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5316U - 一种酸汤灌装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酸汤灌装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5316U
CN209275316U CN201821337375.7U CN201821337375U CN209275316U CN 209275316 U CN209275316 U CN 209275316U CN 201821337375 U CN201821337375 U CN 201821337375U CN 209275316 U CN209275316 U CN 209275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ving
discharge nozzle
filling bucket
accommodating chamber
s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73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jiang County Mingyang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jiang County Mingyang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jiang County Mingyang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jiang County Mingya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73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5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5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5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汤灌装桶,涉及食品加工领域。该酸汤灌装桶包括桶体,桶体具有用于容纳酸汤的容纳腔,桶体的顶壁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料口,桶体的顶壁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料口的盖体,桶体的底壁设有至少一个出料管,出料管与容纳腔连通,出料管设有出料阀门,其能够有效提高灌装效率,同时减少酸汤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及时间,避免酸汤被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酸汤灌装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酸汤灌装桶。
背景技术
酸汤在最后成为成品的过程中需要灌装,其中,灌装的过程中普遍采用机械化流水线进行灌装,但是机械化流水线灌装针对的是标准格式的瓶子。由于实际的灌装过程中,一些客户需要的成品为不同规格的异形瓶,同时不同规格的异形瓶需要的生产线不同,导致若采用置办生产线的方式生产,成本很高。
因此,实际的灌装过程中,针对异形瓶一般采用人工灌装的方式,一般直接放置于桶中,直接用勺子舀着灌装,一方面,酸汤容易被污染,另一方面,采用人工舀灌的方式效率低,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完成,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汤灌装桶,其能够有效提高灌装效率,同时减少酸汤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及时间,避免酸汤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酸汤灌装桶,其包括桶体,桶体具有用于容纳酸汤的容纳腔,桶体的顶壁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料口,桶体的顶壁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料口的盖体,桶体的底壁设有至少一个出料管,出料管与容纳腔连通,出料管设有出料阀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桶体的底壁设有至少两个出料管,至少两个出料管沿桶体的底壁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桶体的底壁设有三个出料管,三个出料管沿桶体的底壁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桶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把手,至少两个把手沿桶体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至少两个把手位于桶体的侧壁靠近桶体的顶壁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不锈钢搅拌轴以及设置于不锈钢搅拌轴的不锈钢搅拌叶片,桶体的顶壁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设有轴套,不锈钢搅拌轴穿设于轴套与轴套转动连接,不锈钢搅拌叶位于容纳腔内,驱动电机与不锈钢搅拌轴伸出桶体的一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不锈钢搅拌轴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孔的轴线与容纳腔的轴线重合,进料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进料口沿安装孔的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桶体的底壁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防堵塞管,出料管等距间隔设置于防堵塞管的周向,防堵塞管设有阀门,防堵塞管远离阀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防堵塞管的管径为出料管的管径的15-40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保护套,出料管的外壁环设有凸棱,凸棱位于阀门远离桶体的一端,凸棱靠近出料管的外壁的一侧至其远离出料管的外壁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 1-2mm,保护套为弹性保护套,保护套套设于出料管的外壁且与出料管过盈配合。
一种酸汤灌装桶,其包括上述酸汤灌装桶,还包括机架,机架设有安装平台,酸汤灌装桶可拆卸设置于安装平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盖体与出料阀门的设置,可有有效防止外界的空气等进入酸汤,污染酸汤,同时,出料管的设置,使得打开出料阀门后,即可灌装酸汤,有效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人工效率。同时,机架的设置,使得出料管与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人工直接直立进行灌装,不需要弯腰进行舀的动作,提高灌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酸汤灌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酸汤灌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a-酸汤灌装桶;10b-酸汤灌装桶;100-桶体;101-容纳腔;103-出料管;104-出料阀门;105-进料口;106-盖体;107-连接轴;108-凹槽;109-把手;110-机架;111-安装平台;120-搅拌机构; 121-驱动电机;123-不锈钢搅拌轴;125-不锈钢搅拌叶片;130-防堵塞管;13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酸汤灌装桶10a,其包括桶体100 和机架110。
