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5012U -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5012U
CN209275012U CN201822256054.0U CN201822256054U CN209275012U CN 209275012 U CN209275012 U CN 209275012U CN 201822256054 U CN201822256054 U CN 201822256054U CN 209275012 U CN209275012 U CN 209275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fixed
envelope
envelope band
print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60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晨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Ji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560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5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5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5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所述封口机主体框架结构;压合模组,所述压合模组包括封压板、烫头及动力构件,所述烫头用于把封带烫在所述墨盒上,所述烫头安装在所述封压板的下端,所述动力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合模组上下运动;载具模组,所述载具模组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用于固定墨盒;封带输送模组,所述封带输送模组包括气爪夹持模组及封带固定模组,所述气爪夹持模组将固定于所述封带固定模组处封带拉伸成直线,以使封带固定在所述压合模组与载具模组之间。藉由前述构造,解决了封口效率低,耗费人工的技术问题,达成了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良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提供了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背景技术
打印头是喷墨式和针式打印机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带打印头的墨盒结构紧密,性能可靠,因此使用者很多,但其成本比较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注意对打印头进行保护。当打印头裸露在空气中时,打印头表面的墨水会凝固或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打印头都会造成打印头堵塞。为防止这一现象,我们用蓝封带将墨盒打印头封住。传统的封口方法是用人工将蓝封带用热风枪加热,然后用蓝封带将打印头封住并按压2秒左右。此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手工封口效率低,工艺繁琐、耗费人工,产品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该结构主要解决封口效率低,耗费人工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及主机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主机体固定连接;压合模组,所述压合模组包括封压板、烫头及动力构件,所述烫头用于把封带烫在所述墨盒上,所述烫头安装在所述封压板的下端,所述动力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合模组上下运动,所述压合模组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载具模组,所述载具模组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用于固定墨盒,所述载具模组置于所述底座上;封带输送模组,所述封带输送模组包括气爪夹持模组及封带固定模组,所述气爪夹持模组将固定于所述封带固定模组处封带拉伸成直线,以使封带固定在所述压合模组与载具模组之间,所述封带输送模组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
本技术方案中,墨盒固定在下方的载具模组上,上方的压合模组与下方的载具模组适配,当压合模组在动力构件的控制下向下移动压紧载具模组上的墨盒时,气爪夹持模组将固定于封带固定模组处封带拉伸成直线,以使封带固定在压合模组与载具模组之间,压合模组上的烫头正好与墨盒上端贴合,将封带夹持在二者之间,烫头可经加热构件加热,将封带烫在墨盒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载具模组还包括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下方,所述移动模组可延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模组可载着所述载具模组往复运动。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载具模组安装在导轨上,通过气动阀接外部气路控制载具模组的往复运动,也可以通过电机经皮带带动载具模组往复运动,将载具模组移动出来,使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增大,使取出和放入墨盒时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气爪夹持模组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接触处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接触处设有第二齿部。
本技术方案中,气爪夹持模组通过气动阀接触外部气路,气动阀可控制夹持部的开合,由于封带薄片软质结构,一般的平面夹持会使夹持力度不够导致封带脱落,而在夹持部上设有凸齿,可以增大夹持力度,轻易地实现封带的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封带固定模组包括第一压块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包括气动夹紧部及气孔。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压块内部设有贯穿的通气道,上通气道靠近第二压块,通气道通过气动构件与外部气路接通,气动构件可控制气量的大小及开关,封带穿过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之间,当封带需要固定时,气动构件控制气量增大,气流通过通气道将封带加持在第二压块上,当封带需要移动时,气动构件控制气量减小,使封带与第二压块之间的挤压力度降低,在气爪夹持模组的带动下,封带可向右移动;当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将封带夹住时,封带端部会有一小段露出来,用于气爪夹持模组夹持,由于封带是薄片软质结构,露出来的这一小段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垂,气爪夹持模组很难夹住封带,因此,我们在第一压块上设置了气孔,气孔对住封带头部的下侧,当气爪夹持模组需要夹持封带时,在外部气路的控制下,通过气孔吹出气流,将封带露出来的那部分吹至水平,使气爪夹持模组能轻易夹住封带。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封带固定模组还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固定封带,所述滚筒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
