一连接外板的下端面与第一夹板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夹板与第一连接内板的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内板固定在中层铜板的上端面,且中层铜板的下端面与第二连接内板,并且第二连接内板的下端面与第二夹板的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外板相互连接,且第二连接外板固定在底层铜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外板、第一连接内板、第二连接内板和第二连接外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安装有外包层,并且外包层贯穿中层铜板,所述外包层内侧安装有内导体本体,且内导体本体贯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并且内导体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焊点。
优选的,所述顶层铜板、中层铜板和底层铜板均为接地铜板,且顶层铜板、中层铜板和底层铜板的厚度为1mm-1.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外板、第一连接内板、第二连接内板和第二连接外板均为双面覆铜板,且第一连接外板、第一连接内板、第二连接内板和第二连接外板均过孔接地,并且第一连接外板、第一连接内板、第二连接内板和第二连接外板的厚度均为0.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厚度均为0.127mm,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为双面覆铜板,并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面微带一面过孔接地。
优选的,所述外包层的材质为PTFE,且外包层的高度小于内导体本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本体由小接触帽、大接触帽和弹簧组成,且小接触帽的底端与大接触帽的内壁相互连接,并且小接触帽和大接触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端焊接在小接触帽的内侧顶部,同时弹簧的底端焊接在大接触帽的内侧底部,并且小接触帽与大接触帽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中的内导体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并且连接点个数大大减少,稳定性增加,避免了传统经常出现的接触不良的问题;
1.顶层铜板、中层铜板和底层铜板为装置整体提供了稳定的安装基础,使外包层受到的外力大大减小,增加了装置整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外包层受力过大而受损的情况出现,以此减小连接点的设置密度,有效避免了连接点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出现;
2.小接触帽、大接触帽、弹簧和焊点相互配合工作,使得内导体本体的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并且通过焊点进行焊接连接,保证了连接点的稳定性,避免了接触不良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包层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导体本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层铜板;2、第一连接外板;3、第一夹板;4、第一连接内板;5、中层铜板;6、第二连接内板;7、第二夹板;8、第二连接外板;9、底层铜板;10、安装孔;11、外包层;12、内导体本体;1201、小接触帽;1202、大接触帽;1203、弹簧;13、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包括顶层铜板1、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夹板3、第一连接内板4、中层铜板5、第二连接内板6、第二夹板7、第二连接外板8、底层铜板9、安装孔10、外包层11、内导体本体12和焊点13,顶层铜板1的下端面与第一连接外板2相互连接,且第一连接外板2的下端面与第一夹板3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夹板3与第一连接内板4的上端面相互连接,第一连接内板4固定在中层铜板5的上端面,且中层铜板5的下端面与第二连接内板6,并且第二连接内板6的下端面与第二夹板7的上端面相互连接,第二夹板7与第二连接外板8相互连接,且第二连接外板8固定在底层铜板9上,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0,且安装孔10内安装有外包层11,并且外包层11贯穿中层铜板5,外包层11内侧安装有内导体本体12,且内导体本体12贯穿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并且内导体本体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焊点13。
本例中顶层铜板1、中层铜板5和底层铜板9均为接地铜板,且顶层铜板1、中层铜板5和底层铜板9的厚度为1mm-1.5mm,顶层铜板1、中层铜板5和底层铜板9相互配合,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装置中其他结构受力过多而损坏;
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均为双面覆铜板,且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均过孔接地,并且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的厚度均为0.5mm,过孔接地可以降低接地阻抗,让干扰信号能以最短路径导入地线排出;
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的厚度均为0.127mm,且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均为双面覆铜板,并且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一面微带一面过孔接地,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上的微带在工作时,其上的过孔可以降低接地阻抗,保证微带能够正常工作;
外包层11的材质为PTFE,且外包层11的高度小于内导体本体12的高度,PTFE材料耐高温,且摩擦系数极低,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保证其内部的内导体本体12能够正常进行长度变化,且不会影响内导体本体12上下端的焊接处;
内导体本体12由小接触帽1201、大接触帽1202和弹簧1203组成,且小接触帽1201的底端与大接触帽1202的内壁相互连接,并且小接触帽1201和大接触帽120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203,上述的结构为内导体本体12实现长度调整功能的结构;
弹簧1203的顶端焊接在小接触帽1201的内侧顶部,同时弹簧1203的底端焊接在大接触帽1202的内侧底部,并且小接触帽1201与大接触帽1202为滑动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小接触帽1201可以在大接触帽1202内滑动,实现内导体本体12整体长度调整的效果,而弹簧1203起到支撑复位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弹簧1203装入大接触帽1202中,再将小接触帽1201从大接触帽1202的顶端开口装入大接触帽1202中,内导体本体12组装完成,如图3所示;
接着将内导体本体12插入外包层11中,将外包层11和内导体本体12组成的整体插入图1中安装孔10内,保证外包层11的中间位置与中层铜板5的中间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接着将顶层铜板1和底层铜板9如图1所示分别放置在第一连接外板2的上端面和第二连接外板8的下端面,接着将图2中导体本体12顶端的焊点13与顶层铜板1的下端面焊接,将导体本体12底端的焊点13与底层铜板9的上端面焊接,完成装置整体的组装;