桶体100具有用于容纳酸汤的容纳腔101,以及与容纳腔101连通的出料管103和进料口105。
其中,桶体100呈圆台状,同时,桶体100的顶壁面积大于桶体 100的底壁的面积,进而使得酸汤对于底壁的压力较大,便于从出料管103流出。
但是由于酸汤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优选桶体100的材质为不锈钢,也即是桶体100为不锈钢桶体100,有效防止桶体100对容纳腔101内的酸汤造成污染,同时不锈钢桶体100也便于后期进行清洁。
进料口105设置于桶体100的顶壁,便于进料,为了防止进料后,进料口105打开造成空气进入容纳腔101,可能造成的酸汤被污染等问题,可选地,桶体100的顶壁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料口105的盖体106。
盖体106可拆卸设置于桶体100的顶壁,例如盖体106直接塞入进料口105用于填充进料口105等。为了便于盖体106的关闭或打开,可选地,盖体106的一侧与桶体100的顶壁通过连接轴107铰接,另一侧与桶体100的顶壁卡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以及图2,铰接处的连接轴107 平行于桶体100的顶壁设置时,盖体106通过翻盖的形式罩覆于进料口105,同时盖体106靠近容纳腔101的一侧设有凹槽108,凹槽108 沿盖体106的边缘设置,桶体100的顶壁设有与凹槽108配合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铰接处的连接轴107垂直于桶体100 的顶壁设置时,盖体106通过旋转的形式罩覆于进料口105,同时桶体100的顶壁设有与盖体106配合的限位卡槽(图未示),盖体106 旋转至关闭进料口105后嵌设于卡槽,打开时,盖体106仅需反向运动即可。
出料管103设置于桶体100的底壁,便于出料,出料管10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例如一个、两个、三个或五个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出料管10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为了保证出料过程中的平稳性,至少两个出料管103沿桶体100的底壁的周向间隔分布。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桶体100的底壁设有三个出料管103,三个出料管103沿桶体100的底壁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三个出料管 103的设置以及与等距间隔分布的配合,有效提高出料的稳定性。
其中,为了便于管理,使其出料,优选地,每个出料管103设有出料阀门104。
不使用的时候,由于出料管103远离桶体100的一端是张开的,同时出料管103的内壁残留有部分酸汤,为了防止杂菌或空气等进入出料管103至出料阀门104的部分,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酸汤灌装桶10a还包括保护套(图未示)。
具体地,出料管103的外壁环设有凸棱(图未示),凸棱位于阀门131远离桶体100的一端,凸棱靠近出料管103的外壁的一侧至其远离出料管103的外壁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也即是凸棱的高度)为1-2mm,防止高度太高导致无法安装,以及高度太低导致的固定效果差。保护套为弹性保护套,保护套套设于出料管103的外壁且与出料管103过盈配合,便于拆卸的同时,防止残留的酸汤被污染,进而降低存储于桶内的酸汤第二次灌装时被污染的可能性。
其中,机架110设有安装平台111,酸汤灌装桶10a可拆卸设置于安装平台111,进而便于灌装,其中,安装平台111与地面的高度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定。
为了便于将酸汤灌装桶10a设置于安装平台111,桶体100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把手109,例如两个、三个等等,本实施例中为两个把手109,两个把手109沿桶体100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两个把手 109位于桶体100的侧壁靠近桶体100的顶壁的一侧,便于施加作用力。
酸汤灌装桶10a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施力于把手109,将桶体100放置于机架110之上,使用时,通过管道将酸汤经进料口105输送至容纳腔101内,接着去除管道,通过盖体106关闭进料口105,接着人工将异形瓶放置于出料管103 下面与出料管103对应,打开出料阀门104,进行灌装,使用完毕。若需要清理酸汤,仅需关闭出料阀门104,从进料口105进水,接着打开出料阀门104,除去清理后的水。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酸汤灌装桶10b,其与实施例1提供的酸汤灌装桶10a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酸汤灌装桶10b还包括搅拌机构120以及防堵塞管130,同时进料口105的具体设置也不同。
由于酸汤的质地较为粘稠,灌装的过程中易堵塞出料管103,因此,添加搅拌机构120搅拌,防止其堆积于出料管103,降低堵塞的可能性。具体地,搅拌机构120包括驱动电机121、不锈钢搅拌轴123 以及设置于不锈钢搅拌轴123的不锈钢搅拌叶片125,桶体100的顶壁开设有与容纳腔101连通的安装孔(图未示),安装孔设有轴套,不锈钢搅拌轴123穿设于轴套与轴套转动连接,且不锈钢搅拌叶位于容纳腔内,驱动电机121与不锈钢搅拌轴123伸出桶体100的一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不锈钢搅拌轴123转动。
为了提高灌装的稳定性,安装孔的轴线与容纳腔101的轴线重合,进料口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进料口105沿安装孔的轴线对称分布。
当堵塞非常严重,无法进行正常的灌装时,需要将容纳腔101 内的酸汤全部排出,进行维修。因此,防堵塞管130设置于桶体100 的底壁且与容纳腔101连通,出料管103等距间隔设置于防堵塞管 130的周向,防堵塞管130设有阀门131,防堵塞管130远离阀门131 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部。防堵塞管130的管径为出料管 103的管径的15-40倍。通过管径的增加有效排出酸汤,同时防堵塞管130的管径不大于桶体100的底壁的2/3。