本技术方案中,滚筒通过支撑架固定在主机体上,滚筒的外径与封带筒的内径适配,通过滚筒结构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气爪夹持模组提供封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封带固定模组还包括滚轮模组,滚轮模组用于输送封带,所述滚轮模组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
本技术方案中,在滚筒模组与封带固定模组之间加入滚轮模组,可以使封带在移动过程中更加流畅。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框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将所述压合模组隔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主机体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压合模组上方会有一些电线线路或气管管路,烫头的加热模块也可以设置在此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此处正好对着操作员的头部,由于电路、气路及高温的存在,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在此设置了挡板,降低了生产事故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压合模组与所述载具模组数量相同,且不少于一个。
本技术方案中,压合模组与载具模组数量相同且一一适配,可以设置多组,实现多个墨盒同时封口,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机器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自动输送封条、自动加热封带及自动封口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一人连续作业,减少人工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自动输送封条、自动加热封带及自动封口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封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气爪夹持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封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框架,11.挡板,20.压合模组,21.封压板,211.烫头,22.切刀,23.加热模组,30.载具模组,31.固定平台,40.气爪夹持模组,41.第一夹持部,411.第一齿部,42.第二夹持部,421.第二齿部,50.封带固定模组,51.滚筒,52.滚轮模组,53.第一压块,531.气动夹紧部,532.气孔,54.第二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包括:框架10,框架10为封口机主体框架结构,可由铁板焊接固定或螺丝连接固定,形成框架结构;压合模组20,压合模组20包括封压板21、切刀22、烫头211及加热模组23,切刀22的经螺丝固定在封压板21的左侧,刀锋朝下,加热模组23安装于封压板21的上方,加热模组23可以为烫头211提供热源,烫头211设在封压板21下侧,烫头211与加热模组23连接,热量通过加热模组23传递给烫头211;压合模组20在气缸或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直线伸缩运动时,可以将封压板21向下推出,使烫头211向封带靠近,在烫头211向封带靠近时,烫头211和封带接触将热量传递给封带,并将封带推压到墨盒的喷头上,使封带将喷头封闭,由于封带在受热时会收缩,收缩时会将封带拉断,为了防止出现未自动拉断的情况,影响工序的正常运行,我们在此处设置了切刀22,如果封带未拉断时,切刀22也可将封带切断;载具模组30,在载具模组30设有固定平台31,固定平台31用于固定墨盒,固定平台上设有与墨盒适配的凹槽,实际封口过程中,方便将墨盒定位,使操作更方便,定位更准确,载具模组30位于压合模组20下方,载具模组30上的固定平台31通过调整位置,使发热板位于固定平台31上墨盒的正上方,便于封带与墨盒的贴合;封带输送模组(未标注),封带输送模组包括气爪夹持模组40及封带固定模组50,封带固定模组50与气爪夹持模组40处于同一水平面,封带固定模组50将封带夹持住,当墨盒放入固定平台31后,气爪夹持模组40经气缸推动水平向左移动,在气爪夹持模组40移动到封带固定模组50处时,气爪夹持模组40的前爪张开夹住封带固定模组50处的封带,封带固定模组50将固定住的封带松开,气爪夹持模组40再经气缸推动水平向右移动,气爪夹持模组40到达预定位置时,封带固定模组50再将封带压紧固定,以使封带固定在压合模组20与载具模组30之间。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载具模组30还包括移动模组(未标注),移动模组置于固定平台31下方,固定平台31经螺丝固定在移动模组上,移动模组在气缸或电机的带动下可进行直线向前向后方向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放置墨盒时,移动模组向前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人员将墨盒放入固定平台31上的凹槽中,然后移动模组向后移动到指定位置,使固定平台31位于压合模组20正下方,压合模组20下压将封带固定在墨盒上后,压合模组20上升,移动模组向前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人员将墨盒取出;此结构可使操作人员更快的放入与取出墨盒,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至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二的基础上,气爪夹持模组40包括第一夹持部41及第二夹持部42,在第一夹持部41上与第二夹持部42接触处设有第一齿部411,第二夹持部42上与第一夹持部41接触处设有第二齿部421,第一齿部411与第二齿部421适配卡合,此结构,可使气爪夹持模组40将封带夹持牢固,避免气爪夹持模组40右移时,因夹持不牢导致封带脱落,影响生产效率。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至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的基础上,封带固定模组50包括滚筒51、滚轮模组52、第一压块53及第二压块54,滚筒51包括固定端及转动端,滚筒51的固定端用螺丝经支撑架固定在框架10左侧,滚筒51的转动端插入封带盘中心,与封带盘适配固定,使封带盘可随滚筒51转动端一起转动;滚轮模组52包括固定端及转动端,滚轮模组52的固定端经螺丝固定在框架10的前端左侧,滚轮模组52的转动端可使封带带条在上面随转动端转动,降低封带带条移动中的摩擦,使气爪夹持模组40更容易将封带拉动,滚轮模组52可设多个;第一压块53包括气动夹紧部531及气孔532,第二压块54与气动夹紧部531贴合,将封带夹持在二者之间,第一压块53内部设有贯穿的通气道,通气道上端连接气动夹紧部531,气动夹紧部531靠近第二压块54,通气道通过气动构件与外部气路接通,气动构件可控制气量的大小及开关,封带穿过第一压块53与第二压块54之间,当封带需要固定时,气动构件控制气量增大,气流通过气动夹紧部531将封带加持在第二压块上,当封带需要移动时,气动构件控制气量减小,使封带与第二压块54之间的挤压力度降低,在气爪夹持模组40的带动下,封带可向右移动;当第一压块53与第二压块54将封带夹住时,封带端部会有一小段露出来,用于气爪夹持模组40夹持,由于封带是薄片软质结构,露出来的这一小段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垂,气爪夹持模组40很难夹住封带,因此,我们在第一压块53上设置了气孔532,气孔532对住封带头部的下侧,当气爪夹持模组40需要夹持封带时,在外部气路的控制下,通过气孔532吹出气流,将封带露出来的那部分吹至水平,使气爪夹持模组40能轻易夹住封带。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至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四的基础上,框架10还包括挡板11,挡板11通过支撑架经螺丝固定在框架10的前侧上端,将压合模组20隔置于挡板11与框架10之间,可防止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被加热模组23产生的热源烫伤,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工作中触碰到压合模组20上的气管或电线,带来安全隐患。优选地,压合模组20与载具模组30数量相同,且不少于一个,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自身生产需要,选择所需组数的压合模组20及载具模组30数量,模组数量多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但模组数量过多会导致操作员操作不过来,通常我们可以选择4组。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及主机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主机体固定连接;