这样中层铜板5就对外包层11和内导体本体12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并且顶层铜板1、中层铜板5和底层铜板9可以紧密接触,当内导体本体12受到顶层铜板1和底层铜板9的压力时,小接触帽1201和大接触帽1202产生相对滑动,并压缩弹簧1203,内导体本体12整体长度缩短,而在顶层铜板1和底层铜板9相互远离时,顶层铜板1和底层铜板9通过焊点13拉动小接触帽1201和大接触帽1202相对滑动远离并拉伸弹簧1203,内导体本体12的长度伸长,这样且内导体本体12的长度可以在小接触帽1201、大接触帽1202和弹簧1203的配合下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这样不仅保证焊点13可以与顶层铜板1和底层铜板9牢固的连接,还避免了高温和震动下的接触不可靠性,可靠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减少连接点设置的密度,避免了连接点密度过大相互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包括顶层铜板(1)、安装孔(10)和焊点(1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铜板(1)的下端面与第一连接外板(2)相互连接,且第一连接外板(2)的下端面与第一夹板(3)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夹板(3)与第一连接内板(4)的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内板(4)固定在中层铜板(5)的上端面,且中层铜板(5)的下端面与第二连接内板(6),并且第二连接内板(6)的下端面与第二夹板(7)的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夹板(7)与第二连接外板(8)相互连接,且第二连接外板(8)固定在底层铜板(9)上,所述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0),且安装孔(10)内安装有外包层(11),并且外包层(11)贯穿中层铜板(5),所述外包层(11)内侧安装有内导体本体(12),且内导体本体(12)贯穿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并且内导体本体(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焊点(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铜板(1)、中层铜板(5)和底层铜板(9)均为接地铜板,且顶层铜板(1)、中层铜板(5)和底层铜板(9)的厚度为1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均为双面覆铜板,且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均过孔接地,并且第一连接外板(2)、第一连接内板(4)、第二连接内板(6)和第二连接外板(8)的厚度均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的厚度均为0.127mm,且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均为双面覆铜板,并且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7)一面微带一面过孔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层(11)的材质为PTFE,且外包层(11)的高度小于内导体本体(12)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本体(12)由小接触帽(1201)、大接触帽(1202)和弹簧(1203)组成,且小接触帽(1201)的底端与大接触帽(1202)的内壁相互连接,并且小接触帽(1201)和大接触帽(120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2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03)的顶端焊接在小接触帽(1201)的内侧顶部,同时弹簧(1203)的底端焊接在大接触帽(1202)的内侧底部,并且小接触帽(1201)与大接触帽(1202)为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88559.8U CN209282432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88559.8U CN209282432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82432U true CN209282432U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60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88559.8U Active CN209282432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82432U (zh)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22188559.8U patent/CN2092824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69955B1 (ko) | 전자파 차단용 쉴드캔 고정용 클립 | |
CN101895798A (zh) | 扬声器音腔密封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 |
CN204348875U (zh) | 一种带吸收谐振腔的陶瓷介质滤波器 | |
WO2023236867A1 (zh) | 移动终端的线路结构以及移动终端 | |
CN209282432U (zh) | 一种用于带状线间连接弹性浮动的内导体 | |
CN111293387A (zh) | 一种具有cte补偿的陶瓷滤波器 | |
WO2021190241A1 (zh) | 一种具有cte补偿的陶瓷滤波器 | |
CN105470229A (zh) | 一种用于微波器件表贴封装的外壳引线及其连接结构 | |
CN204948536U (zh) | 直插电子元器件转接器及其安装结构 | |
CN201234332Y (zh) | 全屏蔽微型麦克风 | |
CN206004713U (zh) | 同轴线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208028258U (zh) | 一种弹片结构 | |
CN209627635U (zh) | 一种无线耳机 | |
CN204497409U (zh) | 一种乱丝插针 | |
CN204464532U (zh) | 内置型天线连接器及移动终端设备 | |
CN208738461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08797219U (zh) | 双触点连接器端子、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通信设备 | |
CN202444619U (zh) | 弹簧连接式驻极体传声器 | |
CN206742567U (zh) | 耳机连接器及其电子设备 | |
CN207531241U (zh) | 一种带有弹片的支架及电子设备 | |
CN107706036A (zh) | 触指组件 | |
CN205282707U (zh) | 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和电气连接器 | |
CN206134634U (zh) | 一种组合式管状保险丝绝缘套座结构 | |
CN205900319U (zh) | 一种电容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 |
CN104953307A (zh) | 一种乱丝插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Liandong U-Valley Industrial Park, No.1 Changxing East Road,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1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nx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3, No.1 Changxing East Road,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9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XINXUN CABL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