酸汤灌装桶10b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施力于把手109,将桶体100放置于机架110之上,使用时,通过管道将酸汤经进料口105输送至容纳腔101内,接着去除管道,通过盖体106关闭进料口105,接着人工将异形瓶放置于出料管103 下面与出料管103对应,打开出料阀门104,进行灌装,灌装期间搅拌装置不断搅拌,防止堵塞。若堵塞发生,且搅拌装置无法解决,则通过防堵塞管130进行酸汤的排放,接着进行维修。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汤灌装桶,其能够有效提高灌装效率,同时减少酸汤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及时间,避免酸汤被污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具有用于容纳酸汤的容纳腔,所述桶体的顶壁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桶体的顶壁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料口的盖体,所述桶体的底壁设有至少一个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料管设有出料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壁设有至少两个出料管,至少两个所述出料管沿所述桶体的底壁的周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壁设有三个出料管,三个出料管沿所述桶体的底壁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把手,至少两个所述把手沿所述桶体的周向等距间隔分布,至少两个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桶体的侧壁靠近所述桶体的顶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不锈钢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所述不锈钢搅拌轴的不锈钢搅拌叶片,所述桶体的顶壁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有轴套,所述不锈钢搅拌轴穿设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所述不锈钢搅拌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驱动电机与所述不锈钢搅拌轴伸出所述桶体的一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不锈钢搅拌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容纳腔的轴线重合,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进料口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防堵塞管,所述出料管等距间隔设置于所述防堵塞管的周向,所述防堵塞管设有阀门,所述防堵塞管远离所述阀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管的管径为所述出料管的管径的15-40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出料管的外壁环设有凸棱,所述凸棱位于所述阀门远离所述桶体的一端,所述凸棱靠近所述出料管的外壁的一侧至其远离所述出料管的外壁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保护套为弹性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出料管的外壁且与所述出料管过盈配合。
10.一种酸汤灌装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酸汤灌装桶,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安装平台,所述酸汤灌装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
CN201821337375.7U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酸汤灌装桶 Active CN209275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7375.7U CN209275316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酸汤灌装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7375.7U CN209275316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酸汤灌装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5316U true CN209275316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59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7375.7U Active CN209275316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酸汤灌装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5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6544A (zh)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6435079U (zh) 一种可调节出料流量的混料装置
CN209275316U (zh) 一种酸汤灌装桶
CN209652615U (zh) 洗衣机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CN206980587U (zh) 一种水性涂料搅拌罐
CN205095698U (zh) 高效搅拌罐
CN20862712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药剂混料仓
CN210097501U (zh) 一种分口进料用矿用搅拌桶
CN211133656U (zh) 一种内部方便清理的搅拌罐
CN208865637U (zh) 一种制备高温缓蚀剂用反应釜
CN207682662U (zh) 一种环保防尘式搅料桶
CN208715532U (zh) 一种灌装系统
CN207025157U (zh) 安装清洗粉末添加搅拌装置的清洗设备
CN206508868U (zh) 一种搅拌桶定时搅拌结构
CN208824492U (zh) 一种高效的化工反应釜
CN205215069U (zh) 洗米器
CN206005872U (zh) 一种能够有效增强清洗效果的搅拌清洗装置
CN219926460U (zh) 一种易于清理的混料装置
CN205550137U (zh) 一种双层搅拌罐
CN210544677U (zh) 一种免拆清洗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9254367U (zh) 一种可减少扬尘的混凝土搅拌楼
CN208990624U (zh) 粉末混合器
CN216419082U (zh) 一种水性漆生产用防沉淀装置
CN213533217U (zh) 一种建筑材料加工处理用搅拌装置
CN208406978U (zh) 一种环保节能安全化工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ype of sour soup filling bucke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Pledgee: Kaili Yingbin sub branch of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MAJIANG MINGYANG FOOD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418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