压合模组,所述压合模组包括封压板、烫头及动力构件,所述烫头用于把封带烫在所述墨盒上,所述烫头安装在所述封压板的下端,所述动力构件用于控制所述压合模组上下运动,所述压合模组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
载具模组,所述载具模组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用于固定墨盒,所述载具模组置于所述底座上;
封带输送模组,所述封带输送模组包括气爪夹持模组及封带固定模组,所述气爪夹持模组将固定于所述封带固定模组处封带拉伸成直线,以使封带固定在所述压合模组与载具模组之间,所述封带输送模组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具模组还包括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下方,所述移动模组可延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模组可载着所述载具模组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爪夹持模组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接触处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接触处设有第二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带固定模组包括第一压块及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包括气动夹紧部及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带固定模组还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用于固定封带,所述滚筒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带固定模组还包括滚轮模组,滚轮模组用于输送封带,所述滚轮模组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将所述压合模组隔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主机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墨盒自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合模组与所述载具模组数量相同,且不少于一个。
CN201822256054.0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Active CN209275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6054.0U CN20927501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6054.0U CN20927501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5012U true CN209275012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6054.0U Active CN20927501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5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273A (zh) * 2018-12-29 2019-06-07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CN112009111A (zh) * 2020-09-14 2020-12-01 桑华超 一种节能环保的墨盒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273A (zh) * 2018-12-29 2019-06-07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CN112009111A (zh) * 2020-09-14 2020-12-01 桑华超 一种节能环保的墨盒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5012U (zh)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CN109043699A (zh) 一种全自动折叠口罩机
CN108059027A (zh) 一种自动贴胶带机
CN109850273A (zh) 一种墨盒自动封口机
CN104925281A (zh) 一种软袋生产线
CN205801740U (zh) 通用全自动贴标机
CN204547191U (zh) 一种制袋机
CN105667860A (zh) 一种自动裹膜机
CN105336975B (zh) 电池端部背面贴胶纸设备
CN106379613A (zh) 工业炸药药卷用自动套袋包装设备
CN111992417A (zh) 一种可对胶水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环保型led灯带灌胶机
CN108232325A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装置
CN207542335U (zh) 一种叠片机用贴胶机构
CN109665134A (zh) 自动连续裹膜设备
CN108859074A (zh) 一种全自动折边机
CN205104565U (zh) 电池自动封装生产设备
CN208787887U (zh) 一种汽车座椅马达胶盖中电感的自动切断组装机构
CN106742166A (zh) 上下覆膜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多工位同步快速压封装置
CN105552425B (zh) 电池端部正面贴胶纸设备
CN203229812U (zh) 用于方底阀口袋制作的塑料编织筒布横切和输送装置
CN212606262U (zh) 一种制袋上袋装置
CN114571512A (zh) 一种风热ptc自动卷膜穿管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8664486U (zh) 编织袋切套一体机
CN201128235Y (zh) 自动热焊机
CN2287554Y (zh) 电池盖热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36000 No.3 standard workshop, A6 zone, northwest Sea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Beihai Avenue,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Beihai Jix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6000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Area A6, Beihai Export Processing Zone,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BEIHAI JI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